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
搜索文档
面包店“剩菜盲盒”暴打网红烘焙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5 15:23
新消费趋势 - "剩菜盲盒"模式在国内兴起,以折扣价销售当日未售完食物,折扣率在原价3-4折区间,例如11.9元盲盒可获原价30元左右商品,19.9元盲盒可获原价50元左右商品 [6] - 消费者对传统品牌面包店剩菜盲盒的信任感和吸引力高于噱头十足的2元面包店,后者因品质问题难以获得复购 [17][16] - 剩菜盲盒主要吸引三类人群:精打细算的主妇、追求隐藏款的大学生、对网红烘焙店失望的白领 [18] 网红烘焙行业现状 - 网红烘焙店产品同质化严重,爆款易被抄袭,行业竞争分散,头部品牌难形成优势 [24] - 2023年客单价超50元的烘焙门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7%,而20元以下档口店逆势增长14% [14] - 高端烘焙品牌如LENÔTRE雷诺特、dikka bakery等相继退出市场,消费者转向用味蕾而非品牌溢价投票 [13] 行业竞争格局 - 零售商超(如山姆、盒马)成为网红烘焙店最大竞争对手,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提供中上品质、中下价格的烘焙产品 [20][21] - 消费者核心需求简化为三点:品牌背书、中上口味、合理价格,网红烘焙的社交和情绪价值光环消退 [21][12] 商业模式创新 - 剩菜盲盒对商家具有双重价值:减少食品浪费损失,同时可作为高质价比营销工具吸引客流,类似米村拌饭3元套餐的引流策略 [25][26] - 建议网红烘焙店以剩菜盲盒为切入点,打造"盲盒限定款"等反差营销,提升客流量和品牌曝光 [27] 行业未来方向 - 烘焙品牌需在"奢侈品化"与"民生化"间选择:要么打造LV级溢价产品,要么成为进阶版民生工程,脱离产品本质的营销难以持续 [30][29] - 行业需构建以高质价比商品为主、网红单品为辅的SKU矩阵,平衡售价与品质,建立可持续运作模式 [29]
FBIF2025 | 41个品牌案例抢先看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5 08:21
全体大会案例 - 东鹏饮料2025年Q1营收48.48亿元(同比+39.23%) 净利润9.8亿元(同比+47.62%) 展现双轮驱动增长策略 [4] - 伊利集团副总裁将分享全球乳业新格局下的海外布局战略 体现中国乳企参与全球竞争的雄心 [9][10][12] - 麦当劳中国首席供应链官将解析数字供应链架构如何赋能未来业务发展 [8][11] 乳品创新论坛案例 - 伊利成人奶粉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中报收入145.09亿元(同比+7.31%) 连续9年行业第一 [14][16] - 中国飞鹤2024年收益207.5亿元 净利润36.5亿元 构建全生命周期营养版图 覆盖婴配粉到成人功能食品 [17] - 兰格格草原酸奶通过文化深耕实现差异化竞争 吾岛酸奶2024年销售额达5亿 依托供应链创新实现逆势翻倍增长 [21][31][32] - 森永乳业功能性酸奶年销售额突破500亿日元 三重酸奶上市10个月售出4000万瓶 [34][36] 饮料创新论坛案例 - 麒麟2023年总营收21344亿日元(约1015亿元) 酒精饮料占比49% 推出新品牌"晴风"拓展低度酒市场 [37][39] - HELL Energy推出全球首款AI设计能量饮料 