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 董事会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合规性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51
员工持股计划合规性说明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依据《公司法》《证券法》《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 [1] - 公司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情形 具备实施主体资格 [1] - 员工持股计划内容符合《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规定 推出前已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征询员工意见 [1] 决策程序与参与规则 - 关联监事已回避表决 相关议案决策程序合法有效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 监事会核实参与人员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参与对象范围合法有效 员工自愿参与无强制分配情形 [2] -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总数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0% 单个持有人份额不超过总股本1% [2] 实施目的与意义 - 员工持股计划旨在建立劳动者与所有者利益共享机制 调动核心骨干积极性 [2] - 计划有助于提升员工凝聚力与公司竞争力 实现公司、股东、员工利益一致性 [2] - 董事会认为计划符合《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要求 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 [2]
揭秘辰奕智能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广州日报· 2025-05-16 14:3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国内遥控器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拥有200多人的研发团队和180多项专利 [2]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营收连续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 - 自动化制造领域自研测试设备占比90%以上,生产设备和测试软件100%自主开发 [2] - 公司在品质管控、全球化服务和精细化成本管理方面具备较强能力,是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公司入围2023年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企业 [2] - IT组织从最初的人力资源部网管发展为流程与信息管理中心,管理看板实现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的数据实时共享 [2] - 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深入分析经营绩效数据,如ROE、净利润率等关键指标,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原材料成本问题并优化采购策略 [2] - 与SAP合作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端到端流程重塑、全球财务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优化 [2] 信息化与智能化进展 - 公司业务流程已实现IT化全覆盖,向无人化、智能化、精准化和在线化方向发展 [3] - 未来计划以订单为主线,升级迭代MES、PLM等外围系统,持续优化数字化建设 [3] - SAP系统在供应链管理和财务领域表现突出,实现业财一体化和成本追溯功能,有效管控工时乱报现象 [2]
雷赛智能: 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6:21
股票期权注销情况 - 公司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合计134,903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4%,涉及激励对象合计20人 [1] - 注销的股票期权包括因离职等原因不予以行权的125,250份(首次授予部分103,000份,预留授予部分22,250份)以及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未行权的9,653份 [5] - 注销事宜已于2025年5月12日办理完成 [1][6] 审批程序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包括《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等 [1][2] - 激励对象名单经过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 [2]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议案 [3][4] 股票期权调整情况 - 公司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由20.07元/股调整为19.95元/股 [4] - 公司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并修订相关条款 [3] 注销影响 - 本次注销的部分股票期权尚未行权,注销后不会对公司股本造成影响 [6] - 注销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管理团队的勤勉尽职 [6]
朗特智能(300916) - 2025年05月0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7:54
子公司发展情况 - 全资子公司朗腾未来专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领域,正做前期运营准备 [2] - 参股公司太阳库数字能源专注新兴能源技术、储能技术、光伏设备全球销售与服务,正进行业务布局和开拓及运营搭建 [2] 营收相关 - 2024 年海外营收较 2023 年提升 9.3%,主要增长为智能产品中的其他产品 [2] - 2024 年度海外直接销售占比 29.71% [4] 业务下滑原因及应对 - 2025 年第一季度消费类电子业务业绩下滑,原因是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通过客户间接销往国外,业务承压 [3][4][5] - 应对措施包括推行多利润中心模式、推进精益改善工作、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多元市场,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洲、东南亚等区域 [3][4][5] 基地建设 - 泰国基建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工程,预计 6 月部分区域可投入使用,关税政策尚待观察 [3] 人工智能领域 - 