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9 05:1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301166 证券简称:优宁维 公告编号:2025-043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 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 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该议案尚需提交2024年度股 东大会审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4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的《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 告》(公告编号:2025-024)。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一一回购股份》的规定,现将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 会股权登记日(即2025年5月6日)登记在册的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的名称、持股数量和 持股比例情况公告如下: 一、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 注:以上股东的持股数量为合并普通账户和融资融券信用账户后总的持股数量。 二、公司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本公司及董事 ...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上涨,区域银行ETF、可选消费ETF、能源业ETF涨超1%。
快讯· 2025-05-08 21:45
美股行业ETF表现 - 区域银行ETF当前价56 16美元 上涨1 17% 成交量78 68万股 总市值46 8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6 33% [1][2] - 可选消费ETF当前价201 33美元 上涨1 13% 成交量99362份 总市值252 8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0 01% [1][2] - 能源业ETF当前价81 41美元 上涨1 07% 成交量77 63万股 总市值203 8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4 22% [1][2] - 银行业ETF当前价52 41美元 上涨1 02% 成交量33907股 总市值40 5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4 84% [2] - 全球航空业ETF当前价21 32美元 上涨0 95% 成交量36769股 总市值6715 80万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5 90% [2] - 网络股指数ETF当前价237 94美元 上涨0 91% 成交量3809股 总市值157 99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15% [2] - 半导体ETF当前价222 01美元 上涨0 90% 成交量37 91万股 总市值26 24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8 32% [2] - 科技行业ETF当前价217 42美元 上涨0 75% 成交量19 87万股 总市值691 52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6 33% [2] - 金融业ETF当前价49 80美元 上涨0 72% 成交量142 56万股 总市值554 35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3 43% [2] - 全球科技股ETF当前价79 69美元 上涨0 63% 成交量4944股 总市值11 16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5 98% [2] - 日常消费品ETF当前价81 83美元 上涨0 43% 成交量43 62万股 总市值138 47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4 65% [2] - 公用事业ETF当前价80 45美元 下跌0 37% 成交量37 49万股 总市值116 80亿美元 年初至今上涨7 05% [2] - 医疗业ETF当前价134 13美元 下跌0 91% 成交量88 66万股 总市值256 6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2 12% [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当前价116 85美元 下跌2 14% 成交量29 05万股 总市值92 78亿美元 年初至今下跌11 54% [2] 行业涨跌趋势 - 涨幅前三行业为区域银行ETF(+1 17%) 可选消费ETF(+1 13%) 能源业ETF(+1 07%) [1][2] - 跌幅前三行业为生物科技指数ETF(-2 14%) 医疗业ETF(-0 91%) 公用事业ETF(-0 37%) [2] - 金融业ETF(+0 72%)和日常消费品ETF(+0 43%)实现年初至今正增长 分别上涨3 43%和4 65% [2]
贝瑞基因2024年净亏损1.92亿元 市场竞争加剧
犀牛财经· 2025-05-08 19:12
4月25日,贝瑞基因发布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下降6.36%;实现归母净亏损1.92亿元,同比减亏54.96%;实现扣非归母净亏损1.92亿 元,同比减亏53.89%;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7%。 2024年,贝瑞基因期间费用总额为4.88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9.02%,管理费用微增5.05%,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26%,财务费用因债务优化减少 48.9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796万元,同比减少20.75%。 分业务看,2024年贝瑞基因试剂销售收入为4.75亿元,同比微增2.05%,占比44.10%;医学检测服务占比35.26%,基础科研服务占比15.07%,设备销售及其 他业务占比3.77%与1.81%。试剂销售与医学检测服务仍是收入支柱,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收入同比下滑。 2024年贝瑞基因整体营收承压,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贝比安""贝新安"等2023年推出的产前及新生儿筛查产品持续市场渗透,支撑长期增长潜 力。 财报显示,2024年贝瑞基因研发费用为1.13亿元,营收占比为10.53%,2024年第三代测序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上涨1.0%,前十大权重包含威高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5-08 17:43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5月8日上涨1.0%报785.2点成交额71.29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8.59%近三个月上涨9.49%年至今上涨16.29% [1] - 指数基日为2018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医疗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样本覆盖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14%其中药明生物占比15.52%京东健康占比11.3%阿里健康占比7.65% [1] - 行业分布为医疗商业与服务35.85%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30.72%医疗器械12.39%化学药10.55%生物药品10.07%中药0.42% [2] - 全部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 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可能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 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指数将相应调整 [2]
“2025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及明日之星”评选项目正式启动
和讯网· 2025-05-08 15:38
评选项目启动 - 2025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及明日之星评选项目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期间正式启动 [1] - 评选以"创新无界 韧性生长"为主题 强调企业打破技术边界 跨域融合的创新势能重构产业竞争格局 [1] - 中国医药健康明日之星评选项目同期启动 [1] 评选项目意义 -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项目进入中国第20年 累计发现和表彰不断创新 追求高质量发展 注重长期价值创造的科创企业 [3] - 凭借德勤的专业能力和全球网络为企业赋能 提升企业知名度同时激发创新发展动力 [3] - 历年榜单涌现出许多行业翘楚 被誉为"伟大科技企业的摇篮" [3][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4] - 中国50强和明日之星企业中 超过50%将主要研发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 [4] - 企业面临技术研发投入成本高 人才短缺 技术更新迭代快等挑战 [4] - 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核心战略重要组成 绿色低碳融入业务流程是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路径 [5] 评选标准与条件 - 角逐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企业须营业三年以上 总部设于中国大陆或港澳地区 [6] - 2022年营收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人民币 [6] - 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 且该技术为公司带来显著收入 [6] - 中国明日之星评选不设财务门槛 评分体系侧重创始团队 创新能力 行业前景和企业估值等维度 [6] 项目背景 - 德勤高科技高成长评选项目1995年创办于美国硅谷 2005年进入中国 [6] - 历年榜单涌现出腾讯 阿里巴巴 百度 京东 中芯国际 药明康德 字节跳动 苹果 微软 特斯拉 英伟达等行业翘楚 [6] 报名信息 - 2025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 中国明日之星及中国医药健康明日之星评选项目即日起接受企业报名 [7] -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 [7]
【青岛啤酒成立生物科技新公司】5月8日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青岛啤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振国,注册资本4.2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固体废物治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青岛啤酒全资持股。
快讯· 2025-05-08 11:31
金十数据5月8日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青岛啤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振国, 注册资本4.2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固 体废物治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青岛啤酒全资持股。 青岛啤酒成立生物科技新公司 ...
