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新观察 | 越夜越精彩 “天台经济”迸发新活力
央广网· 2025-06-15 21:22
"我们把世贸大厦56层到60层的天台部分和室内部分利用起来,打造一个重庆魅力消费新场景,将此处升级成城市空中乐园,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重庆世 贸大厦天台131景区运营总监张木兰介绍。 央广网重庆6月14日消息(记者陈静 实习记者艾雨晗刘思怡)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无人机灯光秀在重庆夜空交织成梦幻的画卷。渝中区、南岸区、江北 嘴……很多市民早早就占好了"最佳观景位",一边品味美食一边享受夜景。当夜空变幻的瞬间,大家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难忘画面:"太漂亮啦!重庆的 夜晚越来越精彩。" 这场融合山城独特地形与科技艺术的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以来,不仅引爆社交平台话题,更意外激活了"天台经济"。露台空间、天台餐厅、观景酒吧等 高空消费场景迎来客流高峰,逐渐成为重庆新兴消费场景。 "我提前一周就预订了观景位置最佳的餐厅。"下午4点,江苏的徐先生早早来到位于重庆南岸区的天台餐吧。他表示,重庆的夜景现在很火,自己在网上做 了攻略,要选择地理位置高一点的平台,"这里视角确实非常好,表演也很震撼。" 像徐先生一样的游客数不胜数,一场无人机灯光秀,为"两江四岸"的天台店铺带来了空前的流量。在南滨路、长滨路、朝天门、江北嘴等地的江岸 ...
羊晚快评|用好政策“礼包”,释放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6-15 20:21
提振消费政策 - 广州、深圳公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涵盖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加大优质多元消费供给、加强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等多个方面 [1]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 并安排大规模国债资金支持"两新"政策 [3] - 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个地市推出文旅、餐饮消费券 举办购物节、嘉年华等促销活动 推动汽车、电动车、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 加大对个人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料购置补贴力度 [3] 政策成效 - 今年1—3月 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达690亿元 截至3月底 全省以旧换新申请超150万份 带动家电销售2800万台 政策拉动社会零售品增长约1.4个百分点 [4] - 端午节期间 广东共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 旅游收入91.1亿元 文旅消费火热 [4] 政策特点 - "长短结合" 既延续以旧换新、消费券等短期刺激措施 同时通过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中长期制度设计稳定预期 [5] - 供需协同升级 依托AI、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供给端创新 满足个性化、绿色化消费需求 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提升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5] - 注重政策配套与协同 加强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的协同 促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构建更加有利于促消费的政策体系 [5]
骑车可以逛商场、旧街区有新玩法 多元业态提供花式体验 带动大众消费
央视网· 2025-06-15 18:47
新潮商场与消费业态创新 - 多地开设新潮商场,在主题设置、场景打造、社交互动等方面做出特色,用多元业态提供花式体验,带动大众消费,特别是青年消费 [1] - 成都高新区骑行主题商业公园吸引许多年轻人游逛体验 [1] - "此地CyPARK"是成都首个以骑行为主题的新概念商业公园,通过建筑形态将商场和附近文化空间串联成开放式公园商业街区 [3] - 商场接驳8.6公里城市骑行道,增设自行车推车坡道、电梯和停车点,打造空中骑行环廊 [3] - 商场集聚文化体验、新锐运动等多种业态,开展多样化社群活动超500场次 [3] 城市存量资产活化利用 - 福建厦门将旧街区、旧厂房、旧铁道等"存量资产"通过创新和设计打造为文创旧改资源,形成新的消费场景和文旅业态 [4] - 厦门文屏路1955年鹰厦铁路延伸段改造为火车主题园区,保留铁轨和绿皮车厢,引入攀岩健身、餐饮消费等业态 [6] - 园区结合节假日举办电影周、读书会、夏日聚会等文体活动 [6] - 厦门湖光路101号从五金电子城改造为集烟火气、夜间经济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6] - 该商业街区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聚集众多网红店、首店及特色美食 [6] - 1-4月厦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4% [6]
“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与它们共同回答→
