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你点的拼好饭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虎嗅· 2025-10-19 22:00
预制菜行业生产环节 - 工厂生产环境和规模差异显著,从小型手工作坊到现代化流水线工厂并存,小型工厂操作人员不足10人,生产区域存在污水和杂乱堆放问题[12][13][21],而大型工厂则实现切配、烧制、包装分区隔离和机器灌装封口[26][27] - 产品质量控制主要依赖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宣称保质期10至12个月,需零下18度储存,部分工厂出示检测报告声称无防腐剂且重金属合格[18][24][30] - 行业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大品牌产品也可能由小厂代工,且代工产品可能根据客户需求添加添加剂,导致消费者所购品牌与实际生产厂家不一致[28][31] 预制菜产品与市场渗透 - 产品价格极为低廉,平均每包约5元,品类覆盖鱼香肉丝、梅菜扣肉等常见菜品,但口味“预制感”明显,“工业味”重,试吃体验显示肉质缺乏嚼劲且有怪味[36][73][77][78] - 采用分级分销模式快速铺开市场,代理加盟费低至4980元,代理商可获取一手货源和销售额12%的现金返点,并通过广告视频素材引流[38][39][40] - 营销话术强调“小本创业”、“睡后收入”,针对失业或低收入群体,宣称6000元即可开店,月入可达2万元,但实际运营中面临平台抽成和推广成本压力[42][52][53] 外卖行业与预制菜结合 - 外卖平台算法挤压出餐速度和商户利润,促使无餐饮经验创业者选择预制菜以降低成本,平台抽成比例高达23%至28%[3][56] - 存在监管灰色地带,如虚假门店地址(营业执照地址A与出餐地址B不符),以及利用预制菜便于应对工商抽查的特性(仅需提供料包送检)[44][49] - 商家主动隐藏预制菜使用情况,建议“不让顾客知道”,并通过搭配现炒蔬菜或肉类掩盖预制属性,以应对消费者偏见[60][61] 行业新模式与消费者趋势 - 出现“社区共享厨房”新业态,投入约4-5万元,整合卤味、预制凉菜、料理包零售和冷鲜直供,冷鲜肉类比超市便宜20%至30%,并承诺尾货回收再制预制菜以减少损耗[65][66][67] - 个人消费者直接购买预制菜料理包的需求增长,单次购买量约10包,推动工厂开发直面消费者的销售渠道[62][64] - 专家指出未来主流是全程冷链、无防腐剂的急冻锁鲜技术产品,并呼吁销售时明确标注产品类型,以区别于含防腐剂的常温料理包[85][86]
实探预制菜生产厂,你点的拼好饭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凤凰网财经· 2025-10-19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 5元左右的廉价预制菜料理包正深刻改变外卖等小餐饮生态,其背后是外卖平台算法对出餐速度和商户利润的挤压、预制菜厂家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分销策略以及大量无经验创业者涌入的综合作用 [1][8] - 行业存在生产标准不一、代工关系复杂、商户普遍不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以及平台监管缺位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体验与行业发展趋势出现错位 [1][3][4][28][49] - 尽管存在口味和健康担忧,但专家指出无需对合规添加剂过度恐慌,并认为采用巴氏消毒或冷冻消毒、不使用防腐剂的技术路线将是未来主流 [4][64][65] 预制菜料理包的生产环节 - 生产企业环境、设备和烹饪水平参差不齐,工厂之间存在复杂的代工关系,大品牌产品也可能由小厂代工生产 [1][27][28] - 生产流程简单,核心菜品几乎不需要烹饪技术,仅靠原材料与大量调味料简单机械混合即可完成 [29] - 部分现代化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菜品经机器包装后进行巴氏消毒,并设有研发室探索新品,而小工厂则多为人工作业 [25][26] 预制菜料理包的市场渗透与分销模式 - 预制菜通过地推、代理、加盟等分销模式快速铺开,代理合作门槛低,例如交4980元即可获取一手货源并享受月销售额12%的返现 [36] - 销售话术极具诱惑力,宣传“小本创业”、“6000元开店月入2万”等概念,吸引大量毫无餐饮经验的“小白”入局,但实际盈利困难 [2][37][39][47] - 料理包品类齐全且价格低廉,平均仅5元左右,直供外卖商家、学校食堂、厂区食堂等各类餐饮渠道 [34][42] 外卖商户的生存现状与成本结构 - 外卖平台抽成高达23%-28%,加之运营推广费用,商户需将定价设定在20元以上才可能盈利,低价促销活动往往导致有单无利 [47][49] - 许多商户依赖预制菜降低成本,有商户表示其外卖菜品中70%为预制品,因现炒菜品卖相不好且订单量低 [47] - 部分厂家承诺的代运营服务效果有限,实际连5单都难以达成,商户每月还需投入数千元推广费,生存极度依赖平台评分和曝光 [49] 行业信息不透明与监管缺位 - 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告知顾客使用预制菜”的默契,厂家建议商户通过搭配滑油肉片和蔬菜等方式使菜品看起来像现炒 [49][51] - 平台与监管对预制菜使用并无过多限制,存在如“虚假门店”(营业执照地址与出餐地址不符)等操作空间 [40][44] - 有厂家准备推出“社区共享厨房”新模式,并提出回收临期冷鲜食材进行二次冷冻后制成低价预制菜套餐的计划 [53][54][56] 产品体验与消费者认知 - 廉价预制菜料理包“工业味”重,口感与现炒菜差距明显,试吃体验显示菜品肉质缺乏嚼劲,且有奇怪回味 [57][58][59] - 消费者对预制菜味道、口感的体验与行业发展趋势产生错位,部分人开始转向线上购买来源清晰的预制菜或寻找“反工业化”的慢消费选择 [4][51][67] - 专家强调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剂量内无害,主流趋势将是采用冷链和急冻锁鲜技术、不使用防腐剂的预制菜产品 [64][65]
2025年第41周: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10-18 08:05