年产能60亿罐 覆盖60多国市场 [40][41][43] - 佳果源通过8小时鲜灌工艺打造泰国椰子水差异化壁垒 三顿半以超级萃技术开创咖啡新品类 [44][45][46][47] - 轻上饮料2年销售额达16亿元 通过内容电商策略问鼎抖音饮料类目第一 [48][51] 零食与烘焙论坛案例 - 白象食品通过香菜/折耳根等创新风味实现年轻化转型 食验室/So Acai等品牌推动健康零食创新 [60][62][63] - 明治巧克力99年发展历程中 "THE"系列6个月售出3000万份 "巧克力效果"成为日本高可可市场第一 [66][68][69] - 卡乐比富果乐麦片通过非油炸工艺重塑品类认知 阿华田通过跨界联名延续品牌活力 [71][72][74] 功能性配料创新案例 - 明治SAVAS蛋白粉在日本市场份额领先 通过科学配方设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87][90] - 麒麟控股转型健康科学领域 LC-Plasma乳酸菌饮料iMUSE系列激活免疫市场 [91][92] - 安琪酵母开发酵母蛋白切入老年营养市场 同仁堂以"造养青年"系列革新草本养生形象 [93][96][97][99] 渠道与营销创新案例 - Fly By Jing四川辣酱进入美国2000+主流商超 旭日蛋品皮蛋成功打入Costco渠道 [101][103][104] - 味之素2023年营收98.6亿美元(约701亿元) 业务覆盖130国 OATLY联合小红书打造渠道定制化产品 [107][108][110][111] - 佳沛奇异果年销售额173亿元 通过"水果药盒"设计培养消费习惯 Vital Proteins胶原蛋白通过KOC营销实现25-40%互动率 [113][114][116][117] 产品开发案例 - 君乐宝简醇系列以0蔗糖低GI实现逆势增长 悦鲜活凭借杀菌技术登顶低温乳品榜首 [125][128] - 果子熟了通过"中国茶+中国花"配方解决传统茶饮痛点 如果果汁HPP技术推动鲜食饮品50%增速 [129][130][132][133] - 好侍百梦多咖喱年销量达21亿人份 在中国市场普及咖喱饮食文化20年 [136][138]
太颠了!“宠物酵母”大流行,烘焙师变身“宠物博主”了?文末附养酵母方法!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3 09:22
一觉醒来,有人跟我们请教养宠秘籍... 烘焙师表示:啊?烘焙行业已经内卷到要掌握宠物知识啦? 什么宠物,非得让烘焙师们亲自养? "酵母宠物"不是新物种,但是的确是新玩法。 有的人还会给自己的宠物酵母取名,主打一个"可控性长久陪伴。" 仔细想想...看似离谱,实则合理! 不拆家,不用遛,懒人可养。 放入糖、面粉和水,就能"养活",现在还有哪个宠物花销能如此省钱? 只要保持环境干净持续喂养,一个宠物可传三代,避免普通宠物寿命有限的问题。 搜了一圈,还确实在业务范围之内——"面蛊"。 换个名字就不认识啦?那你要说这宠物的"别名"酵母你肯定就知道了。 烘焙师的"职场伴侣",新时代的"酵母宠物",这个世界,终究是颠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在我们以为年轻人还在招猫逗狗,养养电子宠物已经是上限的时候,没想到宠物这股风竟然能刮到八竿子打不着的烘焙届。 最重要的不想养了就做成面包和食物,风味更好吃了。 小动物饲养太精细费钱,电子宠物难以产生情感互动,而酵母这个小东西既能互动,又能陪伴,还能用来做面包,一举三得,谁顶得住? 面包,是真正的情绪消费品。 从烘焙师手里的"活物"到餐桌上的"热乎",再到社交媒体上的"疗愈打卡",酵母 ...
