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新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宝安股价涨5.01%,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77.89万股浮盈赚取1472.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6
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01%至11.52元/股 成交额13.49亿元 换手率4.75% 总市值297.13亿元 [1] 业务构成 - 高新技术行业收入占比79.55% 生物医药行业占比18.37% 房地产行业占比0.67% [1] 股东持仓 - 南方中证500ETF二季度增持37.07万股 总持股2677.89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05%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472.84万元 [2] 基金表现 - 南方中证500ETF最新规模1134.3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6.05% 近一年收益59.82% 成立以来收益139.17% [2] - 基金经理罗文杰管理资产总规模1389.9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45.85% [3]
破解“好项目缺资金”难题 金融支持为企业带来“及时雨”
央视新闻· 2025-09-07 15:19
金融支持政策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推出18条金融举措加大金融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力度 [1] -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量身打造33条具体金融支持举措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3] -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通过再贷款提供60%低息资金支持银行机构放贷 [7] 科技成果转化融资 - 东南大学器官芯片团队因项目早期缺乏抵押物面临融资困境 [1] - 江苏银行创新"成果转化贷"基于核心人才等级、知识产权数量等综合评价提供信贷支持 [2] - 银行在两周内为研发团队提供1000万元信贷资金加速研发进程并吸引人才 [3] 制造业转型升级融资 - 浙江温州高新技术企业因订单增长需扩大产能升级生产线 [5] - 浙商银行通过信用方式提供1.3亿元贷款解决企业技改抵押物不足问题 [6] - 企业引进两条德国产线后产能提升30% [7] 绿色金融支持 - 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信贷限制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10] - 兴业银行引入"碳足迹+生物多样性"环境指标为企业提供超额50%授信额度 [10] - 铝业公司获得上亿元资金支持节能改造项目预计实现碳减排10%目标 [10] 区域金融成效 - 浙江省科技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增速超过15% [8] - 浙江省分行已支持3096家企业1710个项目的融资需求 [7] - 商业银行利用再贷款工具发放低利率贷款减轻企业财务成本 [7]
广深港联手,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36氪· 2025-09-05 10:31
全球创新集群排名变化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登顶全球第一 此前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二 [1][2] - 全球前15大创新集群中中国占据5席 包括北京(第4)、上海-苏州(第6)、杭州(第13)、南京(第15) [2][3] - 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 中国以24个集群数量位居首位 美国22个排名第二 [2]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排名基于三大核心指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风险资本交易量(2025年新增指标) [3] - 风险资本交易量指标纳入是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超越东京-横滨的重要因素 [3]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科学论文发表量全球占比2.4%排名第三 PCT申请量全球占比9.0%排名第二 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2.9% [3][4] 深圳创新优势分析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申请量达1.63万件 [6]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 是全国平均水平(14件)的7.9倍 [6] - 研发投入前十民企中深圳占3家且包揽前二 包括华为、腾讯等企业 [6] - 华为是集群内PCT申请量排名第一的申请者 [5] 广州创新优势分析 - 2024年发表科研论文70,843篇 同比增长10.86% 占集群总量的45.32% [7] - 拥有84所高校居全国第二 ESI前1%学科达150个 [7] - 高新技术企业超1.35万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7] - 2024年风险投资事件315起 交易总额突破200亿元 占集群总金额三分之一以上 [3] - 平均单笔交易额约6500万元 是集群平均值的1.5倍 [3] - 中山大学是集群内科学论文发表量排名第一的组织 [5] 香港创新优势分析 - 2025年前7个月IPO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增幅超六倍 重回全球第一 [9] - 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中1534名香港学者入选 [9] - 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前50中香港占6所 [9] - 通过"专利盒"税收优惠政策和粤港澳青年创新工场等平台促进跨境协作 [9]
大庆萨尔图区:调研桌搬到车间 科技红利“流”进企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8-29 20:45
政府服务与支持 - 萨尔图区经发局工作组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提供面对面服务 包括政策解读和定制化建议 [1] - 政府服务重点在于强化科技赋能和推动产业升级 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成果转化中的难题 [1] - 政府为企业对接高校专家资源 例如帮助圣坤林仪表制造有限公司解决产品研发难题 使其产品产业化收入增加300多万元 [1] - 政府充当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牵线人 协调新万通公司的封堵球研发项目与高校团队合作成功 投产后预计带来1500万元经济效益 [2] - 政府协助大庆托普威尔石油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省级中试熟化平台 并多次对接省级科技服务机构 [2] 企业研发与成果转化 - 多家公司受益于政府支持 解决了科研团队招不到高端人才和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支持等瓶颈问题 [1] - 企业通过政府协调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成功实现研发项目的产业化 [2] - 政府计划对调研收集的问题建立档案 实施一企一策跟踪服务 以促进更多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线产品 [2]
打造互联互通互动互利重要桥梁
经济日报· 2025-08-29 08:09
中阿经贸合作平台建设 -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聚焦创新 绿色 繁荣主题 是国家级国际性盛会[1] - 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平台 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参展 合作项目覆盖现代农业 高新技术 能源化工 生物制药 装备制造 基础设施 旅游合作等领域[2] - 宁夏打造新型工业 特色农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产业 包括装备制造 新材料 葡萄酒 枸杞 文化旅游 会展博览 先进算力 氢能等产业[2] 中阿产业合作方向 - 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培育新业态潜力 利用经济结构互补 发展阶段衔接 合作前景广阔等优势[2] -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提升联通水平 支持企业参与铁路 港口 航空 电力 电信等领域项目合作 构建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3] - 加快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便捷商品 资金 技术 服务 人员跨境流动[3] 中阿合作新增长领域 - 巩固传统领域合作 开拓新领域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绿色低碳 健康医疗 投资金融等新增长极[3] -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拓展合作深度广度 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3] - 深化人员往来 共谋合作发展 为经贸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创造更多发展机遇[3]
中国宝安: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3:50
公司财务影响 - 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6亿元 [1] - 本期转销和核销资产减值准备约1.16亿元 [1] - 上述因素对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影响约1.6亿元 [1] 营业收入构成 - 高新技术行业占比78.54% [1] - 医药行业占比18.75% [1] - 其他行业占比1.57% [1] - 房地产行业占比1.12% [1] - 其他业务占比0.01% [1]
中国宝安:聘任卢敏为公司总裁,拟提名卢敏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2:47
公司高管变动 - 董事兼总裁陈文昌因工作原因辞去所有职务,包括董事、总裁及投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 [1] - 公司聘任卢敏为新任总裁,并提名其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拟接任投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 [1]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高新技术行业占比78.54%,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医药行业收入占比18.75%,房地产行业占比1.12%,其他业务合计占比约1.58% [1]
