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9.19)-20250919
渤海证券· 2025-09-19 09:58
市场回顾 - 近5个交易日(9月12日-9月18日)上证综指收跌1.13%,创业板指收涨1.38% [2] - 沪深300收跌1.10%,中证500收涨1.08% [2] - 两市成交12.65万亿元,日均成交额2.53万亿元,较前五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增加2787.87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汽车、电力设备涨幅居前,银行、美容护理、非银金融跌幅居前 [2] 经济数据表现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边际回落1.1个百分点 [2]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 [3]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3.4%,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边际递减和居民消费意愿下滑影响 [3] 政策动向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措施聚焦服务消费领域 [3] - 政策端正在"适时加力",服务消费将成为促消费重要着力点 [3] 海外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25BP至4.00%-4.25%区间 [3] - 对2025年政策利率预测下调至3.6%,意味着年内还有50BP降息空间 [3] - 海外流动性将迎来进一步宽松过程 [3] 市场策略观点 - A股市场呈现较强结构性特征,大指数体现"稳"的特征,双创板块保持活跃 [3] - 流动性能否延续增量特征是行情发展关键 [3] - 围绕主线的增量流入将有助于保持现有结构性行情 [3] 行业投资机会 - TMT板块受益于算力国产替代、"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及智能终端发布旺季 [4] - 医药生物行业存在创新药出海催化 [4]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储能高景气及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 [4] - 有色金属行业存在"反内卷"及美联储降息催化 [4] - 机械设备行业存在机器人量产预期催化 [4]
中信证券:港股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中证网· 2025-09-19 09:43
港股整体业绩表现 - 港股上半年业绩筑底企稳并实现正增长 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维持阶段高位 经营效率稳健 [1] 行业业绩分化情况 - 科技 医药与原材料行业呈现高景气 支撑港股上半年业绩 [1] -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1] - 能源 公用事业 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仍存业绩压力 [1] 港股业绩展望 - 结合财报披露前后业绩预期 港股业绩展望整体向好 [1] - 预计上半年景气度低迷板块如能源 必选消费等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1] -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当前港股市场由流动性驱动 [1]
【盘前三分钟】9月19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09-19 09:01
市场温度计 - 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97.7% [1] - 深证成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84.12% [1] - 创业板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50.68% [1] 短期行业轮动表现 - 电子行业当日涨幅为+0.93% [1] - 通信行业当日涨幅为+0.19% [1] - 社会服务行业当日涨幅为+0.03% [1] - 传媒行业当日跌幅为-0.33% [2] - 家用电器行业当日跌幅为-0.39% [2] - 汽车行业当日跌幅为-2.25% [2] - 非银金融行业当日跌幅为-2.81% [2] - 综合行业当日跌幅为-2.85% [2] - 有色金属行业当日跌幅为-3.56% [2] 资金流向 - 煤炭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99亿元 [2] - 房地产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8亿元 [2] - 石油石化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4亿元 [2] - 非银金融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5.97亿元 [2]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1亿元 [2] - 计算机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6.60亿元 [2] 重点ETF表现 - 电子ETF(515260)当日涨幅0.67% 近6月涨幅38.57% [2] - 智能制造ETF(516800)当日涨幅1.52% 近6月涨幅29.18% [3] - 药ETF(562050)当日涨幅1.78% [3]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当日涨幅0.89% 近6月涨幅23.01% [3] - 科技ETF(515000)当日涨幅1.19% 近6月涨幅40.62% [3] 高换手率ETF - 券商ETF(512000)换手率8.13% 成交额28.37亿元 [3] - 金融科技ETF(159851)换手率14.95% 成交额16.83亿元 [3] - 化工ETF(516020)换手率8.73% 成交额2.38亿元 [3] - 食品ETF(515710)换手率6.03% 成交额0.73亿元 [3] - 有色龙头ETF(159876)换手率19.60% 成交额0.63亿元 [3] 电子行业分析 - 电子板块9月18日领涨两市 电子50指数收盘涨近3% [3] -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 [3] - 近5日主力资金买入电子板块超百亿元 居申万一级行业净流入额Top1 [3] - 电子行业处于创新阶段 未来将经历终端创新突破、业绩释放、利润爆发等阶段 [3][4] 港股市场分析 - 美联储降息25BP 市场进入对后续宽松节奏的再定价阶段 [5]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月18日跌超2% 当日振幅逾4% [5] - 短期港股市场主要依靠流动性驱动 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 [5] - 中长期看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5] 指数产品信息 - 电子ETF(515260)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 指数基日2008-12-31 [5]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 指数基日2016-12-30 [7] - 电子50指数ROE为0.69 市净率分位数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 [5][7]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分位数100% 市净率分位数100% ROE数据截至2014年9月30日 [7]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享有市场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8:57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盈利同比增长4.6%,净利润率同环比上行,ROE同比小幅下滑至5.2% [1] - 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增速达11.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 [1] - 107只有效彭博一致预期个股(占恒生综指市值56.5%)中,盈利超预期个股比例接近50%,非金融EBIT超预期个股占比近60% [1] 行业业绩分化特征 - 营收增速超10%的行业仅资讯科技与可选消费,盈利增速超10%的行业包括原材料、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与工业 [2] - 能源、地产建筑、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业绩压力显著,医疗保健与原材料净利润率及ROE同环比上行 [2] - 原材料板块受益能源价格下行及供给端扰动,工业工程业绩增速上行,农业产品持续磨底 [2] 防御板块与大金融表现 - 公用事业业绩显著下滑,电力企业面临需求不足与电价下行压力,电讯行业盈利维持5%增长 [3] - 必选消费盈利增速转正,饮料和啤酒企业拐点明显,牛奶企业压力仍存 [3] - 非银金融业绩高增,保险业受益分红险转型及投资端支撑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银行业净息差缩窄但维持低个位数增长 [3] 成长板块结构性亮点 - 科技行业受硬件与半导体驱动,消费电子需求支撑硬件板块,半导体产能满载,互联网企业增速放缓但仍高增 [4] - 医药行业中医保设备与服务稳健上行,生物科技制药进入业绩兑现期 [4] - 可选消费的家电、用品及媒体娱乐受益降本增效与AI赋能,业绩增速上行 [4] 全年业绩预期与下半年展望 - 恒生综指、恒生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全年营收及盈利预期均上修,仅恒生科技指数预期下修 [5]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金融行业盈利预期上修最显著,消费、科技、公用事业与综合行业预期下修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回暖,原材料、医药与科技维持高景气,地产建筑、必选消费、公用事业与能源有望迎来增速反弹 [5] 投资景气行业筛选 - 下半年高景气或预期上调的细分行业包括金属、商贸零售、制药、生物科技、半导体等 [6] -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在流动性驱动的牛市中将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6]
中信证券:预计港股部分上半年景气度低迷的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8:27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业绩筑底企稳并实现正增长 [1] - 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且经营效率稳健 [1] 分行业业绩表现 -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行业维持高景气支撑港股上半年业绩 [1] -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1] -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仍存业绩压力 [1] 港股业绩展望 - 财报披露前后业绩预期向好 [1] - 2025年下半年港股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1]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且预期上修 [1] - 能源与必选消费等上半年景气度低迷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中基本面预期向好板块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1]
A股市场大势研判:指数放量调整
东莞证券· 2025-09-19 07:30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出现放量调整 三大股指均跌超1% 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市场赚钱效应偏弱[3][6]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 为年内首次降息[4][5] - 国内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5] - 建议关注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银行和TMT等板块配置机会[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31.66点 下跌1.15% 下跌44.68点[2] - 深证成指收盘13075.66点 下跌1.06% 下跌139.80点[2] - 沪深300指数收盘4498.11点 下跌1.16% 下跌52.91点[2] - 创业板指收盘3095.85点 下跌1.64% 下跌51.49点[2] - 科创50指数收盘1380.35点 上涨0.72% 上涨9.92点[2] - 北证50指数收盘1591.17点 下跌1.01% 下跌16.27点[2] 行业板块表现 - 申万行业涨幅前五:电子(0.93%)、通信(0.19%)、社会服务(0.03%)、家用电器(-0.33%)、汽车(-0.39%)[3] - 申万行业跌幅前五:有色金属(-3.56%)、综合(-2.85%)、非银金融(-2.81%)、传媒(-2.25%)、美容护理(-2.23%)[3] - 概念板块涨幅前五:F5G概念(1.45%)、共封装光学(CPO)(1.35%)、铜缆高速连接(1.27%)、国家大基金持股(1.26%)、AI PC(1.05%)[3] - 概念板块跌幅前五:金属铅(-3.94%)、金属锌(-3.88%)、黄金概念(-3.08%)、期货概念(-3.05%)、稀土永磁(-2.94%)[3] 宏观经济环境 - 美联储FOMC声明指出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通胀有所上升[5] - 美联储主席表示就业增长已放缓 劳动力市场略有疲软 商品通胀加速 服务通胀回落仍在继续[5] - 国内8月经济延续边际放缓态势 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的预期持续升温[6] - 美联储降息减轻人民币汇率压力和国内流动性宽松约束[6] 投资建议 - 操作上建议灵活控制仓位 避免盲目追高 结合景气度与估值优化持仓结构[6] - 配置方面可关注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银行和TMT等板块[6]
【固收】超半数行业净利率同比正增——产业债发行人2025半年报数据观察(张旭)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9 07:07
存量产业债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10日 狭义信用债市场正常存续产业债12837只 存续规模14.48万亿元 涉及29个申万一级行业 [7] - 非银金融行业存量规模2.58万亿元(2383只) 公用事业行业存量规模2.54万亿元(1590只) 发行主体集中在高等级央国企 [7] - 存续产业债平均剩余期限2.76年 综合/通信/石油石化行业平均剩余期限超3.5年 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传媒行业不足2年 [7] - AAA级产业债信用利差居前行业包括房地产(72.5BP)、钢铁(71.7BP)、医药生物(68.4BP)和煤炭(68.0BP) [7] 2025半年报财务表现 - 产业债主体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行1.19% 计算机/通信等科技行业增长居前 煤炭/石油石化/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同比下行 [8] - 合计净利润规模同比下行2.32% 农林牧渔/建筑材料行业增长显著 电力设备/汽车行业同比下行 [8] - 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幅居前行业包括非银金融和计算机 国防军工/煤炭行业出现同比下降 [8] - 产业债总体有息债务规模同比上升8.59% 仅国防军工/农林牧渔/机械设备3个行业有息债务总额同比减少 [8] 行业负债与偿债能力 - 建筑装饰/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超70% 国防军工/传媒行业低于50% [8] - 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社会服务行业有息债务占总负债比例超70% 国防军工/汽车行业低于40% [8] - 纺织服饰/传媒/国防军工/轻工制造行业现金短债比超100% 农林牧渔/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低于50% [9] - 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10个行业现金短债比同比上行 短期偿债能力提升 [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规模同比上升34.79% 23个行业表现为净流入 其中通信/综合/电子等15个行业实现同比正增 [9] - 房地产/轻工制造行业由2024H1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9] -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规模同比上升12.99% 23个行业表现为净流入 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等9个行业实现同比正增 [9] - 投资现金流净流出规模同比下降1.18% 29个行业均为净流出 农林牧渔/计算机/医药生物等16个行业投资支出同比正增 [9]
【18日资金路线图】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出约186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9-18 20:4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8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831.66点,下跌1.15%,深证成指收报13075.66点,下跌1.06%,创业板指数收报3095.85点,下跌1.64%,北证50指数下跌1.01% [1] - 市场总成交额为31670.3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638.46亿元 [1] - 市场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60.44亿元,开盘净流出203.53亿元,尾盘净流出196.21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近五日(9月12日至9月18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净流出额分别为-372.78亿元、-340.54亿元、-165.54亿元、-328.39亿元、-760.44亿元 [2] - 分板块看,沪深300指数主力资金净流出215.14亿元,创业板净流出396.7亿元,科创板净流出35.4亿元 [3] - 近五日沪深300、创业板、科创板主力资金均呈净流出态势,其中创业板在9月18日净流出396.70亿元,为近期高点 [4] 行业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出185.69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下跌3.39% [5][6] - 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依次为有色金属(-185.69亿元)、非银金融(-172.79亿元)、电力设备(-171.89亿元)、汽车(-141.96亿元)、医药生物(-113.96亿元) [6] - 资金净流入行业较少,电子行业净流入34.22亿元,涨幅-0.20% [6] 个股资金与机构动向 - 和而泰主力资金净流入9.79亿元居首 [7]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华丰科技12487.24万元,该股日涨跌幅为20.00% [10] - 机构净卖出大智慧32724.93万元,该股日涨跌幅为-8.83% [10] 机构关注个股 - 国泰海通给予豪能股份“增持”评级,目标价23.64元,较最新收盘价16.69元有41.64%上行空间 [11] - 天风证券给予淮北矿业“买入”评级,目标价16.75元,较最新收盘价12.12元有38.20%上行空间 [11] - 中信证券给予银龙股份“买入”评级,目标价14.00元,较最新收盘价10.05元有39.30%上行空间 [11]
