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协同推进车网互动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4
不过,由于关系到交通、能源领域内多个部门、多类环节,电网公司、充电企业、汽车用户等主体可能 存在差异化诉求。因此,要深入推动车网互动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让各方主体的核心诉求相 对均衡,这一规模化应用在基础设施更新与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堵点、政策上的难 点,理应多措并举、协同推进。 一方面,提升技术成熟度。采用AI+边缘计算的技术融合方式,以车辆出行数据为基础,在后台系统建 立智能大脑,优化算力配置、强化算法供给,提升电网调度精准性。将边缘计算和分布式能源管理相结 合,实现车、桩、网的动态协同。 另一方面,优化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边界,形成职责清晰的联合体。制定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时 需有全链条开发思维,确保应用通信协议、功率调节、信息安全防护等标准的规范性、前瞻性与兼容 性。借鉴山东等地先行先试的虚拟电厂聚合模式,众多车主参与充电运营商的整体性聚合,获得按照市 场规则结算的电费分成。深化"产学研",鼓励高校开设车联网、智能电网等交叉学科课程,并与企业成 立产业联盟、实训基地或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运营商要对充放电价格予以明示,将 电网需求响应时段清晰呈现,在充分尊重用户 ...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有哪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2 17:37
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发展 - 21世纪初期数码产品接口繁杂不兼容,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同样存在多标准并存现象,全球主流充电标准包括中国GB/T 20234、日本CHAdeMO、特斯拉NACS、欧美CCS [1] 中国充电标准GB/T 20234演进 - 2006年首次发布GB/T 20234-2006,借鉴IEC标准但未明确接口物理规格,导致早期兼容性问题 [2] - 2011年GB/T 20234-2011规范7触头交流接口(L1/L2/L3/N/PE/CC/CP),快充5触头慢充7触头,但电压功率指标模糊 [4] - 2015年GB/T 20234-2015分三部分完善标准:直流接口支持250kW快充(80-250A/750-1000V),实现车桩接口统一 [4] - 2023年新国标GB/T 20234.1/3将最大电流从250A提至800A,功率达800kW,新增冷却/温度监测技术,保持向下兼容 [7] - 中电联牵头制定的GB/T 20234.4支持900kW但接口不兼容2023版,归口部门与工信部主管的其他标准存在差异 [9] 北美充电标准体系 - SAE J1772(1996)为美国最早交流标准,5引脚设计支持250V/32A Level1/2充电 [10] - CCS1在J1772基础上整合直流快充引脚,最高功率350kW,形成交直流联合充电系统 [12] - 特斯拉NACS获SAE认证为J3400标准,超充枪体积为CCS一半,支持1000kW直流快充,正逐步取代CCS [17][19] 欧洲与日本标准特点 - 欧洲CCS2与北美CCS1结构相似,由德美车企联合制定,支持单相/三相交流及家用/超速直流四种模式 [13] - 日本CHAdeMO 3.0标准支持900kW(600A/1.5kV),采用CAN总线通信保障稳定性,但接口设计笨重 [16]
马斯克深夜后悔!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敲钟,影石创新中签赚7万!胖东来周工时将不超36小时!小米SU7Ultra起火?紧急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6-12 09:12
马斯克深夜后悔 - 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对上周发表的一些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帖子感到后悔,称"内容说得太过了" [2] - 马斯克和特朗普二人上周因共和党主导的预算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交锋,特朗普称马斯克"对总统职位极不尊重" [4] - 马斯克此前在"X"发文批评美国政府力推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并攻击特朗普,还称如果没有他,特朗普本会输掉2024年总统选举,指责特朗普"忘恩负义" [5]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 - 影石创新(688775.SH)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 [8] - 上市首日,影石创新开盘价182元,一度涨超290%,最高价达187.99元,个人投资者中一签新股最多可以赚到7万元 [9] - 截至收盘,股价报177元/股,最新市值为710亿元,此次科创板上市募资19.38亿元,为2025年以来科创板募资规模排名第一的企业 [9] 胖东来员工福利 - 胖东来八千多名员工税后平均月收入九千元左右,净利润估计十五亿左右,平均员工每人分配十万元左右,管理层加技术人员平均每人分配七十万元左右 [11] - 未来胖东来的工作时间每周不会超过三十六个小时,年休假不会低于四十天 [11] - 若按每周工作5天算,每天仅需工作7.2小时;若按每周工作6天算,每天工作6小时即可 [13] 小米SU7 Ultra起火事件 - 小米SU7 Ultra青岛街头起火燃烧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开 [15] -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发文说明,称这是在青岛发生的一起普通交通事故,系自车在正常直行过程中,与旁边工地突然窜出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车内副驾易燃物品起火 [19] 美股市场动态 - 美股周三收跌,纳指跌0.5%,标普500指数跌0.27%,道指微跌1个点 [24] - 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市场预期2.5% [2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英特尔跌超6%,亚马逊跌超2%,苹果跌1.92%,总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Meta跌超1%,英伟达、谷歌小幅下跌 [24] - 国际油价大幅走高,避险情绪推动国际金价盘后跳涨,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涨0.95%,报3375.60美元/盎司 [24]
国有化SpaceX的威胁,让马斯克对特朗普认怂
虎嗅· 2025-06-12 08:30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政治商业关系 - 马斯克公开挑战特朗普后因国有化威胁迅速退却 左右两派政治精英均发出警告[1]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对之前言论表示后悔 这是对特朗普的最大公开让步[2] - 马斯克需要守住商业帝国 宣布6月22日在奥斯汀上线Robotaxi服务 特斯拉股价反弹回归万亿美元市值[3] - 马斯克科技寡头野心成为双刃剑 可能捕获华盛顿资源但损害投资者信心 市场对其大选前言行持观望态度[4] - 特朗普胜选后交易逻辑改变 马斯克获得政治权力 可推动监管倾斜并影响政府决策[6] SpaceX的市场地位与风险 - SpaceX占据美国火箭发射市场90%份额 若其人选担任NASA局长将全面掌控美国太空事业[7] - SpaceX获得未来五年美国太空军60亿美元发射合同 FAA批准其年度发射次数增加五倍至25次[14] - 马斯克以退役"龙"飞船作为威胁手段 但最终妥协 因SpaceX对美国战略利益至关重要[20] 特斯拉的业绩与战略动向 - 2024年4月转向人工智能 6月宣布为自动驾驶投入100亿美元 股价扭转跌势后攀升70%[4] - 一季度加州销量同比下滑15% 德国市场暴跌超70% 全球营业利润大跌[11] - 特斯拉依赖碳排放信用额避免季度亏损 钢铝关税推高造车成本并影响储能业务[12] - 马斯克重新聚焦特斯拉与SpaceX 兑现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承诺 股价开始反弹[16] - 首批无人驾驶Model Y将于6月22日在奥斯汀开展Robotaxi服务 运营车辆已上路测试[22] 中国市场与地缘政治影响 - 特斯拉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影响其永磁电机材料获取[13] - FSD迟迟未在中国落地 这是自动驾驶市场重要版图 马斯克对特朗普对华政策表示不满[13] 人工智能与科技布局 - xAI计划2025年建立20万卡级算力集群 使用燃气涡轮机 Grok嵌入X并独占其训练数据[15] - 马斯克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加速法案》 并尝试截胡OpenAI与中东生意[15]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 马斯克与特朗普公开矛盾导致特斯拉股价单日跌超14% 个人财富损失200亿美元[18] - 特朗普媒体与技术集团股价跌约8% 个人财富缩水2亿美元[18] 商业与政治冲突 - 马斯克"快速行动"硅谷打法与华盛顿政治文化冲突 共和党内部对其不满[12] - 失去NASA负责人支持 电动车补贴及星链航空管制机会偏离原计划[17] -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缓和后 特斯拉技术叙事将重新主导市值变化[22]
看好中国资产下半年跑赢海外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7
(上接1版) 科技创新领域仍受密切关注 "在中国市场中我们还是看好科技行业。事实上,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年初以来海外投资者就已 经开始配置中国资产。"胡一帆表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板块较美股目前仍有约20% 的折价,估值具备吸引力。并且企业的业绩表现较佳,DeepSeek的诞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写道:"担心错过中国科技发展的情绪再次出 现。"摩根士丹利称,近期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让国际投资者开始重新考 量中国股票的前景,并将投资中国纳入考虑范畴。DeepSeek、人工智能领域的其他公司以及电动汽车 和人形机器人的进步,是这一现象的关键驱动因素。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表示,自新"国九条"出台以来,中国企业愈发重视股东回报与治理优 化,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另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通过红利发放与回购注销等方式持续加大回馈股 东力度。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与回购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显示中国企业的可投资性正在持续提升。 "政策对成长行业的有力支持不容忽视,这可能促使市场将更多目光投向新兴高景气成长领域。"野 ...