对谈轩妈创始人,蛋黄酥没有奥利奥的命,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费列罗”?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2 09: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韦福献从期货投资转向创业,2015年创立蛋黄酥品牌"轩妈",年销量达1亿枚,年营收突破5亿元[5][19] - 2022年公司将总部从广西迁至杭州,强化电商基因[5] - 2021年因用户差评砍掉贡献利润的线下长保业务,2022年花费2亿元回购投资人股权(含4000万利息)[9][35][36] 产品战略转型 - 1.0阶段聚焦单一品类,建立"轩妈=蛋黄酥"心智,通过72小时短保、动物奶油替代猪油等差异化实现品类第一[6][29] - 2.0阶段升级为"新鲜酥点"品类品牌,推出粽子酥、苹果酥、龙井酥等创新产品,弱化蛋黄元素强化场景化消费[12][46] - 对标费列罗模式,从休闲食品转向具有情感价值的礼赠场景,目标切分200亿月饼市场的份额[11][50] 供应链管理 - 自建3个工厂总面积超3万平米,实现从原料到生产的全链路控制[25][29] - 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72小时新鲜承诺,库存周转率控制在3%以内,货损率2%-3%[13][30][32] - 通过需求预测模型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如周一产量比周二高15%[30] 渠道布局 - 线上渠道占比75%,其中天猫占线上60%,天猫营收规模是抖音的3倍[14][43] - 线下放弃货架渠道,计划通过高端商场专柜和精品店模式重塑品牌形象[14][41] - 曾尝试90天长保产品拓展线下,因经销商窜货至拼多多损害品牌调性而终止[35] 行业认知与竞争 - 蛋黄酥品类天花板约5亿元,年服务用户300万且集中在一线城市中产女性[8][45] - 山姆等渠道品牌以价格优势竞争,但公司坚持差异化路线不做价格驱动[49] - 烘焙行业产品生命周期有限,需通过品类创新延续增长,如酥点替代部分月饼市场[50] 组织变革 - 从产品驱动转向用户驱动,引进新合伙人补足品牌营销能力[15][51] - 创始人强调"开放"和"玩起来"的新理念,打破过去十年聚焦策略[16] - 学习与消费者沟通,建立糕点而非零食的品牌心智[37]
虎头局的“兴衰启示录”:从现象级品牌到全线暴雷,一场新消费浪潮下的行业缩影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1 13:57
虎头局发展历程 - 2019年创立,以"中式点心年轻化"切入市场,主打麻薯老虎卷、Q提子麻薯等产品,通过国潮视觉设计吸引Z世代 [5] - 2021年成为分水岭,凭借"新中式糕点"概念获得红杉中国等机构投资,估值超20亿元,单月新开14家门店 [7] - 2023年陷入倒闭危机,4年品牌寿命浓缩了资本狂热与行业泡沫特征 [1] 成功因素 - 踩中新消费黄金定律:国潮风口+中式点心复兴+网红属性+社交货币价值 [7] - 产品创新:将传统桃酥、麻薯零食化小型化,融合咸蛋黄、肉松等元素 [5][7] - 营销策略:通过排队打卡形成炫耀仪式感,门店长龙成为城市风景线 [7] 经营问题 - 激进扩张:2021年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单店投入200-300万元但坪效不足万元 [9] - 成本结构:人力与租金占比超60%,单店盈利模型未经验证即大规模复制 [9] - 产品短板:生命周期短且复购率低,爆品被快速复制导致特色稀释 [11][12] - 供应链缺陷:工业化与冷链体系不成熟,原料断供致核心产品缺货 [16] 行业痛点 - 品类局限:酥类点心属高热量低频复购产品,难成日常口粮 [14] - 资本催熟:A轮融资后定150家店目标,但现金流无法支撑运营 [16] - 管理失衡:重营销轻研发,联名投入未提升产品品质 [18] - 场景错配:30元客单价集中一线商圈,难以下沉二三线城市 [30] 消费者洞察 - 初期吸引Z世代三大情绪:国潮情怀+轻奢需求+新鲜猎奇 [33] - 复购率降至不足30%,因产品实际高糖高油与宣传低糖低脂不符 [28] - 年轻消费者最终需求:品质稳定+情绪价值+日常场景适配 [36] 行业启示 - 产品矩阵:需构建丰富产品线而非依赖单一爆款 [40] - 文化深耕:超越表面国潮包装,深入诠释文化IP [40] - 盈利模型:降低融资依赖,建立自造血能力 [40] - 技术核心:烘焙师研发能力决定品牌创新力 [40] 竞品对比 - 好利来通过半熟芝士建立强品牌关联,持续更新维持消费者印象 [25] - 传统品牌在节庆礼盒市场占据优势,文化深度与礼品属性更强 [30]
曾年入14亿的网红蛋糕,破产了
投中网· 2025-04-15 14:57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顶着"烘焙第一股"的昔日皇冠正式走进末路。 作者丨 喜乐 来源丨 投中网 提到网红品牌,除了它做到了引领热潮和热议之外,现在又多了另一层含义:往往网红都易昙花一现。就像被称为"时代的眼泪"的蛋糕品牌,克莉丝 汀。 近期,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发文称,因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2025 年 3 月 12 日,上海市第三 中级人民法院作出( 2025 )沪 03 破 187 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克莉丝汀破产清算案,如今面向社会征集财产线索。 创始人罗田安曾多次泪洒网络,以"我对不起消费者、供应商、所有员工"等发言表达情绪。从两年前全国闭店,到今年 4 月上旬公开表示进入破产清 算,克莉丝汀顶着"烘焙第一股"的昔日皇冠正式走进末路。 "这是一个有救的企业,一定会大有希望!" 在克莉丝汀为期 32 年的历史里,创始人罗田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人物,在他的手里,克莉丝汀完美完成了"濒临死亡 - 起死回生 - 走进末路"的闭 环。 中国台湾人罗田安靠在台湾贩卖牛仔裤起家,作为一名成功商人,他在 30 岁时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据说那时他已经是 ...
