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式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大涨!新式茶饮第六股来了,“狂欢”背后行业表现分化……
证券时报· 2025-05-08 11:35
新式茶饮品牌上市热潮 - 2024年以来已有6家新式茶饮品牌登陆资本市场,包括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 [1][2] - 蜜雪冰城上市后打破行业"破发魔咒",带动古茗和蜜雪冰城股价持续上涨 [2]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大涨54%,暗盘交易涨幅超60%,融资申购倍数达3447.33倍,融资额超940亿港元 [3][4][5] 沪上阿姨业务表现 - 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5307家快速扩张至2024年底9176家,覆盖城市数量居行业中价品牌首位 [8] - 采用加盟模式实现扩张,截至2024年底99.7%门店(9152家)为加盟店 [9][10]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微跌1.9%,但经调整利润达4.18亿元,利润率提升至12.7% [11][12] - 单店GMV从2023年160万元降至2024年140万元,每单GMV从26元降至25元 [2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现制茶饮店总数达46.4万家,市场分散且持续整合 [21] - 2024年行业增速放缓,三线以下城市成为竞争焦点,价格战加剧 [22] - 喜茶宣布暂停加盟申请,指出行业存在同质化竞争、门店过剩等问题 [23] 上市品牌股价分化 - 古茗上市后涨幅超170%,蜜雪冰城涨幅超90% [14] - 奈雪的茶、茶百道股价表现平淡 [17] - 霸王茶姬美股股价下跌7.46%,52周波动区间29-41.8美元 [20]
加盟率99.7% 沪上阿姨轻资产模式能否撑起上市梦?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成为港股第五家新式茶饮品牌,此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已上市 [2] - 新式茶饮品牌上市破发"魔咒"被打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上市后股价上涨,沪上阿姨表现受市场关注 [2]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5307家增至2024年底的9176家,99.7%为加盟店 [2][6] 下沉市场战略 - 公司战略聚焦下沉市场,截至2023年底覆盖中国城市数量最多的中价现制茶饮品牌,门店网络覆盖300多个城市 [3] - 2024年底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达4629家,占总门店数的50.4% [4][7] - 推出轻享版品牌(价格2-12元)和"茶瀑布"概念,2023年开设300多家门店,GMV达7380万元 [5] 多品牌与咖啡业务 - 拥有沪上阿姨、沪咖和轻享版三个品牌,沪咖于2022年推出(价格13-23元),2024年关闭约300家门店 [5] - 行业趋势显示茶饮品牌向咖啡探索(如茶颜悦色推鸳央咖啡),咖啡品牌推出乳茶产品 [5] - 中国现制茶饮店总数约46.4万家,现磨咖啡店约12万家(截至2023年底) [5] 加盟模式与运营数据 - 加盟模式占比99.7%,2024年新增门店中48.8%来自老加盟商再开店 [6][7] - 平均单店GMV从2023年160万元降至2024年140万元,每单GMV从26元降至25元 [6]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降1.9%),加盟收入占比96.5% [6][7] 供应链与行业竞争 - 供应链包括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4个设备仓库等,其中3个大仓储和所有前置冷链仓库由第三方运营 [7] - 行业进入分化之年,2025年被视为咖啡与新茶饮品类窗口期关闭时刻,马太效应凸显 [8] - 公司2023年完成2.3亿元B轮融资,2024年完成1.2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鼎资本等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县域及乡镇市场存在增量,中国五六线市场有近30万家非连锁奶茶店待整合 [4] - 加盟模式面临管理难题,如门店管控、食品安全及供应链成本增加 [7] - 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同质化,需差异化、规模化及提升运营效率 [9]
加盟率99.7% 沪上阿姨轻资产模式能否撑起上市梦?
