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跨界收购!杭州高新实控权或将变更,新疆油气大佬林融升拟入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7:29
控制权变更 - 杭州高新控股股东东杭集团与巨融伟业签订备忘录,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2410.5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03%),交易完成后巨融伟业将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林融升 [1] - 东杭集团承诺在控制权转移后不谋求实控权,且不与巨融伟业争夺控制权 [2] - 公司因控制权变更事项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业绩承诺与担保 - 东杭集团承诺2025-2027年杭州高新现有业务板块净利润为正且扣除非主营收入后合并收入不低于3亿元/年,未达标需以现金补偿差额 [2] - 作为履约担保,东杭集团将剩余380.05万股股份质押给巨融伟业或其指定方,直至业绩承诺完成或补偿完毕 [2] 收购方背景 - 巨融伟业间接控股股东为巨融能源,后者拥有4家LNG工厂,年产能300万吨,业务覆盖LNG全产业链 [1][3] - 巨融能源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00%,产量增长185%,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144%,并启动多个LNG扩产项目总投资42亿元 [3] - 巨融能源物流板块拥有300余辆LNG/CNG运输槽车,年运输能力100万吨,覆盖全国 [3] 公司主营业务 - 杭州高新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产品应用于电力、新能源等领域,2015年创业板上市 [1] 战略合作与技术研发 - 巨融能源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及学院,首批立项课题包括LNG工厂储罐防爆巡检、零碳升级等关键技术研究 [5] - 巨融能源与华为合作建设阿勒泰地区首个液冷超级充电站 [3]
科创新源(300731):液冷新星,有望业绩与估值双击
浙商证券· 2025-06-30 1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创新源给出“买入(首次)”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高分子材料与热管理系统双主业,客户覆盖各领域头部企业,2017 - 2023 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速 14.05%,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放量带动营收增长 72%,2025Q1 营收同比增长 86%,未来新能源电池和数据中心热管理业务有望驱动其进入快速成长周期,尤其协同东莞兆科有望切入海外 AI 核心产业链条,实现业绩和估值双击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热管理系统业务有望驱动公司进入快速成长周期 - 公司形成高分子材料与热管理系统两大业务领域,高分子材料业务涵盖防水密封、防火绝缘等材料,应用于通信、电力等领域;热管理系统业务由子公司瑞泰克和创源智热实施,产品包括液冷板等,客户有宁德时代等 [18][19][20] - 2017 - 2023 年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年均复合增速 14.05%,2024 年营收 9.58 亿元,同比增长 71.53%,2025Q1 营收 2.52 亿元,同比增长 86.39%;2023 年归母净利润扭亏,2024 年因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等因素下降 32.12%,2025Q1 同比高增 839.66%,随着规模扩大和成本管控优化,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29] - 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 3.20 亿元,同比增长 361.36%,占总营收比重从 12%提升至 33%,高分子材料业务中电力业务收入逐年增长,通信业务受行业资本开支影响下滑,汽车密封条业务快速增长;预计新能源和数据中心业务将推动公司收入持续扩大 [35][38][39] AI 液冷:智算中心需求爆发,内生外延打开空间 - 2024 年 BAT 资本开支合计约 1666 亿元,同比增长 183%,预计 2025 年同比提升 12%;AI 驱动数据中心建设,温控冷却环节受益;单芯片 TDP 提升使传统风冷散热出现瓶颈,液冷将成主流散热方式;国家 PUE 管控趋严,液冷可使 PUE 小于 1.25,满足节能降耗需求;2024 年液冷数据中心规模有望翻倍增长,2025 年预计仍将高速增长 [40][44][49][55][60] - 公司 2023 年设立创源智热开展数据中心散热业务,2024 年部分产品通过客户认证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2025 年采用协同制造 + 自主产销双轮驱动模式;拟收购东莞兆科 51%股权,其产品为热界面材料,与公司服务器散热器业务协同,已与海内外大客户合作,有望助力公司扩大产品应用领域、拓展客户关系及海外市场渠道 [65][66][70] 车载冷板:麒麟/神行电池放量带来量价齐升机会 - 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47%,同比提升 12pct,2025 年 5 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 52.6%,同比提升 8.0pct,乘联会秘书长预测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有望达 1614 万台,渗透率将提升至 56%;液冷已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主要散热方式,液冷板为主要散热器件,市场上主要有冲压钎焊式、吹胀式、铝型材式三类液冷板 [75][81][84]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首创大面积冷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单车液冷板价值量提升;小米 SU7 等车型销量增加有望带动麒麟电池加速放量;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为麒麟、神行电池液冷板供应商,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 3.2 亿元,同比大增 361%,2024 