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手机运存卷到24GB了,是用户刚需还是营销噱头?
36氪· 2025-06-19 08:07
安卓旗舰手机内存升级趋势 - 安卓旗舰机已普及12GB和16GB内存,部分厂商推出24GB运存手机 [1] - iPhone 17系列将标配12GB运存,较iPhone 16系列提升50% [1] - 24GB运存手机包括一加13、REDMI K70至尊版、真我GT7等,多为子品牌旗舰或游戏手机 [10] - 主流厂商如OPPO、vivo、小米、荣耀或将在顶配旗舰机型搭载24GB运存 [10][11] 系统内存占用机制 - 安卓系统通过缓存进程提高应用响应速度,开机内存占用率约50% [2][5] - 测试显示12GB和16GB手机同时运行多款App后,可用内存均略高于50% [2] - 苹果采用墓碑机制冻结应用进程以减少内存占用,但高负载下4GB运存捉襟见肘 [5][7] 端侧AI驱动内存需求 - 运行30亿参数AI模型需3GB(INT8量化)或6GB(FP16精度)内存 [7] - 12GB运存可保证FP32精度下跑满30亿参数AI模型 [8] - 70亿到100亿参数端侧AI模型需24GB运存才能释放全部能力 [8] - 第二代骁龙8至尊版和天玑9500芯片AI算力翻倍,推动24GB运存需求 [10][11] 应用生态与用户体验 - 国内App功能臃肿,如社交App集成贷款、短视频等功能,增加内存压力 [12] - 大型游戏如《原神》画质升级,运存占用持续增长 [12] - 24GB运存可同时后台挂载多个App并流畅运行大型游戏 [14] 内存价格与市场挑战 - HBM内存需求增长导致手机DRAM产能不足,价格上升 [15] - 24GB运存旗舰机价格或超8000元,可能影响销量 [15][17] - 24GB运存手机适配更大AI模型和臃肿App,使用寿命更长 [17]
小米15S Pro全面评测:国产旗舰、亮点不止自研
36氪· 2025-06-18 21:17
前言:小米的首款自研旗舰芯片,我们测得细了点 2025年5月底,小米方面高调发布了"15周年纪念款"智能手机小米15S Pro。 与5年前的10周年纪念款小米10 Ultra(即小米10至尊纪念版)相似,这也是一款集中展示小米在"国产供应 链"这个课题上所取得成果的机型。但与5年前那款开创了小米"Ultra"时代的产品不同的是,一方面小米 15S Pro从定位上来说没那么"豪华",它毕竟还属于数字系列的Pro版序列,起售价甚至低于半年前的小米 15 Pro。 但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小米15S Pro首发了他们的首款自研旗舰级处理器玄戒O1,且独占其中的"满 血"3.9GHz版本。换句话说,它可能是目前大家能买到、性能定位最高的"国产处理器手机",而且没有之 一。 正因如此,我们三易生活并没有急着在其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对其进行测试。相反,这次我们等待了半个 多月,待其先后更新了数个版本的系统固件后,才着手准备这篇对于小米15S Pro的详细评测。 外观:延续年度旗舰造型,但细节上又有差异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机身背部小米15S Pro提供了独占的"龙鳞纤维"后盖版本,也就是之前Ultra以及折叠屏 手机才有、类似碳 ...