【18日资金路线图】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出约186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9-18 20:3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8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831.66点下跌1.15%,深证成指收报13075.66点下跌1.06%,创业板指数收报3095.85点下跌1.64%,北证50指数下跌1.01% [1] - 市场成交额显著放大,合计成交31670.3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638.46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A股市场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60.44亿元,开盘净流出203.53亿元,尾盘净流出196.21亿元 [2] - 近五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9月18日净流出760.44亿元为最高,9月16日净流出165.54亿元为最低 [3] - 分板块看,沪深30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15.14亿元,创业板净流出396.70亿元,科创板净流出35.40亿元 [4] - 各板块近五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创业板在9月18日尾盘净流出85.74亿元 [5] 行业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出185.69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下跌3.39% [6][7] -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净流出172.79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171.89亿元,汽车行业净流出141.96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113.96亿元 [7] - 电子行业为少数资金净流入行业,净流入34.22亿元,行业指数微跌0.20% [7] 个股资金与机构动向 - 和而泰主力资金净流入9.79亿元,股价上涨10.01% [8]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净买入华丰科技12487.24万元,该股涨停 [10][11] - 机构净买入额较高的个股包括世嘉科技10832.61万元、川润股份6733.77万元、广合科技6480.29万元 [11] - 机构资金净卖出大智慧32724.93万元,山子高科16245.61万元,新泉股份12472.54万元 [11] 机构关注个股 - 国泰君安关注仙鹤股份目标价28.62元,较最新收盘价有25.14%上涨空间,评级增持 [12] - 豪能股份目标价23.64元,较最新收盘价有41.64%上涨空间,评级增持 [12] - 中信证券关注银龙股份目标价14.00元,上涨空间39.30%,评级买入 [12]
刷新历史纪录,A股杠杆资金首破2.4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18 20:03
两融余额创新高 - 两融余额首度站上2.4万亿元关口 达到2.4054万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2] - 融资余额达2.3885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49% 17日净买入127.11亿元 [3] - 融券余额169.22亿元 呈现增加趋势 [3] 投资者参与情况 - 个人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 从9月1日761.48万名增至17日766.11万名 [4] - 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达181.8726万名 较1日增加5.1464万名 [4] - 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54.9679万名 较16日增加1.5975万名 [4] 行业配置偏好 - 电子 电力设备 非银金融 计算机等行业两融余额位居前列 均超1000亿元 [4] - 电力设备 电子 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获融资净买入100亿元至330亿元 [4] - 国防军工遭净卖出25.29亿元 轻工制造 石油石化等行业遭遇资金净流出 [4] 个股配置集中度 - 16只股票两融余额超100亿元 东方财富和中国平安超240亿元 [5] - 阳光电源最获青睐 获净买入51.8亿元 [5] - 胜宏科技 先导智能 宁德时代等热门股获融资净买入金额较高 [5] 市场走势分析 - 9月18日三大指数午后回调 沪指跌1.15% 深成指跌1.06% 创业板指跌1.64% [6]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3.13万亿元 较前一日放量7584亿元 [6] - 市场可能从加速上涨转换为高位震荡态势 [6] 政策环境影响 - 美联储启动年内首次降息 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8] - 短期对A股预期已释放 中长期利好市场 [8] - 全球宽松在即 中国反内卷和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加码 [9] 中长期展望 - 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 A股估值较低 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 [9] - 无风险收益系统下沉 资产管理需求井喷和增量入市成为历史必然 [9] - 制度变化对股市估值具有关键影响 经济政策改革提振中国资产价值观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