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icon
搜索文档
聚胶股份(301283) - 2025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30 18:22
行业标准影响 -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为卫生用品厂商完善产品和原材料卫生要求提供参考,也为公司研发新产品提供启发 [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进入金佰利、恒安等主要客户合格供应商体系,在这些客户处仍有开拓空间 [2] - 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小,将加大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力度,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5] 股东减持 - 股东郑朝阳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规划减持,公司按规定披露 [2] - 原始股东减持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履行了减持意向承诺 [8] 子公司与募投项目 - 聚胶墨西哥公司 2024 年亏损 2471.57 万元,原因是汇率波动和项目暂停费用无法资本化 [3] - 年产 12 万吨卫生用品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及研发总部项目 2024 年 6 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2 月末未全部切换完成;卫材热熔胶产品波兰生产基地项目 2024 年净利润 1646.29 万元,未达预计效益;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正在建设 [3] 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制定采购管理程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定制化开发国产原材料、调整配方和策略性备货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4] 新产品研发 - 公司新产品湿强胶、新一代尿显胶等已商业化;新一代柔味胶、生物可降解热熔胶等已在部分客户试机,可随时商业化 [5] 工厂与现金流 - 广州智慧新工厂和全球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和规模效应 [5]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9 亿元,账面资金充足 [6] 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 3 - 5 年聚焦主业,增强品牌建设,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赛道 [8] 业绩与股价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0.06 亿元,同比增长 23.27%,海外业务收入 11.66 亿元,占比 58.12%;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5.03 亿元,同比增长 4.80%,净利润 3551.70 万元,同比增长 13.62% [9] - 公司股价处于破发阶段,公司通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推动供应链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等提升长期投资价值 [10] 其他问题 - 公司会综合考虑实施利润分配政策并履行相关程序和披露义务 [9] - 公司会视具体情况斟酌考虑回购股份注销或用于股权激励 [12]
福莱新材:柔性传感器已与部分客户完成小批订单任务
快讯· 2025-05-30 14:51
福莱新材柔性传感器进展 - 公司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中试线已达到可使用状态并投产 [1] - 在工业检测和机器人灵巧手领域与头部客户对接,获得较高技术及市场认可度 [1] - 已与部分客户完成小批订单任务,中试线可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1] - 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能 [1] 行业应用领域 - 柔性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和机器人灵巧手领域 [1] - 头部客户的技术认可表明产品在细分市场具备竞争力 [1]
多举措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中国化工报· 2025-05-30 10:35
公司科技创新举措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职工创新意识,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1] - 公司立足生产装置,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革新、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创新竞赛活动[1] - 公司聚焦生产中的难点、卡点,发动生产骨干、技术骨干、一线技师、班组长参与创新活动[1] - 公司通过"师带徒"活动和设备模型大赛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如自提车散件专用装车平台、金属垫片缠绕器等创新作品获得好评[1] 技术研发成果 - 公司开发的TY-650产品用于生产气固相氯化聚氯乙烯,提升了特种树脂加工应用能力[2] - 公司特种树脂TY-700、TY-800产品孔隙率达到10%,处于行业先进水平[2] - 公司通过配方优化及控制稳定性提升,使糊树脂产品畅销全国市场[2] - 公司持续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已申请专利70项,获授权专利57项[2] 人才队伍建设 - 公司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鼓励职工潜心攻关技术难题[1] - 公司为职工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激发创新思维,为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注入活力[1]
披露二轮回复,道生天合IPO要闯“三重门”