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主要为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等,应用产品为智能家居家电类、消费类等 [3] 产能情况 - 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处于良好水平,已新增生产基地、增加产线,预计 6 月正式投产扩充产能 [4] 分红政策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4 元(含税),未来会综合多因素制定包括分红、转送在内的各项安排 [4] 降本增效措施 - 2024 年度秉持“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时间最短化”原则,6 月启动精益项目导入,运用工具改善生产连续流产线、Layout 调整、加强供应链管控及标准化作业等,完成 94 项重点精益项目 [5] 重点研发项目 - 公司目前重点研发项目详见《2024 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主营业务分析—4、研发投入”部分 [5] 行业潜力及布局 - 从长期看,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政策支持推动下,智能控制器在各个行业都有较大增长潜力 [6] - 未来会持续发力新型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储能等新兴领域,围绕上下游进行产业布局 [6] 收购情况 - 2024 年 11 月 6 日拟收购龙之源 55%股权,2025 年 1 月 21 日终止收购,此次收购终止不会对公司战略规划、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后续会持续关注契合发展战略、有产业协同的收购机会 [6]
联创光电“硬科技”转型成效凸显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激光业务驱动业绩增长
全景网· 2025-05-06 19: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4亿元,归母净利润2.41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01亿元,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智能控制业务2024年总资产达21.31亿元,较上年增加1.8亿元,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98%,毛利率提升4.4个百分点 [6] 高温超导业务 - 高温超导单晶硅生长实现从0到1应用突破,核聚变装置工程可行性获初步验证,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业化提速 [2] - 完成极型加热装置调试验收,实现大中小系列标准化超导磁体制造及系统测试,轮毂感应加热样机完成技术验证 [2] - 开展硅单晶生长用Cusp高温超导磁体产品定型与批量生产,水平场高温超导磁体完成设计及关键技术验证 [3] - 按"星火一号"工程需求开展超导磁体系统总体设计,突破百米级大电流子缆研制及低温载流性能测试 [3] - 成功中标央企及院所可控核聚变磁体项目,累计拥有54项超导产业专利 [3] 激光业务 - 全球激光武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50亿美元增至2030年2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9% [4] - 形成高端泵浦源激光器件、激光器集成产品及激光反无人机整机系统完整产品布局 [4] - 光刃系列完成迭代升级:光刃-ⅠB完成一体化软件架构开发,光刃-Ⅱ攻克光学难题,光刃-ⅡA自主设计一体化方舱平台,光刃-Ⅲ形成高/中/低三层次产品体系 [4] - 实现全流程图像识别自主化、伺服系统闭环控制自主化及装备全流程自动控制,开发多套组网集中控制系统 [5] - 2024年完成14件知识产权技术交底与申报资料确认 [5] 智能控制业务 - 成立创新研究所强化智能家电、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技术优势 [6] - 在泛家电、汽车及工控领域新增多家头部客户,市场份额显著扩大 [6] - 在末端风机驱动、工业车辆控制领域推出多项国内先进水平技术成果 [6] 背光源业务转型 - 2024年压缩低毛利手机背光源业务,聚焦平板、车载和工控背光源高端应用场景 [8] - 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加强供应链管控,完成大额手机背光源存货减值计提 [8] - 2025年3月背光源业务实现扭亏为盈 [8] 行业环境 - 国家通过资金扶持与税收优惠推动激光产业技术升级,强化政策引导加速超导商业化进程 [8] - 智能控制领域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 [8] - 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推动相关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8]
深圳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对错综复杂国际贸易环境 打造硬核竞争力 发掘市场新机会
深圳商报· 2025-05-06 00:28
深圳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策略 - 深圳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灵活策略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1] - 企业采取内外贸双轮驱动和开拓新兴市场的策略分散风险 [2] - 行业建议出海目的地需满足政局稳定和外汇自由兑换两大前提 [5] 全球化布局与供应链管理 - 洲明科技在全球销售网络布局均衡,包括欧洲和亚非拉地区,以分散政策风险 [2] - 洲明科技通过收购美国本土LED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规避关税影响 [2] - 拓邦股份在墨西哥、印度、罗马尼亚、越南等地建立生产基地,降低单一市场关税风险 [2] 技术创新与产品竞争力 - 光峰科技以自主创新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激光工程投影设备完成多个国际展项 [3] - 光峰科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应对关税政策调整,将挑战转化为供应链重构和技术升级契机 [3] - 海恒智能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4] 新兴市场开拓与跨境电商 - 非洲市场被推荐为重要出海目的地,优先选择东非、西非、南非 [5] - 丰天全球供应链公司转型培育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品牌 [6] -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推动中亚、东南亚、东亚、非洲、南美地区的电商平台开发 [7]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企业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自主品牌路线,增强议价能力 [6] - 跨境电商行业面临挑战,但有机会开辟新赛道和市场 [7] - 行业需在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市场营销方面快速升级迭代 [7]