暴涨60%,创新药接下来要怎么投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15
陆家嘴论坛金融政策信号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出席2025陆家嘴论坛 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1]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爆发式增长 中证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13.43%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大涨60% [2] - 创新药板块此前连续4年下跌 2021-2024年中证创新药指数分别下跌10.61%、25.74%、11.91%和16.51% [2] 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日至6月7日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3020万台 同比增长8% [2] - 苹果iPhone 16 Pro系列参与"国补"后表现突出 京东618手机竞速榜显示苹果包揽销量前三名且连续霸榜超35天 [2] 品牌代言趋势 - 2025年品牌代言呈现"适老化"趋势 老牌明星和高龄演员代言增多 如86岁吴彦姝合作Prada、miumiu、欧莱雅等品牌 [3] - 代言市场选人标准多样化 冲击传统流量体系 [3] 综艺行业变化 - 2025年Q1电视综艺客户数量同比下降14.2% 网综客户数下降22.3% [4] - 头部综艺《歌手2025》客户数较去年减少2个 《亚洲新声》《让我来唱》仅各有3个客户 [4] - 综艺投放主力蒙牛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97.83% 伊利液态奶营收同比下降12.32% [4]
大翻车!特朗普手机吹 “美国造” 卖 499 刀,1 小时后被扒中国同款 180 刀!网友:割韭菜实锤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6-18 12:05
特朗普集团推出Trump Mobile及T1手机 - 特朗普集团宣布推出自有品牌手机T1及移动服务Trump Mobile,被视为商业版图向科技领域的扩展 [1] - Trump Mobile被宣传为"全美国服务",包括美国境内的呼叫中心、丰富的套餐服务和新款智能手机T1 [4] - 业务主要分为手机套餐和智能手机两部分,但这两者对消费者来说都不具吸引力 [6] Trump Mobile套餐服务 - 主打套餐为"47套餐",每月收费47.45美元,包含无限通话、短信和流量,前20GB为高速流量 [7][8][10] - 套餐提供向100多个国家的免费国际通话,方便经常给美军基地打电话的家庭 [11] - 增值服务包括设备保护、道路救援服务以及远程医疗和处方服务,但这些服务由第三方提供且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11][12] - 用户可以使用公司提供的SIM卡接入网络,但目前不清楚是否支持eSIM,苹果用户可能无法使用该网络 [13][14] T1手机规格与定价 - T1手机被描述为"在美国设计和制造"的设备,采用金色外壳,配备6.8英寸打孔AMOLED显示屏 [16] - 手机运行Android 15系统,内置256GB存储空间,12GB运行内存,5000毫安时电池 [17] - 后置5000万像素主摄,但景深和微距镜头仅为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1600万像素 [17] - 计划在8月推出,售价499美元,预购需支付100美元定金,而同款手机在亚马逊上的售价约为180美元 [18] T1手机的真实情况 - T1与T-Mobile的REVVL 7 Pro 5G极为相似,后者由中国企业立讯精密旗下的闻泰科技制造 [20][22] - T1可能是REVVL 7 Pro 5G的换壳版本,零售价通常为250美元,促销时低至169美元 [20][22] - 尽管宣称"美国制造",但制造手机的所有零部件都需要进口,美国国内没有AMOLED显示屏制造商 [16][24] - 芯片信息被刻意忽略,因为不是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屏幕和相机模块同样依赖进口 [24] 美国制造的挑战 - 在美国组装智能手机面临巨额资金投入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多年规划的挑战 [25] - 即便在美国组装T1,也得先从海外采购零部件,生产成本将会非常高昂 [28] - 以不到500美元的售价,每部手机几乎无利可图,必然在某些方面偷工减料 [28] - 零部件进口将面临政府施加的关税,除非达成特殊协议,否则以500美元售价想盈利几乎不可能 [28]
