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从三个切面看山西转型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5-28 20:52
转型战略与政策支持 - 山西被赋予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任务,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1] - 2024年被确定为"重大项目建设年",建立6个万亿级重大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十五五"标志性项目[2] - 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签约、开工、投产项目近500个,总投资1300多亿元,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3]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 - 山西宝航重工投资2.08亿元进行数智化改造,预计8月投产后实现超大环形锻件技术突破[2] -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3.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9.2%,民间投资增长10.2%[4] -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循环流化床快速调峰技术可新增30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带动近百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4] 文旅产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隰县小西天景区"五一"假期首日游客量同比增长542%,通过增加酒店民宿、打造美食街和文创产品提升游客体验[6] - 山西拥有2.8万座古建筑和53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借助《黑神话:悟空》热度推动古建文旅融合[6] - 大同市"五一"重点景区游客量增长15%,沉浸式演艺如《因为大同》《如梦大同》成为亮点[7] - 刘家堡村开发"祁县王维城市数字人",配套唐诗诵读、汉服体验等活动,吸引研学团队[8] 专精特新企业与产业链布局 - 中磁科技占据国内轮毂电机磁钢市场40%份额,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9] - 山西现有448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903户专精特新企业,132户国家级"小巨人",18户单项冠军企业[10] - 形成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41家"链主"+105家"链核"企业格局,24个省级+131个市级专业镇带动就业180万人[10] - 2023年省级重点产业链营收突破7000亿元,2025年目标为8000亿元[11] 区域特色产业与科技融合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获评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10] - 新增晶科能源等4家光伏、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太原扩围清徐煤基新材料等3个市级专业镇[10] - 通过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机制推动融通创新,强化钕铁硼永磁材料等细分领域优势[9][10]
消费“成绩单”亮眼!未来消费复苏动能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5-28 09:20
政策导向 - 2025年政策核心聚焦提振消费,强调内需主导和内部循环的经济优势 [1] - 政策方向包括推动大宗消费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 [1] 消费数据表现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2]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2]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显著快于整体商品零售增速 [4] - 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持续领先社零增速 [4] 产业动态 - 2025年618大促提前至5月13日启动,与以旧换新政策深度绑定 [5] - 家电补贴范围从8类扩至12类,补贴比例提升至15%-20%,带动线上线下销售分别增长4.7%和12.8% [5] - 线上空调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达97.7%,智能绿色家电占比显著提升 [5] 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翻倍至2万元,刺激退税商品销售额激增 [7][8] - 旅游城市增设外币兑换点、完善多语种服务,2024年入境游客达1.3亿人次 [8] - 政策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容、商品供给丰富及服务流程优化,形成八条具体举措 [9] 市场结构 - 港股消费指数覆盖互联网电商、乘用车、消费电子等新型消费领域,或更充分反映政策驱动的景气复苏 [9]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文化场馆、非遗产品等体验型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8]
高分答卷:重庆国企改革加速系统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5-28 08:46
