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再生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能源署: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达3.3万亿美元,中国贡献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8:58
全球能源投资概况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投资约2.2万亿美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投资约1.1万亿美元 [1] - 能源安全对全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需发展自由贸易保障供应链稳定 [1] 能源投资失衡问题 - 全球能源投资在行业分布、技术品种、国别分布方面存在失衡 [2] - 2025年非洲能源投资预计较2015年萎缩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仅为2% [2] - 国际能源署呼吁调动更多国际资金投资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项目 [3]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角色 - 中国在电动车、光伏、太阳能产品和绿色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投资国,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 [3] - 2015年至2025年,中国在全球能源投资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5] 电力主导时代的投资趋势 - 工业制冷、电动出行、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推动电力需求激增,重塑全球能源投资格局 [6] - 2025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预计达1.5万亿美元,低碳发电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6] -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激增,聚焦太阳能、光伏和风能 [7] 中国在电气化领域的示范作用 - 中国在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大巴等领域普及度高,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7] - 中国设备制造商在电气化领域商机无限 [7]
这些成就亮眼提气
搜狐财经· 2025-07-10 07:13
宏观经济表现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在经济发展史上属于前所未有 [1] - 2021-2024年经济年均增速5.5% 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最终消费贡献率56.2% 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1] 研发与产业升级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1]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超30万亿元/年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20.9亿千瓦 比"十三五"末翻一番多 绿电占比达1/3 [3] 能源与环保 - 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1]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 [5] - 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船舶和海工装备全球市场份额超50% [1] 企业发展与外资 - 民营企业数量达5800多万户 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 [1] - 2021-2024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 超"十三五"总额 [3] 新兴产业与消费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较"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4] - 医保目录新增402种药品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升至64.6% [2] 基础设施与民生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实现充分就业 [5] -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 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5]
美清洁能源转型遇挫:特朗普法案使可再生能源产业面临“核反应堆级”倒退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7:07
政策影响 - 特朗普签署的新法案大幅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被视为美国清洁能源转型的重大挫折 [1] - 根据预测,未来15年美国将减少约300吉瓦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相当于300座核反应堆的发电能力 [1] - 大量原本计划中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可能被迫搁置或取消 [1] 政策背景 - 该法案标志着对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清洁能源激励政策的全面逆转 [1] - 此前税收抵免措施旨在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1] 行业影响 - 新政策可能影响美国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中的竞争力 [1] - 可能导致国内电价上涨,进而影响消费者和企业利益 [1] - 化石燃料行业和部分共和党议员支持这一政策转向 [1] 政治与行业反应 - 来自可再生能源投资较多州的国会议员可能面临选民反弹 [1] - 硅谷科技巨头对美国能源政策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这关系到美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与中国的竞争态势 [1] - 政策逆转将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造成深远影响 [2] 政治博弈 - 国会内部的政治博弈导致一些来自绿色能源大州的议员支持这项看似与其选区利益相悖的法案 [2] - 政策转向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背景下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 [2]
(进博故事)葡企逐梦进博 叩响“机遇之门”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38
中葡贸易合作 - 中国消费者对葡萄牙红酒、橄榄油等特色商品关注度连年攀升 [1] - 进博会架起贸易桥梁,加速葡萄牙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1] - 葡萄牙企业通过进博会达成交易并建立新关系 [2] 葡萄牙企业参展成效 - 至善(葡萄牙)有限公司2024年首次以组展机构身份邀请14家葡萄牙企业参展进博会 [3] - 葡萄牙乳制品企业首次参展即与天猫国际等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向 [5] - 葡萄牙食品协会因上届进博会成效显著,早早明确第八届参展意向 [5] 中国市场拓展案例 - 茉汰(中国)参加首届进博会后,中国市场销售额实现30%以上复合增长率 [8] - 茉汰在中国市场月销量达到其在葡萄牙年销量水平 [8] - 2024年多家首次参展的葡萄牙企业将中等规模进口商和分销商列为首选合作对象 [8] 进博会平台价值 - 进博会帮助葡萄牙企业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并达成更多交易 [6] - 葡萄牙企业通过进博会发布新品并获取中国市场前沿反馈 [9] - 进博会绿色办展理念与葡萄牙企业环保生产理念高度契合 [9] 中葡多元化合作领域 - 葡萄牙希望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与中国加深技术合作 [10] - 葡萄牙汽车制造与模具生产产业有望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 [10] - 中国与葡萄牙在蓝色经济、新能源、电子商务、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10] 未来合作展望 - 葡萄牙企业家协会与进博会工作组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试水中国市场 [11] -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葡萄牙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投资涵盖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 [10] - 第八届进博会推介会在里斯本成功举办,预示更多葡萄牙企业将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 [11]
