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务

搜索文档
美股科技IPO市场终于显露出复苏迹象!
搜狐财经· 2025-05-21 15:36
IPO市场复苏迹象 - 以色列股票经纪平台eToro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近29%,市值超过54亿美元,发行价高于预期区间 [1][3]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发布首份财报,收入增长420%,股价自3月IPO以来翻倍,本周飙升约60% [1][3] - 第一季度风险投资退出金额达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近40%来自CoreWeave的IPO [3] 公司动态与上市计划 - 金融科技公司Chime提交纳斯达克上市招股说明书,此前因关税政策推迟计划 [4] - 数字健康公司Omada Health上周提交上市申请 [4] - 数字医疗保健公司Hinge Health更新招股说明书,预期发行价区间28-32美元,中值估值约24亿美元 [6] - 芯片制造商Cerebras获CFIUS批准,CEO表示目标今年上市 [7] - 数字资产公司Galaxy Digital从多伦多转至纳斯达克上市,旨在吸引更广泛投资者 [7]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暂停严格贸易政策90天并降低中国商品关税,部分推动市场乐观情绪反弹 [5] - 数字医疗市场增速因疫情后需求回落而急剧放缓 [6] - 科技IPO活动回暖需依赖更多大型增长导向型公司进入市场 [7] 市场参与者观点 - 安永美洲区IPO主管Rachel Gerring认为市场复苏是时间问题,建议企业充分准备以抓住时机 [5] - Galaxy Digital CEO迈克·诺沃格拉茨指出IPO市场可能晚于整体市场复苏 [7]
大麦上线“中国旅游日”专题页 可一站式购齐演出和景点门票
环球网· 2025-05-19 14:11
文旅融合新趋势 - 大麦作为文旅部"5·19中国旅游日"唯一官方合作票务平台,推出"乐游中国,唱响山河"专题活动,整合300多座城市近三个月的演出及景点信息,实现一站式购票[1] - 专题活动覆盖演唱会、音乐节、戏剧演出及旅游景点,例如陕西用户可同时购买张韶涵演唱会门票和大唐芙蓉园、兵马俑等景点门票[1] -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生活方式,2024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票房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六成以上观众为跨城观演[1] 演出经济带动效应 - 跨城观演推动"票根经济"发展,观众平均多停留一天,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消费[2] - 华晨宇烟台演唱会跨省观众占比88.1%,带动养马岛景区游客30.2万人次(+26.8%),拉动消费1.6亿元[2] - 大型演出已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六成以上订单产生于演出结束后,如北京上海观众常同步购买迪士尼或环球影城门票[2] 平台业务拓展 - 大麦2024年12月起试点景点门票业务,首批覆盖8个演出资源丰富城市,2025年实现全国推广[2] - 平台正挖掘更多城市优质景点资源,旨在为跨城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演出+旅游"一体化服务[2]
中国小公司拯救纳斯达克
投中网· 2025-05-18 11:19
核心观点 - 全球IPO市场面临持续低迷,但纳斯达克微型股市场逆势繁荣,主要由中国中小公司推动 [3][6] - 微型股市场2024Q4至2025Q1共完成83宗IPO,占纳斯达克同期IPO总量的55%,募资规模平均900万美元 [6] - 中国公司主导微型股市场,50+企业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部分公司股价涨幅超1000% [6][7][9] - 微型股热潮受财富效应和避险情绪驱动,但纳斯达克新规可能加剧未来上市难度 [9][11][13] 行业动态 全球IPO市场 - Pitchbook预测风险投资退出难题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Klarna(估值146亿美元)和Stubhub(估值165亿美元)暂缓IPO计划 [1] - 竞品表现恶化:Affirm股价跌40%(市值<120亿美元),Vivid Seat股价跌70% [2] - SG Analytics建议VC做好IPO延期18-24个月准备,Crunchbase警告美股或现"撤回潮"(历史撤回率16%) [2] 纳斯达克微型股市场 - 定义:募资规模<5000万美元的股票,2024Q4-2025Q1上市数量达83家(同比15年新高) [6] - 地域分布:18家来自美国,50+家来自中国,代表企业包括Diginex(区块链,股价涨1300%)和EPWK(众包平台,股价涨470%) [6][7] - 行业特征:以传统行业为主,如大陆国际(物业管理)募资800万美元,市值9800万美元 [7] 市场驱动因素 财富效应 - Diginex等超高收益吸引投资者,特朗普家族通过RF Lafferty券商参与7家微型股IPO [9] - 券商Dominari Holdings因参与Diginex上市股价暴涨580% [9] 政策与避险需求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股市震荡(纳斯达克单日跌6%后反弹20%),一级市场资金淤积 [1][10] - 纳斯达克2024年新规:加强1美元以下股票退市监管,限制反向分割操作 [11][12] - 2025年新上市标准:盈利企业门槛降至500万美元,非盈利企业需募资1500万美元 [13] 企业策略 - 部分中国公司通过微型股IPO降低"本地化"色彩以规避地缘风险 [13] - 承销商宝德证券承接30个IPO项目,超1/3来自东南亚及大中华区,目标月均1-4宗IPO [8]
