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对冲基杠杆率达历史新高,两大板块做空头寸激增!
金十数据· 2025-05-22 15:36
对冲基金杠杆与做空趋势 - 对冲基金总杠杆率创历史新高 金融和生物科技板块做空头寸激增 [1] - ETF做空规模达2180亿美元 个股做空规模达9480亿美元 [1] - ETF做空规模出现10余年来最大单月增幅 [1] 重点做空标的 - 标普区域性银行ETF(KRE)看空情绪在2月14日至4月30日间飙升50个百分点 [1] - 标普生物科技ETF(XBI)看空情绪同期上涨27个百分点 [1] 标普500成分股空头情况 - 标普500成分股空头头寸中值占流通市值2.3% 为2021年以来首次超过长期历史平均水平(2024年底为1.8%) [3] 对冲基金业绩与持仓 - 多空策略基金年内实现平均1%正收益 [3] - 高盛对冲基金热门多头组合(GVIP)2025年迄今回报率达6% 远超标普500基准 [3] - 对冲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为亚马逊 Meta Alphabet 微软和英伟达 [3] 行业配置偏好 - 对冲基金对周期股配置权重达十年峰值 成功捕捉周期股4月以来11%的超额收益 [3] - 12%对冲基金持有AI概念股 该板块持续跑赢大盘 [3]
关税战前夕,Q1聪明钱都买了什么?
金融界· 2025-05-22 15:34
13F持仓报告概述 - 13F持仓报告是管理资金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向SEC提交的季度持仓报告,披露其买卖和持有的股票 [1] - 该报告是了解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佬真实操作的重要途径 [1] - 2025年Q1的13F报告披露完毕,反映了在特朗普上任并计划全面加关税的背景下,大佬们的仓位变动 [1] 巴菲特持仓变动 加仓标的 - 星座酒业(STZ):持仓从560万股增至1200万股 [2] - POOL Corp(泳池设备商):从60万股增至146万股 [3] - 达美乐披萨(DPZ):小幅加仓至262万股 [4] - 海科航天(HEI):增持至116万股 [5] - 小幅增持西方石油(OXY)、Sirius XM(SIRI)、VeriSign(VRSN)等标的 [6] - 加仓逻辑:偏好具有稳定现金流和消费属性的公司,延续"简单、赚钱、生意长久"的投资逻辑 [6] 重仓股维持不变 - 可口可乐(KO):持仓维持在4亿股 [7] - 苹果(AAPL):3亿股未动 [7] - 美国运通(AXP)、卡夫亨氏(KHC)、雪佛龙(CVX)等保持原状 [7] - 投资逻辑:坚持长期持有具有品牌价值和商业护城河的公司 [7] 清仓与减持 - 清仓巴西数字银行Nu Holdings(NU):此前持有4018万股 [8] - 清仓花旗集团(C):1464万股 [8] - 减持美国银行(BAC):从6.8亿股减少至6.31亿股 [10] - 减持自由媒体(FWONK)、DaVita(DVA)、T-Mobile(TMUS)、Capital One(COF)等 [10] - 投资逻辑:对金融板块前景转为谨慎 [11] 神秘股票 - 伯克希尔向SEC申请保密处理,正在悄悄建仓一只"神秘股票" [12] - 推测该股票可能是数十亿美元级别的新建仓 [13] - "商业、工业及其他"分类下的股票成本较上季增长约20亿美元,可能是神秘股票的踪迹 [14] - 伯克希尔曾用类似策略建仓Chubb(CB)、Chevron(CVX)和Verizon(VZ) [15] Carl Icahn持仓变动 加仓标的 - 捷蓝航空(JBLU):从1773万股增至3362万股 [16] - CVI能源(CVI):增至6853万股 [16] - Illumina(ILMN):从4万股升至22万股 [16] 核心持仓不变 - 旗舰公司IEP(Icahn Enterprises)的4.5亿股 [16] - Bausch Health(BHC)、Dana公司(DAN)、UAN、IFF、AEP等老牌重仓股 [16] 减持标的 - Southwest Gas(SWX):从963万股降至753万股 [16] - 投资逻辑:延续"激进催化"风格,偏好高分红或具改革空间的企业 [17] Bill Ackman持仓变动 新建仓 - 优步(UBER):买入3030万股,豪掷30亿美元 [19] - 投资逻辑:看好城市出行需求回暖、AI调度系统、平台盈利模型改善 [19] 增持标的 - Brookfield(BN):从3489万股增至4100万股 [20] - 赫兹租车(HTZ):从1271万股增至1500万股 [20] - 谷歌A类股(GOOGL):增至444万股 [20] - 投资逻辑:偏好现金流和现实世界盈利能力强的公司 [20] 减持与清仓 - 清仓耐克(NKE):此前持有1877万股 [21] - 减持谷歌C类股(GOOG):从755万股降至632万股 [21] - 减持Chipotle(CMG):降至2154万股 [21] - 减持希尔顿酒店(HLT):从544万股降至300万股 [21] - 投资逻辑:重新审视品牌消费和传统科技巨头的估值弹性 [21] 核心持仓不变 - 餐饮集团QSR(汉堡王母公司):继续持有2300万股 [22] -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保持在1480万股 [22] - 地产管理平台HHH:持股维持1885万股 [22] - 投资逻辑:偏好可控估值、稳定现金流、资产复利逻辑的公司 [22]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南京各界热议
南京日报· 2025-05-22 10:20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正式施行 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法律构建全面法治保障体系 破解民企经营难题并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1] - 26处"平等""公平""同等"表述 将平等原则贯穿全过程 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 [2] - 第七章"权益保护"重点规范公权力侵害民企权益问题 禁止违法异地办案和趋利性执法 [2]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实际影响 - 满帮集团表示法律提供制度性方案 助力技术型民企破解发展瓶颈 未来将聚焦AI大模型和自动驾驶重卡技术应用 [3] - 南京金鑫投资集团称法律形式确定政策连续性 为企业转型升级打开新空间 [4] - 东屋世安物联科技认为法律构建"市场竞争公平 法治保障有力 创新生态完善"体系 激发民企投资信心 [4] - 