巨头加码,烘焙赛道迎来新风口?
36氪· 2025-04-14 16:58
公司战略与门店模式 - 泸溪河全国首家手作店在南京新街口正式落地,标志着公司对现制手作赛道的加码[1][2] - 新手作店生产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从传统门店的“工厂+门店现制”转变为全线产品现烤[2] - 门店设计突出“手工现制”标签,设有透明厨房,消费者可直观看到面包师制作过程[9] - 产品组合在保留桃酥、肉松小贝等经典招牌的同时,首发可颂、大咖黄油年糕等新品以吸引年轻客群[9] 产品与定价 - 手作店热门产品定价延续中端路线,蛋挞售价8.9元,可颂12.9元,大咖黄油年糕16.9元[9] - 经典产品以现制手作形式呈现,新店产品线在招牌基础上进行了扩充[9] 市场反响与行业趋势 - 手作店开业后人气旺盛,开业当天即出现排队结账现象,开业一周后热度仍居高不下[9] - 烘焙行业正经历洗牌周期,品牌寻求差异化竞争,现制手作成为突破口[11] - 行业内涌现一批主打手工现制的品牌,如祐禾采用“一店一工坊”模式,趁热集合客单价超50元仍逆势扩店至12个城市,石头先生的烤炉采用高低端市场并行策略[9]
山姆瑞士卷,有了新对手
36氪· 2025-04-10 07:55
烘焙工厂行业概况 - 一批主打"全场9块9"的烘焙工厂正在席卷县城,提供5.8元的提拉米苏、8.8元的菠萝泡芙等低价产品,成为县城青年的新选择 [3] - 2024年开始烘焙工厂在社交媒体声量攀升,2025年初虽回落但仍远超2023年水平 [3] -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于10家品牌开设超级糕工厂,部分采用连锁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如十豆川超级糕工厂已在47家门店 [9][10] 商业模式分类 - 第一类是连锁加盟门店(超级糕工厂),采用多巴胺亮色设计和卡通IP吸引顾客,主打"全场9块9"策略 [8][12][13] - 第二类是代工厂直营店,原为TO B代工企业(如百卡弗、盒马供应商),现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大牌平替"产品 [15][16] - 代工厂模式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门店仅需1-2人运营 [37][39] 产品与运营特点 - SKU丰富度显著高于2元面包店,涵盖西式烘焙、中式糕点等200+品类,填补低线市场空白 [20] - 热销产品分为两类:网红单品(脏脏包、奥利奥挖挖杯)和经典基础款(菠萝包、北海道吐司) [24][25] - 通过抖音/大众点评设置1.99元蛋挞、9.9元榴莲千层等引流产品 [27] 成本控制机制 - 代工厂模式节省中间环节和人工成本,产品为冷冻成品直接销售 [36][38] - 加盟店采用中央工厂+门店简单加工模式,选址集中在县城/社区等低租金地段 [40][42] - 传统烘焙店毛利率60%但净利率仅9%,主要受租金、人工、原料损耗拖累 [29] 行业问题与挑战 - 部分加盟店存在篡改生产日期行为,315期间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 [45] - 消费者反馈产品有香精味、奶油变质等问题,复购率存疑 [43][46] - 产品质量与供应链管理成为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考验 [47]
克莉丝汀“倒下”背后:烘焙市场的新老交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21:08
文章核心观点 克莉丝汀因无法偿还债务被申请破产清算,其没落与烘焙赛道繁荣形成鲜明对比,区域传统烘焙老品牌式微,烘焙市场竞争加剧且消费趋势变化快 [1][3] 克莉丝汀现状 - 因无法偿还债务被多名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已被法院受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5月8日召开 [1] - 运营主体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卷入907起司法案件,涉案金额达1.06亿元,律所征集其财产线索 [1] - 门店全部歇业,2023年自曝拖欠费用约5700万元,银行账户300多万元存款被冻结 [3] - 2024年彻底退市 [3] 