马斯克组党:科技寡头搅动美国政治的野心与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6-11 23:46
商业利益驱动的政治反击 - 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每年或使特斯拉损失数十亿美元 [2] - 特朗普威胁终止SpaceX价值90亿美元的NASA合同 [2] - 特朗普拒绝任命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人选,直接触怒科技巨头 [2] 理念冲突与中间派崛起 - 马斯克的政治理念以科技至上和自由主义为核心,主张精简政府、低税率和全球化 [4] - 马斯克提出的"代表80%中间派"叙事,精准捕捉了美国社会对两党极化的厌倦情绪 [4] - 民调显示,超半数选民认为现有政党无法代表其利益 [4] 制度壁垒与资源优势的博弈 - 美国选举制度对第三党极不友好,加州要求新党提交800万选民联署,全国性参选需累计2000万有效签名 [6] - 马斯克拥有2000亿美元身家、X平台舆论控制权和庞大粉丝群体 [6] - 马斯克可独立承担政党初期数亿美元开支,并通过X平台直接动员选民 [6] 未来走向:政治杠杆还是长期实验 - "美国党"的成立可能改变2026年中期选举格局,若分流5%-10%共和党票源,关键州的选举结果可能被改写 [7] - 马斯克的科技治国理念(如AI去监管化、太空资源私有化)可能迫使两党调整政策议程 [7] - 马斯克可通过扶持亲信参选间接影响权力运作,而非直接执政 [7]
国际商界人士:中国市场具有多重投资吸引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22:49
中国市场投资吸引力 - 中国市场具有多重投资吸引力,关键词包括"开放""活力""创新""增长" [1] - 中国被众多跨国企业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和增长活力的地区之一 [1] - 未来十年全球贸易将更加开放,尤其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有望增加 [1] 中国技术发展 - 中国在电动汽车、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并以惊人速度发展 [1] - 中国市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发展迅速 [2] - 中国正大力推进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和服务升级 [2] 中国营商环境 - 中国营商环境加速开放,创新和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全球业务拓展 [1] - 中国政府支持政策吸引更多国际企业来华开展业务 [1] - 中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勤奋精神是其他国家难以模仿的优势 [1] 跨国企业在华投资 - 松下电器2020年至今已在中国开展19个新事业基地建设和投资 [2] - 松下看好中国在康养、新能源、工业自动化设备、高端材料等领域的合作前景 [2] - 中国市场拥有庞大规模、强韧供应链和丰富人才储备 [2]
专访伦敦发展促进署CEO:在AI与黄仁勋之外,伦敦为何给泡泡玛特和比亚迪留了C位?
36氪· 2025-06-11 17:41
伦敦科技生态系统发展 - 伦敦科技生态系统价值从2014年700亿美金跃升至2023年6215亿美金,十年间暴涨8.8倍 [1] - 2025年伦敦科技周规划包括75小时不间断内容、650场活动、吸引128个国家超3万名与会者,聚焦生成式AI、量子计算、数字基础设施与绿色技术 [1] - 伦敦发展促进署通过招商引资为伦敦创造42,500个新增岗位和19亿英镑经济增量 [4] 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 - 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需重点讲述创始人故事和员工文化故事,强调真实使命感和包容性工作环境 [7][8][9] - 英国消费者更关注"人"的故事而非文化标签,建议中国企业家展现个人生活细节以建立真实连接 [10] - 泡泡玛特在英国的成功显示当地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开放态度,文化来源并非关键考量因素 [11]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 比亚迪电动双层巴士成为伦敦科技周标志性展品,象征对中国技术方案的开放姿态及可持续发展承诺 [2][4][16] - 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等领域具技术优势,可重点布局英国城市交通、绿色建筑改造和绿色金融市场 [17] - 伦敦十年增长计划将绿色技术列为优先方向,建议中国企业加强与帝国理工等顶尖院校的科研转化合作 [23] 品牌营销与消费者洞察 - 情感营销在英国市场至关重要,产品需能唤起消费者情感共鸣而非仅满足功能需求 [13] - 可持续传播需避免"洗绿"行为,强调实际行动而非表面宣传 [14][15] - "中国制造"在英国消费者认知中代表高科技与价格竞争力的结合 [20] 全球科技产业趋势 - 伦敦科技周成为观测全球科技资本流向的关键坐标,吸引英伟达等AI巨头参与 [1][24] - 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下,英国市场对中国科技公司呈现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优势 [21][22] - 伦敦与中国的技术外交持续深化,双方计划在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加强交流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