年计划投资 9000 万元新建项目,部分产线已量产,预计公司将核心受益 [89][90][97][103] 高分子材料:通信 + 电力 + 汽车,整体稳健增长 - 高分子材料业务产品成本及售价依赖原材料价格波动,业务增长与通信、电力、汽车等下游投资周期高度相关 [104] - 通信行业受益于 5G 基站建设提速与行业应用深化,公司强化与头部设备商、运营商合作关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4 年受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调整影响,国内通信业务收入下滑,但海外业务实现增长及利润率提升 [107] - 全国电力消费稳定增长,公司绑定电网核心大客户,2024 年电力业务收入 1.67 亿元,同比增长 33.18%,预计后续将保持稳定增长 [108][109] - 我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稳步增长,公司汽车业务核心客户包括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2024 年汽车密封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62.17%,芜湖祥路引入先进技术,若产品通过客户端认证,将为业务打开新空间 [116][117] 盈利预测及估值 -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新能源行业 25 - 27 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100%/100%/50%,毛利率分别为 20%/23%/25%;传统家电行业 25 - 27 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10%/0%/0%,毛利率保持 15%;数据中心行业 25 年收入 0.5 亿元,26 - 27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400%/60%,毛利率保持 20%;预计 25 - 27 年实现营收 14.50/24.21/33.71 亿元,YOY 分别 51.3%/67.0%/39.2%,归母净利润分别 0.92/1.57/2.19 亿元,YOY 分别 430.5%/70.8%/39.6% [121][122] - 估值分析方面,选取银轮股份和飞荣达为同业可比公司,公司 25 - 27 年 PE 估值分别为 42/24/17 倍,可比公司的 PE 均值分别为 26/19/15 倍,公司具备较强稀缺性,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双击,当前被低估 [125][126]
天安新材(603725):复用材料业务供应链优势,拓展机器人电子皮肤业务,延伸成长曲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30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拓展机器人电子皮肤业务,复用汽车饰面材料和高分子薄膜技术,实现第二成长曲线 [6] - 建筑陶瓷板块市占率稳步提升,毛利率逆势增长,通过中心仓模式加速全国化市场拓展 [6] - 高分子业务稳步放量,综合优势凸显,在新材料领域技术、管理能力突出,市占率持续提升 [6] - 公司持续推进泛家居业务发展,收购相关企业整合资源,盘活全产业链 [6] - 长期战略规划稳中求变,从设计到服务闭环,各业务板块稳步成长,供应链持续优化 [6] -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27日收盘价8.55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31/5.32元,市净率3.4,股息率1.17%,流通A股市值24.51亿元,上证指数3424.23,深证成指10378.55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54元,资产负债率67.93%,总股本3.05亿股,流通A股2.87亿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00|580|3309|3684|4135| |同比增长率(%)|-1.3|10.3|6.7|11.3|1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1|15|122|158|199| |同比增长率(%)|-16.5|23.7|21.0|29.3|25.6| |每股收益(元/股)|0.33|0.05|0.40|0.52|0.65| |毛利率(%)|22.6|22.0|22.6|22.7|22.9| |ROE(%)|13.3|2.0|14.4|16.2|17.7| |市盈率|26|/|21|16|13|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42|3100|3309|3684|413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21|101|122|158|199| [8]
能之光业绩大幅波动内控问题频发 分红3299万不差钱仍募3350万补流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9
公司概况 -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4]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2.34%、7.38%,增速常年维持在5%上下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5%、127.80%、12.31%,波动较大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53%至1.33亿元,净利润骤降23.21%至1189万元 [6]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2.03%、16.85%、17.05%,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0.81%、20.2%、19.86%,持续下滑 [5] - 2023年毛利率逆势增长4.82个百分点,而同行均值同比下滑0.61个百分点 [5] - 2022-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31.83%、15.53%、10.79%,其中2022年依赖度较高 [6]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033.17万元、1092.84万元、1319.2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6%、1.92%、2.16%,持续低于同行均值2.72%、3.05%、2.88% [6] - 研发费用率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6] 