年轻人,爱上「拼好假」
36氪· 2025-05-16 07:48
旅游行业趋势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 同比增长6.4% [5] - 跨市住宿订单占比突破80% 连住两日及以上用户比例达20% [3] - 出境游商品预订量持续增长 冰岛等小众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超170% [6] 消费行为变化 - 小城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长超100% 200元以下酒店占比达50% [5][6] - 全国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 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 [8] - 亲子游需求激增 平遥古城门票订单翻倍 应县木塔门票增长175% [10] 新兴旅游模式 - "机票+落地自驾"成为新标配 异地自驾订单占比85% [8] - 海滨城市订单暴涨 晋江增长328% 海口增长133% [12] - 户外运动话题浏览量显著 徒步话题达27.8亿 浮潜4.3亿 [13] 文化娱乐联动 - 大型演出观众超200万人次 票房收入12.12亿元 [18] - 二次元展会密集举办 《明日方舟》音乐会吸引24.5万线上关注 [20] - "音乐演出+文旅"模式兴起 北京观演订单增长20% [18][20]
中消协: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服务、安全事故等方面诉求集中
新京报· 2025-05-14 13:56
消费维权舆情分析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监测5月1日至5月6日期间网络大数据舆情 [1] - 消费服务、安全事故、景区管理、宣传规范等方面维权诉求较为集中 [1] 消费服务问题 - 强买强卖、毁约涨价等问题增多,如南京夫子庙花贩专盯情侣强卖高价花 [2] - 酒店民宿毁约涨价现象频发,部分商家以"上架失误"为由要求取消订单,甚至威胁消费者 [2] 安全事故问题 - 监测期间有关"安全事故"负面信息共22万余条 [2] - 贵州黔西游船侧翻、陕西漂流翻船、苏州直升机坠落等事故被点名 [2] - 苏州奥诗汀繁花景区直升机坠落造成4人受伤1人死亡,该景区开业仅一周即发生事故 [2] 景区管理问题 - 热门景点到访人数创新高,运力与服务人员不足导致游客滞留 [3] - 江西望仙谷因客流量过多导致接驳车等待时间过长,大量游客滞留至次日凌晨 [3] - 三亚游客骑摩托艇出海跟丢向导被困1小时,显示景区服务承载能力不足 [3] 宣传规范问题 - 个别旅行社以"体重优惠游"为噱头吸引游客,实则暗藏消费陷阱 [3] - 天津一奶茶品牌包装使用不雅字引发消费者不满 [3] 监管建议 - 建议构建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严惩失信主体,通过公布"消费黑榜"等警示手段震慑不法商贩 [4] - 建议利用AI等科技手段建立商户信用档案,督促电商、旅游等平台认真履责 [4] - 建议强化高危项目安全准入与动态监管,制定高风险项目分级管理制度 [4] - 建议景区建立"客流-运力-服务"智能匹配模型,引入大数据技术预测客流并动态调整资源配置 [4]
第三届“爱在5月”南京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启幕 我市推出“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三重优惠大礼
南京日报· 2025-05-12 10:41
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 南京推出"跟着演出游江苏"暨第三届"爱在5月"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提供景区景点 住宿餐饮 商场购物三重优惠 [1] - 活动针对购买大型演出和体育赛事门票的观众 凭票据可享受优惠 覆盖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或赛事 [2] - 第一期优惠活动从5月9日至8月31日 后续将视情况延长周期并扩大参与面 [3] 演出市场数据 - 2024年南京演出场次达12890场 观众144万人次 票房约19亿元 大型演出98场 外地观众占比超70% [1] - 南京在大型演唱会及专业剧场观演用户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前十 [1] - 5月至6月南京举办张学友 周深 莫文蔚等歌手大型演唱会及风暴电音节等共5项8场活动 [2] 优惠活动细节 - 首批参与主体包括30家景区景点 80家餐饮门店 20家购物中心 70家宾馆酒店 [3] - 优惠适用于观演当日及前后一周 观众可通过"莫愁旅游"公众号或短信链接获取详细信息 [3] - 市外观众抵宁后将收到含优惠活动链接的短信 [3] 文旅融合举措 - 推出8条漫游南京精品线路 涵盖滨江文艺 市井生活 栖霞怀古等主题 [4] - 发布校地合作成果如牛首山青春戏剧季 校园青春版《牡丹亭》等 [4] - 聘请10名"南京文旅大学生推荐官" 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4] 演出及文旅项目 - 发布江苏省内20余场重磅演出资讯 涵盖流行 国风 古典等类型 [4] - 5-6月南京推出100余场文旅项目 包括剧场演出 展览展陈 文创市集等 [4]