经济日报· 2025-06-15 16:19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经济价值转化 - 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新增超2亿条 同比增长31% 非遗商品年销量超65亿单 [2] - 博物馆行业2024年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 同比增长15.5% 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 同比增长63.7% [2] - 文旅产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遗产活化 形成沉浸式演绎空间 非遗教学等新消费场景 [3] 科技赋能遗产保护与开发 - 大数据和机器人技术提升自然遗产保护效能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文物永久保存 [4] - 手机应用和虚拟现实技术突破空间限制 使遗产体验触达率提升300% [4]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实现考古 保护 展览三位一体运营模式 [4] 国际化发展机遇 - 免签政策推动"China Travel"热潮 文化遗产成为国际旅游核心吸引力 [5] - 文化IP国际化传播体系升级 带动遗产体验项目海外营收增长45% [5] - 非遗皮影 铜马凤冠等传统元素通过国潮文创实现出口额翻倍 [2][5] 产业融合创新 - 影视游戏行业深度挖掘遗产IP 相关衍生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8% [2] - 数字文旅将名山大川转化为虚拟景点 带动周边产业规模突破80亿元 [2] - 餐饮行业结合非遗技艺 推出限定产品线贡献12%营收增量 [2]
近百名专家企业家齐聚云南弥勒觅投资商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10:06
会议概况 - 近百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云南弥勒市,探讨科技发展和企业家精神对商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并寻找投资机会 [1] - 弥勒市副市长李静茹介绍该市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正着力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弥勒样样好"的旅居品牌 [1] - 弥勒市招商促进局和云南弥勒产业园区管委会推介了康养、果蔬及花卉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20余个招商项目 [1] 产业方向与投资机会 - 湖南德思勤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固新建言弥勒应结合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等优势,以科技赋能文旅,打造旅居、康养产业 [1] - 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周丽红表示其聚焦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与弥勒产业方向高度一致,看好当地区位优势和产业配套 [1] 经济发展数据 - 2024年弥勒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8.53亿元,同比增长4.8% [2] - 202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67亿元,同比增长4.8% [2] 后续活动 - 与会人员将实地考察云南弥勒产业园区 [3]
【西安】1950万元“票根大礼包”上线
陕西日报· 2025-06-15 08:33
票根经济促消费活动 - 西安市推出"一票游长安·碰享'西'悦购"主题活动,以演唱会门票和体育赛事入场券为媒介,串联住宿、餐饮、文旅等多重消费场景 [1] - 活动投放财政资金1950万元,持续至12月31日,覆盖西安市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活动 [1] - 每个票根可享受1次满减优惠,消费者领取优惠码后使用期限为7个自然日 [1] 活动参与方式 - 依托支付宝平台设计多元化参与方式,场馆内观众扫描专属二维码即可领取消费券 [1] - 融入NFC"碰一下"智能支付体验,轻触收款设备可完成支付并有机会触发额外叠加优惠 [1] - 下一步将增加会展活动及室外体育赛事的"票根大礼包" [1] 消费场景延伸 - 推出文旅体专项折扣券,从历史古迹到现代商圈,从演出场馆到特色街区延伸消费链条 [2] - 票根成为串联多场景消费的纽带,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2] 活动意义 - 创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为商家导入精准客流,延长城市消费链条 [2] - 是西安顺应"演出经济"热潮、创新消费场景的主动破圈尝试 [2] - 未来将持续深耕"消费+"模式,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2]
上海多种尝试解锁文博消费新方式
搜狐财经· 2025-06-14 21:29
文化消费新场景 - 首届"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在上海杨浦区大学路街区举办,集结上海代表性文博机构、文创品牌,构建"文化消费+技艺传承+科技交互"的城市文化体验空间 [1] - 上海博物馆带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爆款文创,包括猫神巴斯泰特、荷鲁斯之眼等,搭配市集限定优惠引发抢购热潮 [1] - 上海科技馆以特展《中国恐龙大展》为主题推出古生物化石系列文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西夏文物展汲取灵感推出融入西夏文字与纹饰的文创产品 [1] - 敦煌当代美术馆精选《境象敦煌》艺术元素推出文创产品,将经典壁画转化为可收藏的美学符号 [1] 文创产品创新 - 上海大剧院推出东方舞台美学文创,包括苏绣香囊包挂、中式扇形旅行收纳包等跨界之作 [4] - 张园安垲第文创空间联合允上生活推出"园香挂",跨界融合历史与香道文化 [5] -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等场馆带来纪念品、衍生品及特色文创吸引众多民众 [5] 互动体验活动 - 市集设置沉浸式互动装置、创意文化衍生品及趣味集章等创新形式,打造"可参与、可体验、可收藏"的文化消费新场景 [3] -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提供民间收藏文物(瓷器)公益鉴定服务,上海观止矿晶博物馆带来趣味标本制作活动 [3] - 上海工业设计博物馆邀请民众DIY复古自行车模型、拼贴创意帆布袋、组装迷你扫把车和制作精巧八音盒 [3]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带来《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特别印章,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推出相片打印DIY冰箱贴制作 [3] 非遗文化展示 - "丝路非遗"第十届上海杨浦非遗节以丝路文化为核心,通过艺术表演、快闪演出、工作坊、市集等形式搭建沪甘两地文化交流平台 [5] - 来自甘肃的百名艺术工作者带来多民族歌舞与器乐演奏,包括西北民族大学创排的《飞天伎乐》重现敦煌壁画乐舞场景 [7] - 快闪巡游队伍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表演豪迈舞蹈《雪域汉子》、马头琴联奏、裕固族舞蹈《盛装舞》等节目 [7] - 剪纸服装秀将传统剪纸技艺与现代时装设计融合,产生惊艳视觉冲击 [7] 传统艺术表演 - 静安寺小百花越剧团"小梅花"得主们表演越剧,静安淮剧艺术中心师徒同台献艺 [8] - 北站少儿京剧团表演《野猪林》,青年昆曲演员演绎《牡丹亭》选段 [8] - 静安戚毕青年越剧团由白领组成,以专业级唱腔和身段展示传统文化传承 [8]
