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装备

搜索文档
英特莱福:智领油气未来,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金投网· 2025-06-18 10:54
公司概况 - 英特莱福(上海)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油气技术研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设备维修、油田增产技术、EPC工程承包及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国际化集团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智能引领油气产业未来"为使命,迅速崛起为智能油气装备领域的佼佼者 [2]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化的钻修井机、井口井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大油气田开发项目 [2] - 公司董事长何世聪是油气装备行业资深专家,拥有40年行业经验 [1] 行业背景 - 油气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高效、安全、绿色勘探开发的挑战 [1] - 油气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开采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工业要求 [1] - 智能化与绿色化是油气装备行业未来发展的两大趋势 [2] 技术创新 - 公司在智能油气装备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如智能钻井系统、数字化油田解决方案等 [2] - 技术创新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显著减少了环境影响 [2] - 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和建立技术壁垒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2] 市场拓展 - 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俄罗斯、印尼、阿曼等地设有海外制造组装基地 [3] - 公司在江苏、河北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形成全球化生产和服务网络 [3] - 公司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油气行业全球化发展 [3] 未来展望 - 智能油气装备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 中国智造在油气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公司将继续深耕智能油气装备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5] 社会责任 - 公司致力于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油气装备,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支持 [3]
三一国际(00631.HK):一季度财务稳健 新产业盈利有望快速修复
格隆汇· 2025-06-06 10:41
业绩回顾 - 1Q25收入58.76亿元,同比增长14.6%,综合毛利14.28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3.2%,业绩符合预期 [1] 矿山装备 - 国内掘进机、宽体车需求韧性较强,液压支架价格竞争激烈 [1] - 海外宽体车和大矿车增长良好,大矿车及相关后市场有望提供长期成长空间 [1] 物流装备 - 全球港口设备需求修复,大港机在手订单饱满,订单盈利能力逐渐强化 [1] - 小港机产品在亚非拉地区出口保持景气,欧美市场拓展伸缩臂叉车等新产品 [1] - 小港机电动化发展趋势看好,海外新产品持续拓展 [1] 油气装备 - 2024年受大客户降本控费影响,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下降 [2] - 2025年行业需求有望边际修复,公司推动市占率恢复 [2] 新产业 - 2024年公司对新产业进行提质增效管理改革,调整竞争激烈、盈利空间有限的业务 [2] - 2025年新产业经营性亏损有望明显收窄,优化存量资产使用效率和回报率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EPS预测0.70元,引入2026年EPS预测0.81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7.9/6.7x P/E,目标价上调25%至7.10港币,对应2025/2026年9.5x/8.1x P/E,上行空间21% [2]
航天智造:5月22日接受机构调研,招商证券、四川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23 12:10
公司2024年业绩驱动因素 - 汽车零部件业务快速增长带动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客户包括吉利、长安、一汽、奇瑞、广汽、比亚迪等主流车企,并与华为鸿蒙智行等新兴造车势力建立合作 [1] - 产品结构中大总成项目收入占比提升至67.97%,智慧座舱等创新产品已形成批量供应 [1] - 全资子公司航天模塑拥有500余项专利授权,具备同步研发、制造及检测能力 [1] - 油气装备业务中页岩油气分簇射孔装备市场占有率达80%,与"三桶油"及国际油服巨头保持稳定合作 [1] - 高性能功能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84%至2.32亿元,压力测试膜收入增14.05%,耐候功能材料收入增54.82% [1] 2025年业绩展望 - 汽车行业预计总销量同比增4.7%,新能源车销量增24.4%,公司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单价占比达72% [2] - 