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欧美顶级VC大佬组团来中国实地考察,一周后,竟然绝望了……
新浪财经· 2025-10-12 04:28
文章核心观点 - 西方顶级风险投资人通过实地考察中国清洁技术产业后,认为在某些硬件制造领域,中国已凭借规模、速度和完整产业链建立起难以逾越的优势,游戏已经结束 [5][20] - 西方资本应放弃在电池、光伏等领域的正面竞争,转而聚焦于自身优势的软件、算法、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西方软件,东方硬件”的全球产业协作新范式 [27][29][31] - 中国建立的是一种“规模优先于盈利”的全新产业范式,其核心竞争力是根植于产业肌理的系统性效率和“群体加速”能力 [16][26][31] 宁德时代 (CATL) - 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拥有12条并行运转的生产线,机器人手臂以人类无法企及的精度和速度完成全流程作业 [7] - 公司动力电池占据全球市场近40%份额,展示了物理层面的规模碾压 [8] - 研发中心已储备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麒麟电池,并拥有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清晰量产路线图,形成时间层面的速度碾压 [9][10] 慕帆动力 (Marvel-Tech) - 公司展示了能同时兼容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的燃气轮机,体现了技术上的灵活性 [13] - 其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生态系统,长三角供应商能在三天内提供特殊合金材料和非标加工工艺的样品,成本极低,供应商扮演“外挂”研发团队角色 [15][16] - 中国的竞争力是一种将庞大供应链网络“平台化”、“服务化”的能力,无数中小企业可被迅速组织调用,实现“群体加速” [16] 协鑫光电 - 公司正在生产下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原型迭代以“周”为单位,从实验室到中试线以“月”为单位,极大压缩了商业化流程 [18] - 庞大的本土市场和宽容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试验场和安全垫,使其敢于在技术未完全成熟时投入中试,以生产反哺研发 [18] 西方VC的“不投资清单” - 电池制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被判定为游戏结束,中国动力电池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60美元,而欧美成本在120美元以上,且中国控制着全球大部分关键矿产的精炼加工环节 [21] - 太阳能和风能的核心硬件制造领域被划掉,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中国制造,且中国企业已在推动下一代钙钛矿技术量产 [23] - 绿氢生产的关键设备电解槽也被放弃,中国产品成本比西方低30%到50%,在重资产、重规模领域形成成本碾压 [26] 全球产业协作新范式 - 西方资本应战略性撤退,聚焦于定义硬件大脑的软件与算法,例如开发更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将电池寿命延长20% [29] - 在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服务与商业模式上创新,例如推出“电池即服务”换电网络、构建碳信用交易平台和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29] - 在更底层的科学研究上寻求突破,如利用AI和量子计算发现新储能材料,研发颠覆性能源转换技术,在高端芯片等领域建立壁垒 [29]
维科技术:高安全聚阴离子钠电池上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经济观察网· 2025-10-12 02:04
公司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率先建成国内首条GW级钠电池量产线,年产规模为2GWh [1] 核心技术优势 - 耐高温技术显著提升电池在60℃高温环境下的循环寿命与容量保持率 [1] - 低温充电技术确保电池在-20℃环境中实现稳定充放电 [1] - 高倍率宽温域技术使电池适应-40℃至80℃极端温度,并支持10C快充快放 [1] - 超安全技术已成功研发出针刺无烟型电芯 [1] - 聚阴离子钠电池可实现循环寿命超过8000次 [1] - 电池在-40℃严寒环境下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0% [1] 产品应用与市场验证 - 产品已应用于广发100MW/200MWh储能电站等多个标志性示范项目 [1] - 应用项目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可镇2.5MW/10MWh储能电站、华润电力深汕公司30MW辅助调频储能等 [1] - 已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商用车起驻电源等多个细分应用市场布局 [1] - 多个项目验证了技术可靠性与大规模交付能力 [1]
全球能源存储:中国下一个赢家:eVTOL的崛起
搜狐财经· 2025-10-11 21:56
电池是降本关键,中国厂商掌握定价权 eVTOL 对电池要求远高于电动车:能量密度≥250 Wh/kg、瞬间功率密度≥1 kW/kg,且需通过航空级安全测试。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已量产的 280–320 Wh/kg 电芯可直接装机,成本曲线与车用电池同步下降,使整机售价从百万美元级降至 30–50 万美元。报告估算,规模量产后每座每公里运营成本 可降到 0.5–1 美元,仅为直升机的 1/5,从而打开大众市场。 订单、政策、资本三线共振,2030 年 TAM 冲 2 万亿人民币 低空经济起飞,中国抢跑全球 报告把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定义为中国"低空经济"的核心赛道,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将以 30% 复合增速膨胀。中国凭借成熟电池 供应链、更快适航认证和激进基建规划(深圳 2026 年前建 1200 个起降点、1000 条航线),已从"跟随者"变成规则制定者,2025 年全球 17,500 架累计订单 中 60% 来自中国客户。 认证速度=生命线,中国比欧美快一倍 适航取证是商业化的"闸门"。中国民航局(CAAC)把流程压到 3–4 年,远低于欧美 6–7 年:亿航 EH216-S ...