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 - 当代年轻人推崇灵活、碎片化的"轻养生"方式,将健康融入日常生活,如自制养生饮品和使用便携产品 [2] - 商家通过概念包装推出高价"功能水"和养生产品,利用健康焦虑推动消费,但实际效果存疑 [2] - 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呈现"健康化"趋势,低糖、药膳月饼受年轻人追捧,18-35岁人群占健康消费的83.7% [4] - 南方传统甜品糖水以"轻养生"概念在兰州走红,凭借天然食材、药膳理念和健康属性覆盖全年龄段客群 [15] 预制菜行业发展与管理 - 日本预制菜产业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国民餐桌常态,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超60% [5] - 日本预制菜定义明确,强调已完成烹饪、加热即可食用,核心关注点在于严格控制添加剂,法规体系完善 [3] - 日本食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预制菜品质,严格的监管体系包括全链条追溯和中心温度检测保障安全与品质 [5] - 中国预制菜市场认知混乱,若无法解决添加剂与加工合规问题,行业发展将面临挑战 [3] 瓶装水与饮料市场竞争 - 2025年上半年瓶装水市场格局生变,农夫山泉净利润同比增长22%,华润怡宝净利润暴跌28.7% [6]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水源地、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成为关键 [6] - 袋装饮料市场近期热度持续攀升,微信指数显示其关注度甚至超过网红饮品,被视为饮品行业的新蓝海 [7] - 足力健跨界卖饮料,在郑州开设约20家有机食品门店,吸引9万付费会员,饮品销量近60万瓶 [16] 蛋白饮料与含乳饮料市场 - 蛋白饮料营养功能性契合健康饮食趋势,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586亿元 [8] - 承德露露作为行业代表企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16.34亿元,主打杏仁露等植物蛋白产品 [8] - 李子园凭借甜牛奶饮料成为细分市场隐形冠军,2023年营收达14.12亿元,市占率高达49.6% [25] - 李子园通过极致的性价比和精准的早餐场景定位,全国终端网点超50万个,早餐店占比30% [25] 方便面与休闲食品行业转型 - 方便面行业面临"不促销没销量,促销没利润"的困境,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侵蚀企业利润 [10] - 康师傅推出"特别特鲜泡面",旨在通过技术突破将产品从"快餐饱腹"升级为"品质正餐" [18] - 洽洽食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成为坚果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19] - 绝味鸭脖构建覆盖全国的24小时高效运营体系,冷链网络配送半径达500-800公里 [21] 中式养生饮品创新 - 中式养生水市场迅速崛起,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88%,2028年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22] - 山东企业凭借中医药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布局,如潍坊企业推出首款红豆薏米水,东阿阿胶创新茶饮品牌 [22] - 济南盒马鲜生超市出现多款"中式养生水",如苹果黄芪水、铁皮石斛玉竹水等,迎合年轻人"朋克养生"需求 [24] - 行业面临同质化严重、标准缺失等问题,需突破同质化开发差异化配方并建立专属标准体系 [24] 品牌创新与渠道变革 - 三元股份聚焦低温鲜奶领域,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3.33%,在北京鲜奶市场占有率58.3% [12][13] - TATA与IP"黄油小熊"联名合作实现线上销售增长53%,新增粉丝提升343%,Z世代占比显著增加 [14] - 肯德基在苏州实现第100家"车速取"车道餐厅和200家"沿街取"餐厅,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便捷性 [17] - 盒马推出HPP益生元果汁饮料,喜茶联名推出牛肝菌冰淇淋,行业新品聚焦健康、地域特色和跨界创新 [11]
云浮经济寻新路:掘金RCEP,瞄准广交会外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5:24
核心观点 - 云浮市通过举办RCEP产业合作大会等系列活动 深化与RCEP成员国合作 并将其视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 [1][2][6] 产业合作与推介 - 本届RCEP产业合作大会重点推介现代农业 绿色建材 金属智造三大千亿产业集群 并首次将贵金属千亿产业纳入重点推介范畴 [2] - 云浮市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形成畜牧 南药 粮油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 2024年该集群产值842.9亿元 预计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5] - 大会新增现代农业食品展 旨在展示名优农产品全产业链成果 深化与RCEP成员国资源对接 打造农业品牌新名片 [6] 贸易与跨境电商表现 - 2024年云浮对RCEP成员国贸易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比重提升至27.1% RCEP成员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云浮第一大贸易伙伴 [2] - 2025年1-8月云浮市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197% 