五一消费大揭秘!黑猫数据带你看清投诉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5-10 16:30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3] -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 [1][3] 零售与餐饮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4] - 汽车补贴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家电产品带动销售119亿元,数码产品带动销售64亿元 [4] -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4] 旅游出行行业投诉 - 旅游出行行业投诉量近5万件,同比增长11.26%,5月1日峰值达2631件 [9][27] - OTA平台投诉占比46.89%,其中酒店投诉1.1万件(45.86%),机票投诉6000件(24.94%) [10][12][16] - 航空公司投诉中退改费用问题占比超55%,机票价格波动投诉占20%,航班延误/取消投诉占6% [19][31] 票务与住宿投诉 - 票务投诉量5400件,环比增长22.88%,演唱会/音乐节相关投诉占比超60% [21][34] - 民宿投诉问题突出,包括房东失联、随意退订、价格暴涨(如每日房价从100元涨至800元) [23][36] 行业问题与建议 - OTA平台需加强商家管理及信息透明度,航空公司需优化退改政策 [28][31] - 票务平台应制定阶梯式退票政策,民宿平台需强化房东准入和监管机制 [35][37] -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平台、仔细阅读条款、保留证据维权 [39][40]
规范发展二级票务平台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04
行业现状 - 文娱演出市场持续升温 票务市场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1] - 当前票务市场形成一级专业票务机构为主体 二级票务平台为补充的格局 [1] - 一级平台多由演出主办方直营或授权运营 掌握核心票源 [1] - 二级平台主要通过整合资源促成交易 向入驻商家收取佣金 票价由市场供需决定 [1] 二级票务平台问题 - 二级票务平台存在高价票 退票难 商家无资质等不规范行为 [1] - 消费者在二级平台购票需接受溢价 但权益保障不足 [1] - 出票信息滞后影响行程规划 无法履约出票且拒不退款等现象频发 [1] - 消费者知情权 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 [1] 改进方向 - 二级平台需尊重合同 诚信经营 公示票源渠道及定价依据 [2] - 需建立科学合理的退改规则 完善票务信息实时更新系统 [2] - 制定阶梯式退票手续费标准 压缩平均退款周期至合理区间 [2] - 平台应告别粗放式扩张 转向精细化服务 实现规范化发展 [2] 监管建议 - 构建精细规范的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票务监管平台 [2] - 实现文旅 公安 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互通与联合执法 [2] - 共同营造健康的票务市场生态 [2]
抢票软件抢出不正当竞争,警示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09:38
近日,最高法发布的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 司,而被告郑某忠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郑某忠开发的抢票软件通 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可以提高订单信息的填写速度,并可在短时间内重复提交,增加了在原告平 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 抢票"外挂"软件抢到了法律的铁板上,既抢出了"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也抢出了法律教训。这 起案件不仅厘清了抢票"外挂"行为的违法性质和危害,让售卖抢票"外挂"软件的商家付出了法律代价, 对抢票黑灰产业链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对受抢票"外挂"软件侵扰的售票主体则有维权示范意义。 该案的法律意义已经超出了个案范畴,对遏制更大范围的抢票作弊乱象具有启发价值和思考价值。 遏制抢票作弊乱象,既需要相关售票主体在技术层面提升反作弊能力,完善反作弊机制,堵住程序漏 洞,也需要售票主体在法律层面找准维权切入点,用好反不正当竞争这一法律武器。 其实,被抢票软件侵权的售票主体有两条主要的维权路径可走:一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售卖抢票软件 的商家,由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认定商家的不正当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