只用了3年,中国人就把磷酸铁锂捧上了王座
36氪· 2025-10-11 21:35
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地位演变 - 2019年三元锂电池在新车销售中市占率达65%,占据主导地位[9] - 当前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已超过80%,三元锂电池被挤压至不足20%[11] - 高端车型如百万级仰望U8、小米Yu7标准版及Pro版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显示其市场接受度提升[12][13] 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技术特性对比 - 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依赖镍、钴、锰,其中钴全球储量约1100万吨,超半数位于刚果(金),镍主要产自印尼,原材料成本高[18][21][23]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锂,零下二十度时电量释放仅超5成,而三元锂可释放超70%[32][35] - 三元锂电池化学特性活跃,过充过放易导致热失控,爆燃速度达秒速5公斤,需电池管理系统限制使用区间(如充电至80%-90%)[39][40][41] - 磷酸铁锂电池结构稳定,耐高温、抗过充,循环寿命长,可支持满充满放,充电速度更快,如宁德时代神行电池与比亚迪兆瓦闪充实现"充电五分钟续航400公里"[42][43][45] 磷酸铁锂电池实际应用优势 - 磷酸铁锂电池标称续航500公里车型,实际可用续航可达450公里(100%至10%),而标称600公里三元锂电池因使用限制实际可用续航仅约300公里,补能效率反超三元锂[45][47] - 比亚迪脉冲自加热技术通过高频电流为电池快速升温,缓解低温性能短板[48] - CTP技术优化电池包结构,省去模组环节,提升空间利用率与能量密度[48][49] 中国在磷酸铁锂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95%以上[63] - 正极材料近100%由中国企业生产,电池结构创新与热管理等关键技术专利布局领先[64] - 海外企业如福特建厂采用宁德时代技术,LG新能源从特斯拉获超300亿磷酸铁锂电池订单,其正极材料供应商包括中国龙蟠科技、华友钴业等[65][68]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早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三元锂凭借高能量密度获补贴优势;2022年补贴退坡后成本因素凸显,推动磷酸铁锂需求增长[27][29] -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与耐用特性降低电动车门槛,推动全民普及,而非局限于高端市场[74][75] - 技术路线选择由经济性驱动,磷酸铁锂通过结构创新与系统集成提升性能,而非依赖化学材料突破[58][60]
先导集团发言确认!免费参加11月12-13日,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10-11 15:4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1] - 会议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1] - 主办方为鑫椤资讯 生态合作伙伴为杉杉科技 [1] 会议日程与活动 - 会议日程包括11月11日的上海杉杉企业参观活动 11月12日的会议报到及招待晚宴 以及11月13日的全天会议 [4] - 企业参观活动和招待晚宴仅面向已缴纳会议费的客户开放 [4] - 本次活动定位为行业交流活动 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 [4] 参会信息与费用 - 参会费用为2800元/位 [6] - 提供限时免费参会名额(不含餐) 名额仅限200人 报完为止 [6] - 提供企业赞助参会方案 具体需详询主办方 [6] 会议内容与演讲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叶正平将就“以装备智造之力赋能固态电池加速量产”议题发表主题演讲 [3] - 会议主题聚焦于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技术 [1][3] 主办方过往活动 - 主办方鑫椤资讯曾于2025年7月8日至9日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12] - 在过往会议中 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获得“2024年度硅基负极产业化突破奖” [11]
全固态电池,这次真有重大进展
36氪· 2025-10-11 10:47
中国科研团队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黄学杰团队研究成果可使固态电池在充放电时形成动态自适应界面,使软包电池在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70%,并支持5C充放倍率[2]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通过分子尺度创新设计聚合物材料,使一体化柔性电池在弯折20000次后性能几乎无衰减,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86%[2][16]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使无负极软包电池重量能量密度达604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1027Wh/L,约为当前最强液态锂电池的两倍[12][14] 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挑战 - 固-固界面难题是全固态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锂金属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界面易生成孔洞导致接触失效和性能衰减[5][7] - 