多家公募拟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产品;消费类基金净值大涨丨天赐良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9:35
基金公司自购动态 - 安信基金将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自购旗下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及投资部门负责人合计出资不低于500万元,总自购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1] - 安信优选价值混合基金拟由价值投资部副总经理张明管理,将于下周发行 [1] 浮动费率产品创新 - 20余家基金公司拟集中上报新型浮动费率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收取机制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2] - 新型产品设计强调投资者获得感,仅当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基准时方可收取管理费,超额收益突出时可提高费率 [2] - 2023年四季度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已成立,本次新品为费率改革后第二批 [2]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5月拟新发51只基金,权益类产品占比超70%(股票型28只+混合型8只),被动指数基金与主题ETF为主力 [3] - 债券型基金新发12只,其中8只为中长期纯债型产品,反映低风险资产配置需求升温 [3] 基金分红数据 - 年内1745只基金合计分红839.4亿元,股票型基金分红126.87亿元(同比增8.4倍),混合型基金分红41.25亿元(同比增近3亿元) [4] 消费类基金表现 - 前4个月20只消费类基金净值涨幅超10%,海富通消费优选A等3只产品涨幅逾20% [5] - 基金经理看好三大消费方向:国产品牌高端化、情感体验消费(潮玩/IP/宠物)、国产品牌国际化 [5]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信澳匠心臻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加仓保隆科技27.52万股,总持股达213.53万股,为一季度末第一大重仓股 [6] ETF市场行情 - 5月7日国防军工ETF领涨4.24%,航天航空等板块超20股涨停,沪深两市成交额1.47万亿元(环比增1321亿元) [7] - 标普生物科技ETF单日跌幅达5.08%,港股创新药ETF集体回调 [7]
2025 运河牡丹文化周——牡丹产业创新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共探牡丹产业发展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08:16
科技赋能牡丹产业 - 北京林业大学牡丹国际研究院院长成仿云指出漷县镇以运河串联北京、洛阳、菏泽的文化脉络,具备独特优势,建议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牡丹在化妆品、康养、药用等领域的开发[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提出将科研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深入挖掘牡丹中药文化,并利用技术实现牡丹四季开放,建议通过废料深加工降低成本[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文忠指出芍药在中药材、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其杂交技术可拓展牡丹产品多样性,提升产业链附加值[2] 文旅融合与IP打造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建议打造林下康养牡丹示范地,深度挖掘北京本地及南北运河文化,与菏泽黄河牡丹文化形成呼应,开发系列文创产品[3]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杨剑飞指出需强化"水木共生"叙事,通过数字文创、影视联名等形式塑造年轻化、国际化文化符号[4] - 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专家朱群芳教授提出融合大运河文化、牡丹文化与康养文化,打造集科普研学、康养生活、林下经济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区[4] 企业实践与多元发展 - 陕西村上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强提出"文旅+产业+合作社"模式,打造集研学、康养、消费于一体的"乡村生活综合体"[5] - 华蓝瑞兆文旅执行董事赵峥建议开发牡丹音乐节、元宇宙体验等新业态,注重经济测算与融资创新[5] - 菏泽诚美牡丹产业园李洪勇指出丰富牡丹花期品种、延长观赏期的重要性[5] 产学研协同与产业落地 - 漷县镇人民政府与华顺德国际文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运河牡丹产业集群建设[6] - "运河牡丹核心文化体验区共创计划"由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运河文化与牡丹产业深度融合[7] - 华顺德集团总裁纪培斌表示将推动牡丹与健康、非遗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运河牡丹历史文化遗产体验区"[7]
半导体行业ETF收涨超2%,领跑美股行业ETF
快讯· 2025-05-08 04:43
行业ETF表现 - 半导体行业ETF收涨2.05%,当前价220.02美元,成交量892.04万股,总市值26.01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9.15% [1][2] - 全球航空业ETF涨1.49%,当前价21.12美元,成交量135.37万股,总市值6652.80万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6.69% [1][2] - 科技行业ETF涨1.00%,当前价215.81美元,成交量407.48万股,总市值686.40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7.02% [1][2] - 可选消费ETF涨0.78%,当前价199.09美元,成交量267.97万股,总市值250.06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1.01% [1][2] - 医疗业ETF涨0.77%,当前价135.36美元,成交量627.38万股,总市值259.03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1.23% [1][2] - 全球科技股指数ETF涨0.71%,当前价79.19美元,成交量74157股,总市值11.09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6.56% [1][2] - 