小而美 街巷经济释放消费新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14 18:02
央视网消息: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街巷的开发,打造各具特色的街区消费新场景。 如今,老街的环境变好了,游客更多了,入驻店铺的收入也提高了。曾经的"后街"变成"前街",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消费新场景。 小而美 街巷经济释放消费新潜力 有专家表示,随着城市更新和发展规划体系的不断升级完善,街巷经济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以全国164个旅游街区为样本进行监测,今年春节、"五一"和端午等假期,每个街区的日均游客接待量都在1.5万到2万人次的 水平,街巷消费呈明显增长态势。 走在上海的愚园路上,你会发现,店铺总是常开常新。越来越多本土新兴品牌,凭借有趣的理念和新鲜的设计,成为市场新宠。街边这家不到10平方米的小 店已经开业五年,而店主和店铺主题却一直在更换。这里以"一月一店主"的限时快闪形式,为创业品牌提供孵化场所。 除了引入首发首店激发老街消费新活力之外,文化赋能也在解锁消费新方式。杭州通过"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行动,在街区里植入特色文博机构,展陈从展厅 搬到了街头,文化在街角被不期而遇。 城市更新的带动下,一些老街旧貌换新颜,成了年轻人心仪的"网红"街。云南昆明的市府东街,因为拥有 ...
农文旅融合如何“四季红”
经济日报· 2025-06-14 04:54
影视IP带动文旅融合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推动广东茂名荔枝文化出圈 通过联名款荔枝包装礼盒和直播带货拓宽销路 抖音电商发起热点话题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 [1] - 茂名市农文旅集团与腾讯合作开发IP衍生品 结合岭南荔枝上市季实现影视热度与农产品营销的精准衔接 [1] - 现代版"荔枝进京"活动跨越2000多公里 通过贵妃荔枝文化节等线下事件强化文旅联动 形成影视热向地方经济的辐射效应 [1] 文化IP赋能地方经济 - 茂名打造粤剧音乐剧《又见荔枝红》 以文化IP深化农文旅融合 探索"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 - 公司通过荔枝主题街区、直升机赏荔等特色项目激活县域经济 创新文旅体验从季节性消费转向全年运营 [3] - 行业案例显示文化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动能 关键在于持续挖掘在地文化价值并配套多元化体验场景 [2][3] 农业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 - 茂名建立全流程保鲜技术体系 无人机运输效率提升24倍(5分钟替代2小时) 冷链物流实现24小时覆盖珠三角/长三角 48小时抵达东北 [2] - "田头小站"冷库技术解决荔枝"最先一公里"保鲜难题 物流企业通过保鲜技术创新参与抢"鲜"竞争 [2] - 行业注重农业故事传播 结合历史传承与现代技术展示特色农业发展 推动产品品牌升级与溢价能力提升 [2]
多地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多点发力繁荣文旅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3
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优化文旅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丰富票根经济联动消费 [1] - 支持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活动,办好湾区音乐汇、广州艺术季等文旅活动 [1]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为国际中转游客提供免费广州一日游服务 [1] -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围拓品",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扩大外卡POS机覆盖率 [1] - 推动市内免税店尽快开业,争取开设更多口岸免税店 [1] 文旅消费升级与政策导向 - 扩大入境消费可以驱动文旅消费升级,离境退税、免税店布局应与核心景区等文旅资源绑定 [2] - 文旅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战略性地位,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和经济乘数效应 [3] - 随着Z时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文旅消费"悦己"特点愈发凸显,产品和服务走向微观感知 [3] - 各地提振消费方案涉及文旅领域,如承德市推出"文旅+体育""文旅+农业"等多业态融合精品旅游线路 [2] - 上海市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福建省打造"跟着高铁游福建""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品牌 [2] 文旅消费发展趋势 - 优化文旅消费供给需要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通过科技赋能、挖掘地方文化IP打造差异化产品 [4] - 扩大入境消费强调便利化政策与服务升级,推动"文化+高端消费"融合 [4] - 深化文旅融合倡导"文旅+"跨界模式,结合区域特色实现生态协同 [4] - 以文化为内核、以科技为驱动、以服务为纽带,构建"商旅文体健"一体化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