36氪· 2025-05-30 10:14
核心观点 - 道生天合作为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全球销量第一的企业,面临盈利能力不足、客户供应商集中度高、研发投入下降等多重挑战,IPO进程存在不确定性 [1][2][8][10]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和32.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和1.55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3] - 监管层重点关注客户供应商集中度、业绩波动、应收账款等问题,公司需加强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合规性 [1][10][15][1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37.58亿元、35.16亿元、38.79亿元,资产负债率从53.49%降至44.63%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2.75%降至9.00%,经营活动现金流从-3.55亿元改善至4.01亿元 [2] - 2022-2024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5.74%、11.95%、11.75%,盈利可持续性存疑 [4]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77%、12.35%、11.58%,2024年出现下滑 [5] 市场地位与估值 - 2022-2023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产品销量全球第一 [1] - IPO计划募资6.94亿元,发行估值69.4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44.77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49.55倍 [6] - 调整后募资方案减少产能2.2万吨并取消补流用途,可能与激进分红政策有关 [6][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406.75万元、1.02亿元、8769.05万元,占比从3.18%降至2.71% [8] - 研发强度低于科创板中位数12.6%,"含科量"不足 [8]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维持在68%-72%,中国建材连续三年为第一大客户(25%左右) [1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69.60%降至50.61%,扬农化工为主要供应商 [12] - 存在客户供应商重叠情况,交易所关注交易公允性 [13][14] 资产质量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6.60%、32.18%、34.24% [15] - 存货账面价值从2.27亿元增至2.67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升至9.81% [16]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季刚夫妇持股60.47%,曾与创始股东彭赛存在股权代持纠纷 [17] - 未及时披露两起重大诉讼事项,涉及金额440万元和厄瓜多尔仲裁案件 [18][19][20] 行业机遇 - 国务院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利好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 [22]
大越期货甲醇早报-20250530
大越期货· 2025-05-30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国内甲醇市场缺乏实质性利好支撑,本周或呈偏弱走势,预计价格震荡为主,MA2509在2170 - 2240区间震荡运行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提示 - 甲醇2509基本面短期缺乏利好,港口下旬进口到港集中库存或累积,内地传统下游淡季出货不畅且开工高,库存或增加,整体供需矛盾加剧;基差方面江苏甲醇现货升水期货;库存截至2025年5月29日华东、华南港口累库,沿海可流通货源下滑;盘面20日线向下价格在均线下方;主力持仓净空且空减 [5] 多空关注 - 利多因素有部分装置停车如榆林凯越、新疆新业等,伊朗甲醇开工降低且港口库存低位,荆门60万吨/年醋酸装置5月16日出产品、新疆中和合众60万吨/年醋酸本月下旬有投产计划,西北CTO工厂甲醇外采 [6] - 利空因素有前期停车装置恢复如内蒙古东华等,下半月港口预计到船集中,甲醛进入传统淡季、MTBE开工明显走跌,煤制甲醇有利润积极出货,产区部分工厂库存累积 [7] 基本面数据 - 现货市场中,环渤海动力煤价格699元/吨持平,CFR中国主港256美元/吨涨2美元/吨,进口成本2281元/吨涨17元/吨等;期货市场期货收盘价2218元/吨涨12元/吨,注册仓单1600张持平,有效预报0张持平;价差结构中基差17元/吨降19元/吨,进口价差63元/吨涨5元/吨等;开工率方面华东80.65%持平,山东68.71%降2.39%,全国加权平均74.90%降3.81%;库存情况华东港口23.11万吨增1.31万吨,华南港口16.27万吨降0.94万吨 [8] - 国内甲醇现货价格方面,江苏周跌2.40%,河北周跌7.27%,内蒙古周跌6.65%等;甲醇基差周降51;各工艺生产利润中煤制周降135,天然气制持平,焦炉气制周降328;国内甲醇企业负荷全国74.90%降3.81%,西北81.54%降3.55%;外盘甲醇价格CFR中国和CFR东南亚周均持平,价差周持平;甲醇进口价差周降55;甲醇传统下游产品价格中甲醛持平,二甲醚持平,醋酸周涨1.36%;甲醛生产利润周增71,负荷周增0.90%;二甲醚生产利润周增227,负荷周增0.82%;醋酸生产利润周增65,负荷周增1.94%;MTO生产利润周增176,负荷周增0.15%;甲醇港口库存华东增1.31万吨,华南降0.94万吨;甲醇仓单1600张持平,有效预报0张持平 [8][9][11] 检修状况 - 国内甲醇装置检修涉及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等地区多家企业,如陕西黑猫、宁夏畅亿等企业处于停车检修、装置降负等状态 [55] - 国外甲醇装置方面,伊朗部分企业如ZPC听闻恢复一套待核实,沙特、马来西亚、卡塔尔等国家部分企业装置运行正常,美国部分企业装置开工不高或运行一般,特立尼达和委内瑞拉部分企业装置开工不高或一般 [56] - 烯烃装置方面,西北、华东、华中、山东、东北、天津等地部分企业装置运行平稳、停车检修或负荷一般,如陕西清城清洁能源3月15日甲醇及烯烃同步停车检修预计45天,常州富德2023年11月1日停车检修至今 [57]
巴斯夫,收购!
