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
搜索文档
姜明明:S基金是典型的耐心资本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7:57
【导读】盛世投资董事长姜明明:在存量里面 " 淘金矿 ",S 基金是典型的耐心资本 助力破解一级市场流动性困局 姜明明开篇便点出,当前一级市场最大的痛点在于流动性缺失,一只基金期限短则七八年, 长则十年以上。因此, S 基金的价值愈发凸显。 他解释,海外私募股权母基金的三种主流投资策略,包括一级投资( Primary Fund )、二 级投资( Secondary Fund )和直投( Direct investment ),简称 "PSD" 组合。 S 基金 被称为 " 一级市场的二级市场 " ,在为整个股权市场创造流动性的价值取向上,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关于当前市场特征,姜明明表示,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周期,一级市场中,国资占比持续提 升,同时,国家明确鼓励 " 投早投小投科技 " 。 " 当下一级市场投资需结合产业方向,区域 经济特点也愈发明显,而非单纯追求财务回报;行业呈现两极化趋势,一端往早期走,一端 往后端并购走,且 ESG 因素已逐步形成行业共识。 " 回顾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历程,姜明明称, 2009 年创业板开启后,至 2020 年疫情前 的 10 年,是 " 黄金 PE 十年 " 。尽管 ...
PE基金的数字游戏:投资者看得懂吗?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9-19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私募股权行业在加速零售化的过程中,信息披露透明度严重不足,存在重大风险 [3][5][6] - Partners Group旗下最大私募股权母基金的年报披露存在明显的数据混乱问题,成本数字比投资标的多出6个,且关键信息被置于三页脚注中 [3] - 宏观环境变化(高利率、退出受阻)放大了不透明披露的风险,而零售化趋势将使普通投资者面临潜在损失 [6][7] - 解决之道在于监管层强制要求更高的披露标准,包括统一IRR计算口径、明确费用结构和杠杆情况 [7] - 投资者应警惕看不懂披露文件的产品,信息缺失是比市场波动更大的风险 [8] Partners Group案例披露问题 - 公司管理的近160亿美元规模私募股权母基金,年报中列出1089个投资标的,却给出了1095个成本数字,数据无法对应 [3] - 成本数据被放置在三页脚注中,而非投资清单主表,极大增加了投资者核查难度 [3] - 这种披露方式使得投资者几乎无法理清每个标的的投入与公允价值对应关系 [3] 私募股权行业透明度问题 - 行业存在利用财技美化账面的现象,例如Ares私募市场基金曾在一天内通过折价收购份额后按官方净值重估,使账面收益提高12% [5] - 相比Ares至少将成本和公允价值列于清晰表格,Partners Group的披露方式更为混乱 [5] - 当前高利率环境下,融资成本大增,IPO与并购市场半冻结,基金退出速度大幅放缓,不透明的估值方法风险凸显 [6] 私募股权零售化趋势与风险 - 美国政府已放宽规则,允许退休账户配置私募基金,基金公司积极向更广泛投资者销售高费用、长周期产品 [5] - 零售化进程中,普通投资者缺乏时间和专业能力去解读复杂脚注,易被宣传的年化回报误导,忽视估值猫腻 [6] - 不透明产品进入退休账户可能引发政策和社会风险,退休金是普通人毕生积蓄,问题爆发后果严重 [6] 历史教训与监管建议 - 当前情况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复杂结构化债券(如CDO)向普通投资者兜售却隐瞒底层资产风险相似 [7] - 监管层若推动PE产品大众化,必须强制要求更高披露标准,至少应在投资清单中并列成本、公允价值和收购日期 [7] - 监管应进一步统一IRR计算口径,明确费用结构,透明化杠杆情况 [7] 对投资者的启示 - 私募股权历史上提供优于公募股市的长期回报(流动性溢价),但前提是投资者具备足够承受力和信息保障 [8] - 在退出受阻、估值不清、杠杆高企环境下,流动性溢价可能转化为风险 [8] - 真正的风险源于信息缺失和不透明,而非市场波动本身,投资者应避免投资其无法理解的金融产品 [8]
险资筛选S基金逻辑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0:13