重组整合优化 - 重庆推动5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市属重点国企由51户整合为33户,全级次法人户数压减至690户 [1][2] - 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有效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率 [2][3] - 重庆水务环境集团与市水投集团重组后成为中国环境企业营收50强净资产第一名 [2] - 重庆文化旅游集团1—4月游客接待人次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入围中国文旅集团品牌传播力100强 [2] - 酒店行业整合后管理市级酒店宾馆100余家,"两江假日"系列品牌管理酒店客房数量达1.6万间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市属重点国企利润总额突破377亿元、同口径增长12.8%,增加值1288亿元、同口径增长6.3% [1][12] - 今年1—4月市属重点国企实现利润总额121.2亿元、同比增长9.6%,营业收入1045亿元、增加值397亿元 [1][12] - 重组整合的15家企业1—4月营收同口径增长4.8%,利润增长31%,增加值同口径增长22.8% [2] - 市农投集团1—4月营收22.76亿元、利润总额7762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1%和931% [6] 服务国家战略 - 市属国企承担的180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461.9亿元、占全市的30.3% [4][6] - 重庆物流集团1—4月集装箱量与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20.3%和5.3%,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预计同比增长26% [6]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投用后年旅客吞吐能力跃升至8000万人次 [6] - 重庆农商行对接市级重点项目176个、提供贷款余额265亿元,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资余额超545亿元 [6] 新质生产力培育 - 重庆国资国企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21家、高新技术企业158家 [7][8] - 重庆机电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6.25亿元,培育42项国内领先技术,新产品产值率达53% [7] - 两批次205个"四链"融合项目投资总额超35亿元,首批105个项目已产生19亿元经济效益 [7] - 庆铃集团与宁德时代、华为、德国博世合作推出新能源卡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3万套/年 [7] 数字赋能监管 - "国资智管"数字平台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率100%,国企债务监测100%全覆盖 [9][10] - 平台累计流转调度事件2500次,处置异常信息超过6000项 [10] - 实时扫描各类投资项目5900余个,发现疑似合规问题2400余项,发出智能风险提示600项 [10] - "国资小智"财务AI组件在政策解读、报表逻辑校验等方面准确率超95% [10]
江苏15条实招,撬动首发消费新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5-28 07:15
首发经济政策推动 - 江苏省商务厅印发《江苏省加快推动首发经济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丰富首发消费场景、拓展首发多元供给、优化首发营商环境3个方面,提出15条务实举措 [1] - 政策支持下,全省重点商圈首店占比提升至30%,首店经济已成为商圈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抓手 [6] - 实施首发活动极简审批改革,对同一主体同一场地举办的千人以上同类首发活动,审批周期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9] 特色消费场景打造 - 江苏省人均GDP超过2.7万美元,居民消费向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转变,推动首发经济发展 [2] - 紫金·钟爱里骑行友好街区占地近2万平方米,开街首日超20家骑行主题商铺入驻,开业首周骑行路线打卡率超90% [2] - 苏州周新里茑屋书店江苏首店落地,苏绣书签、评弹主题笔记本等产品占销售额18%,"碧螺春拿铁"成为点单TOP3 [3] 多元消费需求满足 - 橘朵江苏首店红山动物园IP系列产品受欢迎,限定款卡皮巴拉遮瑕盘"到货即售罄",彩妆盲盒成为年轻人"情绪充电宝" [4] - 上海三联书店江苏首店引入"江南文化主题展"等活动,吸引长三角游客超5万人次,消费者平均停留时间超2小时 [5] - 无锡全市引进市级及以上首店超62家,奥乐奇江苏首店开业首日营业额超100万元,创单店首日销售纪录 [8] 品质消费体验提升 - 江苏省米其林指南收录74家餐厅,南京江南灶客单价提升40%,金陵饭店叶菜类从采摘到上桌不超过8小时 [7] - 扬州冶春将传统手工制作转向标准化操作,确保每只包子重量误差不超过2克 [7] - 南京对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最高奖励100万元,推动本土品牌如马伍旺、泸溪河等加速"出圈" [8] 产业协同发展 - 首发经济通过"新品首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传导机制,推动制造业、服务业、文旅业等多领域协同变革 [9] - 苏州市商务局将依托苏州制造、江南文化加速本土新品牌培育,推动国际知名品牌与古城文化载体的跨界融合 [3] - 南京构建"政策扶持—资源链接—品牌孵化"生态,南京大牌档在新加坡开设境外首家门店 [8]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政策推动 - 中国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近期新增巴西等南美5国免签入境 [2]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实现便捷支付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推广"即买即退"全国覆盖、下调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布局 [2]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43.1%,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2] 