“新引擎”轰鸣、“新赛道”拓宽、“新场景”涌现 从“新”透视经济发展劲头
央视网· 2025-08-27 14:38
经济总量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江苏经济总量突破6.69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经济增量达2543.8亿元 居全国第一 [3] 产业结构升级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2% 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1.8%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行业增速均超10% [5] - 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工业软件产业链占全国份额超20% [7]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占全国总数近五分之一 [2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推动18家高新区与37所高等院校结对试点 采用"优势产业链+优势学科群"模式 [16] -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研发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 总长110.8米 续航力超1万海里 配备150吨起重机和月池系统 [12][14] 新兴产业发展 - 宿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 激光智能装备企业获波兰客户500万元订单 自主研发设备可26秒切割22公分厚钢板 [18][19] - 出台32项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低空制造等产业 宿迁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14% 新引进博士/硕士年均增长36% [20][21] 消费新场景培育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 同比增长5% [24] - "苏超"足球赛带动95.9%观众进行延伸消费 7月超10座城市夜宵订单量增长超70% 人造草坪订单排至9月 月产量达80万平方米 订单量同比增30% [33][34] - 苏州推出桨板、帆船、水上方程式等潮流水上项目 带动运动装备销售与训练课程需求激增 [28][30]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聊城科技型企业翻番增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9:06
科技创新战略实施 - 聊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 [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形成围绕产业抓科技 壮大产业强科技的良性循环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科技企业培育成效 - 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267家增长到2024年918家 增幅243.8% [3] -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303家增长到2024年1305家 增幅330% [3] - 建立动态高企培育库 优化高企认定服务流程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奖补政策 [3] 科技项目突破与成果 - 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78项 争取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5亿余元 [4] - 包括国家外国专家项目8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项 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7项 [4] - 组织实施市级项目460余项 新增发明专利4150件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69件 [4] - 波米科技高端芯片封装用聚酰亚胺材料和中色奥博特5G用高精度压延铜箔技术入选山东好成果 [4] - 阳谷华泰和聊城大学等单位实施7个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4] 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 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 省级创新平台120家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303家 其中国家级39家 [5] - 省级重点实验室总量达12家 居鲁西地区前列 [5] - 设立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 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5] - 建设山东省轴承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推动轴承产业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 [5] - 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59家 技术创新中心92家 认定人才飞地35家 [5] - 实施一链一院行动 12条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研究平台 [5] 科技合作与人才引进 - 与5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包括中科院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等 [6] - 选聘258名高校专家学者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6] - 入选科技领域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2人 累计引进外国高端人才106人 4名外国专家获齐鲁友谊奖 [6] 科技创新生态优化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7.23% 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6] - 发放630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和619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6][7] - 为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省市财政贷款贴息补助 [6] - 聊城科技大市场获评中国和省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3项 [7] - 321台科学仪器安装物联装置 累计使用创新券3000余张 获省补助685万元 [7]
深圳:一座定义未来的闯关之城
新浪财经· 2025-08-26 11:59
经济表现与增长 - 2024年GDP突破3.68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GDP达1.83万亿元 [1] - 1980年GDP仅2.7亿元 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 [1] - 深汕特别合作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42.15亿元 同比增长74.2% [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平均每天授权663项专利 每平方公里诞生12.5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企业研发投入2086.7亿元占93.3% [8]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城市首位 [8] - 布局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包括合成生物、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 [6] - 低空经济领域规划2026年底建成1200个起降点 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 [6] - 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套整机国产化及口服降糖药创新药上市 [7] 创新平台与制度突破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高能级平台加速建设 [7][8][10] - 河套合作区试行跨境"政策包" 允许香港科研经费直接用于深圳实验室 [13] - 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探索逆向创新机制 光明科学城推行"揭榜挂帅"科研机制 [10] - 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 [8] 区域协同与开放发展 - 深中通道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形 [11] - 前海合作区累计推出数百项制度创新成果 集聚港资企业超9900家 [14] - 深圳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跨境数据交易110笔 金额3.34亿元 [13] - 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500家 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超1100家 [14] - 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 [13] 文化产业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29万亿元 占全国9.1% [18] - 数字创意产业贡献率超过70% [18] - 建成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超1800家 [18] - "湾区之眼"书城综合体建筑面积达13.1万平方米 [15] - 举办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3届 文博会成为全球文化产业风向标 [16][18] 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融合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20万平方米文化教育设施与总部大楼融合 [19] - 每年举办近30项城市级赛事包括龙舟竞渡、半程马拉松等 [19] - 平均每天超2000架次低空飞行器穿梭天空 [2] - 2025年推出16条数字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发放"训力券"、"语料券"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