行业背景与市场热度 - 保险资金因预定利率下调至1.5%的历史低位而加速优化资产配置,股权投资成为重要方向,S基金因退出机制灵活、流动性好且与险资特性高度适配而成为布局新亮点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S基金投资规模达33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亿元同比激增95.9% [1] 险资青睐S基金的核心原因 - 久期高度匹配,保险资金长期负债特性与S基金长期限资产天然契合,能有效缓解期限错配风险 [2] - 收益跨周期稳定,通过持有非流动资产穿越经济周期,可为险资带来稳定且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2] - 能优化资产配置,作为另类资产配置新路径,可提升投资组合多元化程度与抗波动能力 [2] - S基金投资于已有明确底层资产的基金份额,可规避传统PE基金的“盲池风险”,显著提升配置安全性 [3] - 底层项目信息相对完整,便于开展尽职调查与评估,既能增强投资决策依据,也能满足监管与内控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 [3] - 存续基金多已进入退出阶段,回款节奏清晰,有助于险资精准匹配负债端需求,获取稳定当期收益 [3] - S份额能平抑股权投资的高风险性,更契合保险资金诉求,且通过逆向选择可实现跨周期优化 [3] - 现阶段市场供需失衡,布局S基金具备历史性先发优势,既能锁定优质项目,又能掌握议价主动权,有望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 [3] 险资筛选S基金的逻辑与标准 - 筛选围绕“资产质量”与“GP能力”展开 [4] - 管理人评估着重考察实际运营能力,具体包括退出能力(如项目IPO达成率、转让或回购退出的落地率)与投后管理能力,以此优先选择综合实力强劲的GP [4] - 标的基金评估根据不同交易类型实施差异化关注策略,侧重基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对不同收益特点的基金设定不同评估重点 [4] - 底层资产评估以优质、高成长性资产为核心搜索方向,优先筛选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具备长期价值潜力的资产 [4] - 核心评估指标聚焦资产成长性、现金流稳定性与退出潜力,尤其偏好有明确上市或并购路径的项目,且优先选择行业内已形成一定收入和利润的标的,规避早期高风险资产 [4] - GP筛选关注历史业绩(重点分析过往基金的IRR、DPI等核心指标)、管理能力(关注投后管理效率与项目退出成功率)以及团队稳定性(考察核心团队从业年限与合作时长) [5] - 特别关注估值合理性,会参考项目IRR、DPI、PPI等数据来评估估值是否匹配资产质量 [5] 险资布局S基金面临的挑战 - 首要挑战是定价估值难,底层资产多为私募股权基金份额或资产包组合,项目数量多、行业跨度大,不同项目差异显著,增加估值难度,且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买方获取底层数据困难 [6] - 尽职调查难,底层项目众多,需对项目合规性、财务状况、经营风险进行全面调查,但部分项目存在信息不透明、配合度低的问题,增加尽调难度与不确定性 [6] - 多层架构操作复杂与风险因子计量难,尽管规定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可豁免一层嵌套,但具体标准尚未明确,实践中操作存在挑战,且S基金底层项目分散、交易模式多样导致投资架构差异大 [6] - 估值依赖折现率、退出倍数等主观假设,交易价格难达成共识 [7] - 退出机制仍不完善,IPO审核周期长、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项目退出受阻 [7] 对市场发展的建议与未来趋势 - 建议对S基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投资决策更注重长期回报,匹配其长期投资特性 [7] - 建议保持政策连续性,为险资投资S基金提供明确预期,并呼吁建立完善的股权份额交易市场,推动S基金市场向更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7] -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结构化交易占比将逐步增加,其中偏债性结构追求高确定性,偏股性结构适配高潜力资产的收益预期以追求高成长性 [8] - 主动管理型交易将加速崛起,未来具备定价能力与项目筛选能力的买方会采取更主动的策略 [8] - 并购退出将成为重要选择,海外S基金市场中并购型交易占比达69%,是国内VC/PE基金未来需转变的退出方式,要求GP具备并购交易经验、资源及相关能力 [8]
「2025亚太母基金财富论坛」即将在悉尼盛大启幕:首批LP名单及议程重磅发布
FOFWEEKLY· 2025-09-18 17:56
全球资本对华投资趋势 - 外资持续加大对华战略性布局 多家国际机构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 - 亚太私募股权并购交易活动呈现显著反弹 2025年亚太私募股权市场有望迎来交易热潮[1] -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长期资本明显加大对中国科技制造 能源转型 消费升级等核心赛道的投入[1] - 美元基金重新审视中国资产 多家头部机构重启募资并完成新一轮关账 更多基金采取双币配置和产业纵深策略[1] 2025亚太母基金财富论坛概况 - 论坛以CapTech2025为主题 于2025年11月12日-1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2] - 汇聚全球商界领袖 政策制定者 顶级投资人和优质项目 在八大关键领域打造交流与合作平台[2] - 主办方为APFOF 协办方为FOFWEEKLY和Shiny Fund[4] 论坛重点投资领域 - 医疗健康 可再生能源 房地产与普惠金融 矿业与勘探 关键矿产[9] - 先进制造 科技创新包括AI和网络安全 食品与农业 教育科技 资本市场[9] 