内控问题 - 2024年4月因挂牌时存在股权代持未披露被全国股转公司出具警示函 [7] - 2024年5月因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问题被宁波证监局出具监管关注函 [7] - 2024年6月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全国股转公司监管工作提示 [7] - 2022-2023年存在员工个人账户代收保证金行为,暴露内控缺陷 [8] - 2022-2024年存在少量第三方回款,占营收比例分别为0.00%、0.13%、0.04% [8] 募资与分红 - 本次IPO拟募资1.6亿元,其中335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17.2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890.74万元 [8]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共计3299.43万元,接近补流募资金额 [8]
定档9月10-12日 合肥!DT新材料高分子产业年会官宣
DT新材料· 2025-06-29 22:01
行业趋势与转型 - 全球化工产业正经历新一轮洗牌,高分子企业被迫淘汰传统产能过剩、无法盈利的产业 [1] - 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为高分子材料创造万亿新市场需求 [1] - 化工行业竞争从"规模制胜"转向"技术制胜",新材料技术和物质结构创新成为关键 [1] - 中国凭借庞大市场、完整产业链和稳定政治环境,正成为全球化工创新中心,跨国企业加速在华布局研发 [1]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2] - 包含主题行业大会、创新展览、新塑奖评选三大板块及终端对接、国际合作等特色活动 [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2]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 [2] 大会核心亮点 - 预计1000+全球企业高层和科学家参与,50+海外协会及外企资源助力国际化合作 [3] - 200+终端用户(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品牌)将携材料需求现场对接 [3] - 设置30+政府、院士参与的CEO战略研讨会,探讨高分子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3] - 100+新材料/新技术展示,40+媒体全程报道,曝光量超100万次 [3] 重点论坛议题 -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聚焦PEEK、PI/PEI等特种工程塑料及生物基材料研发 [10][15] - 电磁复合材料大会关注5G/6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屏蔽效能材料 [17][21] - 新能源汽车论坛探讨轻量化材料、智能座舱显示技术等应用需求 [22] - 具身机器人论坛聚焦量产成本年均降18%背景下,高性能树脂替代金属的解决方案 [22] 新兴应用领域 - 低空经济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和PEEK等应用于飞行器主承力结构 [22] - 光伏储能领域:EVA、POE胶膜及PVDF电池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23] - AI消费电子:透明聚酰亚胺(CPI)等柔性显示材料推动设备升级周期 [24][27] 参会信息 - 企业代表早鸟价3200元/位(7月20日前),高校教师2600元/位 [30] - DT会员免参会费并可优先安排对接会 [30]
聚酰亚胺,国产化再加速!
DT新材料· 2025-06-26 08:50
中科玖源PI薄膜项目布局 - 内蒙古中科玖源PI薄膜生产制造项目通过备案,总投资7亿元,规划24条生产线,年产能3000吨,建设周期1年[2] - 母公司浙江中科玖源与呼和浩特经开区签署总投资21亿元PI薄膜项目,一期为上述24条产线,二期拟增48条产线,公司已在浙江/安徽/内蒙/山西构建近5万吨产能[4] - 公司PI膜产品分为25微米以下超薄型和50-100微米厚型,基础型号售价达1万元/卷[5] 中科玖源全国产能分布 | 生产基地 | 项目内容 | 产能规模 | 投资额(万元) | 状态 | |----------------|--------------------------------------------------------------------------|----------------|--------------|--------| | 浙江 | 柔性显示/电子用PI膜4500吨+新能源电池用PI浆料5000吨+电机用PI浆料4000吨 | 13,500吨 | 7,000 | 已投产/在建[5] | | 安徽 | 锂电池隔膜涂覆PI浆料1万吨+新能源绝缘材料2.3万吨+显示用PI液体1000吨 | 34,000吨 | 50,000 | 在建[5] | | 内蒙古(一期) | 24条PI薄膜生产线 | 3,000吨/年 | 70,000 | 拟建[5] | PI膜技术特性与高端应用 - 具备柔韧性(100-200MPa)/热稳定性(500-600℃)/电绝缘性/气体阻隔性,适用于柔性电路板/折叠屏/电气绝缘器件[6] - 在5.5G/6G领域通过氟化物配方可将介电损耗降至0.0025(10-15GHz频段),电磁屏蔽复合膜适用于极端户外设备[6] - 高端应用包括:耐电晕PI膜延长新能源车电机寿命20%/光学级CPI膜用于折叠屏手机/氟化透明PI膜用于卫星太阳能基板[14] 国内PI膜技术突破 - **合成工艺**:株洲时代华鑫建成国内首条化学亚胺法PI膜生产线,开发出90微米超厚导热石墨原膜[8] - **生产设备**:桂林电科院研发国内首套光学显示偏光片用薄膜生产线,解决宽幅PI膜国产化需求[12] - **工艺优化**:国风新材引入AI算法使薄膜厚度均匀性达±2μm,瑞华泰双向拉伸工艺良率达95%[14] - **材料创新**:北科大团队开发"三明治"结构多孔PI膜导热系数突破10W/m∙K,长春黄金研发生物基PI含量达30%[13][15] 国内PI膜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PI膜产能8186吨/年,预计2026年达9650吨/年,但电子级PI膜仍依赖进口[16] - 全球80%高端PI膜市场被杜邦/宇部兴产/钟渊化学/PIAM垄断,国内企业以电工级产品为主[16] - 近期新增产能:国风新材1600吨/年(12条线)、博雅聚力600吨/年(5亿元投资)、菲玛特科技4400吨/年(12条线)[9][10][11] 产业链关键瓶颈 - **技术壁垒**:PAA树脂合成需同步完成亚胺化反应,薄膜拉伸工艺温度高/效率低/窗口窄[7] - **设备限制**:国外仅出售PI膜成品,不转让生产线,国产设备需突破光学级/宽幅等高端需求[12] - **材料缺口**:旭化成收紧液态感光性PI(PSPI)供应,影响半导体封装/OLED光刻胶等领域[12]