中国经营报· 2025-05-03 05:25
上市进展 -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成为港股第五家新式茶饮品牌 [1] - 此前新式茶饮品牌上市破发"魔咒"已被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打破,股价呈现上涨趋势 [1] 门店扩张与市场定位 - 公司门店从2022年底5307家增至2024年底9176家,年复合增长率31.4% [1][6] - 99.7%门店为加盟模式,9152家由加盟商经营 [1][6] - 战略聚焦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达4629家,占总门店数50.4% [2][6][7] - 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是中价现制茶饮品牌中覆盖城市最多的 [2] - 门店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蜜雪冰城等头部玩家 [2] 多品牌战略与产品布局 - 拥有沪上阿姨、沪咖和轻享版三个品牌 [3] - 轻享版定位2-12元价格带,2023年推出后开设300多家门店,GMV达7380万元 [3] - 沪咖咖啡子品牌价格13-23元,2024年关闭约300家门店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较2023年33.48亿元下降1.9% [6] - 平均单店GMV从2023年160万元降至2024年140万元 [6] - 平均每单GMV从26元降至25元 [6] - 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是营收下降主因 [6] 加盟体系特点 - 2024年新增门店48.8%来自老加盟商再开新店 [6] - 加盟收入占比达96.5% [7] - 要求加盟商集中采购食材,已建立12个大仓储物流基地等供应链设施 [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现制茶饮店总数达46.4万家,现磨咖啡店约12万家 [5] - 行业进入马太效应阶段,2025年被视为品类窗口期关闭时刻 [8] - 头部品牌加速上市融资以强化供应链和规模效应 [8] 未来发展重点 - 产品差异化塑造与快速规模化扩张是关键 [9] - 门店零食销售(威化饼干、薯片等)成为业绩增长补充 [9] - 供应链完整度、海外拓展、品质提升是可持续发展要素 [9]
羽衣甘蓝里的健康生意经
新华日报· 2025-05-01 18:10
羽衣甘蓝市场崛起 - 新式茶饮品牌推出以羽衣甘蓝为主要原料的瘦身健康饮品,如"纤体瓶"、"超模水"等 [1] - 羽衣甘蓝价格从几毛钱一斤上涨至3.5元一斤,涨幅显著 [1] - 羽衣甘蓝因营养全面、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被誉为"超级食物",契合健康消费趋势 [1] 产品创新与市场驱动因素 - 茶饮品牌通过配方改良和口感优化,解决了羽衣甘蓝口感粗糙的问题 [2] - 健康食品市场呈现功能性需求、场景化消费和社交货币属性三大特点 [2] - 产品创新将羽衣甘蓝打造成兼具健康功效与时尚属性的饮品 [2] 产业链发展 - 山东、广西等地出现规模化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温室和有机种植技术 [2] - 产业链下游衍生出冻干粉、复合果蔬汁、饼干、面条等多样化产品 [2] - 全产业链创新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消费场景适应性 [2] 消费市场趋势 - 羽衣甘蓝走红反映我国消费市场正经历品质革命 [2] - 消费者追求更健康、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2] - 经营主体需敏锐捕捉趋势并通过持续创新满足需求 [2]
为何港股新消费集体「起飞」了
36氪· 2025-04-29 08:12