Labubu哪有泡沫?溢价是中国企业应得的奖励
虎嗅· 2025-06-18 11:33
Labubu现象的本质 - Labubu从潮玩公仔演变为奢侈品配饰,市场定位发生"升维"跃迁[7][8] - 其价值脱离玩具功能属性,转向社交身份符号,类似奢侈品箱包市场逻辑(400亿美元总规模中奢侈品占比200-300亿)[8][9] - 溢价本身成为使用价值,通过稀缺性实现社交资本和身份识别功能[34][36] 消费者行为分析 - 职业炒家以投资回报为目标,自愿参与击鼓传花游戏而非被割韭菜[14][15] - 主流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当下体验"而非升值预期,2万元高价对应的是文化事件参与感[19][21] - 盗版无法复制正统性验证体系,仿制品对核心玩家群体无效[31][33] 市场结构演变 - 品类奢侈品化后市场规模扩大2-3倍,由溢价用户而非刚需用户主导[9] - 泡泡玛特不应被130亿美元的玩具市场天花板限制,类比计算机与算盘市场差异[11] - 中国品牌正突破成本诅咒,华为(硬科技)与Labubu(软文化)形成溢价双路径[42][43] 产业升级意义 - 创造文化IP的能力标志价值链顶端突破,Labubu完成从产品出海到文化IP出海的跨越[44][45] - 溢价能力反映中国制造新叙事,民族情感(华为)和潮流符号(Labubu)构成双重护城河[40][47] - 全球性文化符号的建立证明中国公司开始赚取品牌溢价而非代工利润[46]
声称美国制造的特朗普手机“Trump Mobile”实际上是中国制造;我国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完成交付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18 11:13
台积电美国工厂进展 -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已为苹果、英伟达和AMD制造出首批芯片晶圆 标志着晶圆制造在美国实现本地化生产 [1] -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GPU在完成晶圆制程后将回送台湾地区进行封装 显示先进封装产能仍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主 [1] 特朗普手机供应链 - 特朗普集团推出Trump Mobile T1手机 售价499美元起 配置12GB+256GB 采用安卓15系统 [1] - 分析师指出T1手机与闻泰科技研发的T-Mobile REVVL 7 Pro 5G相似 实际在中国生产 [1] - 特朗普集团不直接参与硬件设计或通信服务 仅授权"Trump"名称给第三方使用 [1] 北京汽车产业发展 - 北京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2024年产值超4400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北京拥有8家整车企业包括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 [1]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采用自研压铸材料和设备集群 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 [1]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Engine2.0完成交付 [1] - 该系统由科大国盾量子等单位联合研制 将为多家机构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 [1] - 该技术为研发更大规模可纠错超导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 [1] LG Display技术投资 - LG Display宣布投资1.2万亿韩元(约8.8亿元人民币)加强OLED技术竞争力 [1] - 投资将持续至2027年6月30日 是其中长期设备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1]
刚上线这款新机配置,是疯了吧,网友:绝对是抄袭...
36氪· 2025-06-18 10:29