重要参会机构与代表 - 新南威尔士州工业与贸易部长Anoulack Chanthivong出席 负责制定州级工业政策和吸引投资[14][15] - 澳大利亚第一殖民地基金Colonial First State管理与托管资产规模约1496亿澳元 服务90.8万名成员 基金年收益达12.1%-17.6%[17] - 阿拉伯澳大利亚银行母公司Arab Bank全球资产约683亿美元 净利润约8.296亿美元 客户存款余额达343亿美元[19] - 澳大利亚安达保险提供财产与责任险及再保险解决方案 Vantage Private Equity管理规模达数亿至十亿级澳元[21] - 新南威尔士州旅游局Destination NSW年度项目规模与市场推广预算达千万澳元[23] - 澳大利亚国家人工智能中心NAIC获得数千万澳元拨款用于AI项目孵化和产业推广[25] - 澳大利亚商业委员会BCA成员企业合计年营业额与市值达数千亿澳元[27] - 澳大利亚出口委员会推动澳企出口与国际市场进入[29] -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管理数千家上市公司 数万亿澳元市值[30] - ION Analytics整合市场交易 融资与并购数据 支撑数千亿美元的交易决策[31] 拟邀外资机构 - 包括Goldman Sachs JP Morgan GIC Temasek 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33] - 涵盖私募股权 资产管理 养老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等多种类型机构投资者[33] 协办单位背景 - FOFWEEKLY覆盖近15万股权投资行业从业人员 服务数千家投资机构[38] - Shiny Fund发起设立多币种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布局涵盖私募股权 REITS和资本市场三大板块[39] - Shiny Fund通过母基金投资方式聚焦科技创新 TMT 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 新消费与绿色经济等领域[39]
SEC裁决允许企业仲裁解决投资者纠纷,集体诉讼障碍破除引发股东权利争议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29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期做出了一项重要裁决,此举被视为对拟上市企业的重大利好。裁决允 许企业在涉及欺诈或虚假陈述的索赔纠纷中,通过仲裁而非法庭来解决问题,从而规避投资者的集体诉 讼。 这一决定是在证监会3票支持、1票反对的党派分歧表决中通过的,推翻了长期以来未成文的内部政策。 此前,若企业试图通过公司章程或细则禁止股东提起集体诉讼,证监会会阻挠这样的企业在华尔街上 市。然而,随着新的裁决,这一障碍得以消除。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美股情报站) 这项裁决源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的探讨,尽管当时未予实施,如今终于落地。证监会主席保 罗・阿特金斯阐述了这一立场,他指出,证监会并非"价值评判型监管机构",因此无权评估企业与股东 解决纠纷的具体方式的优劣。 证监会唯一的民主党成员卡罗琳・克伦肖对此决议表示强烈反对。她批评该政策剥夺了许多股东的合法 权利,可能掩盖企业的不当行为。她认为此举对透明度和股东权益构成了威胁。 前集体诉讼律师、现任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的安・利普顿批评这一政策变更,她指出,这可能损害公共 利益,并削弱法律在揭示企业不当行为中的作用。她认为,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这一决定阻碍了法律 的进步 ...
重磅!中国私募股权创投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4:25
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私募股权创投英华示范案例评选结果揭晓。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良好的业绩表 现,一众私募机构等获评。 榜单如下: 〔综合实力50强示范机构〕 | CPE漫峰 | | --- | | IDG资本 | | 晨壹基金 | | 创东方投资 | | 春华资本 | | 达晨财智 | | 鼎晖投资 | | 东方富海 | | 孚腾资本 | | 复星创富 | | 高领创投/高瓴投资 | | 广发信德 | | 国方创新 | | 国家电投产业基金 | | --- | | 国科嘉和 | | 国联通宝 | | 国投创台 | | 海尔资本 | | 合肥产投集团 | | 弘毅投资 | | 红杉中国 | | 洪泰基金 | | 华润资本 | | 基石资本 | | 纪源资本 | | 交银国际 | | 经纬创投 | | 君联资本 | | 朗玛峰创投 | 嘉御资本 临芯投资 | 联想创投 | | --- | | 浦东科创集团/海望资本 | | 启明创投 | | 前海方舟 | | 深创投集团 | | 盛世投资 | | 松禾资本 | | 同创伟业 | | 锡创投 | | 兴业国信资管 | | 兴证资本 | | 毅达资本 | | ...