制造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服装、食品扩展到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3] - "中国制造"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推动电子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3] - 消费品市场品类丰富,涵盖平价日用品到高端奢侈品,吸引国际消费者 [3] 文旅融合 - 国潮、文创产品及科技好物成为外国游客新宠,文旅业态升级推动跨界融合 [4] - 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增加,如北京中轴线、西安汉服、云南民族风情、深圳科技园区等 [4] - 中国文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提升国际游客对现代化发展的认知 [4] 经济影响 - 产业升级、消费生态多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共同推动"中国游"成为全球流量密码 [5] - "中国游"和"中国购"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2][5]
2025年下沉市场消费业态与商业机会深度剖析
搜狐财经· 2025-05-27 23:56
下沉市场概况与核心特征 - 下沉市场涵盖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及农村地区,人口超9亿,占全国65%以上 [1] - 预计2025年下沉市场GDP达109.9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万亿元 [1] - 下沉市场贡献全国48%消费,未来三分之二消费增量将来自该市场 [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达4.9万元,较2017年增长48% [4] - 物流升级推动电商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下沉市场线上零售规模达8.1万亿元 [6] 核心消费业态与增长领域 服务消费 - 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下沉市场会员增速超一线城市 [7] - 华莱士、塔斯汀通过差异化策略抢占下沉餐饮市场份额 [7] - "反向旅游"兴起,冷门景区和乡村文旅成新增长点 [9] - 家政、维修等便民服务需求旺盛,社区商业连锁化趋势明显 [9] 商品消费 - 智能家电和家居建材需求增长,红星美凯龙通过新零售布局下沉市场 [10] - 基础快消品占下沉市场消费四成以上,零食量贩店预计2025年达4.5万家 [11] - 护肤彩妆渗透率提升,国产品牌在中低价格带竞争激烈 [12] 新兴业态 - 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发展,直播电商反向虹吸高线城市资源 [13] - 社区便民业态如连锁便利店加速下沉,满足即时性消费需求 [14] - 高线品牌通过性价比策略下沉,本土品牌反向进军高线城市 [14] 商业机会与策略方向 - 高性价比连锁品牌在餐饮、零售、生活服务领域有发展空间 [15] - 智能家电企业可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消费金融拓展下沉市场 [16] - 县域商业地产开发潜力大,可打造多功能商业综合体 [16] - 本地化适配需结合消费习惯,如华莱士避开核心商圈降低成本 [17] - 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和渠道布局以控制成本 [17] - 消费金融产品可激发下沉市场6亿人群消费潜力 [17] 政策与资本支持 - 乡村振兴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政策推动下沉市场发展 [18] - 消费金融、数字化服务、文旅项目成为资本关注热点 [20] 挑战与应对 - 下沉市场面临高性价比商品短缺和物流现代化水平不足问题 [21] - 本土"夫妻店"与连锁品牌竞争激烈,消费顾虑需解决 [21] - 企业可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旅和农产品加工产业 [22] - 数字化转型可提升实体零售企业竞争力 [22] - 政策协同需加强农村电商和客货邮融合等基础设施建设 [23]
党外人士大调研丨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民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新华网· 2025-05-27 22:31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民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在乐山,大佛盲盒、乐山美食主题刺绣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最热"单品年销量超20万 件…… 新华社记者邢拓 "文旅消费产品的打造,既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提升其独特性与吸引力,又要让技术充分赋能 文旅,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调研组认为,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要进一步通过创新内容、数 字赋能和营销传播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避免服务消费空间单一、体验同质化等问题。 内部可循环、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 之重。 如何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当前服务消费市场发展面临哪些堵点卡点?如何优化政策与机制,充分释放服务消费巨大潜力?日前,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调研组围绕"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这一主题,在四川、海南开展 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现在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大,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多不多?""校企合作还有没有不顺畅的地方?"……在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调研组走进实训教室、课堂,深入了解学校康复行业、养老行业 ...