一文读懂“大漂亮”法案对美国各行业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7-09 16:21
私募基金行业 - 私募基金行业成为法案最大受益者之一,价值13万亿美元的行业成功保留"附带权益"税收漏洞,允许以较低的长期资本利得税率而非更高的所得税率缴纳绩效利润税,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税收 [2][3] - 法案还通过固定债务利息税扣除并扩展至折旧和摊销,为许多私人股本支持的公司降低税率 [4] - 私人信贷基金未能获得近11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业务发展公司"股息税限制条款未被纳入最终法案 [4] 零售业 - 法案削减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90亿美元拨款,幅度不到1%,但直接影响全国食品和饮料杂货支出,食品公司如Conagra、Kellogg和Kraft Heinz受SNAP用户支出占比最高,面临销量压力 [5][6] - 法案逐步取消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货物关税豁免,对实体零售商构成利好,此前亚马逊等在线零售商利用该豁免压低成本 [6] - 餐饮业因针对服务员和小费收入的2.5万美元税收扣除而受益 [6] 医疗保健业 - 医疗保健行业避免最严厉削减,Medicaid资金削减幅度小于预期,推动Tenet Healthcare和HCA Healthcare等营利性医院连锁企业股价上涨 [7][8] - 到2034年法案将导致118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险,小型医院因对Medicaid依赖可能陷入困境 [8] 能源业 - 煤炭行业成为赢家,冶金煤生产商可在2029年前申请2.5%的成本税收抵免 [9] - 地热、水电和核能等零碳能源保留丰厚税收抵免 [9] - 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将失去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电动汽车税收激励措施将在9月后取消,房主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和热泵抵免将在2025年后逐步取消,2023年该项抵免总额高达84亿美元 [9] - 电池制造商在2033年前可获得税收抵免,但新规要求更高美国制造比例 [10] 科技业 - 特斯拉等依赖电动车税收激励和排放信用销售的公司受直接冲击,电池、充电站和太阳能屋顶业务均面临不利影响 [11] - AI领域未能获得对州级AI监管的10年暂停提议,OpenAI和Anthropic等AI开发商将面临美国各州新规压力 [11] - 私人航天公司如SpaceX和Blue Origin受益于法案允许航天港通过市政债券市场融资条款 [11] 国防军工 - 国防预算额外增加1500亿美元,总预算朝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迈进,新增资金包括230亿美元用于导弹防御系统、280亿美元用于造船业 [13] - 洛克希德马丁、RTX等传统国防承包商,以及Anduril和Palantir等新兴和科技承包商将受益,造船资金利好HII和通用动力Electric Boat子公司 [13] 高校 - 法案对部分富裕大学征收高达8%的投资收益税,评判标准是学生捐赠基金人均超过200万美元的学校,哈佛大学预计每年损失2.67亿美元 [14] - 法案对学生贷款、医疗和营养支持的削减可能间接推高大学成本,挤压州政府对公立大学的资金支持 [14]
汇总丨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新京报· 2025-07-09 14:33
经济发展 - 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排名前三经济大省2024年总量,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 "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 [5] - 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至5800多万户,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 [3] 制造业 - 我国连续15年保持全球制造业首位,每年制造业增加值超30万亿元,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4]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体系,产业链韧性持续提升 [16] 外商投资 - 2021-2024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十三五"总额,外资企业贡献1/3进出口和1/4工业增加值 [11] 绿色产能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1/4,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 [12][14] - 新能源发电装机超煤电,每3度电有1度绿电,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番 [12][1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 [15] 科技创新 - 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至1.2万亿元,投入强度达2.68% [18]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大型邮轮、LNG运输船、空间站、第四代核电站等多项全球首创技术突破 [17] 基础设施 - 2024年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冷链物流覆盖全国 [10]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占全球1/3 [16] 民生保障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医保目录新增402种药品 [6][8]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14年,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 [9]
英伟达,再创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7-09 07:44
市场表现 - 美国股市周二小幅震荡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65.6点 跌幅0.37% 报44240.76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微跌4.46点 跌幅0.07% 收于6225.52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微涨5.95点 涨幅0.03% 报20418.46点 [1] - 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中仅5个收涨 能源板块表现突出 涨幅2.72% 公用事业和必需消费品板块跌幅居前 均超过1% [2]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71% 爱奇艺涨超3% 京东 新东方涨超2% 阿里巴巴涨1.62% [6] 行业动态 - 能源板块受益于国际油价上涨 WTI原油期货上涨0.59% 收于每桶68.33美元 布伦特原油上涨0.82% 至每桶70.15美元 [9] - 可再生能源板块走弱 SunRun下跌11.4% Enphase Energy下跌3.6% SolarEdge Technologies下跌1% [7] - 铜概念股普涨 麦克莫兰铜金收涨2.53% Taseko Mines涨4.26% 纽约期铜一度飙升16% 最高报5.8955美元/磅 [8][9] 公司表现 - 英伟达上涨1.11% 收于每股160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市值突破3.9万亿美元 [5] - 奈飞 亚马逊 谷歌分别下跌逾1% 特斯拉上涨1.3% [5] - 疫苗制造商莫德纳大涨8.8% 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强的成分股 [7] 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施 [2]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 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3] - 特朗普考虑对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附加税 [8]
