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紫荆文化集团举办系列文化项目发布及签约活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22:41
紫荆文化集团重点项目发布 - 公司在深圳文博会展厅举行2025年系列文化项目发布及签约活动 [1] - 活动推出文旅、出版等多个重点文化项目 [1] 数字文化创新项目 - 旗下联合出版集团推出"中华文化有意思"融合出版品牌,顺应Web3.0时代传播特征 [2] - 通过多元载体展现中华文化美好和趣味,为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提供创新表达 [2] - 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发布"深港文化使者"数字藏品,加强深港文化交流 [2] 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 - 大同出版传媒与香港九龙青年联席会议合作组织香港青年赴湖南感受红色文化 [3] - 与江苏省文投集团大运文旅公司合作打造服务内地及港澳青少年的文旅平台 [3] - 与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化内地与港澳青少年交流互访合作 [3]
百纳千成(300291):跟踪报告:剧集亮相芒果招商会,储备影片望暑期上映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23 1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剧集储备项目多,新签多个文旅订单,主投电影有望暑期档上映,营业收入有望延续较快增长 [3] - 2025年储备剧集数量多且部分获头部平台推荐,文旅业务新签多个项目有望带来稳定收入增长,但电影业务表现不及预期拖累业绩,下调2025 - 2027年EPS预测和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739、985、1210、1335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 7.9%、71.1%、33.4%、22.9%、10.3% [5]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186、 - 393、140、176、209百万元,增速分别为 - 995.8%、 - 111.5%、135.6%、25.5%、19.0% [5]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 0.20、 - 0.42、0.15、0.19、0.22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5.2%、 - 12.5%、4.3%、5.1%、5.7% [5] -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25 - 2027年分别为31.58、25.15、21.13 [5]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3.80 - 7.03元,总市值4417百万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942/929百万股,流通B股/H股为0/0百万股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3137百万元,每股净资产3.33元,市净率1.4,净负债率 - 35.11% [7] 升幅情况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1%、 - 12%、 - 4%,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 - 3%、 - 5%、 - 10% [10] 事件及业务情况 - 2025年5月15日公司出品剧集在芒果招商会获推介,2025年有望成剧集大年,近十部剧集有望播出,若上映剧集收入有望同比增长 [11] - 储备主要影片已完成摄制进入后期制作及报审阶段,2025年内均有可能上映,文旅业务除已运营街区外新签约多个项目,有望成重要增长点 [11] 可比公司及目标价 - 选取华策影视、华智数媒、光线传媒为可比公司,取2026年PE平均值36.34x,给予百纳千成目标价6.90元,相比前次预测下降12% [13][14]
第二十届西博会开幕在即 甘孜州多维度展示发展成果与产业优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5:46
西博会甘孜州参展概况 - 甘孜藏族自治州借力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全方位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重点推介文旅、能源、有机等优势产业资源 [1] - 展区采用"1+3+N"创新模式,其中"1"聚焦"十四五"发展成就,"3"突出文旅、能源、有机三大核心产业,"N"涵盖美食、天文、非遗等多元文化 [2] - 主题展馆细分为成就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展、非遗展三个展厅,以革命红、生态绿、天空蓝三色串联能源、有机、文旅发展图谱 [2] 能源产业发展 - 甘孜州能源可开发量达2.5亿千瓦,其中光伏可开发量1.5亿千瓦居四川省第一 [3] - "十四五"期间建成清洁能源装机2058万千瓦,在建2269万千瓦,水电规模全省第二、光伏规模全省第一 [3] - 全球最大水光互补柯拉光伏电站为标志性成果 [3] 高原特色农业 - 建成97.76万亩"三江六带"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创建50个省州现代农业园区 [3] - 361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设立有机专柜展示酒肉茶菌果药水蔬粮油十大类优质农特产品 [3] - 47家企业参展农特产品展区,涵盖牦牛、藏香猪、青稞等七大种类 [6] 文旅产业成果 - 拥有115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671.85亿元 [4] - 非遗展重点展示德格印经院、"蜀山之王·千面贡嘎"景观及"十一环十骨干"精品游线 [4] - 配套开展非遗歌舞、原生态表演等民族文化展演活动 [7] 投资合作与推广 - 《飞夺泸定桥》主题元宇宙项目将在西部投资说明会签约 [5] - 举办成都-甘孜、浙江-甘孜农商对接会及炉霍县农产品专场推介,多个项目计划现场签约 [5] - 组织20名网络名人组成"甘孜体验团"打卡展馆,电商团队通过直播带货推广松茸、藏红花等农产品 [5]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26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 [1] -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3] AI赋能文化内容生产 - 腾讯混元大模型作为技术基底,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 [2]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计划投放,生成符合游戏画风的素材,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接近80%,海外发行端占比70% [3] - AI智能客服已进入三七互娱所有游戏,准确率超过80%,优化游戏体验并降低成本 [3] 机器人及智能硬件创新文化消费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亮相文博会,其机器人已进入多个景区成为"流量担当",通过定制化IP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4][5] - 宸境科技智能头显提供沉浸式游船VR体验《天枢·古运河的心跳》,结合无锡地标与非遗元素,提升游客体验并助力景区增收 [5] - 机器人、VR眼镜等智能硬件需避免同质化,通过场景适配和衍生消费开辟新路径 [5] 科技助力文化传播与传承 - 《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国风美术风格融入传统节日,海外推广触达3.6亿次用户,科技手段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6] - 腾讯云AI影像修复技术转录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解决老旧影像残缺、模糊等问题 [7] - 广东群宇互动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杭州何璇智能机器人演奏《青花瓷》,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7]
数读经济“新信号”:“破圈”消费场景点燃内需新引擎
新华社· 2025-05-22 21:47
传统商业业态转型 - 合肥百盛购物中心通过引入20余家安徽首店级二次元品牌,将18000平方米空间改造为潮流地标,吸引95后客群占比达80%,部分店铺月营业额突破百万元,较改造前翻倍增长[1][2] - "谷子经济"(动漫游戏IP衍生商品)成为驱动传统商场转型的核心动力,商场通过二次元周边经济重构商业逻辑[2] - 合肥"元·书局"由传统书店升级为"文化元宇宙"空间,引入裸眼3D等数智设备后青少年客群增长120%,文创销售额提升75%[2]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芜湖古城结合汉服巡游与全息投影重现古米市场景,西安大雁塔推出"雁塔流光"AR秀,敦煌莫高窟运用VR技术展示数字洞窟,形成"文化+科技"沉浸式体验[3] - 黄山市祁门县通过"祁民公社"乡村综合体整合乡土工厂、社群共居等业态,吸引城市青年创业,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5%,返乡创业青年数量创十年新高[3][4] 消费市场数据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24%,显示消费市场持续复苏[4] - 商务部研究院指出业态融合打破传统消费局限,通过跨界整合资源为服务消费注入新活力,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4] 新兴消费群体特征 - 二次元周边经济、数字游民社区等新业态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如合肥商场80%客群为95后,乡村综合体吸引城市青年创业[1][2][3] - 消费需求从购物餐饮转向文旅融合服务,技术革新推动老业态焕新,如书店转型后客单价与体验感显著提升[2][3]
焦点访谈|生物多样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5-22 21:39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 - 湘华鲮作为湖南特有鱼类通过技术攻关实现"驯养—繁殖—养殖"产业化,从濒危状态恢复[5][7] - 怀化市企业家张在权投资建设保种、繁育和商品鱼养殖基地,带动当地养殖户参与[8] - 全国2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恢复性增长,100余种濒危植物获抢救性保护,种质资源库保存超300万份实物资源[14] 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 - 伊春市森林覆盖率83.8%,红松面积从4万公顷增至8万公顷,通过《红松保护条例》和技术手段强化保护[16][18] - 伊春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针对银发经济和亲子研学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激活400万公顷林海资源[20][23][27] - 桦树汁产业年产量超200万吨,形成采集-加工-销售产业链,成为林区经济新增长点[28][30] 政策与全球合作 - 黑龙江省出台《桦树液采集管理办法》规范生态资源利用,平衡保护与开发[30] - 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写入20余项国际联合声明,设立昆明基金支持15个发展中国家[32] - 生态质量指数(EQI)达59.95,荒漠化土地持续缩减,森林覆盖率25%全球增长最快[14]
