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卧龙新能召开上半年业绩说明会 新能源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69%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5:45
新能源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 公司2025年新能源板块实现净利润1638万元,同比增长169% [2] - 新能源板块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6247.12万元 [2] - 公司围绕光伏、风电、氢储能等优质新能源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 - 未来公司将融合风光储氢业务优势,搭建产业生态,拉长生产链 [3] -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电化学技术、工程及电气化技术的结合强化新能源技术优势 [3] - 计划通过市场融合、产品融合及运营融合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 [3] 龙能电力光伏业务表现 - 龙能电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2.77% [3] - 龙能电力持有电站规模新增35MW [3] - 国内业务覆盖14个省份,海外业务主要在东南亚及北美等区域 [3] - 主要客户包括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通威新能源等企业 [3]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3] - 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接待日和股东会等形式提供更多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机会 [3] - 开通多种沟通渠道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实现公司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 [3]
峰潮投资创始人高朝:从沙特财团高管到千亿级中东出海摆渡人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26
中沙能源合作新范式 - 苏州工业园区与沙特ACWA Power签约共建新能源电力和绿氢产业集群 强化江苏一带一路新能源桥头堡地位 [2] - 协鑫集团与沙电投资启动风电 光伏 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合作 打造跨国零碳技术同盟 [2] 峰潮投资商业定位 - 采用精品投行加产业投资双引擎驱动模式 成立2年资金规模从千万级跃升至数亿级 客户数量突破两位数 [3][7][8] - 公司名称Sinarab融合阿拉伯语的中国与阿拉伯世界 昭示连接中阿使命 在香港和利雅得设立办公室构建资本服务网络 [7] - 重点覆盖中国-中东跨境赛道 与沙特主权基金PIF ACWA Power Emerald Holding等顶级机构建立深度合作 [8] 中东市场投资机遇 - 沙特对华直接投资在2025年加速 主权基金在华布局扩展至新能源 AI 金融科技等核心领域 [11] - 中东数字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达7800亿美元 人工智能将为沙特经济贡献1352亿美元 占GDP12.4% [17] - 阿联酋计划2030年将迪拜25%出行转化为自动驾驶 中国在L4自动驾驶与AI大模型领域具战略协同优势 [17] 中国企业出海转型 - 出海业务从产品出海扩展到技术出海 从世界工厂变为全球科技引擎和创新高地 [9] - 中国企业告别蜂拥而至模式 转向沉淀式发展 需注重本地化运营和长期价值挖掘 [12] - 在电竞世界杯 2034世界杯等千亿级基建升级中 中国企业可参与场馆智能管理 沉浸式观赛平台等数字产业链 [18] 商业合作案例 - 推动网易游戏与沙特Sandsoft成立合资游戏发行公司Stellar Gate [10] - 苏州工业园区与ACWA Power合作仅用2个月达成签约 具里程碑意义 [12][14] - 协鑫集团与沙电投资合作体现技术协同创新与产业能力本土化 [12][16]
卧龙新能: 卧龙新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8 22: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0173 简称卧龙新能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A股 [1] - 董事会秘书宋燕 证券事务代表朱贞瑾 联系方式0575-89289212 办公地址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复兴西路555号 [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1.98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5.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 [1]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1.50亿元 同比增长36.38% 利润总额1.31亿元 同比下降20.4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0.49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未披露具体数值 [1]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户数20,397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合计65.66% [2] - 第一大股东浙江卧龙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4.84% 质押3000万股 第二大股东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93% [2] - 控股股东卧龙置业与一致行动人卧龙控股合计持股46.01% 其他股东持股分散 无关联关系 [2] 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2025年1-3月完成对龙能电力 卧龙储能 卧龙氢能及舜丰电力四家新能源公司的收购 切入光伏 风电 氢储能领域 [3] - 2025年6月出售上海矿业90%股份 退出铜精矿贸易业务 解决与浙江矿业的同业竞争问题 [3] - 通过资产出售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业务 响应国家双碳政策 寻求可持续增长点 [3] - 战略转型聚焦光伏 风电 氢储能领域 加强核心技术建设 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增强核心竞争力 [3]
新能源项目补贴回款受影响,立新能源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90%