全球首发!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量产在即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天鹏电源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公司全球首发可量产350Wh/Kg固态圆柱电池 应用于具身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 e-Bike等领域 [1] - 采用NCMA Ni93超高镍三元正极和低膨胀硅碳负极 实现6100mAh标称容量 1C/3C充放电能力 [2][3] - 21700-60HES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 常温循环寿命≥800次 工作温度范围-10℃至65℃ [3] - 已完成国外头部客户安全验证 量产验证预计2024年底完成 将从中试线转向全球市场 [4] - 计划2027年量产5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 采用硫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5] 天鹏电源产能布局 - 母公司为蔚蓝锂芯 专注圆柱电池研发生产 覆盖NCM NCA LFP技术体系 [6] - 国内3大基地位于江苏张家港(2处)和淮安 马来西亚基地投资2 8亿美元 规划年产能10GWh [6] - 马来西亚基地一期产能4亿支/年 18650 21700电芯稳定供货 将投产5 8Ah 6 5Ah高端型号 [6] 2025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 论坛概况 - 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 探讨关键部材创新 绿氢项目应用趋势 7月10-11日在苏州举办 [10] - 设置PEM制氢技术研讨(邀请制) 供需对接 博世智能制造工厂参观等同期活动 [22][25] 技术亮点 - 清华大学展示4A/cm²高电密PEM电解水技术 膜电极性能达美国DOE2026目标 [30][34][58] - 深圳清华研究院突破电解海水制氢技术 开发兆瓦级系统并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明一等奖 [35][37] - 中能建氢能探索风光氢氨醇一体化 实施松原氢能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40][41] - 国氢科技推出"氢涌智氢岛"方案 实现ALK/PEM电解槽关键材料全自主化 [50] - 派瑞氢能展示碱性电解槽技术 参与国家863课题 获中船集团科技进步奖 [66][68] 材料创新 - Syensqo推出Aquivion短支链离聚物 覆盖制氢 储氢 用氢全产业链材料解决方案 [51][55] - 元泰能材开发电解水制氢膜技术 实现23项软件著作权和9项发明专利 [79][80] - 赢创推出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 助力AEM电解槽降本增效 [85][87] - 合肥工业大学研发AEMemr®系列膜 解决阴离子交换膜耐久性瓶颈 [89][90]
双碳研究 | AI用电激增!中国电网如何接招?
搜狐财经· 2025-07-08 23:27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规划 - 中国计划为国家电网新增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创历史纪录 [3][4] - 新增装机中风能占比超四分之一 达140吉瓦 较去年增长77% 规模相当于三峡工程 [5] - 光伏发电装机预计达380吉瓦 较去年增长35.5% 风光协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6] 风电产业发展 - 中国风力发电机产量占全球95% 彰显产业领先地位 [5] - 140吉瓦风电新增装机既是基础设施投资 更是国家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战略实践 [5] 光伏发电建设 - 380吉瓦光伏装机目标体现中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坚定决心 [6] - 风光协同发展模式为技术进步催生的电力需求提供保障 [6] 人工智能驱动能源需求 - 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呈指数级增长 [7] - AI与制造业、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供给体系的战略需求 [9]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 - 需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构建兼具安全保障与环保特性的新型电力系统 [9] - 基础设施升级是支撑数字化转型和满足AI产业刚性需求的关键举措 [8][9] 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投资是经济增长新动力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关键 [10] - 该布局使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竞争中占据先机 夯实能源独立基础 [10] - 中国计划引领国际能源变革趋势 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与环保领域地位 [10]
三部门: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快讯· 2025-07-08 14:16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核心要点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旨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零碳园区,推进园区低碳化改造,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 政策通过资金支持、审批创新、要素保障等多项措施,推动园区用能结构转型、节能降碳、产业结构优化等八大重点任务 [2][3][4][5][6] 重点任务 能源结构调整 - 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配置储能资源,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供应模式 [2] - 探索氢电耦合、生物质能、核能、光热、地热等清洁能源利用,推动供热系统低碳化 [2] 节能与产业优化 - 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及碳排放管理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3] - 鼓励园区布局低能耗、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发展"以绿制绿"模式,支持高载能产业向资源保障区域转移 [3] 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 - 优化园区电力、热力、氢能等基础设施,推动新建建筑按超低能耗标准建造,完善绿色交通设施 [3][4] - 支持园区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广低碳技术示范应用,形成商业化技术解决方案 [4] 管理与创新 - 建设能碳管理平台,强化用能负荷监控与调配能力,支持碳排放核算、多能协同等工作 [4] - 鼓励园区以虚拟电厂形式参与电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 保障措施 - 国家统筹资金支持,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信贷、企业债券等渠道融资 [6] - 简化审批流程,对多能互补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创新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模式 [6] - 加强用地用海要素保障,优先支持新能源电源、供电设施等新建项目 [6] 组织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园区改造,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建设 [7] - 各地区可推荐不超过2个园区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需提交建设方案并于2025年8月22日前完成报送 [7][8] - 建设期满后通过评估验收的园区将获国家级零碳园区认证,相关经验将作为行业低碳化改造参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