拓邦股份(002139):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多路径向智能化迈进
国信证券· 2025-04-30 1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拓邦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多路径向智能化迈进 [1] - 营收规模首破百亿元,工具和家电业务稳健,智能汽车业务快速增长,数字能源收入受电芯价格影响下降,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 [2] - 公司提质增效,毛利率稳步提升,管理费用优化,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智能产业 [3]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42亿元,同比增长17.23%;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0.00%;扣非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5.4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71亿元,同比增长15.24%;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5.24% [1][10]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10.1/11.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6/14X [4][29] 业务板块 - 工具和家电业务是主营基本盘,2024年收入79.81亿元,同比增长25.5%,占收比76.0%,汽车和家电收入相当且均同比20%以上增长 [2] - 智能汽车围绕电动化和高阶智驾应用建立产品矩阵,2024年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21.1% [2] - 数字能源收入同比降低17%,受电芯市场价格下降影响 [2] - 机器人领域2024年营收4.68亿元,同比增长6.09%,储备移动机器人底盘技术,构建空心杯电机产品平台并批量供货 [2] 盈利指标 - 2024年毛利率22.97%,同比提升0.66pct,各板块毛利率均同比提升,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4%,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pct,销售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 [3][16] 营收预测 |收入分类|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工具和家电(工具收入)|324150万元|405187万元|465966万元|528871万元|594980万元| |工具和家电(工具增长率)|0.05%|25.00%|15.00%|13.50%|12.50%| |工具和家电(工具毛利率)|23.78%|24.20%|24.50%|25.00%|25.20%| |工具和家电(家电收入)|316649万元|393595万元|452635万元|513740万元|577958万元| |工具和家电(家电增长率)|2.41%|24.30%|15.00%|13.50%|12.50%| |工具和家电(家电毛利率)|22.06%|22.80%|23.00%|23.30%|23.5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收入)|214021万元|167200万元|197296万元|228863万元|263193万元|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增长率)|5.13%|-21.88%|18.00%|16.00%|15.0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能源毛利率)|19.37%|20.00%|20.50%|21.00%|21.5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收入)|17195万元|38000万元|57000万元|76950万元|96188万元|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增长率)|-|121.00%|50.00%|35.00%|25.00%| |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智能汽车毛利率)|-|25.00%|25.00%|25.00%|25.00%| |机器人(收入)|44159.6万元|46849.00万元|51534万元|59264万元|71117万元| |机器人(增长率)|-|6.09%|10.00%|15.00%|20.00%| |机器人(毛利率)|-|28.68%|29.00%|28.50%|28.00%| |总收入|899234万元|1050832万元|1224430万元|1407688万元|1603435万元| |总收入增长率|1.32%|16.86%|16.52%|14.97%|13.91%| |毛利率|22.31%|23.24%|23.51%|23.88%|24.09%|[26][29]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投资评级|昨收盘(元)|总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2024A)|归母净利润(2025E)|归母净利润(2026E)|PE(2024A)|PE(2025E)|PE(2026E)|PEG(2025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139.SZ|拓邦股份|优于大市|13.5|167.9|6.7|8.6|10.6|25.0|19.6|15.8|0.8| |002402.SZ|和而泰|无评级|19.2|177.7|3.6|7.3|9.5|48.8|24.3|18.6|0.4| |003028.SZ|振邦智能|无评级|41.9|46.8|2.0|2.6|3.2|23.0|17.8|14.6|0.7| |002925.SZ|盈趣科技|无评级|15.6|121.0|2.5|4.0|5.4|48.1|30.6|22.4|0.7|[31] 财务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0.41|0.54|0.67|0.80|0.94| |每股红利(元)|0.08|0.09|0.13|0.16|0.19| |每股净资产(元)|5.04|5.35|5.80|6.44|7.19| |ROIC|9%|11%|11%|12%|14%| |ROE|8%|10%|12%|12%|13%| |毛利率|22%|23%|24%|24%|24%| |EBIT Margin|6%|7%|8%|8%|8%| |EBITDA Margin|9%|10%|10%|11%|11%| |收入增长|1%|17%|17%|15%|14%| |净利润增长率|-12%|30%|26%|19%|18%| |资产负债率|44%|48%|46%|45%|43%| |息率|0.6%|0.7%|1.0%|1.2%|1.5%| |P/E|31.5|24.2|19.5|16.3|13.9| |P/B|2.6|2.4|2.2|2.0|1.8| |EV/EBITDA|27.2|20.9|17.9|15.1|13.2|[32]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业绩快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09 07:04
