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纺织业
icon
搜索文档
申达股份(600626.SH)上半年净亏损5363.66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9 18:09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2.34亿元 同比下降13.79%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363.66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5420.46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06元 [1]
凤竹纺织: 凤竹纺织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3%至4.26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增长31.77%至795万元,主要受益于营业利润增长和成本控制[2][9] -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安东新厂引进多项高端技术和装备系统,致力于打造纺织印染行业数字工厂标杆[8][9] - 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压力等挑战,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加强研发创新应对[5][6][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降7.63%,主要因下游需求不足[2][9] - 营业利润967.64万元,同比增长46.59%[2] - 净利润794.67万元,同比增长31.7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1万元,同比增长44.73%,主要因采购货款支付减少[2] - 总资产17.44亿元,较期初增长4.81%,主要因短期借款及应付款项增加[2] - 净资产11.16亿元,较期初下降0.71%[2] 业务运营 - 主营业务为针织坯布、针织成品布和筒子色纱的生产销售,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3]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包括自产自销和染整加工业务[4] - 原材料主要为棉纱、化纤类和染化料,通过招标询价采购[4] - 江西子公司加强生产管理,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棉纱质量[9] 行业状况 - 纺织行业面临要素成本攀升、同质化竞争加剧、全球价值链话语权不足等挑战[6] - 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环境资产成为新型生产要素[6] - 全球纺织产业链核心标准仍由欧美掌控,中国品牌价值占比仅3.82%[6] - 地缘政治博弈、贸易壁垒等对产业链安全构成挑战[6] 技术创新与竞争力 - 新厂采用三维仿真技术建设,获国家绿色工厂认证[9] - 建成全国纺织印染行业首个整体实现产线联动的立体化智能仓储系统[9] - 屋面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600万度,用于生产[9] -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率达50%以上[9] - 拥有有效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10] - 获2024年度中国针织行业30强、印染行业30强等荣誉[10] 子公司与投资 - 主要子公司包括江西凤竹棉纺、河南凤竹纺织等11家[12] - 参股上海兴烨创业投资等4家私募基金,期末账面余额2097万元[12][13] - 河南安阳项目正处于装饰工程施工阶段[12]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新一届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14] - 聘任陈慧为常务副总经理,彭家国为财务总监[14] 环保与社会责任 - 污水处理COD平均排放浓度12.28mg/L,远低于200mg/L国家标准[15] - 2025年上半年环保投入497万元[16] -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RS4.0全球回收标准等认证[17] - 职业技能培训投入229万元,帮助617人转移就业[18] - 慈善捐款4.8万元支持教育事业[18]
凤竹纺织: 凤竹纺织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93,股票简称凤竹纺织,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陈美珍,联系电话0595-85656506,办公地址位于福建省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园东路16号,电子信箱为chenmeizhen@fynex.com.cn [1]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744,009,706.3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16,064,724.58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1%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26,388,682.1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3%;利润总额为9,430,835.6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46,726.2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88,626.7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8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13,746.2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163%,较上年同期增加0.1706个百分点 [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292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31.53% [1]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总数为18,188户;前十大股东中陈澄清持股10.72%(29,147,520股),李常春持股8.69%(23,643,600股),李明锋持股8.55%(23,256,000股) [1][2] - 陈慧持股2.72%(7,389,209股),李萍影持股2.34%(6,377,265股),白恒斌持股1.99%(5,409,010股),曲保爱持股1.80%(4,909,100股) [2] - 陈乃勤持股1.06%(2,891,657股)且全部处于冻结状态,徐冬梅持股1.05%(2,867,800股),章安持股0.90%(2,461,260股) [2] - 公司董事陈澄清、李萍影与陈慧为父女、母女关系,属于一致行动人;李明锋为凤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同时为凤竹纺织股东 [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无需要说明的经营情况重大变化,也无对公司经营有重大影响或预计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
申达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363.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7: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4亿元 同比下降13.79% [1] - 净利润亏损5363.66万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5420.46万元 [1]
联发股份: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6:27
公司战略与股东回报 -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股东回报 [1] - 公司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经营管理能力 [1] - 公司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并与股东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1]
血淋淋的教训,让印度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22
贸易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印度加征总计50%关税 涉及纺织品 珠宝 制药等支柱产业 去年870亿美元出口额面临腰斩风险 [3] - 印度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通过采购俄罗斯石油并转售欧洲节省170亿美元 但遭美国制裁 [3][5] - 关税政策导致印度股市下跌 卢比承压 政府担忧中小企业倒闭潮及失业率激增 [3] 军事冲突与装备表现 - 印度在2025年印巴空战中损失包括米格-21 苏-30和阵风战机 巴方宣称击落五架印度战机 [7] - 印度空军在机动性和电子战能力上全面落后 巴基斯坦凭借中国产PL-15导弹占据远程打击优势 [7] - 国际评估认为印度军力仅属南亚地区级水平 非世界级大国 [7][11] 经济依赖与贸易关系 - 印度严重依赖出口经济 美国为重要市场 但外资因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加速撤离 [3][5] - 中印贸易额达1270亿美元 中国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印度依赖中国进口零部件 航空材料和稀土 [9][11] - 印度2024年10月与中国达成边界协议 2025年恢复直航并开展化肥 稀土供应等十项合作 [9] 外交政策调整 - 印度从依附西方转向平衡外交 与中国关系通过高层互访和边境谈判显著回暖 [9][11] - 莫迪政府虽提倡自力更生 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仍寻求与中美俄的伙伴关系 [11] - 印度操作低调采购俄罗斯石油 但坚持从最划算来源进口能源 [5]