诺唯赞生物科技指出法律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需通过规范化经营保障可持续发展 [4] 地方政府配套措施 - 南京仲裁委员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 包括降低仲裁成本 提升案件管理质效 聚焦新经济领域仲裁保护 [5] - 2024年南京仲裁委受理涉民企案件1648件(占比66.7%) 争议金额35亿元(占比49%) [5] - 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工作要点提出十大任务 包括活跃市场 科技赋能 融资对接等 [6] - 南京银行推出13条举措支持民企 2025年一季度民企贷款余额2270亿元(较年初增8.46%) 客户数增2519户(增幅9.95%) [6] 行业典型案例 - 满帮集团通过数字货运平台实现高效匹配 司机找货时间从2-3天缩短至几分钟 [3] - 运满满App显示雨花台区至全国货源订单实时推送 案例显示汽车零配件整车运输需求活跃 [3]
历史新高!对冲基金加码做空,美股是否还有一跌
第一财经· 2025-05-22 08:57
对冲基金做空活动激增 - 标普区域银行ETF空头持仓量在2月14日至4月30日期间飙升50% [1][2] - 标普生物科技ETF空头头寸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 在所有板块中位居前二 [2] - 对冲基金对ETF的空头敞口升至2180亿美元 创高盛Prime Services十多年来的月度增长纪录 [2] - 股票做空头寸达到9480亿美元 标普500相关资产空头比例中位数升至2.3% 高于2024年底的1.8% [2] 对冲基金持仓结构变化 - 亚马逊 Meta Alphabet 微软和英伟达是对冲基金前五大多头选择 [3] - 12%对冲基金持有人工智能股票 该行业表现持续优于标普500指数 [3] - 周期性股票相对于防御性股票的权重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 [3] 华尔街机构对美国资产的观点 - 贝莱德认为美国资产仍是投资组合核心 特别看好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标普500指数到2026年6月将上涨21%至7200点 [5] - 2026年美联储降息 美元疲软和AI效率提升将推动每股收益复苏 [5] - 摩根士丹利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在明年Q2降至3.45% 短期可能限制股票市盈率 [6] - 标普500指数2025年上半年运行区间为5500-6100点 2026年中期目标6500点 [6]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03:49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5月21日,地点为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泽兰路18号公司2楼会议室 [2] - 公司总股本为112,493,716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持有的2,561,914股无表决权股份后,有表决权股份数为109,931,802股 [2]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会议由半数以上董事推举董事戚玉柏主持 [4] 出席情况 - 公司在任董事9人全部出席,监事3人全部出席 [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戚玉柏、总经理兼代行财务总监王春香博士出席会议 [6] 议案审议结果 - 全部7项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通过,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年度报告及摘要、利润分配预案、董事及监事薪酬方案 [7][8] - 议案均以普通决议形式通过,需获持有表决权1/2以上股东同意,其中第5、6、7项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9] 法律程序合规性 - 股东大会由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见证,律师夏青、茹秋乐确认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9] - 会议不涉及关联交易,无股东需回避表决 [9]
华熙生物回应称反对不良竞争,有分析师否认为巨子生物站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22:51
华熙生物指控券商研究报告误导市场 - 公司指责部分券商研究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过时论",并点名西部证券、安信证券、信达证券等券商的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结论" [1] - 公司列举具体案例,如华泰证券分析师称重组胶原蛋白在美白、抗衰等领域具有更多应用场景,且安全性优于透明质酸 [2] - 西部证券在报告中称透明质酸修复功效弱于胶原蛋白 [2] -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称胶原蛋白在皮肤修护和抗衰老方面优于透明质酸 [4][5] 华熙生物回应市场竞争问题 - 公司表示反对通过歪曲科学事实、误导消费者等手段进行不良竞争,认为此类行为损害行业信任 [1]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在细胞外基质功能中的核心互动关系,形成信号共生、力学共生、病理共损的三重关系 [5] - 公司称此次行动目的是防止资本与消费市场超级势力结合,防止学术权力与资本结合,防止少数人操控信息生态 [1] 券商分析师回应指控 - 被点名券商分析师否认研报为巨子生物"站台",称内容经过合规质控审核,有公开资料支持 [5] - 分析师强调研报论述合理、数据来源公开客观 [5] 华熙生物与券商的后续沟通 - 公司称部分券商已删除错误研报并道歉,已向证监会反映相关问题 [6] - 公司表示与券商机构保持交流,但具体修订态度需由专业部门和监管机构判断 [6] 行业协会支持华熙生物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行业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 [7] - 公司称发声前已与两大协会沟通并获得支持 [7]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竞争背景 - 巨子生物属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产品线与华熙生物护肤板块高度重合 [8][9] - 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曾公开质疑胶原蛋白在护肤品中的功效,市场解读为针对巨子生物 [9]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10][12]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跌70.59% [10] 资本市场表现对比 - 巨子生物股价创新高,市值一度突破920亿港元,华熙生物市值缩水至253亿元 [12] - 巨子生物为多只基金重仓股,华熙生物在基金持仓中较少出现 [13][14] - 公司称2022年起资本市场转向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研报大量散布针对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 [13] 行业观察 - 公司认为透明质酸"过时论"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绕开产业发展进阶过程 [14] - 公司称误导性言论被机构和社交媒体大量引用,影响消费者信息环境 [12]
药师帮:平台+自营+首推,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全产业链-20250522
天风证券· 2025-05-21 2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9.15 元,对应港币为 9.88 港元 [5][7][9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院外医药市场数字化平台,完成“平台 + 自营 + 首推”业务模式拓展,2024 年首次扭亏为盈,未来有望凭借业务规模效应和提质增效实现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5][8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平台 + 自营 + 首推,院外医药数字化平台龙头布局持续完善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平台 + 自营 + 首推”业务模式拓展,开拓光谱云检等创新业务 [1][14] - 平台业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截至 2024 年底吸引超 15000 个上游卖家及超 820000 个下游买家交易;自营业务包括常规自营和厂牌首推,厂牌首推业务优化自营业务毛利结构,截至 2024 年底与超 500 家药企合作推广,超千万元销售额品种 11 个 [16][17][18] - 2019 - 2024 年公司收入规模由 32.52 亿元增至 179.04 亿元,cagr 为 40.66%;2024 年净利润超 3001 万元转正,经调净利润达 1.57 亿元,同比增长 20.1%,拟首次派发分红 [21] - 2020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 10% 提升至 10.1%,经营效率逐年改善,费用率持续优化,资金周转效率提高 [27][30]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兼备医药产业经验及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32] 院外医药市场高度分散,数字化平台解决行业痛点 - 2018 - 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 GMV 规模由 1.3 万亿元增至 1.8 万亿元,院外市场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预计 2022 - 2027 年院外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 9.6%;院外市场高度分散,存在供需失衡、交易成本高、价格不透明、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等挑战 [35][36][38] - 数字化平台可针对性解决院外流通市场痛点,中国院外数字化医药流通服务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但数字化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数字化率有较大增长空间 [42] - 中国院外数字化医药流通服务市场竞争集中,前五大参与者占据市场份额 63.5% 以上,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总 GMV、活跃买家数量等指标中位列国内首位,有望借助先发优势巩固市场地位 [45] 巩固平台 + 自营基本盘,持续挖掘业务增长点 平台业务 - 平台业务卖家为上游药品经销商,买家主要为下游药店与基层医疗机构,截至 2024 年底吸引超 15000 个上游卖家及超 820000 个下游买家交易 [47] - 向上巩固供应链能力,截至 2024 年月均 SKU 数超 390 万个,2024 年平台业务中药饮片销售 GMV 约 20.73 亿元,同比增长约 62.8% [49][51] - 向下拓展终端数量,截至 2024 年累计注册下游买家数超 82.7 万家,2024 年月均活跃买家数 43.3 万家,同比增长 18.0%;月均付费买家数达 40.1 万家,同比增长 17.2%;付费率达 92.7%,每个付费买家月均订单数约 28.5 单 [55] - 规模化下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0 - 2024 年平台业务佣金率与补贴率净差持续扩大 [61] 自营业务 - 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协同整合,满足不同买家需求 [62] - 常规自营围绕“多、快、好、省”四大战略推进,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自营业务供应商达 11600 家,月均 SKU 数达 35 万个;2024 年仓库平均约 3 个小时内完成出库,跨省配送约 38 小时到城市,约 49 小时到乡镇;退货率从 0.5% 降至 0.4%;与领先医药厂商开展集团官方合作 [64][68][72] - 厂牌首推聚焦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2024 