港股新消费品牌表现 - 2025年以来部分港股新消费品牌股价表现阶段性领先 古茗涨超29% 蜜雪集团涨近16% 泡泡玛特累计上涨23% 毛戈平微涨0.7% 老铺黄金微跌 均跑赢恒指(跌近5%)和恒生科技指数(跌7.5%)[2] - 一季度恒生新消费指数涨幅达近36% 跑赢恒指(+31%)和恒生科技指数(+45%) 更远超整体消费板块(恒生消费指数+17.6%)[2] - 截至4月28日 老铺黄金股价涨幅超195% 古茗和蜜雪集团较发行价累计涨幅超140% 泡泡玛特涨112% 毛戈平涨71% 布鲁可涨逾122%[2] 新消费品牌发展历程 - 2015年前后新消费业态兴起 伴随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模式升级 吸引一级市场投资人关注 但上市后股价跌多涨少 二级市场投资者持保守观望态度[4] - 新消费品牌最初仅在小众圈层流行 通过IPO、国际化等关键事件破圈 走向大众视野 消费者和投资者逐渐形成新消费习惯[4] - 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对新消费价值认定发生积极转向 头部企业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上市后股价和业绩表现稳定 资本市场接受度提升[10] 新消费品牌估值逻辑 - 新消费品牌估值逻辑在于破圈和增量 关注用户增长速度、潜在市场空间和创新能力 估值空间较大 泡泡玛特PE-TTM超70倍 老铺黄金PE-TTM达76倍 毛戈平超50倍 蜜雪37倍[11] - 传统消费品牌估值更侧重供应链、渠道、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估值相对稳定 A股白酒龙头贵州茅台PE-TTM在22-23倍 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PE-TTM在15-16倍[11] - 新消费品牌通过抓住特定消费群体需求痛点 结合社交媒体和流量红利快速崛起 通过破圈提升市场认可度和品牌估值[12] 港股新消费生态 - 港股消费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包括造车新势力、潮玩、新式茶饮、连锁餐饮、黄金饰品品牌、化妆品、文旅等多种新兴消费品类 A股则以白酒、饮料等传统消费品类为主[13] - 恒生消费指数涵盖食物饮品(28%)、纺织及服饰(21%)、旅游及消闲设施(21%)、家庭电器及用品(25%)等行业 A股上证消费指数超42%权重为白酒[14] - 港股上市周期较短且条件灵活宽松 融资工具多样化 投资者国际化 吸引新消费企业集中上市 截至2025年4月末 港交所排队上市企业超135家 包括卡游、沪上阿姨、八马茶叶、周六福等[1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国家促消费扩内需政策信号明显 「提振消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位列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首 3月16日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18] - 港股新消费板块2025年以来股价表现突出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预期催化 成为新消费品牌的集大成之地[20]
上市一年股绩双压,茶百道该反思些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06
文|铑财研究院 充分选择,才会凸显充分价值。 随着2025年3月蜜雪冰城的上市,新茶饮四巨头终于齐聚港交所,不过各家悲欢似乎并不想通。 以蜜雪冰城为例,发行价202.5港元,上市当日不仅打破"上市即破发"魔咒,还暴涨43.21%,最终收于290港 元。此后整体震荡走强,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于468.8港元,较发行价累增131.5%,市值1780亿港元。古茗也 不遑多让,2025年2月上市、发行价9.94港元,最新收盘价21.6港元,较发行价累涨117.3%,市值513.7亿港元。 玩味的是,相较"后浪"的耀人光芒,"前辈"奈雪的茶、茶百道股价热度逊色了不少。先说"新茶饮第一股"奈雪, 2021年6月上市发行价19.8港元,截至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0.97港元,较发行价几乎"脚趾斩",市值仅剩16.51亿 港元。据百度股市通,仅2025年内就累跌28.68%。 "第二股"茶百道,2024年4月23日以发行价17.5港元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即破发,收于12.41港元,较发行价跌 29.09%。此后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截至2025年4月25日股价收于8.38港元,较发行价累跌超30%,市值仅剩 123. ...
