Workflow
轴承
icon
搜索文档
崇德科技(301548) - 2025年7月8日、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548,证券简称崇德科技 [1] - 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产品、风电滑动轴承、高速永磁电机产品及工业传动及服务,聚焦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石油化工及船舶等领域 [2] - 滑动轴承产品为关键基础零部件,广泛应用于重大装备、高精设备 [2][3] - 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在风电、储能领域进行高端轴承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以轴承为核心技术的集成技术及工业服务延伸 [3] 行业竞争格局 - 动压油膜滑动轴承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全球前十大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全球市场规模约 1/4,以国际头部企业为主 [4] - 小型、低速主机市场由众多小规模、低技术水平企业供给;大型、重载、高速主机设备市场由国际头部企业和国内领先企业供给 [4] - 客户注重轴承性能可靠性、稳定性和服务保障及时性,对企业业绩和品牌要求较高 [5]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5.18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9,602.09 万元;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21 亿元,归母净利润 2,780.84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246.96 万元 [6] - 2024 年工业驱动领域营收 2.98 亿元,占比 57.64%;能源发电领域营收 1.21 亿元,占比 23.31%;石油化工领域营收 0.44 亿元,占比 8.41%;船舶领域营收 0.26 亿元,占比 4.93%;其他业务收入 0.30 亿元,占比 5.70% [6] - 目前生产经营正常,订单充足,将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披露半年报 [6]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包括直接出口和给国际客户在国内工厂配套,近几年保持较快增长 [7] - 2024 年直接出口额 8,068 万元,同比增长 27.87%,产品出口韩国、印度等国家 [7] - 2025 年上半年国际客户销售和订单保持较快增长 [7] 各板块发展情况 - 核电板块:深耕核电滑动轴承多年,具备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能力,2025 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良好,近年来核电装备配套订单显著增加 [8] - PEEK 材料轴承:掌握 PEEK 材料应用到滑动轴承场景的合成技术,研发的 PEEK 轴承具有良好性能并已销售给客户 [9] - 高速永磁电机:可应用于真空泵、蒸汽压缩机等透平机械及新能源汽车高速测功机等领域,未来将拓展更多应用领域 [9] 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将工业轴承作为核心产业,打造产品可靠性保障体系,提升核心优势,建立技术标准,提升产品可靠性 [9] - 推进国际化,运行欧洲中心,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引进国际技术和人才,提高国际品牌及技术认可度 [9]
筹划“卖壳”五年,能否如愿?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09:34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山东枣庄台儿庄区国资旗下深圳汇理拟收购申科股份41.8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2] - 转让方包括控股股东何全波(28.12%)和第二大股东北京华创(13.76%),合计转让6283.12万股 [6] - 股份转让价格为16.12元/股,总交易金额达10.13亿元 [6] 全面要约收购 - 因持股比例超过30%,深圳汇理需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4] - 要约收购价格为16.13元/股,涉及8658.75万股 [7] - 收购事项已获国资监管部门审批,尚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和深交所合规性审核 [7] 公司基本情况 - 申科股份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滑动轴承行业企业,2011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 [10] - 公司业绩较差,2012年至今多数年份处于亏损状态 [10] - 自2020年10月起,公司实控人多次尝试"卖壳"未果 [10] 股权结构风险 - 若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5%,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9] - 截至7月9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22.11亿元 [11] - 当前股价14.74元,换手率5.13%,成交金额1.11亿元 [13]
筹划“卖壳”五年,能否如愿?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09:22
山东区县国资拟控股申科股份 - 山东枣庄台儿庄区国资旗下深圳汇理拟通过股权转让获得申科股份41.89%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1][5] - 转让方包括控股股东何全波(28.12%)和第二大股东北京华创(13.76%),合计转让6283.12万股 [5][6] - 股权转让价格为16.12元/股,交易总价达10.13亿元 [6] 全面要约收购触发 - 因持股比例超过30%,深圳汇理需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向其他股东发出16.13元/股的要约 [3][6] - 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8658.75万股,若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5%,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3][9] - 深圳汇理已取得国资监管部门审批,但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和深交所合规性审核 [7] 公司背景与历史 - 申科股份成立于1996年,主营滑动轴承研发生产,2011年11月上市 [10] - 上市后业绩不佳,2012年以来多数年份亏损,实控人自2020年10月起多次尝试"卖壳"未果 [10][11] - 截至7月9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22.11亿元 [12] 控制权变更影响 - 若交易完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圳汇理,实控人变更为枣庄市台儿庄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7] - 深圳汇理表示将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9] - 公司历史上多次发布控制权变更相关公告,显示实控人长期寻求退出 [11]