“消费第一城”再发力,上海锚定提振消费新引擎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35
上海消费市场现状 - 2024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占比不足50%,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1][7] - 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全国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1年居首 [2] - 上海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地,首店经济领跑全国,2024年1-4月新增首店301家,高能级首店占比16% [2][10]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 - 上海推出六大行动: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 [1] - 政策强调收入与消费联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重点行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4] - 强化生育养育保障,加快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政策,增加托幼服务供给 [4] 服务消费升级方向 - 上海服务消费7项举措聚焦提质升级,包括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旅游城市、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7][8] - 推动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引入国际乐园IP(如乐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预计乐高乐园年客流240万人次 [8] - 首次提出"丰富悦己消费",支持健康养生、兴趣课程、解压疗愈等新业态 [9] 新型消费培育重点 - 发展数字娱乐IP联动生产制造,开发主题文旅秀演项目 [9] - 扩大银发消费供给,优化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上门助浴等新业态 [5][9] - 促进首发经济升级,2024年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0] 大宗消费更新措施 -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4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8.8% [12] - 汽车消费以置换更新为主,占比超30%,燃油车更新达50% [13] - 房地产政策侧重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旧房改造,配合城市更新需求 [13]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 政策链接新兴产业生态,如数字消费、银发消费,促进供需对接 [10] - 需提升消费国际化水平,深化AI时代全球消费网络中心地位 [14]
淄博两个旅游宣传推广案例获省级表彰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20:25
山东省旅游宣传推广案例评选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2024年"好客山东"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案例征集工作,最终评选出十佳案例10项和典型案例12项 [1] - 淄博柿红齐鲁·旅韵四时红叶柿岩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案例入选十佳案例,淄博旅游"跨界"融合案例入选典型案例 [1] 十佳案例名单 - 济南市"这一站,济南"旅游营销品牌打造 [3] - 青岛市2024胶东海洋童玩季宣传推广 [3] - 淄博市柿红齐鲁·旅韵四时红叶柿岩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3] - 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国潮文化节"传统与潮流沉浸式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3] - 东营市"绿皮火车·慢游东营"以场景创新文旅营销新范式 [3] - 潍坊市"风筝故乡 山海潍坊"点亮潍坊文旅新名片 [3] - 威海市"千里山海 冬游威海"全媒推广活动 [3] - 日照市"向着太阳遇见你"文旅+多维联动高校推广活动 [3] - 聊城市"两河之约'新'动聊城"文旅新媒体推广行动 [3] - 临沂市"沂蒙四季好时光"旅游宣传推广 [3] 典型案例名单 - 济南市"发现最美济南"网络互动活动 [5] - 青岛市青岛海鸥季宣传推广 [5] - 淄博市淄博旅游"跨界"融合奏响文旅宣传推广"新乐章" [5] - 枣庄市大小搭配枣庄"文旅两官"营销破圈新路径 [5] - 东营市黄河口国际观鸟季宣传推广活动"鸟浪"点燃东营旅游新热点 [5] - 烟台市"乡情烟台 寻根之旅"品牌活动邀东北老乡"常回家看看" [5] - 烟台市"到烟台看最美日出日落"创新目的地营销品牌IP [5] - 济宁市"舌尖上的家书"济宁文旅大学生暖冬行动 [5] - 泰安市"我们是黄河泰山"三位一体多平台全域宣推 [6] - 滨州市"黄河两岸滨州美"精品文旅线路研发推广活动 [6] - 德州市"冬游德州 焕彩中国年"城市IP宣传推广活动 [6] - 菏泽市"为菏而来"营销推广活动 [6] 红叶柿岩旅游区文旅创新实践 - 探索"昼夜交织,四季出游"时间战略,以"四季有景、文化为魂"为核心理念,打造全年不间断全时全域文旅盛宴 [8] - 春季推出"云上的郁金香"赏花节承接"春季赏花旅游"热潮 [10] - 夏季红叶柿岩夜游季持续171天(4月-10月),推出漂流、山地滑车、露营、泼水狂欢、板凳龙、烟花秀等特色项目,打造"小丽江"古村场景 [12] - 秋季依托"万亩原生红叶林+齐长城文化长廊",融合唐、宋、明三代国风服饰打造"长城脚下红叶浓"主题IP [14] - 冬季携手开心麻花打造国内首部旅游演艺作品《奇幻聊斋》,以"文化IP+现代舞台技术"创新展现地域文化 [16] - 未来将持续深耕旅游消费场景创新,引入前沿科技和多元文化元素打造新颖独特旅游体验 [16]