玩场景扮演?茉酸奶首个“牧场奶仓”店型开业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6 09:35
品牌战略与门店升级 - 公司推出新子品牌"牧场奶仓",首家门店于2025年4月18日在上海徐家汇日月光中心广场开业,采用"谷仓"设计风格,与原绿色系门店形成区隔,转向原木色调和农场元素[5] - 新门店通过开放式厨房展示制作过程,强调手作、新鲜和可见的价值观,空间氛围偏向慢节奏酸奶工作坊[7] - 价格展示采用手写黑板形式,营造轻松生活化氛围,店内陈列裸麦束、草编器具及新鲜水果以强化农场采摘现场感[5] 产品创新与品类拓展 - 新品牌新增烘焙系列和现制酸奶系列产品,烘焙系列包括酸奶贝果(22元/个)、酸奶麻吉(36元/三个装)和牧场严选奶皮子千层蛋糕(23元/个)[10] - 现制酸奶系列推出冷萃酸奶(25-32元)、冷萃酸奶芭菲杯(23元)和轻酸奶(16元),覆盖特浓抹茶、草莓等多种口味[12] - 产品形态从饮品延伸至"饮+食"组合,尝试撬动酸奶零售更大份额,包括布丁甜点、轻食酸奶等[13] 行业挑战与多品牌布局 - 现制酸奶行业面临季节性波动(秋冬冷饮需求下降)、同质化竞争及低制作门槛问题[12] - 公司近90天新开门店51家但关闭61家,受高定价策略(如108元榴莲奶昔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过期原料事件)影响[12] - 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应对挑战:推出鲜牛乳基底饮品品牌"优尼波巴"(16-22元价格带,已开13家门店)及高端酸奶碗品牌"GOOOLDEN"[12][13] 战略转型方向 - "牧场奶仓"是品牌再定位尝试,通过沉浸式空间设计和产品线扩展探索酸奶零售新场景[13] - 公司需持续打磨产品力、供应链和品牌信任以应对增长焦虑,现制酸奶业态能否持续扩容仍需市场验证[13]
沪上阿姨,申请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4-24 15:10
10年开出7297间门店后,拥有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的沪上阿姨,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正式 发起IPO冲刺。 这是继茶百道、古茗控股、蜜雪冰城之后,又一家准备在香港上市的现制茶饮企业。在此之前,奈雪的 茶已经在港交所上市。 十年开出7000余间门店 99.3%门店为加盟 2月14日,港交所披露了沪上阿姨的上市申请文件。文件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内溢利3.24亿 元,同比增长12.8%。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是覆盖最多中国城市的中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 文件显示,沪上阿姨于2013年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售卖五谷奶茶——一款加入谷物作配料的奶茶,并以 此迈开扩展中国北方地区门店网络的步伐。公司于2019年开始提供鲜果茶,得以在全国各地快速扩张。 2021年5月,沪上阿姨升级全新的鲜果茶战略。 目前,沪上阿姨已推出"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能够提供多款由优质原叶茶、现磨咖啡 豆、酸奶、鲜果、NFC果汁、牛奶及多种谷物等其他食材制成的健康现制饮品。 在经营模式上,沪上阿姨采用以加盟店为主的形式进行快速规模化扩张。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 姨一共有7297间门店。文件显示,目 ...
新茶饮行业破局样本:产品、供应链与数字化 茶百道2024财报里的“三驾马车”
新浪证券· 2025-04-02 18:2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增长 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出现转变 茶百道通过“产品力 + 供应链”构建核心壁垒 以“数字化 + 国际化”驱动未来发展 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547.20亿元 同比增长6.4% 消费者需求从“尝鲜”转向“品质” 市场竞争从门店数量扩张转向效率与差异化较量 [1] 茶百道业绩 - 2024年茶百道实现总营收42.9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增加盟商1348名 门店规模稳步提升 门店数同比增长7.6% 注册会员数达到1.39亿 活跃会员数达5929万 用户粘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产品力与供应链 产品力 - 茶百道凭借“经典爆款 + 高效创新”突围产品同质化问题 形成丰富产品矩阵 靠明星单品吸引复购 