“超级关节”再突破 全球最大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下线
河南日报· 2025-07-10 07:38
核心观点 - 全球最大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轴承集团下线交付,填补我国在超大型、超重载环形锻件装备核心零部件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该系列轴承设计与制造领域实现领跑 [1] - 轴承采用半片式保持架、分体式滚道等全新结构,突破尺寸增大带来的技术壁垒,新材料具备超强抗重载与抗变形能力,可承受极端工况下的巨大轧制力和冲击载荷 [2] - 产品成功下线是公司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轴承行业在超大型、超重载轴承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代表我国超大型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3] 技术突破 - 轴承尺寸、重量超过行业以往生产极限,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最大辗环直径22米,最大轧制力3552吨 [1] - 创新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使轴承几何精度、旋转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破国外高端轴承技术垄断 [2] - 攻克大尺寸、大壁厚套圈的材质均匀性和精密加工难题,满足极端工况下的高承载、强冲击、耐高温等要求 [2] 研发背景 - 2024年6月公司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启动联合研发项目,共建攻关团队协同攻坚 [1] - 产品下线是贯彻落实"坚持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指示的生动实践 [2] 行业意义 - 轴承被喻为工业的"关节",直接影响装备制造能力,辗环机轴承的精度、承载力和可靠性关系到国家重大装备制造水平 [1] - 多重优势协同保障辗环机核心装备稳定运行,降低客户运维成本 [2]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14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中国汽车产业从手工敲打制造发展到高度自动化生产,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拥有700多个机器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100%,每76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1] - 中国制造业从依赖进口发展到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大国,坚持实业发展为关键 [1] 制造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首位,每年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 - 洛阳轴承产品应用于航天、基建等领域,体现高端制造能力 [2]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 高端化转型案例:福建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将石墨烯应用于鞋底,航天服拉链技术突破 [2] - 智能化升级案例: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人均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 [2] - 绿色化转型案例:鄂尔多斯发展煤基循环产业链,实现从燃料到材料的转变 [3] 制造业发展策略 - 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可焕发新活力,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 - 制造业需坚持自主创新,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 [3]
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山东亮出“三张清单”
齐鲁晚报· 2025-07-03 05:52
山东省涉企行政执法改革 - 山东省建立"三张清单"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包括法定事项清单 检查清单和"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 [1] - 法定事项清单明确执法主体 已公开35个涉企行政执法领域 434项检查事项 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1] - 检查清单细化检查内容 已形成512类检查清单 包含1267项检查项 7962条检查内容 [1] - "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提供行业经营指引 聊城临清市通过该措施使轴承企业诉讼案件减少13% 行政处罚下降13.8% [2] - 临清市轴承产业用工增加至10万多人 年产值达200余亿元 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五洲新春接待11家机构调研,包括西部机械、农银汇理、太平洋基金等
金融界· 2025-07-01 19:01
业务介绍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轴承、精密机械零部件、汽车安全系统和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4] - 公司是国内少数涵盖精密锻造、制管、冷成形、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的轴承、精密零部件全产业链企业 [4] - 基于核心技术关联实现产品多元化,从传统行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风电滚子、丝杠产品转型,进入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硬件建设新赛道 [4] - 践行"立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驱动,全球资源配置,深耕客户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战略 [4] 新能源车底盘系统丝杠发展 - 高端丝杠因低延迟、高精度、高传动效率和结构紧凑等优点,在汽车执行层中逐渐成为主流优选 [5] - 公司已研发汽车底盘系统的REPS、EHB、EMB及电子悬架等丝杠产品,部分产品已获客户订单 [5]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7万组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100万套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和400万套刹车驻车系统丝杠 [6] - 项目建设期3年,有助于依托轴承精密制造技术优势快速形成人形机器人及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产能 [7] - 募投项目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可助力产品结构升级,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7] 2025年主营轴承产品经营思路 - 巩固并优化主营轴承业务,拓展中高端客户渠道,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8] - 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轴承市场,提升新能源汽车底盘传动系统的球环滚针轴承、三代轮毂轴承单元、驱动电机轴承、变速箱轴承营收 [8] - 聚焦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领域,构建"精密化+定制化"高端轴承技术壁垒 [8] - 淘汰低效、低毛利轴承产线,调整境外资源配置,缩小墨西哥厂区规模 [8]