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油气装备业务受益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深海深地油气开发成为重点 [2][4] - 高性能功能材料业务加速向压力测试膜转型,PCB用电子功能材料受益于AI、5G及新能源车发展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1.55亿元(同比+13.66%),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11.3%),毛利率17.7% [5]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聚焦"智能光电、电驱电控、轻量环保、精致装饰"领域,突破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并在主流车企实现供应 [3] - 新获取项目中新能源汽车单价占比72%,客户覆盖头部自主品牌及鸿蒙智行等新势力 [3] 深海科技领域布局 - 子公司航天能源在深海油气开采领域打破国际垄断,产品覆盖海上主要产油区块,技术处于行业领先 [4] - 非弹性密封、耐高温高压射孔装备等关键技术支撑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与中海油长期合作 [3][4] 市值管理措施 - 已制定《市值管理办法》及三年股东回报规划,通过提升经营、加强投资者关系、股份回购等措施稳定预期 [4] 机构盈利预测 - 中邮证券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9.02亿、11.08亿、13.80亿元 [6] - 中航证券给出2026年净利润预测6.24亿元,目标价22元 [6]
秦朔:再一次全球化布局,中国制造如何抓住战略机遇?| 出海峰会
吴晓波频道· 2025-05-15 01:56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机遇 - 中国经济两大战略机遇:将"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市场和创新场",以及在全球范围建工厂、市场、设施和服务[3]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人口仅占17%,体现过去全球供应链集中中国的优势[10] - 资本形成总规模预计从2019年26.8%提升至2025年30%,2023年研发经费突破3.3万亿元[13] 中国制造能力升级 - 制造能力覆盖全产业链,从玩具服装到高铁、数字化服务等高端领域全面输出[14] -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需通过为本地创造价值实现共生共赢[15] - 硬核创新集中于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崛起推动中国进入硬核创新时代[33][37] 联想全球化案例启示 - 战略聚焦专业化而非多元化,通过并购IBM等国际品牌弱业务实现全球化[18][19][20] - 建立"合金文化"而非单一文化模式,尊重各地工作习惯差异[22][23] - 实施"混合制造,全球交付"供应链策略,允许与竞争对手共享供应商[26][27] - 将ESG纳入董事会监督体系,与数字化共同构成全球化基座[31] 出海方法论 - 进入方式需因地制宜,绿地投资、合资并购等需匹配业务特性[19] - 质量管控延伸至供应商("极限左移"),同时加强本地化产品创新[24] - IT系统全球化整合耗时8年,需避免跨国协作中的执行断层[25] - 合规问题关乎生死,非洲项目曾因环保问题引发国际诉讼[29] 当前出海新动态 - 家电行业形成美国本土生产低端、墨西哥供中端、中国供高端的三角布局[38] - 欧洲本地制造成本比中国出口高15%,需平衡关税壁垒与就业压力[38] - 出海场景从传统制造扩展到生活方式、运营模式等全领域[39]
鲁股2024成绩单:七巨头领跑,营收超2.95万亿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19:25
山东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山东309家上市公司中307家披露2024年年报 仅玉龙股份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ST新潮未如期披露[1] - 营业总收入达2 95万亿元 244家企业实现盈利 占比近80% 140家净利润超1亿元[1] - 千亿营收阵营扩容至7家 百亿利润队伍新增1家至4家 区域经济呈现多点开花态势[1] 千亿营收企业分析 - 7家千亿营收企业合计贡献1 39万亿元 占山东上市公司总营收47 2%[2] - 海尔智家2859 81亿元 潍柴动力2156 91亿元突破两千亿大关 万华化学1820 69亿元 兖矿能源1391 24亿元 山东黄金825 18亿元[2] - 浪潮信息1147 67亿元首次跻身千亿阵营 歌尔股份重回千亿行列 行业分布涵盖高端制造2家 能源化工3家 信息技术2家[2] 盈利能力与行业亮点 - 整体盈利1567 47亿元 海尔智家 兖矿能源 万华化学稳居净利润前三 潍柴动力净利润114 03亿元使百亿净利企业增至4家[3] - 青岛啤酒高端化收入占比超20% 华鲁恒升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效率 成本 盈利三重提升[3] - 中际旭创 杰瑞股份等新兴企业在光模块 油气装备细分领域展现强劲盈利能力[3] 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济南 枣庄 潍坊 济宁新增上市公司 实现山东16地市A股全覆盖[4] - 济南中创股份为基础软件中间件龙头 枣庄腾达科技专注特种合金紧固件 济宁键邦股份为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领军企业 潍坊博苑股份为碘化物隐形冠军[4] - 新增企业呈现专精特新特色 覆盖国防 金融 能源 交通 建筑幕墙 轨道交通 通讯技术等多个行业领域[4]
