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

搜索文档
社会LP去哪里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3 17:30
募资困境 - 当前市场化基金募集困难的核心堵点在于社会LP资金短缺 国资出资人要求市场化资金占比50%左右 但民间资金不足导致募资雪上加霜 [1] - 高净值个人配置私募股权基金比例断崖式下跌 市场化母基金基本耗尽资金 上市公司更多转向自主CVC而非财务性投资 [2] - 2024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同比下降44.1%至4143只 募资总额4121.42亿元减少近四成 单支基金平均规模1.338亿元创十年新低 [8] 社会LP流失原因 - 早期"全民PE"导致非专业社会LP投资未达预期 私募证伪周期长使当前现金流为王时代下出资更趋谨慎 [3] - 创投行业7-12年的长周期特性叠加退出难问题 部分基金已延期三次 民间资金难以承受超10年的等待期 [4] - 税负问题突出 部分基金仍按5-35%差额累进税率纳税 与二级市场零税率形成强烈对比 打击耐心资本积极性 [5][6] 行业数据变化 - 2024年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新登记116家 注销928家 现存管理人12083家较2023年减少810家 [8] - 创投基金数量达2.51万支 管理规模3.36万亿元 但管理人12个月无在管即面临注销资格的新规加剧行业洗牌 [7][8] 政策动态 - 七部委联合发布政策强调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有望改善资金端困境 [8] - 业内人士建议对持股超7年的创投基金给予15%优惠税率 通过税收杠杆促进长期科技投资 [7] 行业活动 - 2025年中东投资者峰会聚焦LP投资布局 吸引超百家主权基金及家族办公室参与 显示国际资本对接需求 [11][12][14]
直面S交易困局,上海推出基金份额估值指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21:24
行业动态 - 上海股交中心推出基金份额估值指引 旨在促进S交易标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市场效率 [1] - S交易市场热度消退 行业呼吁耐心资本支持以推动发展 [3] - 全国已有8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设立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 [4] 估值体系 - 基金份额估值是S交易核心要素 但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结构复杂等痛点 [4] - 上海股交中心发布估值指引 涵盖项目层面7种主流估值方法和基金层面不同分配方案 [4] - 估值系统与指引结合 为行业形成共识定价体系奠定基础 后续将探索创新模式 [4] 市场数据 - 上海股交中心份额转让和质押业务规模全国第一 2024年新增交易金额突破百亿元 [5] - 截至5月18日 平台累计成交121笔基金份额 总金额252.44亿元 完成44单质押业务融资99.34亿元 [5] - 私募股权存量资产规模达15-20万亿元 但有效买方仅百亿元量级 供需失衡 [8] 机构动向 - 科勒资本完成2.29亿元GP主导S交易 为公开的第二笔中国S交易 [6] - 中金资本已发行3只S基金 形成规模超20亿元的产品群 专注接续重组策略 [7] - 外资和券商等金融机构逐步关注S基金 科勒资本计划结合本土实际发展人民币市场 [6][7] 生态建设 - 上海S基金联盟汇聚百余家一线机构 包括国家级母基金、央企基金和全球知名S基金 [9]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后管理研究报告》发布 解析运营、估值、税务等核心要点 [9] - 投后管理能力被视为机构核心竞争力 需实现从资金支持到价值共创的跃迁 [9] 区域发展 - 上海具备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及私募基金集聚优势 被视作S基金发展高地 [10] -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效应为上海打造S基金新高地提供支撑 [10]
打折也退不了
投资界· 2025-05-21 16:05
流动性困境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首次大规模出清私募股权资产 交易规模高达60亿美元 创全球最大LP发起S交易纪录[1][2] - 即使折价10%-15% 顶级机构基金份额仍面临报价寥寥的窘境 反映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1][2] -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同步抛售10亿美元私募资产 德州理工大学因出价过低暂停出售 显示LP抛售潮正在形成[3] 历史性转折 - 耶鲁捐赠基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都未出售资产 此次抛售行为打破34年投资惯例 标志"耶鲁模式"神话破灭[2] - 私募基金持有2.9万家被投企业 待退出资产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其中50%持有超五年 退出压力创历史峰值[4] - 中国6.46万亿基金进入延长期 9.83万亿进入退出期 合计16万亿规模面临退出压力 市场承压程度前所未有[5] 行业回报危机 - 存续10年以上基金中 超半数DPI低于0.5 意味着多数LP本金回收不足50% 与流动性预期严重背离[5] - 2015年以来成立基金仅小部分DPI超0.5 行业整体赚钱效应缺失导致LP维权事件频发[5][6] - 盲池基金募资难度激增 市场资金趋于理性 "人傻钱多"时代终结 倒逼GP改变运营模式[6] 模式重构 - 64%LP预计所投GP将在两年内消失 Lightspeed等顶级VC转型注册投资顾问 拓展公开市场股票等非传统资产类别[7] - 红杉 A16z等机构主动撕下VC标签 通过业务多元化突破募资瓶颈 霍洛维茨直言"传统VC模式已死"[8] - 国内GP采取缩减规模 全周期投资 S资产打包出售等策略应对危机 行业进入残酷出清阶段[9] 生存法则 - 执行确定性取代定价精度成为卖方首要考量 反映市场交易逻辑发生本质变化[3] - 达晨邵红霞强调"赚钱才是硬道理" 毅达应文禄指出行业将从"胜者为王"过渡到"剩者为王"[9] - 倪泽望指出创投行业需建立赚钱效应 否则难以吸引长期资本持续投入[6]