华夏时报· 2025-08-08 15: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滑6.02% [1] - 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滑90.17% [1] - 扣非净利润421.47万元,同比下滑95.40% [1] - 业绩下滑主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4841.04万元,外送项目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 [1] 应收账款与补贴情况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4.8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1.89亿元 [4] - 账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从11.07亿元增至13.44亿元,五年以上从2.67亿元增至4.43亿元 [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收到补贴19.41亿元,尚有26.77亿元未收回,补贴占应收账款比例98.29% [6] - 15个享有补贴项目中5个已纳入第一批合规清单,10个尚未纳入 [4] 业务布局与资源禀赋 - 主营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位于新疆 [2] - 新疆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占全国15.4%,居全国第二 [2] - 新疆年日照时数2550-3500小时,年辐射总量全国第二 [2] - 已投产装机规模2734MW(含160MW独立储能),在建风光电1100MW、独立储能1200MW [3]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8.67%升至2025年上半年80.83% [7]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5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6.35亿元 [8] - 新能源项目建设资金中自有资金占比20%,借款占比80% [7] 储能与外送项目 - 投资17.76亿元建设和田县300MW/1200MWh、皮山县200MW/800MWh独立储能项目 [9] - 拥有多个"天中直流"和"吉泉直流"外送配套电源项目 [9] - 2025年上半年因电网检修导致外送项目限电率上升,影响发电收入4297万元 [10]
山东落地136号文:从规模领先到市场引领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18:28
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核心观点 - 山东省正式落地国家136号文,推出《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新能源从规模领先转向市场引领 [1] - 改革方案结合山东省情进行创新,构建了兼顾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特点的市场化体系,以解决本省新能源发展中的难题 [1][4] - 方案实施后将通过市场化方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系统消纳能力,并引导项目布局、储能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 [7][8] 承接国家政策:构建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 改革核心是建立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遵循“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要求 [2] - 除跨省跨区交易电量外,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将统一以全电量方式参与市场交易,分布式光伏等其他项目不再享有保障性消纳待遇,可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入市 [2] - 预计改革后省内发用两侧市场化电量均将超过85%,以形成完整准确的价格信号 [2] - 对存量项目以每千瓦时0.3949元燃煤基准价兜底,对增量项目通过价格竞争方式确定机制电价与电量,引导充分竞争并降低用能成本 [3] - 明确绿电交易电量的绿证收益按当月绿电合同电量、扣除机制电量的剩余电量及电力用户用电量三者取小原则确定,避免绿色环境价值虚增 [3] 立足地方实际:推出突破性创新举措 - 针对分布式光伏规模大(占光伏总装机65%以上)、项目面临竞争成本高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双轨制”代理模式 [5] - 分布式光伏可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参与现货交易,或委托代理商参与机制竞价,两类代理方互不交叉,由项目自主选择,以降低小微项目参与门槛 [5] - 山东省拥有600余家注册售电公司,能为“竞价代理商”提供市场主体支撑 [5] - 针对市场集中度高(前四大发电集团市场份额占比达80%)可能导致的竞争不充分问题,引入“竞价申报充足率”概念,要求申报电量占竞价电量规模的比例不低于125%,以引导理性报价和有序竞争 [6] 改革成效展望:迈入光伏强省新阶段 - 存量新能源机制电价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机制电量覆盖几乎90%上网电量,其量价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彰显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7] - 改革保留负电价机制,利用价格信号激励用户改变用电习惯并实现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2025年“五一”期间实时与日前市场分别出现46小时与50小时负电价 [7] - 改革将引导新项目投资决策考虑电网结构与消纳能力,倾向于在负荷中心和节点价格较高区域建设,形成负荷与电源精准匹配的格局 [8] - 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项目核准、并网等前置条件,以减轻项目初期投资压力,促进储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布局和多元化应用 [8] - 市场竞争将刺激山东光伏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高效组件和智能运维技术应用,形成“资金投入—技术进步—成本降低—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8]
立新能源: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3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4.96亿元,同比下降6.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0.17%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同比下降9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1%,较上年同期减少2.75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25.58% [1] 资产与股东结构 - 总资产达到167.7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7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11亿元,基本持平 [2] - 控股股东新疆能源集团持股比例47.38%,为国有法人 [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8,968户 [2] 业务运营规模 - 公司主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业务 [4] - 已投产运营的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为2734MW(含独立储能) [4] - 风力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720.5MW [4] -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200MW [4] - 拥有36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参股子公司 [4] 公司治理与控制权 - 控股股东于2025年2月17日变更为新疆能源集团 [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4] - 前10名股东中无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情况 [3]
立新能源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90.17%