增速排广东省第1位 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较2023年增长17% [2] - 2025年前8个月云浮对马来西亚进口增长70% [3] 合作平台与园区建设 - 云浮将与马来西亚共建双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并揭牌中国(广东云浮)-马来西亚(柔佛新山)RCEP产业合作园区及6大RCEP主题园区 形成"1个境外园+6个主题园"布局 [3] - 合作园区旨在为云浮企业搭建直通马来西亚等RCEP国家的国际化合作平台 增强贸易韧性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 [4] - 云浮市实施《云浮市建设RCEP产业对接合作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 去年举办超80场经贸活动 逐步形成对接RCEP"一合作区四基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 展会活动与联动效应 - RCEP产业合作大会期间将同步举办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 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 第三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 [1] - 第三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将在广交会(餐厨具展)前10日左右举办 首次公开多款新品 为全球采购商提供"提前看样 先行选品"的窗口 [1] - 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通过"文化IP+石材工艺"深化情感连接 首次推出云浮石材IP形象"石小宝" 并邀请越南 泰国等国代表参展 [5] - 广东省贸促会通过海外渠道资源宣传云浮石材产业 近两年成功促成20多批次海外经贸代表团赴云浮考察 达成合作金额超过8000万元 [4][5] 国际参与与合作 - 本届大会邀请了东盟国家部长级官员 驻华大使馆官员 RCEP成员国海外商协会代表参会 外宾数量较去年增长70% 实现RCEP国家全覆盖 [2]
产业经济周报:A股节后先扬后抑,预制菜方兴正艾、AI景气延续-20251013
德邦证券· 2025-10-13 14:38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硬科技、高端制造及大消费三大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3] - 硬科技领域,AI驱动HBM(高带宽存储器)需求高速增长,成为存储原厂核心成长动力 [3] - 高端制造领域,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具备全球主导优势,但面临国际竞争博弈 [3] - 大消费领域,中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远低美日,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具备成为万亿级赛道的潜力 [3] 市场复盘 - 本周(10/6-10/10)A股市场先扬后抑,上证指数曾突破3900点后回调,创业板指数单日回调达4.55%,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60万亿元 [6] - A股行业表现分化,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等行业领涨,最大涨幅4.44%;传媒、电子等行业领跌,最大跌幅3.83% [7] - 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美股三大股指在10日集体跳水,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2.71%、3.56%、1.90% [8] - 避险情绪推高黄金价格,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达4035.5美元/盎司,周度涨幅3.8% [8] 硬科技:HBM成为存储核心成长动力 - HBM相比传统GDDR具备高带宽、低功耗(HBM2单引脚I/O带宽功耗比GDDR5降低42%)、小尺寸(节省94%芯片面积)等优势 [18] - HBM芯片价格远高于DDR,2019年HBM2单位GB价格为11.4美元,是普通DRAM(0.49美元)的23倍 [20] - 主流AI芯片HBM用量持续提升,例如英伟达B100/B200内存达192GB,使用8颗HBM3E [24] - 美光25Q3营收1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HBM营收增长至20亿美元,公司预计2026年HBM市场规模将达500-600亿美元,2030年潜在市场总额达1000亿美元 [25] - 存储原厂持续加大投入,SK海力士计划到2027年再购置约20台EUV光刻机以扩大HBM产能 [26] 高端制造:稀土核心环节优势与竞争博弈 - 中国稀土产业链完整,在冶炼分离环节全球产能占比长期保持高位,最高时接近97%,2020年回落至约88% [33] - 中国已形成以永磁体为核心的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稀土永磁体全球产能占比由2005年的78%提升至2020年的92% [34] - 稀土是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低碳技术的关键原材料,其战略价值随全球“碳中和”目标推进而愈加突出 [35] - 美西方正通过“友岸外包”等模式推进冶炼产能外溢和永磁体产业链重构,力图削弱对中国的依赖,大国博弈焦点集中于稀土永磁体领域 [36] 大消费:预制菜前景广阔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466亿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10720亿元,成为新万亿级消费赛道 [41] - 中国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仅10%-15%,远低于美国和日本60%以上的水平,市场扩容空间巨大 [41] - 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186家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0661家,4年间增长近60倍 [41] - 消费者接受度因场景而异,连锁快餐店接受度超50%,但高档餐厅接受度仅为8.8%,反映出对知情权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37] - 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有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45]