DT新材料· 2025-05-29 23:39
巴斯夫收购道默化学股份 - 巴斯夫将收购道默化学在Alsachimie合资企业中4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巴斯夫将100%控股Alsachimie,目标在2025年中期完成 [2] - Alsachimie专注于生产聚酰胺核心前体,包括KA-油、己二酸和己二酸己二胺(AH盐) [3] - 此次收购旨在加强巴斯夫在欧洲聚酰胺6.6前体生产领域的地位,整合PA66价值链中的关键原材料 [3] 聚酰胺产业链 - KA-油是生产己二酸的关键原料,己二酸与己二胺反应生成AH盐,最终通过熔融缩聚反应生成聚酰胺66聚合物 [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PA66总产能将突破500万吨/年,产量与消费量预计攀升至约280万吨 [5] - PA66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其耐热性、结晶度、强度等性能优于PA6 [5] 全球尼龙产业格局变化 - 欧美日韩等传统尼龙生产巨头正加速业务调整,包括关停生产线、重组业务等 [6] - 中国尼龙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国内尼龙66总产能达127万吨,在建和拟建项目总产能超1000万吨 [7] - 中国企业已实现己二腈国产化生产,国内己二腈在建及拟建产能超300万吨 [7] 技术创新 - 郑州大学研发的PA12T耐高温聚酰胺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7] - 金发科技开发废旧渔网PA6高质化再生利用技术 [7] - 凯赛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长链二元酸高效环保生产 [7] - 中石化仪征化纤开发的PA6T/66共聚物热变形温度提升至290℃,较同类进口产品提升15℃ [7]
至正股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重组前发生业绩异常或本次重组存在拟置出资产情形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29 23:23
核心观点 -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对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业绩异常及拟置出资产情形进行专项核查,确认公司承诺履行、规范运作、业绩真实性及评估作价等方面符合监管要求 [1][2][3] 承诺履行情况 - 自上市以来至核查日,公司及相关方公开承诺已履行完毕或正在履行,未发现不规范承诺或未履行完毕情形 [1] - 独立财务顾问通过查阅定期报告、监管措施公告及公开信息平台确认承诺履行状态 [1] 规范运作与违规事项 - 2020年原实际控制人侯海良存在未经审批的违规担保行为,涉及金额1670.37万元,后通过和解协议解决,截至核查日该事项影响已消除 [3][4] - 2022-2024年公司及关联主体受到以下监管措施: - 因信息披露违规被上交所监管警示(上证公监函〔2022〕0023号) [5] - 实际控制人王强因未履行资产重组承诺被责令改正(202226号)及公开谴责 [5][6] - 原管理层因关联担保未披露被通报批评(〔2025〕3号)及警示函(〔2025〕25号) [6] 财务与业绩真实性 - 2022-2024年审计报告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营业收入分别为1.30亿元、2.39亿元、3.65亿元,但净利润持续亏损(-1682.06万元、-4442.35万元、-3053.38万元) [8][9] - 核查程序包括客户供应商走访、函证、流水检查等,未发现虚假交易或虚构利润 [10] - 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未发现利益输送 [11] - 商誉减值:2023年因苏州桔云未完成业绩承诺(完成率60.3%)计提1975.15万元减值,2024年无需计提 [14][15][16] 拟置出资产评估 - 至正新材料100%股权评估值2.56亿元,较账面增值7.33%,采用资产基础法(未采用收益法因行业盈利不稳定) [17][20] - 评估假设包括持续经营、公开市场等,参数选取基于行业数据及企业实际经营 [21][22] - 评估结果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23] 其他关键数据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493.4万元,存货跌价损失213.18万元 [13] - 苏州桔云2024年业绩承诺完成率88.36%(承诺2646万元,实际2613.45万元),需补偿684.99万元 [16]
亨斯迈在华30年累计投资超150亿 聚氨酯事业部未来聚焦三大领域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8:28
公司概况 - 亨斯迈集团是全球性特殊及特种化学品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在约25个国家拥有近60个制造、研发和运营设施 [1] - 公司1995年进入中国,累计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该行业第一批外资企业 [1] - 在华设立聚氨酯、先进材料和功能产品三大事业部,其中聚氨酯事业部占比最大 [1] 在华投资与产能 - 1995年在上海建立首座聚氨酯系统工厂,2006年投建首套外资MDI工厂(产能16万吨) [1] - 二期MDI项目总投资7.5亿美元(51亿人民币),设计产能24万吨,使在华总产能达40万吨(占全球产能近半) [1] - 将三大事业部亚太区总部及研发中枢设于上海,形成"研发—生产—服务"三位一体布局 [2] 业务战略与产品应用 - 实施"四大可持续创新"战略,从上游原料向下游"衣、食、住、行"应用领域延伸 [2] - MDI产品分为大宗基础原料(纯MDI/聚合MDI)和下游高附加值应用产品(汽车/建筑/服装/电器等) [2] - 下游应用具体包括:建筑保温防火材料、汽车内饰件、鞋底鞋垫、电器外壳等 [2] 市场表现与行业机遇 - 在华营收规模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受益于地产/汽车/电子电器行业历史发展 [2] - 未来聚焦三大领域:新能源汽车(中国消费/出口量大)、新能源建筑(占中国50%碳排放)、消费品升级(政府政策推动) [3] - 新能源建筑领域因"好房子"概念将增加MDI在防火/保温/隔声材料的应用 [3] 区域发展规划 - 以中国为亚太总部与研发枢纽核心,联动新加坡等生产基地构建跨市场协同 [4] - 目标建立亚太地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产业生态 [4]