北京商报· 2025-08-04 21:4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895.17万元,同比下降90.17%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96亿元,同比下降6.02%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421.47万元,同比下降95.4% [2] 股价与市值 - 截至8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09元/股 [3] - 公司总市值约66.17亿元 [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经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业务 [2] - 公司业务涵盖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咨询等 [2] - 公司生产商品为清洁电力能源 [2]
从“量”到“质”升级转型,协合新能源(00182)打造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13:29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大增98.9%至51.39GW,太阳能新增装机增长107.1%至212.21GW [1] - 6月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同比分别下滑15.9%和38.4%,环比分别下滑80.6%和84.5% [1]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协合新能源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降低6.6% [1] - 新能源电力行业正处于产能出清的调整阶段,下半年行业利润有望迎来修复 [2] 公司经营表现 - 协合新能源总权益容量增至4778MW,风电厂权益装机容量增长10.9%至3844MW [2] - 风电权益发电量达到4155GWh,综合融资成本下降35个基点 [2] - 公司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和太阳能投资项目600MW,在中国以外区域获取152.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 [3] - 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0MW,其中风电140MW,光伏50MW [3] - 集团人均营收同比上升10.4%,新增提款的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 [4] 战略布局 - 公司贯彻"高度重视质量,不盲目追求规模"的项目开发策略 [3] - 通过全球布局实现资产类型和地区的多元化,提升经营稳健性 [3] - 风电占比超80%的资产结构有效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 [3] - 启动在新加坡二次上市以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策提出到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新能源装机的目标 [5] - 新建特高压线路、电力储能和电网升级将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5] - 电力需求持续攀升为行业中长期发展提供确定性支撑 [6] 业务亮点 - 绿电结算4.24亿kWh,较上年同期增长26%,较市场可比均价实现增收548万元 [6] - 绿证销售单证均价为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 [6] - 与韩国现代建设集团签署21兆瓦光伏项目30年电力购买协议 [6] - 韩国项目预期收益率显著高于国内同类项目 [6] 未来展望 - 绿电绿证交易成为新的业绩亮点 [6] - 核心业务保持稳定运营,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7] - 行业环境逐步改善,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值得期待 [7]
倒计时下的墨西哥:新逻辑与潜规则
芯世相· 2025-07-29 12:03
中美经贸关系与墨西哥市场 - 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被视为两国关系重要风向标 双方将于瑞典展开谈判[5] - 墨西哥作为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六大出口国[7] - 美国"近岸外包"模式下 中企采用"本国零件+墨西哥组装+美国市场"转口模式 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投资热度骤降[8][12] 制造业出海现状 - 汽车行业为代表的中企赴墨建厂潮遇冷 特斯拉供应商及比亚迪等本土车企项目停滞[12] - 特朗普宣布2025年8月起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 但汽车零部件符合《美加墨协议》仍享免税[15] - 墨西哥连续三次提高进口关税 倒逼外资企业本地化生产 中企需调整策略建立海外第二条供应链[16][19] 跨境电商发展 - 墨西哥互联网普及率86.51% 电商渗透率仅18% 形成"低密度竞争+高消费潜力"市场结构[22] - SHEIN、TEMU等中国平台抢占市场 部分商户年交易量达数亿人民币[23] - 墨西哥对中国商品征收19%关税后 电商平台通过分摊成本仍实现两位数销量增长[28][31] 新能源行业挑战 - 墨西哥新能源政策反复 2018-2024年政府保护国有能源企业 导致大批项目停滞[35] - 当前政府要求外资持股不超过46% 限制大型光伏项目审批 储能与输变电领域存机会[37] - 国家电力公司年投资缺口达30亿美元 制约行业发展[36] 企业本土化策略 - 初期需中方领导驻场应对罢工等突发事件 后期需推进人才本土化[39][45] - 极兔海外本地员工比例超95% 要求中方管理者一年内达到西语A2水平[45] - 合规与关系需并重 墨西哥法制化程度介于非洲与欧美之间[49][51] 市场风险与机遇 - 墨西哥汽配行业已完成供应链本地化 轻工日用品或成新投资方向[34][35] - 中国商品性价比优势显著 墨西哥购物袋价格为中国130倍 替代需20-30年[32] - 美国对越南转口中国商品加征40%关税 警示墨西哥可能效仿[33]
“绿电直连”这本账怎么算
经济观察报· 2025-07-26 17:49
绿电直连分类与现状 - 绿电直连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 目前大部分项目为并网型 因新能源需通过上网收益保证基本收益 [1][4] -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发布650号文 明确绿电直连以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为目标 云南 山西 江苏已出台管理细则 [4] 绿电直连技术方案与成本 - 光伏电站新增变电站 升压站 汇流站 高压线路等设备 电压等级涵盖35kV和110kV [2][3] - 建设成本包括输电线路(每公里100万元)和升压/降压站(每兆瓦100万元) 低压电缆每米超1000元 中压电缆600-700元/米 [7][8] - 大同经开区绿电园区案例:总投资28亿元 含322MW光伏 200MW风电 50MW储能 38公里输电线路 220kV变电站 新能源电力占比50% [9] 绿电直连应用场景与挑战 - 当前项目集中于高耗能国央企 因成本倒推电价高于电网 收益模式尚未形成优势 [5][9] - 正泰智维投建无锡松下园区项目 含2 98MW光伏 10kV升压站 充电系统 体现综合能源服务转型趋势 [11] 绿电直连的绿色价值 - 光伏电力碳排放因子29 92gCO2/kWh 风电15 31gCO2/kWh 远低于电网平均620 5gCO2/kWh 利于应对欧盟CBAM机制 [11][12] - 国家设定2025年钢铁 水泥 多晶硅等行业绿电消费比例 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66% 园区碳排放占31% [12] - 绿电直连可为发电企业绑定长期用户 减少远距离输电依赖 助力地方政府产业升级与招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