产品发布 - 特朗普家族企业宣布推出"Trump Mobile"移动网络服务和"T1 Phone"智能手机,计划于今年8月上市 [1][3] - T1 Phone售价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580元),定位中端市场 [3][5] - 手机采用金色金属机身,背板刻有美国国旗,系统界面预装特朗普相关应用和主题,包括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5][7][8] 产品配置 - 硬件配置:6.78英寸120Hz AMOLED打孔屏,12GB内存+256GB存储(可扩展),保留3.5mm耳机孔 [8][9] - 影像系统:后置5000万主摄+200万景深+200万微距,前置1600万自拍摄像头 [9][10] - 续航与安全:5000mAh电池+20W快充,屏幕指纹识别+AI人脸解锁,运行Android 15系统 [9] 配套服务 - 推出"The 47 Plan"移动套餐,月费47.45美元(约合人民币340元),包含无限通话/短信/数据、设备保护、道路救援和远程医疗服务 [10][11] - 套餐覆盖100+国家免费国际通话,为军人及家属提供免费长途服务 [11][13] - 套餐命名和价格被解读为暗指特朗普第47任总统身份 [10] 商业模式 - 采用品牌授权模式,由第三方使用"Trump"名称运营,非特朗普集团直接开发制造 [18] - 类似特朗普牛排、香水等过往授权产品,投入低风险小但变现潜力大 [31][33] - 手机作为高频使用物品,可成为移动政治广告牌,强化品牌影响力 [33][34] 市场分析 - 产品竞争优势在于特朗普品牌的政治号召力,而非技术或价格 [20][22][25] - 同价位竞品对比:性能不及iPhone SE,体验落后三星Galaxy A系列,渠道弱于摩托罗拉G系列 [26][28] - 美国移动市场被三大运营商垄断,虚拟运营商需精准定位保守派、军人家庭等特定人群 [23] 商业动机 - 将支持者政治热情转化为消费行为,创造商业价值同时强化政治品牌 [36][37] - 分散法律诉讼和竞选活动的资金压力,拓展新收入来源 [36] - 延续特朗普品牌授权变现策略,利用个人IP开发高曝光度产品 [31][33]
弘则科技-小米新品玄戒O1芯片和yu7汽车怎么看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小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小米发布自研芯片提升竞争力并实现协同发展** - 论据:自研芯片补全底层核心技术,能与苹果、三星、华为等竞争,实现与智能家居及汽车协同;可深度优化硬件性能,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打通人车家智能终端;未来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优化车家互联生态,拓展高端手机业务补全基带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核心观点2:近期重大事件影响小米市场表现后逐步修复** - 论据:3月底到6月底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致股价波动,后发布超预期财报修复市场信心,下周四将发布业绩预期或重磅产品,市场关注点回归基本面 [2] - **核心观点3:小米在高端产品和底层技术取得显著突破** - 论据:高端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推出30万元汽车,发布自研芯片;汽车一期工厂满产预计年销2.8 - 2.9万辆,三期满产总产能90 - 100万辆,2026年交付量预期80 - 100万辆;手机和家电在国内体现高端能力突破,未来海外市场空间大 [3] - **核心观点4:自研芯片提升小米产品竞争力** - 论据:在高端手机市场可深度优化芯片和操作系统释放硬件性能,今年小米15S Pro表现符合预期,还将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及汽车领域 [5] - **核心观点5:小米芯片投入虽有制裁风险但具战略意义** - 论据:不投入可能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积极研发有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业务升级,可借台积电代工提升竞争力,国家在先进制程制造有突破决心 [7][8] - **核心观点6:2025年小米重磅SUV新品有竞争力** - 论据:定位与苏7一脉相承,主打颜值、运动性能和交互科技感,吸引苹果、小米、BBA等用户,在25 - 30万纯电车市场有望抗衡甚至超越竞争对手 [9] - **核心观点7:小米传统产品海外市场潜力大,国内汽车市场机会多** - 论据:国内手机和家电行业增长有限竞争稳定,海外家电未大规模导入、高端手机销量有限;国内汽车市场早期竞争格局变数大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计划2025年发布的重磅SUV新品目标用户包括苹果用户、小米用户以及BBA用户 [1][9] - 从3月底到6月底小米经历二级市场急跌、汽车事故和关税问题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2] - 小米手机和家电等传统产品在国内市场体现高端能力突破,但整体行业增长有限且竞争格局稳定 [11]
中金 | 光学系列:手机光学升级重启,龙头厂商动能不减
中金点睛· 2025-06-18 08:16