生物科技指数ETF反弹0.67%,当前价119.40美元,成交量136.82万股,总市值94.80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9.61% [1][2] - 金融业ETF涨0.59%,当前价49.45美元,成交量2974.74万股,总市值550.40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2.69% [1][2] - 银行业ETF涨0.39%,当前价51.88美元,成交量137.12万股,总市值40.16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5.81% [1][2] - 公用事业ETF涨0.29%,当前价80.75美元,成交量977.03万股,总市值117.23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7.44% [2] - 日常消费品ETF涨0.16%,当前价81.48美元,成交量1047.13万股,总市值137.88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4.20% [2] - 区域银行ETF涨0.09%,当前价55.51美元,成交量1092.19万股,总市值46.32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7.41% [2] - 能源业ETF涨0.04%,当前价80.55美元,成交量1120.95万股,总市值201.72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5.23% [2] - 网络股指数ETF收跌0.28%,当前价235.80美元,成交量98.24万股,总市值156.57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3.03% [1][2] 行业指数表现 - 可选消费行业指数上涨1.02%,当前价1585.98美元,低点1570.72美元,高点1594.57美元 [3] - 科技行业指数上涨0.91%,当前价4198.36美元,低点4123.43美元,高点4219.42美元 [3] - 医疗行业指数上涨0.81%,当前价1576.66美元,低点1565.76美元,高点1581.26美元 [3] - 金融行业指数上涨0.62%,当前价822.44美元,低点818.89美元,高点826.35美元 [3] - 工业行业指数上涨0.51%,当前价1135.1美元,低点1129.42美元,高点1140.05美元 [3] - 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上涨0.29%,当前价410.02美元,低点406.88美元,高点412.45美元 [3] - 日常消费品行业指数上涨0.20%,当前价901.11美元,低点897.44美元,高点904.81美元 [3] - 能源行业指数上涨0.08%,当前价616.66美元,低点612.48美元,高点619.7美元 [3] - 房地产行业指数下跌0.02%,当前价260.75美元,低点260.37美元,高点262.83美元 [3] - 材料行业指数下跌0.50%,当前价526.31美元,低点524.29美元,高点530.83美元 [3] - 通信服务行业指数下跌1.84%,当前价326.23美元,低点323.02美元,高点336.27美元 [3]
盈利确认上行趋势 - 港股2024年年报点评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媒体、消费者服务 公司:港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港股整体业绩表现**:业绩增速延续回升趋势并确认上升势头,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日常消费及部分可选消费板块业绩增速边际回落[1][3] - **2024年港股营收表现**:营收增速继续筑底,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2%,较上半年1.9%略有回落但下降幅度趋缓,显示探底趋势;A股全年和上半年营收累计同比分别为 -0.2%和 -0.5%,虽处负值区间但有所回升[5] - **2024年港股净利润表现**: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修复,全年累计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7.5%继续上行;下半年盈利加速上行,同比高达13.3%;A股全年及上半年归母净利累计增速分别为 -2.7%和 -3%,下半年仍维持负值区间[6] - **2024年港股盈利能力变化**: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至7%,高于上半年的6.7%,显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但仍低于2016年以来均值10%左右,历史分位水平约为19%;2024年A股ROE为7.9%,趋势轻微下滑[7] - **影响2024年ROE变化的关键因素**:杜邦分析显示资产周转率是ROE上升主要原因,2024年全年净利率维持在4.8%与上半年持平,资产周转率提升至0.231次,杠杆率也略有提升[8][9] - **推动2024年港股盈利改善的主力板块**: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板块;信息技术板块受益AI技术突破,软件与服务子行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7.4%,技术硬件与设备子行业同比增长76.4%;金融板块保险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多元金融子行业同比增长20.5%;医疗保健板块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1][10] - **面临增长压力的行业**:日常消费行业增长乏力,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零售ROE显著下降;可选消费零售子行业利润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媒体、消费者服务利润增速分别下滑18、19个百分点左右[1][11] - **2025年港股盈利有望持续上行的支撑因素**:全球科技周期回升,AI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支撑信息技术板块表现;宏观政策发力传递稳增长信号,占比超60%的内地公司预期差显著修复空间大[4][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与A股披露规则差异:港交所仅规定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目前超95%港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按2024年上半年规模利润归母净利润计算的披露率达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