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有病去医院……”王老吉12个字怒怼加多宝
新浪财经· 2025-10-12 14:43
文|《BUG》栏目 闫妍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纷争又双叒叕开启了。 近日,王老吉与加多宝这对商界"老对手"再度隔空交锋,围绕"王老吉"境外商标归属问题展开新一轮舆 论攻防。自9月底至10月初,双方通过官方渠道密集发布声明,就海外商标权益范围各执一词、互不相 让。 加多宝集团近日突然发布声明,声称拥有王老吉海外商标所有权。当晚,王老吉回击,其严正声明只有 12字,"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谢谢!" 王老吉和加多宝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其根源可追溯至2011年,至今已过去了14年。针对此次商标 纠纷的最新进展,《BUG》栏目尝试联系双方,双方均未正面回应此事。 "王老吉"境外商标归谁? 这次的"口水战"要追溯到9月30日,加多宝发布了一份颇具"胜利意味"的声明,宣告加多宝加拿大凉茶 维权告捷。 加多宝在这份声明中表示,"近日,加多宝集团在全球知识产权维权领域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其关联公 司万捷有限公司(Multi Access Limited)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均成功捍 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标志着加多宝品牌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 看到加多宝这份"胜利宣言",王老吉方面立即展 ...
掏空了的娃哈哈回传国资,谁能接得住这个球?
虎嗅· 2025-10-12 14:36
娃哈哈的年度大戏正式进入第二季。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及总经理,转向经营自有品牌"娃 小宗"。1994年出生的许思敏出任总经理,董事长空缺。长公主表面撤退,年轻的心腹走上台前。娃哈 哈的球踢回到了第一大股东、隶属杭州国资的上城文商旅集团脚下。 宗馥莉去做"娃小宗"是她的无奈之选。 注册商标时,宗馥莉肯定没想到她要在和娃哈哈彻底切割后独立做这个品牌。但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如 今这三个字,各有各的尴尬。 娃,虽取自娃哈哈的品牌名,但宗庆后爱生娃这事儿,彻底改变了其涵义。每次娃与宗共同出现,都让 人浮想联翩。 小,小宗的小。和家族翻脸、对父亲名誉刨坟的商二代,已不仅是辈分小,而是见识、格局、能力等全 方位的小。 宗,一个蒙羞的商业家族,对外鸡贼,对内不睦。 总之,从内涵看,这个商标只会引发负面联想,已毫无价值。宗馥莉坚持打造这个负资产,再次证明她 不适合做消费品牌。品牌创始人需要对消费者的超强感知、活人感和趣味感,但宗馥莉的个性严厉和倔 强有余,灵动不足。她在自有品牌方面的失败经历已印证了这点。她未必不心知肚明,但这是撤退时仅 存的体面。 上城文商旅集团这边,之前有传闻称希望寻求PE接手娃哈哈。从当前娃哈哈集团 ...
白云山旗下王老吉国际罐德国上市 亮相全球最大食品展Anuga
证券时报网· 2025-10-12 12:45
公司战略与市场突破 - 王老吉WALOVI国际罐在德国上市 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在欧洲核心市场取得重要突破 [1] - 此次上市是继今年8月全球发布后首次在海外市场进行 [1] - 公司计划通过大型商超、餐饮渠道等构建复合型市场网络 并根据不同地区口味习惯推进本地化适配 [2] 目标市场分析 - 选择德国市场因其为欧洲经济中心 是连接欧盟市场的枢纽 且食品市场标准高、渠道成熟、消费结构多元 [1] - 德国2024年GDP总量达4.66万亿美元 占欧盟经济总量超过20% [1] - 在欧盟"Farm to Fork"战略背景下 德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关注度上升 天然、低糖及植物基饮品品类增速显著 [1] 行业平台与市场反馈 - 上市活动于全球最大食品饮料展览会德国科隆食品展(Anuga)举行 该展会汇聚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7800家展商 吸引超过17万名专业观众 [2] - 展会期间 产品面向全球渠道商、采购商及行业专家展示 多家欧洲渠道企业、批发采购商及零售系统表现出积极接触洽谈意愿 [2]
账上趴着百亿现金,潮汕家族急着去香港IPO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41
上市进程与市场地位 - 东鹏饮料母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与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是其在2025年10月首次申请失效后光速重启的第二次递表 [2] - 公司已在2021年登陆A股,此次赴港旨在谋求"A+H"上市,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其A股股价报311.68元/股,总市值约1620.8亿元 [3][5] - 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连续四年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6.3%,并在2022年销量超越红牛登顶 [7][5]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07亿元,截至2024年末账上货币资金为5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总额高达142亿元,2025年上半年仍维持在90多亿元高位 [6][10] - 