另类投资简报 | 百亿美元级中资对冲基金增加港股配置;哈佛陷入财务危机
彭博Bloomberg· 2025-05-21 14:53
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 对冲基金整体表现不佳 彭博对冲基金指数4月下跌0.4% 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 [5] - 宏观基金表现最差 4月跌幅达1.9% 信贷基金表现最佳 涨幅为1.7% [5] 行业亮点 - Ares Management公司私人信贷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6] - Millennium Management从Pamalican撤资 [6] 对冲基金市场动态 - 中国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4月港股抛售潮中增加港股配置 管理规模达200亿美元 [6] - 景林资产已出售几乎所有非中国资产 押注中国政策支持将推动股市上涨 [6] - 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对日元持乐观态度 [7] 机构投资者动态 - 哈佛大学530亿美元捐赠基金考虑折价出售私募股权资产 实际价值可能仅400亿美元 [6] - 哈佛大学因联邦科研经费问题与特朗普政府陷入博弈 [6]
凯雷联合创始人DAVID RUBENSTEIN:对日本私募股权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
快讯· 2025-05-20 13:21
凯雷联合创始人DAVID RUBENSTEIN:对日本私募 股权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 ...
黑石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投中网· 2025-05-19 15:03
黑石集团的保底募资策略 - 黑石集团在欧洲房地产基金BEPIF的10亿欧元募资中承诺9.25%的年回报率,若未达标将以自有资金补偿[2] - 这是继2022年与加州大学投资办公室签署11.25%保底协议后的第二次类似操作,两次均用于解决永续基金流动性危机[2][6][8] - 保底条款在PE行业极为罕见,黑石的做法被质疑破坏行业公平性[2][9] BEPIF基金的困境与应对 - BEPIF基金规模从峰值10亿欧元降至6.25亿欧元,积压超1亿欧元赎回请求[4][5] - 黑石采取多重措施:2024年注资1亿欧元,15个月内抛售7500万欧元关联基金BPPE股份(亏损200万欧元)[5] - 新募资中10亿欧元注资(含3亿欧元用于新投资)将缓解流动性并支持抄底欧洲地产[6] 保底募资的关联交易案例 - 募资后黑石立即以6.3亿欧元收购英国ArchCo公司50%股份,较2019年15亿英镑估值显著降低[7] - 2022年BREIT基金通过40亿美元保底募资结束挤兑潮,但2023-2024年回报率仅-0.5%和1.95%,远低于11.25%目标[10] - 黑石已计提10亿美元负债应对潜在补偿,剩余两年协议期挽回希望渺茫[10][11] 永续基金模式的挑战 - 黑石永续基金规模2016-2021年从372亿美元激增至3130亿美元(CAGR 53.3%),占资管规模36%[8] - 流动性收紧导致BREIT和BEPIF遭遇挤兑,赎回限制虽延缓危机但引发恶性循环[9] - 永续基金设计初衷为降低私募门槛,但开放式结构在市场波动中暴露脆弱性[8][9]
走进凯雷创始人的家办:“资本之王”如何管理自己39亿美元资产
36氪· 2025-05-14 16:55
凯雷集团 - 凯雷集团由大卫·鲁宾斯坦与两位合伙人于1987年创立,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最初通过杠杆收购模式运营 [9] - 公司首支收购基金筹集1亿美元,目前已管理4530亿美元资产,2012年通过IPO筹集6 71亿美元 [11] - 鲁宾斯坦担任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联席主席,公司专注于受政府政策影响的企业投资 [11] 家族办公室Declaration Capital - 鲁宾斯坦2017年创立家族办公室Declaration Capital,同时投资附属公司Declaration Partners LP [12] -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管理22亿美元资产,投资领域包括成长型股权、房地产和机会型策略 [18] - 公司采用灵活资本策略,2024年完成9000万美元二级市场交易,涉及11项资产打包出售 [21] 投资策略与团队 - 团队拥有250年综合投资经验,房地产部门10名员工包括来自Westbrook Partners的Matthew Cohen [18] - 投资理念强调长期持有和灵活性,避免与机构投资人直接竞争 [20] - 二级市场交易为鲁宾斯坦收购巴尔的摩金莺队17亿美元股权提供流动性 [22] 核心人物背景 - 鲁宾斯坦女儿Alexa Rachlin担任Declaration Partners LP负责人,拥有12年投资经验 [13][15] - 另一女儿Gabrielle Rubenstein创立专注健康营养投资的Manna Tree公司 [17] - 投资团队高管包括前MSD Partners基金经理Brian Frank [12]
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市场月报(2025年4月)
搜狐财经· 2025-05-13 02:27