手机光学行业核心观点 - 2023年手机光学市场规模约260亿美元,行业创新、市场容量及利润已触底,2024年开启第一阶段回升 [1] - 2024-2026年手机光学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21%/15%/7%,2026年达382亿美元,主要驱动为高端模组占比提升 [3][11] - 行业竞争格局从价格战转向缓和,2024年龙头厂商毛利率显著修复,国产厂商盈利修复能力或强于平均水平 [3][54][56] 技术升级方向 当前技术渗透 - 大底CIS/玻塑混合/潜望结构/可变光圈等技术加速渗透:2024年苹果/国产安卓潜望长焦渗透率36%/8%,预计2026年提升至50%/11%,仅苹果潜望长焦存在20亿美元增量空间 [2][24][32] - 玻塑混合镜头成主流升级路径:1G6P/2G3P方案因高透光率等优势被采用,折叠机渗透加速该趋势 [30] - 可变光圈技术落地:华为Mate50系列首次采用f/1.4~f/4.0十档可变光圈,小米14 Pro实现1024级调节 [40][41] 未来创新方向 - CIS持续大像面化:2024年旗舰机大师版普遍采用一英寸CIS,拉动模组价值量提升30%+ [29] - 潜望式模组下沉:安卓中端机现千元级潜望机型(如Realme 12 Pro+),高端机向2亿像素/双潜望升级 [33] - 前沿技术储备:伸缩镜头(华为Pura 70 Ultra)、连续变焦模组(85-170mm焦段)开始商用 [43][44] 市场供需分析 需求端 - 2024年全球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至44.6亿颗,2025/2026年预计达45.6/46.0亿颗 [10] - 单机摄像头数量从峰值2.8个回落至2.4个,4Q24小幅反弹,双摄/三摄/四摄占比分别为50%/38%/8% [10][12] - AI功能推动硬件升级:2亿像素传感器、多光谱摄像头等为AI算法提供更多原始数据 [48][49] 供给端 - 元件环节集中度高:CIS/镜头/VCM等CR3超60%,模组组装CR10约70% [8][9] - 2024年稼动率回升至60-70%,高端项目占比提升带动ASP双位数增长 [54][55] - 国产龙头份额提升:2024年安卓摄像模组两龙头合计出货9.6亿颗(同比+3%) [10] 历史发展阶段 1. 繁荣期(2020年前):智能手机出货增长+多摄渗透驱动行业高增长 [5][19] 2. 放缓期(2020-2022年):创新边际递减,华为退出导致高端规格减少 [20][22] 3. 低谷期(2H21-1H23):需求疲软引发降规降配,单机摄像头数降至2.4个 [23] 4. 复苏期(2H23起):华为回归带动升规升配,潜望长焦渗透率突破20% [24][27]
499美元“特朗普手机”引多重争议,专家:该手机所谓“美国制造”极其不现实
环球时报· 2025-06-18 06:58
特朗普集团推出特朗普手机及移动服务 - 特朗普集团宣布推出定价499美元的T1型号"土豪金"智能手机,运行安卓操作系统,并附带月租47.45美元的"不限量套餐",涵盖呼叫、短信和流量服务,可免费呼叫100多个国家或地区 [1] - 47.45美元的月租定价是为了"致敬"特朗普的两届总统任期 [1] - 该集团执行副总裁埃里克表示,移动服务旨在呼应特朗普"振兴美国制造""提高美国就业"的政策方向,并声称要让美国人为美国人制造手机、提供服务,超越同行,颠覆行业 [1] 行业专家对特朗普手机的评价 -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所谓的"美国制造"只是噱头,"极其不现实" [1]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凯瑞商学院教授戴廷龙认为,该计划需要的不仅是规模化的生产能力、稳定的市场需求,甚至还需要一个"奇迹" [2] - 英国科技行业市场调研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师里欧·盖比表示,美国目前不具备智能手机装配所需的高科技供应链,8月的发布计划不切实际,除非从海外进口零部件在美国组装 [2] 移动服务套餐的性价比 - 特朗普集团推出的套餐月租为47.45美元,而美国国内几家移动巨头提供的类似套餐月租仅为25至30美元,相比之下价格明显偏高 [2] 特朗普集团的商业动向 - 根据特朗普上周提交的财务报告显示,他2024年的各类进项高达6亿美元,以其本人冠名的品牌或商业项目多达数百个 [2] - "特朗普手表""特朗普运动鞋"等产品畅销全美,特朗普集团发行的虚拟币也获利颇丰 [2]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特朗普手机"是特朗普"政商不分家"的又一典型例证,在其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名下商业项目仍正常运作并攫取高额回报,这种现象在美国政治历史上"前所未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