引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上海力推“人工智能+消费”
国际金融报· 2025-05-22 20:04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上海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需求侧、服务侧、环境侧发力,通过六大行动和政策协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服务消费质量、新型消费培育及消费环境[1][3] - 方案强调"人工智能+消费"等前沿技术应用,推动低空经济、超高清视听、脑机接口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转化[6][8] - 政策延续中央"以旧换新"导向,加力扩围消费品更新,并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9][10] 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行动 - 提出七项举措: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博物馆之都、大美术馆计划)、建设世界级主题乐园矩阵(引入国际IP、存量乐园升级)、引进高能级国际赛事、文旅商体展联动、深化服务业开放(电信/教育/医疗等)[4] - 上海在零售、文旅、健康、金融、IT等领域基础雄厚,线上信息服务消费(网络游戏/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发展迅速[5] - 服务消费趋势呈现绿色/智能/数字化新业态,国货消费升温,需求向个性化、多元化演进[5] 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 培育前沿数字消费:推动AI、VR、大数据技术应用,举办高规格AI展会,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如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脑机接口)[6][8] - 探索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拓展应用,推动超高清芯片/显示技术研发,落实脑机接口产业培育方案[6] - 科技驱动旅游转型,利用AI大模型发展效益型旅游模式(如"入浙游"大模型),避免过度拥挤[8] 大宗消费更新与消费环境提升 -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消费升级并加快消费节奏[9] - 优化消费环境:推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试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覆盖商圈维权联络点[9] - 强化投资支撑:政府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投资,支持消费类项目发行REITs[10] 其他重点举措 - 扩大银发消费、悦己消费、邮轮消费,促进首发经济发展[7] - 建立服务消费/银发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开展全口径消费统计[9] - 政策协同联动:评估宏观政策与消费政策一致性,加强消费帮扶[9]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 2025-05-22 18:46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 各地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古城村落文旅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国际化 [2] 非遗技艺产业化 - 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侗族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艺开发600多款产品,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增至超1800万元,带动1200多人就业 [3][4] - 赤峰市巴林右旗形成年产值2亿元的蒙古族服饰、挂坠、工艺品产业,将《格斯尔》史诗元素融入设计 [5] - 江苏昆山推出"园林实景演出"项目,山西阳城将琉璃烧制技艺应用于建筑和工艺品领域 [5] 古城文旅融合 - 丽江古城恢复30个文化院落,打造"慢生活"体验,2024年接待游客8064.3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6][7] - 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2-3天延长至15-30天,实现从"传统旅游"向"深度旅居"升级 [7] - 北京千余条胡同、广州永庆坊等通过文旅文创融合释放文化资源动能 [8] 汉服产业国际化 - 曹县形成全国最大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从业者近10万人,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全国市场50% [9][10] - 产品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10余国,希腊实体店开业首日引发抢购 [9][10] - 企业联合高校开发仿古织锦技术,纹样复原度超90%,并针对海外市场扩展至12个尺码 [10] - 汉服登上米兰展演等国际舞台,意大利博主、埃及留学生等海外群体成为文化传播者 [10][11] 文化IP出海 - 传统刺绣、游戏《黑神话:悟空》等通过市场化路径加速国际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