市场速览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月报共摘录媒体发布相关资讯8条,涵盖私募股权、保险资金、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2] 热点事件 耶鲁大学出售其私募股权投资组合 - 耶鲁大学通过二级市场出售高达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组合,首次大规模出清私募持仓,报价存在15%的折价 [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新规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保险机构通过特殊目的实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企业股权时,需遵守相关规定,尤其是构成重大股权投资的情况 [2][3]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 [3] 北京市顺义区10亿元双基金落地 - 顺义区两只基金先后完成备案,总规模10亿元,重点关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信息产业等领域 - 北京中瀛盈科幼麟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4亿元,中银资本主导投资决策 [5] - 北京盈科中鑫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首期规模6亿元,由顺创产投担任管理人 [5] 600亿元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将开展投资布局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600.6亿元人民币,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环节 [5] 北京市海淀区第2只AIC基金落地 - 北京海淀中瀛扶摇芯科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落户海淀,注册资金10050万元,由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市场化机构共同出资 [6] 北京市顺义区首只"市-区-镇"三级联动股权投资基金成立 - 顺义领新基金认缴规模5.25亿元,募集管理规模将达6亿元,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三大主导产业,同步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6]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 - 北京亦庄发起设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主题基金,具体规模未披露 [2]
最新LP梳理:省级引导基金全名录,探寻出资活跃高地
FOFWEEKLY· 2025-05-12 17:59
省级引导基金整体概览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省级引导基金总数达344支,累计注册资本2.07万亿元 [13] - 2016年和2022年为设立高峰,近年进入存量整合阶段,注重区域协同与产融结合 [14] - 河南省以31支引导基金居首,安徽、北京、四川、陕西分列前五 [16] - 近五年新设基金集中于安徽和河南两省 [18] 省级引导基金特征与优势 核心特征 - 政策导向优先:聚焦早期项目、硬科技等市场失灵领域,允许非盈利性投资 [10] - 差异化设计:子基金分为创业投资类(投早投硬)、重点产业类(延链补链)、特定类(国家战略) [10] - 全周期培育:通过种子基金、天使基金、PE基金分层覆盖企业成长链条 [10] 核心优势 - 区域战略协同:围绕本省资源禀赋布局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11] - 跨区域资源整合: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产业链联动(如京津冀、长三角协同) [11] - 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贴息、参股降低社会资本风险,政府信用背书缓解融资难 [11] 投资动态与趋势 - 返投比例从早期2.0+降至1.3-1.5,直辖市(京沪津渝)稳定在1.5倍以上 [20] - 近五年偏好赛道:高端制造(占比32%)、低碳环保(24%)、新一代信息技术(18%) [21] - 活跃合作GP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毅达资本等,近三年合作频次超20次 [24] 新设基金名录(2020年后) - 上海国投先导系列基金:集成电路450亿元、生物医药225亿元、人工智能225亿元 [27] - 北京六大产业基金:先进制造200亿元、医药健康200亿元、商业航天100亿元 [27] - 安徽主题基金集群:新能源汽车40亿元、新材料55亿元、空天信息13亿元 [29] - 重庆产业母基金规模达800亿元,为区域最大单体基金 [31] 行业分布与政策转向 - 科技属性强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合计占比超60% [21][27] - 区域特色凸显:云南高原农业基金(30亿元)、新疆矿产资源基金(18亿元) [26][32] - 政策精细化:返投考核从数量转向质量,部分省份探索1.2倍以下比例 [20]
耶鲁、哈佛两大超级LP决定:抛售500亿PE投资组合
搜狐财经· 2025-05-10 09:11
美国顶尖大学捐赠基金抛售私募股权资产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计划出售60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组合,占其捐赠基金总额414亿美元的15% [2][3][4] - 哈佛大学计划出售10亿美元私募股权资产并发行7.5亿美元应税债券,合计寻求70亿美元流动性 [2][5][7] - 两所大学抛售主因是财务压力,包括投资回报率下滑和流动性不足 [2][4][6] 捐赠基金财务困境分析 - 耶鲁2024财年回报率5.7%显著低于10年平均水平9.5%,私募股权配置占比达1/3但退出市场表现不佳 [4][8] - 哈佛2024财年回报率6.3%未达长期目标,且因政策因素面临22亿美元联邦拨款冻结 [6][8] - 美国高校捐赠基金普遍面临回报率下降、低流动性资产占比过高、市场波动三重压力 [8][9] 私募股权市场环境恶化 - 2025年Q1全球私募股权退出价值仅808.1亿美元,创两年新低 [12] - 私募股权基金面临LP/GP双重退出压力,投资者兴趣减弱导致募资竞争加剧 [12] - 低流动性特征在当前环境下成为捐赠基金的负担 [4][9] 资产配置调整策略 - 耶鲁通过二级市场首次抛售优化投资结构,释放15%基金规模 [4] - 哈佛采取"出售资产+发行债券"组合拳,提升资金灵活性 [5][7] - 行业可能转向增加新兴市场配置以改善回报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