界面问题会引发电学灾害和机械灾害,包括离子通道阻断、内阻上升、锂枝晶生长刺穿电解质导致短路[9][10] - 行业专家认为界面问题是固态电池三大问题之首,也是最难解决的核心问题[7] 技术解决方案与路径 - 黄学杰团队的DAI技术引入碘离子形成富碘界面,能自动填充缝隙孔洞,原位生成功能性碘化锂富集层[10] - 清华大学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将液态单体前驱液注入电池后加热引发聚合,直接在电极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以消除孔隙和高界面阻抗[14] - 中科院金属所团队在聚合物电解质主链上同时安装乙氧链和短硫链两种功能模块,通过80℃加热使界面贴合度从点接触升级为面接触[16] 产业化进展与规划 - 丰田汽车计划2027-2028年将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推向市场,其固态电池车型续航将超过1000km,快充时间约10分钟[18][19] - 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突破全固态电池量产技术瓶颈,并与松下控股投资5000亿日元建设10GWh产能的电池工厂,计划2026年试生产、2027年量产[18] - 专家预估从论文爆点到大规模量产需5-8年时间,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属于较快进度[5] 成本与商业化前景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成本远高于氧化物,当前硫化物材料价格约5000万元/吨,而氧化物已降至50万元/吨以内,成本差异显著[21] - 行业观点认为半固态电池可能取代全固态电池成为折中技术方案,全固态电池可能仅限于高端应用而不会成为主流[21][23] - 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等挑战尚未达到工程化成熟阶段,技术竞赛才刚刚开始[23]
宁德时代:累计回购1599万股用于股权激励计划
华尔街见闻· 2025-10-10 22:1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宁德时代股份回购进展公告要点解读 核心要点 回购方案概要: 回购期限: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最新回购进展: 合规性说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回购资金:40-80亿元人民币 回购方式:集中竞价交易 回购用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回购15,990,782股 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3629% 回购价格区间:231.50-317.63元/股 累计成交金额:43.8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回购操作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严格遵守交易时间和价格限制规定 避开敏感信息披露期间 后续安排: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计划,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宁德时代(300750.SZ)已累计回购1599.08万股 耗资约43.86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21:47
智通财经APP讯,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 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599.08万股,占公司同日A股总股本的0.3629%, 最高成交价为317.63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31.5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43.86亿元。 ...
宁德时代截至9月末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599.0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10-10 20:34
宁德时代(300750)(03750)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系统以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599.08万股,占公司同日A股总股本的0.3629%,最高成交价 为317.63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31.5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43.85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
宁德时代(300750.SZ):累计耗资43.86亿元回购1599万股
格隆汇APP· 2025-10-10 20:07
格隆汇10月10日丨宁德时代(300750.SZ)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 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A股股份15,990,782股,占公司同日A股总股本的0.3629%,最高 成交价为317.63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31.5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4,385,504,687.90元(不含交易 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