年厂牌首推业务 GMV 合计达 11.57 亿元,同比增长 5.8%;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产品 SKU 数超 830 个,GMV 达 6.51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2%,占比由 24% 提升至 56%;自有品牌品种数突破 760 个,GMV 同比增长约 220%,占比达约 44%;2024 年收购一块医药 100% 股权 [75][77][83] 技术为核心驱动力,AI 赋能基层医疗平权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打造新兴业务增强买家参与度,2024 年推出“光谱小屋”基层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截至 2024 年底,“光谱云诊”付费用户超 660 家,已完成三省医保对接和三市卫健系统对接 [8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6.93/242.15/286.8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56/3.73/6.02 亿元 [5][88][92] - 采用相对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给予 40 倍 PE,合理估值为 62 亿元,目标价为 9.15 元,对应港币为 9.88 港元 [5][92]
药师帮(09885):平台+自营+首推,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全产业链
天风证券· 2025-05-21 2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9.15 元,对应港币为 9.88 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师帮作为国内最大院外医药市场数字化平台,拓展 SKU 和覆盖终端,规模化下盈利能力改善,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平台 + 自营 + 首推,院外医药数字化平台龙头布局持续完善 - 药师帮 2015 年成立,2023 年上市,是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平台 + 自营 + 首推”业务模式拓展,覆盖产业链布局并开拓创新业务 [14] - 平台业务 2015 年开展,连接上下游,截至 2024 年底吸引超 15000 个上游卖家和超 820000 个下游买家交易,提高交易效率 [16] - 自营业务 2019 年发展,2024 年底供应商 11600 家,月均 SKU 达 35 万个;厂牌首推业务 2020 年推出,截至 2024 年底与超 500 家药企合作,超千万元销售额品种 11 个 [17][18] - 2019 - 2024 年公司收入由 32.52 亿元增至 179.04 亿元,cagr 为 40.66%;2024 年净利润超 3001 万元转正,经调净利润 1.57 亿元,同比增 20.1%,拟首次派息 [21] - 2020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 10% 提至 10.1%,自营业务毛利率从 5.1% 提至 6.2%,平台业务毛利率从 85.2% 降至 83.4%;经营效率改善,费用率优化,资金周转效率提高 [27][30]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兼具医药产业和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32] 院外医药市场高度分散,数字化平台解决行业痛点 - 2018 - 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市场 GMV 由 1.3 万亿元增至 1.8 万亿元,cagr 为 6.9%,院外市场成为增长主驱动力,GMV 由 3716 亿元增至 6397 亿元,cagr 为 14.5%,预计 2022 - 2027 年复合增长率 9.6%;院外市场高度分散,存在供需失衡、交易成本高、价格不透明、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等挑战 [35][38] - 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院外业务数字化,数字化平台可解决痛点,中国院外数字化医药流通服务市场 2018 - 2022 年 GMV 由 535 亿元增至 1802 亿元,cagr 为 35.5%,但数字化仍处早期阶段 [39][42] - 2022 年中国院外数字化医药流通服务市场竞争集中,前五大参与者占份额 63.5% 以上,药师帮在总 GMV、活跃买家数量等指标位列国内首位,有望巩固市场地位 [45] 巩固平台 + 自营基本盘,持续挖掘业务增长点 - 平台业务卖家为上游经销商,买家为下游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截至 2024 年底吸引超 15000 个上游卖家和超 820000 个下游买家交易 [47] - 2024 年平台月均 SKU 数超 390 万个,非药类产品 SKU 数量增长约 50%,中药饮片销售 GMV 约 20.73 亿元,同比增约 62.8% [49][51] - 截至 2024 年累计注册下游买家超 82.7 万家,其中药店 49.1 万家,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9.2%,基层医疗机构 33 万家,2020 - 2024 年 cagr 为 38.8%;2024 年月均活跃买家 43.3 万家,同比增 18.0%,月均付费买家 40.1 万家,同比增 17.2%,付费率 92.7%,每个付费买家月均订单约 28.5 单 [55] - 2020 - 2024 年平台业务佣金率与补贴率净差扩大,经营效率提升 [61] - 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协同,满足不同买家需求 [62] - 常规自营围绕“多、快、好、省”发展,2024 年供应商 11600 家,月均 SKU 达 35 万个;仓库平均约 3 小时出库,跨省配送约 38 小时到城市、约 49 小时到乡镇,15 个城市开通超 146 条物流线路;退货率从 0.5% 降至 0.4%;与领先医药厂商开展集团官方合作 [64][68][72] - 厂牌首推聚焦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2024 年与约 500 