纺织业现复苏迹象,行业“领头羊”如意集团上半年亏损额为何却同比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5:0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54亿元 同比下滑32.2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9572.57万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105%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9499.27万元 亏损额同比增幅达106.8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3.82%降至-15.44% [2] - 总资产26.81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2.3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72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14.34% [2] 业务板块表现 - 精纺呢绒业务收入4014.89万元 同比降幅52.91% [2] - 精纺呢绒毛利率从21.15%下滑至3.86% [2] - 服装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3.49% [2] - 国内销售收入1390万元 同比锐减58.72% [2] - 外销业务收入1.41亿元 同比减少27.66% 占营收九成 [2] 现金流与运营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4.70万元 较上年同期-403.36万元实现192.90%增长 [3] - 公司称生产运营和订单情况正常 秋冬季产品销量预期更乐观 [3] 行业环境对比 - 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 [1] - 行业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1] - 毛纺织行业市场持续低迷 终端需求减弱 [4] - 面临消费趋势变化 替代产品出现 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压力 [4]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所持11.66%股份全部被质押和司法冻结 [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5] - 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5] - 涉及莱卡新材料25.72%长期股权投资的法律诉讼仍在进行中 [5] 战略发展计划 - 多方位发力突破客户订单 推动个性化定制与团装定制 [6] - 以科技研发为突破 拓展功能性产品优化毛利率 [6] - 持续降本增效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6] - 加强产学研融合 围绕羊毛纤维改性进行深度研发 [6] - 目前尚无引入战略投资或启动定向增发计划 [6]
科技型企业占比不断提升,民营企业500强含“新”量越来越高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11:27
整体规模与经营效益 - 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43.05万亿元 户均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5] -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户均1023.09亿元 较上年增长2.62% [5] - 净利润1.80万亿元 户均36.05亿元 较上年增长6.48% [5] - 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3] 产业结构特征 - 72%企业属第二产业 66.4%企业为制造业 [6]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9.63万亿元 增长7.66% [6] - 投资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6] - 恒力集团年加工钢板230万吨 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 生产发动机180台 年产值突破700亿元 [6]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7] -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7] - 江苏沙钢集团首创短流程工艺 吨产品减碳70%以上 [7]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7] 绿色低碳转型 - 83.00%企业采取绿色低碳转型措施 [7] - 正泰集团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温氏食品集团研发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投喂系统等装备 推动农业自动化转型 [8] 社会责任履行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占比48.00%) [9]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 [9] - 72.80%企业投身乡村全面振兴 65.40%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9] - 79%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9] - 滴滴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就业促消费 [9] - 传化集团每年生产优质种苗5000万株 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 [10]
民营企业500强含“新”量越来越高(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29 09:24
榜单概况与整体表现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三名 入围门槛达270.23亿元[3] - 500强营业收入总额43.05万亿元 户均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户均1023.09亿元 增长2.62% 净利润1.80万亿元 户均36.05亿元 增长6.48%[4] - 调研覆盖6379家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 500强代表民营经济发展高质量方向[4] 产业结构特征 - 72%企业属于第二产业 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66.4% 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额29.63万亿元 增长7.66%[5] - 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 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5] - 恒力集团延伸产业链 重工项目达产后年加工钢板230万吨 建造船舶150艘 生产发动机180台 年产值突破700亿元[5] 创新研发投入 - 500强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6] - 科技型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反映民营经济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迈进趋势[6] - 江苏沙钢集团创新短流程工艺使吨产品减碳70%以上 多项核心指标国际领先[7]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83.00%企业采取绿色低碳技术措施[7] - 正泰集团布局绿色能源、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 拓展石墨烯新材料、氢能源等新兴领域[7] - 温氏食品推广智能养殖装备 包括巡检机器人、自动投喂系统和环控系统 推动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8] 社会责任履行 - 500强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 占比48.00%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2.22万人[9]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65.40%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79%企业参与慈善捐赠 总额104.76亿元[9][10] - 滴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就业促消费 云账户创新灵活就业服务模式[9] - 传化集团通过科技立村模式 年产优质种苗5000万株 带动种植面积超万亩[10]
南山智尚(300918):传统主业短期承压 新材料业务贡献增量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下降5.80%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8.66% 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2.77% [1] - 整体毛利率34.04%同比提升0.26个百分点 净利率10.26%同比微降0.32个百分点 [2]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5%/4.29%/3.85%/1.21%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因可转债转股后利息支出减少 [2] 传统业务板块 - 精纺呢绒业务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16.15% 产能利用率74.37% 毛利率逆势提升0.53个百分点至38.34% [1] - 服装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20.88% 毛利率大幅提升4.47个百分点至37.41% [1] - 净利润下滑主要受终端市场需求趋缓影响 公司拟在印尼投资建设16万套服饰生产加工项目拓展海外市场 [1] 新材料业务板块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2.61% 毛利率大幅提升12.98个百分点至27.15% 受益军工订单复苏及产品结构优化 [2] - 锦纶纤维项目年产8万吨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2024年底投产 实现收入0.73亿元毛利率7.91% 下半年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2] - 公司现有超高纤维产能3600吨 产品强度最高达43cN/dtex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新兴应用布局 - 成功开发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腱绳产品 实现国内外小批量订单交付 [3] - 与武汉大学研究院、手智创新战略合作 推进机器人在传动材料、皮肤材料、骨架材料等领域研发应用 [3] - 构建"1+2+N"新材料产业生态 战略框架以传统毛精纺服装为基础、新材料纤维为发展引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