斯瑞达IPO:董事长高超父女控股46%,26岁高雅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6-24 19:36
公司概况 - 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5652.1万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高超、高雅父女二人,合计持股比例为46%,高超直接持股28.31%为第一大股东并任董事长,高雅直接持股17.69%为第二大股东并任董事 [3] - 高超1973年出生,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广西北海银河科技和广西银河集团,2018年9月起任公司董事长 [3] - 高雅1999年出生,生物医疗工程硕士,2021年8月起任公司董事,2024年5月起兼任研发工程师,2025年2月轮岗至证券部 [5] IPO及募资计划 - 公司正在申请北交所IPO,保荐机构为国海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3] - 本次拟募资4亿元,用于年产1600万平方米高分子多功能涂层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26.40万元、1.68亿元、3.13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74.5%,2024年同比增长86.3%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57.33万元、2931.57万元、8466.56万元,2023年同比增长541%,2024年同比增长189% [5]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35.49%增至2024年的45.17% [5]
能之光IPO:分红3300万元,补流3300万,如此赤裸裸?
搜狐财经· 2025-06-23 07:30
6月19日,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之光")IPO在北交所上市委召开的2025年 第10次审议会议上成功过会。"上会即过会"的IPO审核节奏,仍然还在三大交易所IPO审核环节延续。 单从营业收入来看,其增长性其实只是一般。实际上,该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体现在净利润指标上。 2022年到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三年的增幅分别 为-9.45%、+127.80%、+12.31%。也就是说在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净利润真正做到了"翻一番拐个弯"。 但该公司净利润的翻番是在2023年这一年实现的,能之光在营业收入只增长2.34%的情况下,却实现了 净利润的127.80%的增长,这堪称是一个奇迹。而该公司将这个奇迹的产生归结为2023年公司毛利率的 增长,公司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12.03%猛增到2023年的16.85%。而撇开2023年的奇迹,该公司业绩的 增长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比如2022年净利润较上年实际上还下跌了9.45%。 而且从今年一季报来看,该公司的业绩甚至出现变脸。营收同比下滑3.53%至1.33亿元、净利润骤降 23.21% ...
中科科乐,首车EPOE产品发运出厂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中科科乐EPOE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首车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产品正式发运出厂,标志高端聚烯烃材料国产化进入市场应用阶段[1] - 采用完全原创镍基催化剂技术,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实现POE制备,突破传统α-烯烃依赖路径,产品涵盖聚烯烃弹性体、环烯烃共聚物等[2] - 2024年11月完成5000吨/年中试装置建设,半年内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流程[3] 在建项目产能布局 - 安庆试验线项目投资750万元,建设5条不同工艺试验线(E-POE/溶液法/淤浆法),总试验能力达42.1吨/年[4] - 山东东明石化30万吨/年EPOE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投资35亿元),为全球首套工业化装置[4] - 合肥二期项目聚焦光伏封装胶膜等应用领域,实现高端聚烯烃完全国产化[4] 尼龙改性技术研修班议程 - 涵盖高温尼龙改性工艺(树脂特性/助剂影响/挤出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技术、无卤阻燃剂应用等核心技术议题[7][8][9] - 包含6大专题报告:高温尼龙树脂改性(朱俊)、玻璃纤维增强性能影响(孙湘渝)、玻璃纤维应用(王炎涛)、无卤阻燃剂(赵国栋)、核磁检测技术(刘佳骏)、抗老化解决方案(天津利安隆)[7][8] - 设置4场实践研讨:激光焊接材料研发、生产异常处理、螺杆组合优化、汽车水室料开发[9]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二次修订稿)修订说明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2:11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99 97%股权[1] - 同步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1] - 交易包含募集配套资金环节[1] 交易所审核进展 - 2025年4月2日收到上交所审核问询函(上证上审(并购重组)〔2025〕20号)[2] - 2025年5月30日首次披露修订稿草案及相关文件[2] - 根据进一步审核意见形成二次修订稿并补充披露[2] 二次修订稿核心更新内容 - 第三章更新交易对方公司董事等基本信息[2] - 第四章补充目标公司下属企业经营地址信息[3] - 第十章新增主营业务收入区域划分数据[4] 标的资产概况 - 拟置入资产为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Advanced Assembly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Limited)[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标的公司99 97%股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