公司2025年度计划动用最高11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但同时短期借款规模高达60亿元,存在"一边借款、一边理财"的独特资金运作模式 [11][12][13]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面临压力,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降至0.73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3年的57.01%上升至2024年的66.08,主要受短期借款推动,其2024年短期借款猛增至65.51亿元,同比增幅达118.69% [13] 产品结构与多元化挑战 - 核心单品东鹏特饮占公司收入比重虽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的77.9%,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化焦虑 [3][8] - 公司推出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等新品进行多元化尝试,该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4.9亿元,同比增长逾200%,已成为十亿级单品 [8] - 新产品依赖性价比策略导致整体毛利率偏低,其可持续盈利能力有待市场检验,且营收贡献仍远低于能量饮料 [3][8] 股东行为与股权结构 - 自2023年5月限售股解禁以来,公司累计发布七轮减持公告,包括鲲鹏投资、蔡运生在内的13名股东及董监高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 [14] - 原第二大股东天津君正投资持股比例从上市初的9%降至2025半年报的1%,累计套现约42亿元;第三大股东鲲鹏创业投资于2025年减持金额19.08亿元 [14][15] - 控股股东林木勤未大规模减持(直接持股49.74%),但通过高额分红获得可观回报,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亿元,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25元,林木勤可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6.5亿元 [16] 国际化战略与港股上市背景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0.3%,赴港上市被视为推进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环,目标是将来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10][19][22] - 2025年港股市场迎来消费企业IPO热潮,截至10月上旬年内IPO数量达71起,东鹏饮料可借助香港证监会为市值超100亿港元A股公司设立的快速审批通道 [20][21][23] - 港股基石投资者占比从2023年的33.2%升至2025年的45.2%,机构资金深度参与为IPO提供稳定支持,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 [23][24]
【西街观察】二代接班没有“大女主”
北京商报· 2025-10-12 12:13
与上一次以退为进不同,宗馥莉这一次无疑是"一拍两散"。 一年前的辞职风波以宗馥莉稍占上风告终,在国资股东多方协调下,宗馥莉重回公司。而这一次被视为 宗馥莉与娃哈哈渐行渐远的分水岭。 种种迹象显示,此番辞呈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多线考虑、反复博弈后的理性回撤。 宗庆后离去引发的遗产之争、公司股权之争接连爆发,个人财富分割与娃哈哈控制权争夺纵横交织,将 娃哈哈与宗馥莉一同置于聚光灯下,接受社会舆论的次次考问。 而这一兼具国民情感附着与当代流量汇聚的老牌饮料企业,亦成为中国当代企业治理所面临难题的典型 镜像,大量崛起于扩大开放的家族企业,都在经历公司治理与二代接班的结构性矛盾。 事实上,数十年来围绕娃哈哈的控制权,已经发生过多次或明或暗的争斗,但始终绕不过二代接班权力 更迭的终极命题。 500多天前,许多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顺利的交接班,市场默认"独女"走上台前,开启属于她的娃哈哈 新时代。 然而,在过去的500多天里,围绕娃哈哈与宗馥莉上演的一幕幕,很像短剧,剧情跌宕起伏,形势常在 一个节点骤然生变。 但,现实终究不是"爽剧",在远超想象的复杂性面前,没有那么多编剧们臆想的大女主。 从眼前来看,有的只是一个急于 ...
竞争开始了!娃哈哈经销商曝被要求不能代理娃小宗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12
据娃哈哈经销商赵先生透露,他已收到娃哈哈总部通知,要求禁止代理娃小宗产品。通知明确指出,若继续代理娃小宗,经销商资格将被取消。这一举措被 外界解读为娃哈哈对宗馥莉新品牌的直接市场反击,旨在通过切断渠道资源遏制娃小宗的市场扩张。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后,相关动态持续引发关注。不过,她最终未能敌过股东压力,已辞去娃哈哈董事长职位。值得注意的是,宗馥莉同时拥有自己的宏胜饮 料公司,近期该公司推出了全新品牌娃小宗,并主打一款售价4元的茶饮产品。 尽管面临重重阻力,宗馥莉仍获得部分网友支持,被认为可借助宗庆后的遗留影响力寻求突破。市场预测,围绕娃小宗的渠道争夺可能升级为舆论战,而此 次商战的核心已从传统对手农夫山泉转向娃哈哈内部的新旧势力博弈。 行业分析指出,娃哈哈当前仍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尤其在宗庆后去世后销量反而出现增长,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在此背景下,渠道封锁对娃小宗构成严 峻挑战。更不利的是,娃哈哈的主要竞争对手农夫山泉也被曝已与经销商达成默契,同样限制娃小宗的代理。双重渠道挤压下,娃小宗短期内难以实现市场 铺展,即便转向线上渠道也可能陷入"网红速朽"的困境。 ...