2024年度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96.60亿元,同比增长28.66%,主要因客户订单交付增加及新客户、新项目订单增长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9.92%,增速受汇率波动及子公司铖昌科技行业需求延期导致的暂时性亏损影响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6.02%,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性恢复 [2] 经营战略与运营优化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加强市场拓展和产品覆盖面,优化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供应体系及生产制造体系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2] - 通过聚焦高价值客户、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深度优化,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 [3] - 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研发效率提升、供应链资源优化和外汇管理,有效改善整体费用率 [9]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同向上升,因新项目、新客户订单持续增加导致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和市场份额提升 [8][9] - 在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综合效应下,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明显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因毛利率持续提升和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9] 公司治理与结构变动 - 公司总股本由925,192,285股减少至925,080,285股,注册资本由925,192,285元减少至925,080,285元,因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11.20万股 [13] -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和备案 [13]
拓邦股份(002139):收入回归双位数增长 机器人和AI整机等创新业务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3-31 08:33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重启增长 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5.01亿元 同比增长16.78% 归母净利润6.71亿元 同比增长30.25% [1][2][3] - 工具和家电基本盘业务收入79.81亿元 同比增长25.48% 毛利率23.17% 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4] - 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0.52亿元 同比下降6.32% 其中智能汽车收入3.80亿元 同比增长121.07% [4] - 机器人业务收入4.68亿元 同比增长6.09% 毛利率28.68% 同比提升0.58个百分点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10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送样 具备0.1mm级精密操作能力 [1][5] 财务表现 - 综合毛利率22.97%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6.39%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7] - 三项费用率15.14% 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2亿元 显著高于净利润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 同比增长25.42% [3] 业务战略 - 实施"两步走"策略:优化部件产品能力提升客户份额 深耕"四电一网"技术拓展整机品类 [3] - 2025年三大战略重点:部件业务扩大份额 AI整机业务突破 加速市场出海 [3] - 海外制造平台产值超22亿元 增长超70% 覆盖越南/印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多地 [8] 创新业务进展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6.72亿元 同比下降17.16% 重点拓展工商储/家储/房车电器电源等定制化场景 [4] - 智能汽车核心产品包括激光雷达电机(收入过亿)和充电桩 [4] - 机器人业务构建伺服驱动+电机+运动控制平台 空心杯电机8mm/10mm产品平台实现批量供货 [5] - 储备灵巧手执行器技术 集成空心杯电机/编码器/减速箱/滚珠丝杠等关键组件 [5] 成长预期 - 通过产品创新与降本增效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7] - 基本盘业务受益行业智能化提升与端侧AI技术渗透 [4] - 创新业务打开中长期发展空间 包括数字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AI整机等领域 [1][4]
华之杰IPO前向陆亚洲家族分红1.97亿 募投项目5年未动工疑股东退出秘而不宣
长江商报· 2025-03-31 08:15
3月28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对华之杰上市申请进行了审议,认为其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 露要求,但还有问题未解决。 筹划IPO上市长达17年,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终于取得了重大实质进展, 但距离真正挂牌上市还有一段距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华之杰对如此重大事件没有回应。 长达17年的IPO上市路 华之杰执着于A股上市,但其IPO之路走得很苦很累。 根据招股书,2001年5月,华之杰商务与香港佳贸共同出资设立华之杰有限,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香 港佳贸出资95万美元。2002年12月,香港佳贸将其持有华之杰有限95%股权转让给超能公司。陆亚洲设 立超能公司以及通过超能公司投资华之杰有限的出资来源均为香港佳贸董事长陈洪兰通过香港佳贸提供 的借款。 IPO上市之路异常曲折艰辛,与其异常现象较多有关。 在IPO之前的2017年至2021年,华之杰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约2.14亿元,其中,约1.97亿元分给了 公司实际控制人陆亚洲一家。分红之后,公司再计划募资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因此被质疑有圈钱嫌 疑。 本次IPO募投项目,2009年就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2020年取得了项目备案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