SDVY: Rising Dividend Achievers As A Quality Filter
Seeking Alpha· 2025-09-11 19:22
作者专业背景 - 拥有巴黎第一大学银行与金融硕士学位 具备10年投资银行从业经验[1] - 专业领域涵盖企业金融 并购交易和投资分析 重点关注房地产 可再生能源及股票市场[1] - 专长包括财务建模 估值分析及定性分析 在私募股权 资产管理和房地产领域有实践经验[1] 内容创作立场 - 所有发表内容均为作者独立观点 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平台外的任何补偿[2] - 作者确认在未来72小时内不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 期权或衍生品头寸[2] - 作者与提及公司不存在任何业务关系[2] 平台性质说明 - 平台分析师包含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未全部获得监管机构认证或许可[3] - 平台本身不持有证券交易商 经纪商或投资顾问牌照[3] - 平台明确表示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结果 不提供具体投资建议[3]
河南: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支持申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9:02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政策 - 河南省政府提出拓宽政府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 [1] - 鼓励发展S基金和并购基金 探索设立省级S基金和并购基金 [1] - 推动建立S基金交易流程和评估体系 研究非现金分配转让等退出机制 [1] 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支持申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1]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与标准统一 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1]
曹德云:私募股权投资为保险业带来长期稳定、可持续收益
FOFWEEKLY· 2025-09-11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 私募股权投资为保险业带来长期稳定且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领域保持稳健增长 并通过创新机制和策略优化实现显著投资成效 [3][4][10] 保险资金运用整体情况 - 截至6月末保险业总资产和资金运用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9.2%和8.7% 为资产配置提供充足现金流 [9] - 产寿险公司权益投资占比达21.4%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占比近8% [9] - 2024年9月以来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提高1.2和3.99个百分点 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9% 综合投资收益率达5.3%创五年新高 [10] 私募股权投资表现 - 2024年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认缴金额、实缴金额和投资余额分别增长6.1%、3.8%和3% [10] - 已投资母基金106只 认缴规模1231亿元 实缴700亿元 投资余额约200亿元 占股权投资基金整体余额2.3% [10] - 从退出项目看 约55%机构收益在5%-10%之间 20%多机构收益超10% 部分机构收益超20% [10] 权益投资成效显著原因 - 采取应对低利率环境新措施 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稳步扩大权益投资 [14] - 准确把握股市增长机遇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超1000点 保险资金通过扩大权益投资获得良好收益 [14] - 发挥国家政策效应 金融监管总局调整权益投资比例并降低风险因子 政策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14] - 创新权益投资机制 保险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增至7家 规模超2200亿元 [15] - 采用新投资策略 行业举牌次数达30余次 覆盖A股和H股市场 直接投资聚焦金融股权 股权投资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高质量发展需把握的五大关系 - 稳步扩大投资与有效控制风险的平衡 特别关注私募另类资产的风控难度 [18] - 短期投资需求与长远战略布局的协调 需从大类资产持久性配置角度出发 [18] - 前期投资与投后管理的结合 需强化对底层资产的主动管理和赋能能力 [18] - 重点领域与多元分散的平衡 在关注金融股权可持续性同时拓展新赛道 [19] -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配合 能力较弱机构可通过股权投资基金等间接方式参与 [19]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 坚持长期主义理念 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特色文化 [21] - 创新长期投资机制 走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和国际化道路 设立专业子公司 [21] - 拓展长期投资领域 涵盖不动产、基础设施、私募债权及大宗商品等资产类别 [21] - 提高长期投资能力 优化专业团队水平 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强风控有效性 [21] - 研究长期资产市场 关注数据资产、碳资产及虚拟货币资产等新兴领域 [21]
湖南金证退费——私募股权市场新趋势,科技创新与并购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07 10:58
行业趋势 - 科技创新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热点领域 包括半导体 自动化设备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和机器人等高成长潜力行业 [1] - 并购活动日益活跃 政策支持跨界并购 放宽条件和审核提速 促进产业整合升级 [3] - 私募股权机构投资策略创新 注重专业化投资策略 涵盖科技 医疗健康和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3] 市场参与 -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LP为市场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推动私募股权市场健康发展 [3] - 机构投资者包括AIC 险资 证券公司和国央企加大对私募股权投资 丰富市场资金来源 [3] 市场挑战 - 监管合规和风险控制面临挑战 不同司法管辖区和行业监管体系差异增加合规成本和交易难度 [4] - 经济状况和市场波动的不可预测性加剧投资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