铁近科技完成近2亿元战略融资,董事长陈志强控股59%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45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战略融资 交易规模近2亿元 由鼎晖投资领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创新 市场开拓与二期工厂建设 [1] - 融资目的为巩固微型及特微型轴承领域领先地位 深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 法定代表人为陈志强 注册资本4535 41万元 [1] - 主营业务为特微型轴承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内孔尺寸1 0-8 0mm [1] - 产品应用于工业装备 医疗器械 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 消费电子等行业 [1]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2 74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2 84亿元 [1] - 2023年净利润5986 56万元 2024年净利润4896 36万元 [1] 股权结构 - 陈志强直接持股30 62% 通过万震合伙持股5 51% 钰贤合伙持股4 86% [4] - 陈志强与吴雄 包平 陆亚军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三人分别持股8 33% 5 26% 2 87% [4] - 陈志强之弟陈雷强持股1 20% 为一致行动人 陈志强合计控制58 64%表决权 [4] 管理层背景 - 陈志强出生于1975年11月 大专学历 [5] - 1995-2016年任职上海美蓓亚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历任研削科职员至科长 [5] - 2016年加入公司 历任副总经理 2018年7月起任董事长 [5]
鼎晖重仓了一个人形机器人“水下项目”
投中网· 2025-06-30 10:24
公司融资与市场热度 - 铁近科技完成近2亿元战略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2] - 公司成为一级市场热门项目,超30家财务投资机构和产业方表达投资意向[3] - 鼎晖投资发现公司时,其已实现工业级特微型轴承量产,可与海外大厂竞争[2]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专注微型和特微型轴承领域13年,成为中国特微型轴承行业龙头[2] - 2015年实现MR52特微型轴承量产,成为中国首家[9] - 2023年量产内径1.5毫米混合陶瓷轴承[10] - 2024年量产内径1毫米混合陶瓷轴承、四点接触轴承、柔性轴承[11] - 行业内极少数能从钢棒开始进行切削的厂家,实现生产环节垂直一体化[8] 客户群体与业务增长 - 客户包括大疆、拓竹科技、追觅科技等明星独角兽企业[14] - 2024年大疆采购额相比2023年增长超1倍[15] - 拓竹科技2024年营收突破55亿元,净利润近20亿元[17] - 追觅科技估值达200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营收保持30%以上年化增速,毛利率和净利润水平较高[14] 产能扩张与未来规划 - 2021年一期工厂建成,年产2.5亿颗轴承,2022年营收突破2亿元[14] - 2024年底二期工厂建成,未来2-3年将形成9亿颗年产能,营收增长至目前3倍[14]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四点接触轴承、柔性轴承等产品已获因时机器人、绿的谐波等厂商验证[21] - 灵巧手占人形机器人BOM成本35%,轴承是其关键零部件[22]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反应时效和配合意愿优于海外巨头[23] - 成熟轴承产品已在灵巧手中大量应用,新产品小批量出货[23]
研判2025!中国动压油膜滑动轴承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产品凭卓越性能领跑高端装备领域,下游行业蓬勃发展驱动市场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28
行业概述 - 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依靠动压油膜效应实现高效润滑,通过轴颈转动形成压力油膜分隔轴承和轴颈表面,避免金属直接接触 [2] - 按油楔形式可分为单油楔动压轴承和多油楔动压轴承两大类 [2] - 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等工业领域的高端设备,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4.28亿元,同比增长7.14%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70年代为起步阶段,1958年太原重型机械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套油膜轴承锥衬套备件 [4] - 20世纪80-90年代为国产化阶段,198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套"静—动压轧机油膜轴承",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4] - 21世纪进入产业化阶段,风电领域"以滑代滚"趋势显著,核电、船舶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5][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特种钢材、合金材料、润滑油等原材料及轴瓦、轴套等零部件 [8] - 中游为动压油膜滑动轴承生产制造 [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石油化工、船舶工业等 [8]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滑动轴承产值达206.1亿元,同比增长2.44% [10] - 汽车行业回暖拉动需求,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7%和4.5% [10] - 风电、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拓宽应用场景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崇德科技掌握28项核心技术,主导14项国家标准起草,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4] - 2025年一季度崇德科技营业收入1.20亿元(+4.68%),归母净利润2781.84万元(-3.42%) [15] - 申科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71亿元(+2.14%),研发投入229.32万元(+29.11%)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高端化突破,如激光熔覆碳化钨涂层技术提升耐磨性 [19] - 市场需求向新能源与工业升级领域集中,风电、核电成为核心增长点 [20][21] - 政策引导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整合,《中国制造2025》推动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