山东墨龙“逆袭”:业绩回暖股价大涨 港股通带来新的曙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9:27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1.13% 深证成指涨1.84% 创业板指涨1.39% 超4900只个股上涨 [1] - 山东墨龙A股涨停 涨幅10.13% 收盘价4.35元 H股涨幅接近190% [1] - 公司A股被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调入深港通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自2025年5月6日起生效 提升流动性预期 [1] 财务业绩改善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56亿元 同比增长约3%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幅度较2023年收窄92.29% 2023年亏损5.67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 同比增长50.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2.32万元 [2]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特殊用途产品 提升行业竞争力 [2] - 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订单 突破原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延长油田客户范围 [2] - 2024年完成亏损子公司剥离 后期费用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2] - 三项费用大幅减少35.61% 成本管控效果显著 [2] - 海外市场覆盖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和南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与阿联酋、埃及、阿曼和智利等国家客户签署订单协议 海外订单实现重大突破 [3] - 筹备设立海外子公司或生产基地 扩大市场份额 [2] 行业环境与机遇 -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维持相对高位 支撑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 [3] - 油气公司资本开支持续回暖 带动油气设备及服务需求增加 [3] - 油气装备行业景气度回升 公司作为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有望受益 [3] 资本市场影响 - 调入港股通标的获资本市场认可 有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3] - 借助港股通平台吸引更多资金关注和发展机遇 [3]
石化机械(000852):油气装备龙头地位稳固 新品类和海外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06 14:33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0.4亿元、同比-4.3%,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5.35%,毛利率16.4%、同比+0.53pct,净利率1.5%、同比+0.22pct [1] - 石油机械业务收入占比同比+8pct,油气管道业务收入占比同比-10.8pct,石油机械毛利率显著高于管道业务,叠加费用率稳定,带动整体毛利率改善 [1] - 2025Q1收入15.4亿元、同比-7.87%、环比-35.6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76.9%、环比-52.74%,毛利率11.5%、同比-2.95pct、环比-6.89pct,净利率0.6%、同比-1.25pct、环比-0.15pct [1] 石油机械业务 - 2024年收入约45亿元、同比+11.62%,毛利率20.71%、同比+0.11pct,成为核心增长点 [2] - 钻修装备新增订货15.9亿元,市场份额提升 175MPa压裂管汇占据主导地位,压缩机中标中海油项目并拓展至煤层气、炼化领域,订货首次超6亿元 [2] 钻头系列业务 - 2024年收入约8亿元、同比-15.21%,毛利率26.54%、同比+1.03pct,受国内低成本勘探战略影响,钻头用量减少但技术优势巩固 [3] - 在中石化体系外开拓中海油、中石油客户,中海油钻头订货突破亿元,参与中石油"深地塔科1井"项目创万米钻井纪录 [3] 油气管道业务 - 2024年收入约13.6亿元、同比-41.66%,毛利率4.44%、同比-0.62pct,主因国内管网建设放缓及中石化压缩投资 [4] - 海外订单6.64亿元、同比+95%,国家管网集团2025年计划新建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管输能力250亿立方米 [4]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海外收入13.6亿元、同比+51.89%,收入占比16.9%、同比+6.3pct,毛利率12.47%、同比-5.88pct [6] - 中东、独联体等地区装备需求大,国内油服企业海外布局带动配套装备出口 [5] 氢能业务发展 - 2024年氢能收入0.58亿元、同比+106.3%,中标炼化企业供氢中心、加氢站等项目,完成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布局 [7] - 中石化已建成140余座加氢站,为全球最大运营商,电解槽订单快速放量,氢能业务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7] 行业趋势 - 国内原油产量连续六年正增长,天然气产量维持2000亿立方米以上,2025年目标原油产量超2亿吨 [4] - 国内油气开采力度未减,管网建设有望复苏,海外装备市场潜力大 [4][5]