十分钟再谈预制菜出海:从肯德基、麦当劳,到中华美食的世界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10:50
中国预制菜全球扩张的愿景与战略 - 中国预制菜产业开启全球之旅,目标不仅是出口产品,更是让中式餐桌在不同文化区域落地生根 [1] - 产业已有30多年积累,伴随肯德基、麦当劳的国内布局,本土企业在配套中成长,学习了冷链、分装、标准化等经验 [9] - 近年来因00后、银发族的需求及产业洞察者推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 [9] 国际快餐巨头的成功经验借鉴 - 肯德基与麦当劳通过品牌形象(如“叔叔”、“上校”)构建消费信任,提供品质如一、体验一致的餐饮服务,本质是消费者预期管理的胜利 [3][4] - 其成功模式依赖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中央工厂统一生产牛肉饼等食材,冷冻配送至门店,面包工厂预制,门店加热组装,保证了品质稳定与成本控制 [2][3] - 消费者对快餐店的预期是快捷便利、价格公开、厨房透明、营养可口、出餐有时效,这种确定性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 [5][6][8] 中国预制菜出海的实践案例 - 广东恒兴集团的水产预制菜进入欧美与中东市场 [9] - 国联食品成为美欧市场稳定的中华美食供应商 [9] - 品珍科技将“御鲜锋”品牌送入澳大利亚、新西兰超市 [9] 中国预制菜全球化的关键成功要素 - 在地化:根据当地口味调整产品,例如让宫保鸡丁在伦敦微辣,清蒸鱼在悉尼加柠檬 [12] - 标准化:确保从东莞到多伦多的同一道菜口感稳定、温度一致 [13] - 供应链:在海外设厂、雇佣本地员工,实现成本节约与文化融合 [14] - 故事化:为产品注入情感元素,如让粤式饺子讲述“团圆”和“家”的故事 [15] 未来展望与行业生态演变 - 供应链层面,“共享工厂”模式将在全球落地,例如广东“五粒星”在新西兰生产粤式饺子,实现轻资本、高效率的出海新模式 [15] - 消费场景将多元化,包括伦敦大学食堂的中式营养午餐、纽约超市的改良版宫保鸡丁、东京便利店的扬州包子等 [16] - 中式预制菜与肯德基、麦当劳未来可能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同书写全球饮食语言的生态链伙伴 [16][17] - 中国预制菜用人情味和文化记忆作为国际语法,进行文化输出,传递中国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17][18]
南农晨读 | 土司贡礼 香飘湾区
南方农村报· 2025-10-11 11:36
民政与社会保障 - “十四五”期间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4] - 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5] 预制菜行业 - 预制菜被视为一场关于时间、健康与情感的生活变革,反映了中国家庭从“围着灶台转”到“围着生活转”的深刻变革 [10][11] - 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理解核心消费人群并算清被忽略的“时间成本” [12][13] 养老服务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789.26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17.46%,预计2030年将突破20% [17][18] - 粤东西北地区老人占全省60%,但仅享有32%的长者饭堂资源,凸显养老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 [14][15] 农业品牌与乡村振兴 - 广东清远英德的“西牛麻竹笋”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20][21] - 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将重点培育23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茶叶及中药材等 [22][23][24][25] - 所培育的农业品牌需具备品牌发展优势明显、竞争力强、发展力突出、影响力大、带动力明显等特点 [26] 文旅产业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清远市清新区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其中国家级户外运动路线成为爆款旅游产品 [28][29] - 翁源兰花展在深圳南山区启幕,展期半年,横跨国庆与春节,旨在为湾区市民带来兰文化盛宴 [32][33][34] 天气状况 - 广东地区仍处于热档期,预计12日白天起水汽条件转好,有利于激发局地雷雨 [37][38]
十分钟再谈预制菜:一场关于时间、健康与情感的生活变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8:31