季节性和区域性茶饮保证新鲜感 [2] - 2024年茶百道共推出60款新品 完成对42款经典产品配方升级 平均每周上新近1款 远超行业每月1 - 2款的平均水平 “超级蔬食”系列引领行业健康化转型 “小麦草系列”受消费者喜爱 [2] 供应链 - 2024年全国仓配网络“次日达”覆盖率达92% 推出41条信任交接的夜间配送路线 水果统一配送覆盖率达71.7% 提升产品出品质量 [4] - 自有工厂夯实原料可控性 环保包材工厂“森冕工厂”2023年产能接近1.4万吨 原叶茶生产基地年产能达5000吨 降低对第三方供应商依赖 掌握原料品控权 [4] 数字化与国际化 数字化 - 茶百道将国产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多个环节 构建“三位一体”智能管理体系 并在全国8000多家门店规模化应用落地 重塑传统茶饮运营模式 [5] - 门店管理实现“智能补货”“AI督导巡检”“自动化客服”等场景落地 智能巡检系统识别准确率高达90% 巡检效率提升30% 还能对食品安全严密管控 [9] - 自主搭建“All in One”门店经营管理平台 提高加盟商经营效率 [9] - 自建会员系统整合多平台用户生态和会员体系 实现“一个会员等级 全网权益通用” 提升门店人效 减少消费者等待时间 [10] - 2024年入选中国信通院“软件智效领航者”典型案例 [11] 国际化 - 截至2025年2月 在韩国、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西班牙开设18家门店 采用“聚焦重点、深度本地化”策略 [12] - 在海外市场延续产品创新基因 月月上新 推出本土化菜单 如韩国市场江南店复购率为49% [12] - 在韩国搭建本地供应链及仓配体系 组建本地化团队 已开10家门店 本地消费者占比80% 复购率达45% 排队加盟商超300家 [12]
裂隙下的巨物:霸王茶姬成长史
36氪· 2025-03-08 16:12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通过资本助力、标准化运营和创始人战略眼光实现逆袭,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性茶饮巨头,门店数量从200家扩张至6500家,GMV增长数十倍[2][7][12] - 公司成功关键在于聚焦原叶鲜奶茶大单品战略(伯牙绝弦年销2.3亿杯),同时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标准化生产,将前五大SKU占比稳定在50%以上[17][21][23] - 与茶颜悦色的保守扩张形成鲜明对比,霸王茶姬采取激进加盟策略,在2021-2023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但2025年扩张速度已开始放缓[13][29][31] 资本运作 - 2020年底关键融资:XVC以7亿估值投资超1亿帮助创始人张俊杰回购其他股东股份,后续持股近20%,该轮融资成为公司扩张转折点[7][9][10] - 融资时机精准:抓住消费投资顶峰期获取资金,2020年GMV仅2亿但净利润超千万,后续估值在几个月内翻倍至14亿[7][10][14] - 资本回报预期:XVC预计霸王茶姬IPO后可收回历史总投资额的2倍,复星等机构后续跟投[9][10] 扩张战略 - 地理扩张:2021年总部迁至成都后,从云贵川快速渗透至江浙沪粤等9省,2022年门店突破1000家,2023年进入一线城市茶饮重镇[12][15][26] - 加盟体系:采取免加盟费、半价装修等激励政策,但严格把控选址(拒绝商场边角/地下/高楼层店铺),单店月销从20万提升至日销3万[13][14][26] - 竞争策略:利用茶颜悦色未开放加盟的窗口期,以"平替茶颜"定位快速卡位,2023年GMV实现两年翻两番[15][21][31] 产品标准化 - 大单品聚焦:砍掉亏损的欧包和复杂水果茶(曾导致数百万亏损),将原叶鲜奶茶占比从30%提升至90%,伯牙绝弦占销量60%以上[17][20][21] - 生产自动化:2022年引入全自动制茶机将出杯时间缩短至8秒,相比茶颜悦色的半自动设备更高效[21][22] - 供应链简化:专注茶叶供应链建设,放弃鲜果全国统一采购(损耗过高),仅保留柠檬等易标准化水果[19][20][22] 创始人特质 - 战略魄力:在股东反对下坚持扩张,疫情期间逆势投入百万级租金抢占核心地段,提出"开到100个国家"目标[7][11][12] - 商业思维:更关注商业模式而非产品细节,主张"不创新让利润最大化",年上新不超过5款(竞品年均上新超100款)[28][32] - 激励机制:以"再抽100个1万"等激进奖励方式提振团队士气,IT部门人员规模爆发式增长[25][26] 行业竞争格局 - 产品差异化:原叶鲜奶茶赛道中,霸王茶姬均价较茶颜悦色高3-4元但仍被市场接受,显示消费者对茶基底价格敏感度较低[15][28] - 竞品对比:茶颜悦色坚持直营与慢扩张(区域经理培养需5年),喜茶/奈雪侧重产品创新,古茗依赖水果茶制约北方扩张[19][31][32] - 新威胁:瑞幸以9.9元轻乳茶切入市场,甜啦啦以半价复刻爆款,价格战可能成为霸王茶姬未来挑战[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