石化机械去年营收同比下降超4% 定增项目2024年度尚未使用募集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20:0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0.37亿元同比下降4.3%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5% 连续4年盈利且逐年增长 [1][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94.03万元同比增长47.21% 第四季度单季营收23.93亿元同比增长5.37% 扣非净利润1475.72万元实现扭亏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87%和130.37% 显示盈利能力存在波动 [3] 业务结构 - 石油机械设备营收占比从2023年48%提升至2024年55.99% 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62% [2] - 氢能装备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06.25% 其他业务因天然气技术服务量增长营收同比增长24.07% [1][2] - 钻头及钻具和油气钢管营收均同比下降 境外收入同比大增51.89% 境内收入同比下降11.02% [2] 资金与资产状况 - 应收账款升至28.37亿元 占资产总额近三成 [1] - 氢能装备集成制造与测试项目截至2024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 土地购置尚未完成 [1][4][5] - 原定增募投项目变更 将电动压裂装备节余资金9524.23万元和螺旋焊管项目资金1.27亿元变更为氢能项目 [4] 战略与行业展望 - 油气装备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氢能装备依托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快速扩张 [4] - 公司认为氢能行业增长潜力显著 未来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4] - 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旨在建成自主可控、有竞争力的产业化基地 [4]
杰瑞股份(002353):一季报业绩优异、现金流显著改善 持续看好公司表现
新浪财经· 2025-04-23 20:39
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收入同比增长26.07%至26.8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4%至4.6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37%至4.62亿元[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43% 同比下降4.29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为17.79%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1] 期间费用率为10.8% 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02/-0.44/+0.08/-2.4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减少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增加[1]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0.67亿元 同比增加8.58亿元 现金流显著改善 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 严格管控应收账款和存货 以及收到工程项目大额收款[1]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 海外市场开拓取得突破 各业务板块在海外市场协同配合 聚焦全球战略客户 市场范围和客户群不断扩展[2] 赢单率逐年提升 客户认可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2024年海外市场销售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毛利率同比提升6.78个百分点[2] 2024年海外新增订单同比保持65.37%的高速增长[2] 2024年3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为中东子公司增资12,000万美元 用于在迪拜杰贝阿里自由区建设高端油气装备制造基地 该基地将辐射中东、北非及东南亚等地区[2] 项目建成后 公司在中国、北美、中东等全球重要油气市场均建有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将加速国际化战略实施 强化全球油气行业影响力[2] 订单获取与项目进展 国内市场:2024年6月成功中标中石油2024年电驱压裂设备集中采购招标项目[3] 北美市场:顺利完成北美首套中国电驱压裂装备的交付并投入应用 2024年7月再次获得老客户电驱压裂设备新订单[3] 中亚市场:成功获得中亚战略客户重大天然气项目订单 此为公司单笔最大的设备订单[3] 中东市场:2024年9月与巴林国家石油公司BAPCO签署7个天然气增压站工程总承包项目 合同含税总金额达3.16亿美元(约22亿元人民币)[3] 巴林项目是继KOC、ADNOC、SONATRACH等中东、北非地区国家石油公司项目后 公司承接的又一中东高端市场项目 是国际化战略在中东地区深入实施的重要证明[3] 股东增持与股票回购 2025年4月公司董事长提议回购部分公司股票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 公司控股股东孙伟杰、王坤晓、刘贞峰(一致行动人)计划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 使用自筹资金增持公司股票5,000万元至7,000万元[3] 盈利预测与估值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亿元、34.3亿元、40.7亿元(2025-2026年前值分别为32.3亿元、39.0亿元)[4]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4倍、9.0倍、7.5倍[4] 维持"买入"评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