债市独稳全球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大同证券· 2025-05-27 16: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类资产总览为债市独稳,股商下行,A股前半周小幅拉升后回落,全球态势相对平稳,但美联储关税反复、中东局势突发等局部波动仍会带来市场震荡,债市因风险较低相对稳定,大宗商品市场在底部震荡,中东局势影响原油市场,金价波动增添商品市场不确定性 [2][10] - A股短期或仍将经历高位震荡,虽国际形势有缓和迹象但局部隐患仍在,会引发短期市场震荡,不过国内政策落地,中长期企稳向好趋势不变 [3][13] - 债市稳定向好,央行开展5000亿MLF操作,债券ETF发行规模突破,多方资金注入使债市短期持续向好 [4][38] - 商品市场贵金属独涨难救市,市场冲高回落处于低位,金属品类走低,黄金回暖但无力带动商品市场上冲,中长期国际局势缓和前黄金仍有配置价值 [8][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类资产总体表现 - 本周A股前半周拉升后回落,权益市场处于高位,局部波动会带来市场震荡,债市因风险低相对稳定,大宗商品市场在底部震荡,中东局势影响原油市场,金价波动增添商品市场不确定性 [10] 权益市场 核心观点 - 本周A股前半周攀升后回落,处于震荡区间,国际形势有缓和但局部隐患仍在会引发短期震荡,国内政策落地,中长期企稳向好趋势不变 [13] - 科技板块再获利好,有望走出持续性行情,政策发力且资金注入将使其迎来强势期 [13][14] - 消费回暖下板块潜力巨大,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1 - 4月总额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商品和服务消费表现优异 [14] 配置建议 - 短期市场基本面良好,虽情绪面受国际事件影响有波动但能维持高位,政策发力推动资金注入助力中长期上行,消费和科技板块有望带领市场走出短期震荡期,配置注重“稳定”,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把握科技、消费主线机会,保留红利板块配置应对不确定性风险 [15] 债券市场跟踪 核心观点 - 债市持续获资金加持,央行开展5000亿MLF操作,债券ETF发行规模突破,多方资金注入使债市短期持续向好 [38] 债市配置建议 - 债市短期是场内投资者寻求稳健的配置产品,有配置价值,但中长期逻辑未验证,短债更受市场青睐 [7][38] 商品市场跟踪 核心观点 - 本周商品市场冲高回落处于低位,金属品类走低是回落主因,库存高企使金属产品进入去库周期,短期维持低迷 [47] - 黄金整体回暖冲高,中东局势紧张提升其避险效用,短期处于高位,大幅下行可能性小,原油受影响小,供给短期充足 [47] - 短期黄金高位波动有配置价值但无力带动商品市场上冲,中长期国际局势缓和前黄金仍有配置价值 [47] 商品配置建议 - 黄金短期建议维持配置,中长期可持续观望 [48]
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总裁李军:打造“AI+显示+文旅”产业生态闭环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27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提出"AI+显示+文旅"生态闭环战略推动产业升级 [1] - 公司在文旅部发布的20家沉浸式文旅示范案例中占据9席包括《又见平遥》《天酿》等知名项目 [1] - 公司案例覆盖剧场演艺、展馆展陈、秀场演出、景区街区运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多元场景 [1] 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 公司与清华、北大、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2] - 公司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升LED显示行业人才专业素质 [2] - 公司通过产教融合保障人才需求提升发展质量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文旅产业迎来爆发期公司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闭环 [2] - 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实现产值增长、税收提升与就业扩容 [2] - 公司重视创意与内容的核心价值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2][5]
从文旅融合到时尚产业升级,中原中牟+江南嘉兴 两大时尚项目联袂亮相
深圳商报· 2025-05-27 15:08
文博会两大时尚项目亮相 - 嘉兴·艺+PARK东方美学国际时尚中心和河南中牟新区·艺秀小镇联袂亮相文博会16号馆 以"东方美学 诗意生活"为主题 [1] - 中牟新区展示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时尚产业价值"的创新实践 作为郑州开封同城化战略支点 是河南省首个省级新区 拥有2700多年历史 [1] - 中牟集聚八大主题乐园 塑造"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 古典乐器箜篌的演奏尤为引人注目 [1] 中牟艺秀小镇发展规划 - 将布局创意、产业、教育、科技、秀演、消费六大时尚场景 [2] - 搭建中原时尚产业发展委员会、中原时尚美学研究院、中国国风时尚周三大平台 [2] - 聚焦"文旅+文创设计+智能制造+时尚消费"全产业链 引入30余家企业区域总部 培育20家领军品牌 [2] 艺+PARK东方美学国际时尚中心 - 以"东方美学 智造时尚"为核心理念 来源于浙江嘉兴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 江南文化之源 [2] - 嘉兴是中国时装出口重镇 EP雅莹、半木、大雅家等本土品牌联袂登场 演绎宋韵美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2] - EP雅莹深耕时尚领域近40年 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 半木追求"取半舍满"的哲学 大雅家秉持天然、有机、可持续的价值观 [2] 艺尚未来产业发展公司战略 - 作为两大项目的运营方 致力于打造集设计、研发、生产、展示、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3] - 愿景是"讲好中国时尚故事 做好时尚产业服务" [3] - 携手艺术家陆一飞打造"汉画二千年——时尚文创联名主题展" 让汉代砖画焕发时代光彩 促进文化消费与时尚消费融合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