湖南海利: 湖南海利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摘要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5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731,注册地址为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51号,注册资本55,874.2416万元,上市时间为1996年8月2日 [1] - 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农药原药、农药制剂、中间体产品及锂电材料,是国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且关键原料自给 [1] - 拥有70多年化工研发技术积累,是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等依托单位,在农药原药、中间体及制剂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近三年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31.30亿元,2022年24.71亿元,2021年23.74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31.8% [3] - 2023年净利润3.74亿元,2022年2.89亿元,2021年2.84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29.8% [3] - 2023年研发投入1.46亿元,同比增长42.58%,2022年研发投入1.23亿元,2021年1.43亿元 [3] - 2023年扣非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38.31%,2022年扣非净利润2.68亿元,2021年1.94亿元 [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65%,显著高于2022年的9.74%和2021年的8.61% [5] 股权激励计划核心条款 - 采用限制性股票形式,总量1,676万股(占股本3%),其中首次授予1,628万股(97.14%),预留48万股(2.86%) [4][6] - 激励对象共223人,包括董事、高管7人(每人获授27-32万股)及中层/核心骨干217人,预留部分需在12个月内授予 [7][9] - 授予价格为每股3.47元,为草案公告前1日/20日均价较高者的50%(基准价6.93元/6.50元) [10][11] - 限售期24个月,分三期解除限售(30%/30%/40%),对应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 [12][15] 业绩考核目标 - 2025年考核指标: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45%、ROE≥8.2%、营收(剔除贸易)增长≥12%、研发投入增长≥20% [18] - 2026年考核指标:扣非净利润增长≥57.5%、ROE≥8.4%、营收增长≥20%、研发投入增长≥30% [18] - 2027年考核指标:扣非净利润增长≥70%、ROE≥8.6%、营收增长≥28%、研发投入增长≥40% [19] - 同行业对标公司按申万行业"农药"分类,样本可剔除业务重大变化或业绩极值 [19] 会计处理影响 - 股份支付总成本预计5,730.56万元(首次授予部分),2025-2029年分期摊销,对净利润影响有限 [34] -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按授予日收盘价确定,单位成本=公允价值-授予价格 [33] - 费用计入经常性损益,但激励计划带来的业绩提升预计将显著高于成本增加 [35]
建业股份: 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东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35
股东变更情况 - 建屹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由冯语行变更为宋同辉 宋同辉此前为建屹投资有限合伙人 变更已完成工商登记 [1] - 冯语行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 变更前担任建屹投资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 [1] - 宋同辉为公司子公司建德建业资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符合执行事务合伙人资格条件 [1] 建屹投资股权结构 - 建屹投资为公司上市前员工持股平台 总出资额288万元 冯语行及其一致行动人赵倩合计持有121.6万元合伙份额 [2] - 建屹投资持有公司90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55% [2] 实际控制权影响 - 变更后冯语行与建屹投资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双方为一致行动人 [2] - 冯语行及赵倩仍为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2] 变更性质说明 - 变更为全体合伙人一致决策 有利于建屹投资日常经营 [2] - 不存在规避减持限制或违反承诺的情形 符合上市公司股份管理相关法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