宗馥莉出局,一场接班剧本如何演变成治理失衡
36氪· 2025-10-12 12:10
核心人事变动 - 宗馥莉于9月12日正式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及相关管理职务,其自2024年8月底接任董事长以来的任期为1年零14天 [2] - 该辞职决定已完成内部审批流程并获得董事会通过 [2] - 辞职原因未官方公布,但与企业治理背景、多重法律争议、商标归属问题、改革节奏及家族股权关系等外界关注焦点相关 [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多元,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背景)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庆后家族持股29.4%,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4.6%,宗家不具备控股地位 [6] - 宗馥莉的接班逻辑更多源于创始人宗庆后的生前授权与实际影响力延续,而非控股权 [6] - 在缺乏多数控制权的背景下,其推动的公司治理流程标准化、高管轮岗、财务预算审批体系等改革面临较大协调难度和内部阻力 [6][7] - 员工持股平台中部分历史股权尚未完成彻底工商变更,曾有离职员工对2018年股权回购协议提出异议,增加了董事会动议的不确定性 [7] 经营业绩与改革措施 - 2024年娃哈哈集团全国饮料销售收入同比上涨53%,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一季度业绩延续增长态势,反映出宗馥莉任内企业经营表现稳健 [2] - 宗馥莉推动了一系列制度性调整,包括中高层人事轮岗、财务流程标准化、经销商结构优化等,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引发内部阻力 [2] - 改革节奏较快,多项关键调整在一年内并行推进,导致一线执行体系与中后台支持之间出现摩擦,组织内部出现短期运行效率下降 [8] - 经销商体系策略重构,收紧资质标准并清退部分业绩不达标的合作方,提升了渠道效率但触动了原有以稳定性和人情绑定为特征的经销网络 [8] 家族事务与法律风险 - 宗馥莉所主导的宏胜系高管严学峰因个人问题被纪委立案调查 [3] - 由宗庆后其他子女发起的家族信托纠纷案件正在香港审理,涉案金额达21亿美元,宗馥莉为被告一方,多个账户已被法院限制转账操作 [3] - 品牌层面,自2026年销售年度起,娃哈哈部分公司拟更换品牌为“娃小宗”,因当前商标授权机制需要集团股东全体一致同意 [3][11] - “娃哈哈”系列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初集团曾发起387件商标转让申请至宗馥莉控股的公司,但截至目前尚未完成实质转让 [11] 品牌战略与未来展望 - 宏胜饮料集团于2025年2月至5月陆续申请注册“娃小宗”、“宗小哈”、“娃小哈”等新品牌商标,部分区域公司已完成更名,显示宏胜系业务体系正逐步向品牌独立运营方向调整 [12] - 品牌切换面临用户认知迁移周期长、渠道重建成本高、市场信任重塑难等挑战 [12] - 宏胜系具备从生产、仓储到物流配送的完整能力,若“娃小宗”品牌运营策略明确且渠道资源得以承接,未来或可尝试构建独立的饮料品牌矩阵 [12] - 娃哈哈集团未来可能进一步职业经理人化,在品牌权属争议未解决前,维持基本运营与战略方向稳健将成为管理层优先目标 [4][13]
宗泽后推出“娃小智”品牌,称水军害了宗馥莉;娃哈哈任命新总经理;比亚迪回应宋PLUS即将停产;美团外卖骑手能屏蔽顾客了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0-12 09:08
娃哈哈公司治理与品牌竞争 - 宗庆后之弟宗泽后推出“娃小智”品牌,产品线包含AD钙奶、矿泉水等,声称配方与娃哈哈相同但价格更低,已签约153家经销商[2] - 娃哈哈集团要求经销商不能代理宗馥莉的品牌“娃小宗”,否则将取消其娃哈哈经销资格[3] - 宗馥莉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等相关职务,集团随后任命许思敏为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7][10] - 宗泽后评论宗馥莉辞职,认为其接班策略过于激进,且指出娃哈哈国家是大股东,需谨慎行事[7][8] - 宗馥莉近期接连注销名下10余家公司,包括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同时娃哈哈多家关联公司更名“宏胜”[14][15] 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回应“宋PLUS即将停产”传闻,称海狮06为其换代车型,属于正常产品切换,宋PLUS曾创下157万辆销售纪录[3] - 特斯拉上海工厂9月交付90812辆汽车,同比增长2.8%,结束了此前两个月的下滑态势[15] - 比亚迪2026款海豹05 DM-i上市,官方指导价7.98万元,CLTC纯电续航128公里[19] - 中国9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1%,达223.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17%,达130.7万辆[21] 科技与互联网公司动态 - 字节跳动启动年内第二次期权回购,在职员工回购价为200.41美元/股,离职员工为180.37美元/股,较4月回购价有所上涨[10] - 苹果公司将收购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Prompt AI的人才和技术,未加入苹果的员工将被降薪[10] - 滴滴自动驾驶完成D轮2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广汽集团等,资金将用于AI研发和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16] - 美团外卖为骑手新增屏蔽顾客功能,骑手在订单结束后48小时内可评价用户并选择“不再为该顾客送餐”[10] 融资与初创企业 - 巨蟹智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科沃斯领投[16] - 