行业核心观点 - 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生活变革,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消费者节省时间、提升生活品质,并满足特定人群的健康需求[1] - 行业未来将超越简单的餐食供应,演进为以现代农业和食品科技为基石,以大数据和营养学驱动的个性化健康膳食解决方案[6] - 行业的终极形态是通过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与定制化的结合,成为连接情感、传承文化、保障健康的载体[8] 目标消费群体分析 - 规模高达1.5亿的“零零后”及新生家庭是核心消费力量,超过70%的年轻用户购买预制菜的主要原因是“节省时间”和“不会做饭”[2] - 规模达2.8亿并持续扩大的“银发族”是另一大需求方,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认为日常做饭“存在困难”,需要小分量、软烂、低盐低糖且营养均衡的餐食解决方案[3] 消费者价值主张 - 对于年轻家庭,预制菜的价值在于购买生活的从容、待客的底气,以及省下后可用于社交、学习或休息的宝贵时光[2] - 对于老年群体,预制菜的价值在于让长者在减少劳作的同时,依然能享受到多样化、有营养的餐食,是实现更有尊严养老的温情承载[3] - 以一个三口之家的晚餐为例,预制菜模式每天能节省约1小时,每月节省30小时,每年节省365小时,相当于45.6个工作日[4] 行业演进路径与未来展望 - 行业进化可参照牛奶产业的现代化历程,从原始危险品通过技术革新和标准化发展为安全健康的日常食品[5] - 未来将出现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例如为糖尿病患者定制低糖套餐、为健身人群提供高蛋白餐食、为新生儿妈妈准备科学催乳汤品、为银发族搭配适老餐[7] - 在“年菜经济”等场景中,工业化确保安全与品质,标准化让操作简单易行,品牌化赋予信任保障,而定制化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年味”[8]
5分钟,直线涨停!002910,突现2连板!
证券时报· 2025-10-10 12:42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回试3900点支撑,科创50指数下跌逾4%失守1500点,创业板指下跌逾3%跌破3200点 [1] - 食品饮料、培育钻石、水泥、地面兵装等板块涨幅居前,能源金属、半导体、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1]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板块逆市走强,饮料乳品方向领涨,板块指数一度放量大涨逾2%,连续第5日上扬 [2] - 庄园牧场开盘约5分钟直线涨停连续第2日封板,养元饮品触及涨停,新乳业、麦趣尔、东鹏饮料等涨幅居前 [2] - 休闲食品、农产品加工、预制菜、调味品等板块也逆市上扬,巴比食品、双塔食品、惠发食品、有友食品等涨幅居前 [2] - 百事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239.4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23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29美元超出预期的2.27美元,股价受刺激大涨逾4%创3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2] - 国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将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2] - 饮料行业重点关注能量饮料赛道优质龙头,零食行业关注渠道和品类创新龙头,保健品行业关注年轻消费品类和高增长功效赛道布局龙头 [3] 培育钻石行业 - 培育钻石概念股大幅高开,板块指数一度涨逾4%创历史新高,黄河旋风开盘涨停创年内新高,四方达以20%涨停价开盘 [4] -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对人造金刚石微粉、人造金刚石单晶、人造金刚石线锯、人造金刚石砂轮等相关超硬材料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4]
5分钟,直线涨停,002910突现2连板
证券时报· 2025-10-10 12:2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回试3900点支撑,科创50指数跌逾4%失守1500点,创业板指大跌逾3%跌破3200点 [1] - 市场成交保持平稳 [1] 行业板块涨跌 - 食品饮料、培育钻石、水泥、地面兵装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能源金属、半导体、光伏设备、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3]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股早间集体走强,饮料乳品方向领涨,板块指数一度放量大涨逾2%,连续第5日上扬 [5] - 庄园牧场开盘约5分钟直线涨停,连续第2日封板,养元饮品亦触及涨停 [5] - 休闲食品、农产品加工、预制菜、调味品等板块也纷纷逆市上扬 [7] - 百事公司三季度营收达239.4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23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2.29美元超出预期的2.27美元,股价放量大涨逾4% [7]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7] - 万联证券认为在提振内需政策红利和消费趋势下,食饮行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可关注饮料、零食、保健品行业的优质龙头 [8] 培育钻石行业 - 培育钻石概念股早间大幅高开,板块指数一度涨逾4%,创历史新高 [9] - 黄河旋风开盘涨停,股价创年内新高,四方达以20%涨停价开盘 [10] -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决定对人造金刚石微粉、人造金刚石单晶等相关超硬材料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