克莉丝汀过往辉煌 - 2000年大规模扩张后成为行业内唯一接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 [2] - 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烘焙第一股” [2] 克莉丝汀没落原因 - 追求赚快钱的基金进入致管理层分歧内讧,战略无法实施 [2] - 2013年起陷入长达9年亏损,2014年起门店数量持续净减 [2] - 企业内部矛盾不断 [2] 烘焙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5614.2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2029年将达8595.6亿元 [1] 烘焙行业消费趋势 - 零售成为强劲销售渠道,与饼房有分占市场趋势 [2] - 消费者迭代,老品牌经营难跟上消费潮流变化 [3] - 烘焙需关注情绪价值,对消费趋势变化更敏锐 [3] - 消费者注重健康,品类向主食代餐转变 [6] 烘焙行业竞争情况 - 新品牌不断涌现,商超跨界增加消费者选择 [5] - 高端烘焙品牌成打卡点,新零售渠道崛起 [5] - 商超烘焙凭借优势飞速发展,冲击传统面包店 [5] - 盒马烘焙商品受欢迎,草莓盒子蛋糕销售额增长快 [5]
烘焙“速生速死”魔咒下,海底捞跳“火坑”?
36氪· 2025-04-07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烘焙赛道新玩家不断涌入,但行业更新换代快,老牌面包品牌面临中年危机,新网红品牌虽发展迅速但生命周期短,各品牌需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1][6][11][13] 海底捞跨界烘焙 - 海底捞将于“五一”前在杭州西湖银泰开“SHUA BAKERY”面包店首店,目前门店正在装修 [1] - 海底捞为鼓励内部创新推出“红石榴计划”,已孵化11个餐饮子品牌 [1] - 2024年海底捞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业绩增速放缓 [1] - 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0.3万家,关店9.5万家,净增8000家 [1] 新网红品牌涌现 - 黄油年糕成烘焙行业单品新晋顶流,泸溪河黄油年糕上市43天累计售出2000万个,平均每日售出近50万个 [2] - 来自武汉的“UH祐禾”、南京的One Bagel一个贝果、济南的“石头先生的烤炉”等高端面包品牌进驻北京商圈成新晋排队王 [2] - 网红品牌主打现烤现卖,颜值高,招牌产品售价20 - 40元,门店人满为患 [3] - 祐禾全国门店100多家且全为直营店,对标BC,产品毛利50% - 60%,烘焙行业一般毛利至少50%以上 [3] - 一个贝果全国开200多家连锁门店,开放加盟,产品毛利润达75%,刨除成本净利润约45% [4][5] 老网红跌落神坛 - 原麦山丘曾是高端面包代表,2015年13家门店月流水百万,西单门店月营业额300万,2017年获B轮融资,年流水过亿 [6] - 现原麦山丘用户流失严重,销售额下降约三分之一,门店数量停滞,部分商圈门店闭店,早餐店关门 [6][7] - 原麦山丘被质疑用冷冻预制面团,且美团小象超市有低价“买一送一”活动 [7] - 爸爸糖2024年前销量不错,现销售额接近腰斩,全国400多家门店,主要靠加盟 [7][8] - 爸爸糖认为烘焙行业竞争大,产品同质化严重,面包定价高,用户购买力不足 [8] 烘焙赛道“围城” - 2024年桃李面包营收60.87亿元,同比下降9.93%,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销量少卖4万吨 [9][10] - 克莉丝汀去年底退市,巅峰时全国超1000家门店,最后全部关停 [10] - 爸爸糖调整战略,有常规门店和社区型门店,推小克重面包和季节新品 [11] - 新网红品牌发展思路是爆品逻辑、爆发式增长,快速更换品牌抢占市场 [11] - 咖啡、奶茶等新茶饮品牌“茶饮 + 烘焙”模式抢夺高端烘焙顾客群 [12] - 2元面包店除低价面包外,增加高客单价蛋糕产品,对高端烘焙形成围剿 [12] - 2024年我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3360亿元,行业更新换代频率高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