达普生物完成B2轮融资,由上海科创集团旗下知识产权基金领投,资金用于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商业化[16] - 辅易航完成6000万元A+轮融资,专注于汽车与机器人领域的智能感知技术研发[16] - 士模微电子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产品线和市场推广[17] 其他行业新闻 - 加多宝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曾申请注册“王老吉”商标被驳回,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已成功注册多枚“王老吉”商标[3] - 高通公司因收购Autotalks未依法申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正配合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调查[10] - 宏胜集团法定代表人祝丽丹回应“被带走调查”传闻,称其为谣言[10] - 讯飞写作助手将于2025年11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15] - 全球手游厂商50强榜单发布,腾讯、米哈游等9家中国公司上榜[23]
动荡中的娃哈哈:许思敏接任总经理,董事长空缺,多省市办事处电话无人接听或停机
新浪财经· 2025-10-12 08:41
人事变动核心事件 - 娃哈哈集团于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 通过宗馥莉辞去法定代表人 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的申请 同时任命许思敏为集团总经理 董事长职务暂时空缺[1][3] - 此次辞职距离宗馥莉2023年接任董事长职务仅约12个月 这是她在2024年7月因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提出疑问首次请辞后的第二次辞职[2][3] 新任管理层背景 - 新任总经理许思敏在娃哈哈体系内关联6家公司 在三家核心企业担任监事职务 并在重庆市涪陵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和吉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兼经理/总经理[5][6] - 许思敏在4家娃哈哈系公司的任期均从2025年开始 表明公司内部人事布局早已开始逐步调整[6] 公司运营现状与前景 - 公司产品线涵盖包装饮用水 蛋白饮料等十余类200多个品种 但当前客服及多个省市办事处电话无法接通或停机 有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后续情况表示不确定[7] - 宗馥莉离开后专注于自有品牌“娃小宗” 行业专业人士指出饮料行业已无高利润 主要依靠规模 新品牌若不被市场认可将面临经销商不愿冒险的挑战[8]
东鹏饮料更新招股书:民族品牌启航海外,已连续4年排名中国能量饮料销量第一
证券时报网· 2025-10-12 08:22
港股上市申请 - 公司于10月9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1] - 截至10月10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为311.68元/股,市值为1621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完善国内产能布局、推进供应链升级、深化全国化战略、强化品牌建设、数字化转型及拓展海外市场 [1][3]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是中国第一的功能饮料企业,收入增速在全球前二十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第一 [1]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至2024年的26.3%,连续4年排名第一 [1] - 按零售额计,公司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市场份额为23.0%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2] 产品与渠道布局 - 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化销售网络,截至2025年6月30日,覆盖全国超过42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中国近100%地级市覆盖 [2] - 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追平2024年全年销售额,营收占比提升至13.91% [2] - 同期东鹏特饮营收占比降至77.91%,较去年同期下降9.32个百分点,新产品已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 上市战略意义 - 赴港上市是公司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将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3] - 港股市场可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吸引国际资本,为出海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加速在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布局 [3] - 上市能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向全球投资者展示实力,有助于品牌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3] - 上市可带来更多战略资源和合作机会,通过与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合作,拓展国际业务网络,提升全球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