家药企合作,GMV 达 11.57 亿元,同比增 5.8%;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 SKU 超 830 个,GMV 达 6.51 亿元,同比增约 152%,占比从 24% 提至 56%;自有品牌品种数突破 760 个,GMV 同比增约 220%,占比约 44%;2024 年收购一块医药 100% 股权,总对价 10.35 亿元 [75][77][83] 技术为核心驱动力,AI 赋能基层医疗平权 - 2024 年推出“光谱小屋”解决方案,集成硬件、SaaS 和 AI 系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水平和医生业务能力,截至 2024 年底“光谱云诊”付费用户超 660 家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药师帮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6.93/242.15/286.8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56/3.73/6.02 亿元 [5][88] - 自营业务有望增长,毛利率提升;平台业务稳定增长,毛利率提升;其他业务赋能变现;整体运营费用率回落,净利润快速增长 [91] - 采用相对估值法,选取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医脉通为可比公司,考虑 2025 年为利润释放起步阶段,给予 40 倍 PE,合理估值 62 亿元 [5]
4年亏损近6亿美元需补血 英矽智能三度赴港IPO
华夏时报· 2025-05-21 20:00
公司IPO进展 - 英矽智能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表,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此前2023年6月和2024年3月递表均失效 [1]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5.91亿美元,2024年净亏损1709.6万美元同比收窄92%,负债净额和流动负债净额分别达6.64亿和6.73亿美元 [1][6] - 拟将IPO募资用于临床阶段管线研发、生成式AI模型开发、自动化实验室扩展及营运资金等 [4]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3014.7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8583.4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8.5% [3][5] - 研发开支持续高企,2022-2024年分别为7817.5万、9734.1万和9189.5万美元,占总收入259%、190%和107% [3]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004万美元推动亏损收窄,但经营性亏损仍达1693.5万美元 [3] 业务结构 - 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业务占比超90%,2024年贡献收入7973.3万美元(92.9%),软件解决方案收入397万美元(4.6%) [6] - 已与赛诺菲达成12亿美元合作协议,目前仅收到125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完成4例资产授权首付款约1.2亿美元 [7][8] - 拥有15款候选药物管线,进展最快的ISM001-055已完成二期临床,即将进入三期 [8] 商业模式 - 收入主要依赖药物靶点授权(首付款+里程碑付款),2022-2024年合作客户数从42家增至59家 [7] - 探索AI+SaaS、AI+CRO及农业、兽医等新领域,但尚未形成规模收入 [5] - E轮融资后估值达13.305亿美元,较前次提升48.71%,反映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平台认可 [8] 管理团队 - 创始人Alex Zhavoronkov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联合CEO任峰曾任美迪西高级副总裁和葛兰素史克董事 [4]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涨1.84%,冲击四连阳!港股行情延续,多数港股ETF早盘上扬!
金融界· 2025-05-21 13:19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二港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周三开盘继续集体上涨,科网股、黄金股及机器人概念股普涨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涨1.84%,冲击四连阳,热门个股康宁杰瑞制药-B、亚盛医药-B涨超9% [1] - 香港科技ETF(159747)涨1.08%,热门个股万国数据-SW涨超11% [1] - 恒生指数ETF(513600)涨0.51%,热门个股紫金矿业涨超6% [1] 科技公司业绩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7家头部科技公司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净流入均实现正增长 [1] - 阿里巴巴、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等净流入同比增幅超100% [1] 医药行业动态 - 2025年1月-3月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2] - 医药行业集采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已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2] - 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2] 港股市场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港股将震荡向上,第一阶段或维持"底部抬升的大箱体震荡"格局 [2] - 第二阶段中国经济消化关税影响后,港股行情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双改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