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与Meta正面“对抗”,苹果AI眼镜被曝加快开发进度
选股宝· 2025-10-14 07:36
苹果智能眼镜产品规划 - 苹果智能眼镜可能搭载与Vision Pro相同的visionOS操作系统,并可兼容iPhone和Mac双系统 [1] - 与Mac配对时能运行完整visionOS,与iPhone连接时会切换到更轻量级的移动设备界面 [1] - 苹果正在研发至少两种类型智能眼镜:代号N50的无显示屏版本需与iPhone搭配使用,以及一款带有显示屏的版本 [1] - 带显示屏的苹果眼镜原计划2028年推出,但公司正寻求加快开发进度,可能对Meta Ray-Ban Display构成挑战 [1]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当前不带显示的AI拍摄眼镜已进入新品密集发布的"产品元年" [1] - 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Meta、苹果、小米、字节、阿里等公司更多新产品线将推向市场,行业有望迎来"量产大年" [1] - AI智能眼镜技术路线分裂为三大阵营:以光波导提示为主的雷鸟和Rokid、以Meta和华为为代表的无屏"语音派"、以及谷歌和苹果入局的混合现实巨幕派 [2] - 谁能率先打通"舒适佩戴—实用功能—时尚属性"的不可能三角,将定义下一个十年 [2] 产业链相关公司布局 - 荣旗科技表示2025年供应苹果的产品包括智能眼镜等检测装备 [3] - 歌尔股份是智能眼镜领域布局最深度的公司之一,与小米合作智能眼镜,针对AI眼镜的布局包括声学零部件、组装、光机模组、衍射光波导等环节,并与苹果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3]
智行产业空间: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慧园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6:53
作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引擎,开投·智行产业空间,以高端智造的产业资源,完善成熟 的产业服务体系,吸引众多企业入驻扎根。 开投·智行产业空间位于广州科学城新瑞路9号,毗邻区政府,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4 万平方米,由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旗下智荟产业园集团打造。 园区重点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产业集群,集研发测试、生产制 造、研发办公为一体,目前已吸引逸造科技、一汽奥迪、比亚迪、追光科技等顶尖品牌入驻。 产业服务方面,园区构建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可根据入驻企业的需求,制定相 关的服务方案,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产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申报服务,助力企业获得各项 补贴,入驻企业可享受开发区"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政策包红利。开发区投资母基金及多只子基金 直投优质项目,"一企一策"管家团队提供工商注册、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产业对接全生命周期服务。 园区被划分为A、B、C三大功能区,高层厂房、超高层厂房、办公楼、人才公寓错落有致,租金范围 为每月37-55元/平方米/每栋。 园区配套会议路演中心、公寓、餐饮、运动设施及智慧饭堂等一应 ...
中国银河证券:Meta眼镜供不应求,看好产业链相关标的
新浪财经· 2025-10-13 15:56
行业观点 - 智能眼镜赛道呈现高景气度 [1] - Meta眼镜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 - 苹果产业链存在出货量超预期的投资机会 [1] 推荐标的 - 明确推荐标的包括水晶光电、捷邦科技、天岳先进 [1]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宜安科技 [1]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勇闯智能眼镜“无人区”——透视杭州灵伴科技的科创之道
新华社· 2025-10-13 15:48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14年正式成立,创始人及团队在10多年前即看好AR和AI领域并决定进入 [2] - 公司产品已销售至80余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级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30万台 [1] - 用户复购率高达35%,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 [1] 技术研发与核心能力 - 公司选择“全栈自研”道路,10年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亿元人民币 [3]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60%,在语音算法、视觉算法、操作系统、芯片设计、光学显示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 - 公司积累了数百项发明专利,几乎每位工程师名下都有发明专利 [3] 产品设计与工程突破 - 团队将产品重量设定为49克的“红线”,对每增减0.1克重量都进行激烈争论以优化佩戴舒适度 [4][5] - 通过将衍射光波导技术与单光机结合,实现双目显示并大幅压缩产品体积和重量 [5] - 采用反相声波技术实现定向出声,在保证音质的同时兼顾隐私性,并将发声单元体积压缩至镜腿粗细 [5] - 产品良品率从最初的10%提升至90%以上,有效降低了成本 [6] 产品应用与行业前景 - 公司产品已在国内超过200家博物馆实现AR眼镜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7] - 在工业领域,通过智能巡检、远程协作等技术已帮助全球数百家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7] - 公司预计智能眼镜将在5-10年内逐步替代手机的多种功能,成为重要的人机交互入口 [7] - 随着小米AI眼镜面世及其他企业入局,智能眼镜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7]
华为智能手表4~6月出货量全球第一
日经中文网· 2025-10-12 08:34
市场格局变化 - 4月至6月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8%,达到3440万块 [4] - 华为出货720万块智能手表,同比增长53%,以21%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跃居首位 [1][4] - 苹果出货量为580万块,同比减少3%,市场份额降至17%,排名第二 [1][4] 华为产品竞争优势 - 华为智能手表平均价格为227美元,仅为Apple Watch(413美元)的约一半 [1][4] - 产品采用圆形等多种显示屏设计,与苹果的方形设计形成差异化 [6] - 部分型号如GT 5 Pro系列在高尔夫球场路线指引和飞行距离测定等功能上具有优势 [6] - 电池耐用性受到消费者认可,有型号售价仅为数千日元 [1][3] 区域市场与消费者行为 - 华为智能手表在中国的出货量急剧增加,受益于政府补贴的以旧换新政策 [6] - 在日本市场,邀请艺人木村拓哉担任代言人后,40至70多岁人群的购买意愿增加 [6] - 在30至40多岁以上人群中,出现智能手机使用iPhone而智能手表购买华为的现象 [1][8] - 搭载血压测量功能的型号作为敬老日礼物受到关注 [6] 苹果市场份额下降原因 - 与华为产品的功能差距缩小,且电池待机时间相对较短(约1天)成为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 [7] - 第二季度出现消费者等待苹果9月发售Apple Watch Series 11的观望情况 [7] - 苹果在非接触式支付功能等方面仍具优势,10至20多岁群体是其主要购买人群 [7][8] 行业前景 - 智能手表市场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4] - 华为受到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拉动,加之在欧洲等地的出货量增加,未来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 [8]
专访灵伴科技副总裁宓群:乐见技术路线之争 带屏显的AI眼镜已步入消费级时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19:57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54.9%,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AI眼镜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三大交互范式:以Rokid为代表的“光波导显示派”、以META为代表的“无屏语音派”和以苹果为代表的“空间计算派” [1] - AR+AI形态已成为智能眼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META新品搭载屏显功能,Rokid Glasses在Kickstarter上获得5157名支持者,众筹金额达362.60万美元 [1] 产品战略与用户定位 - 公司产品Rokid Glasses消费人群包括大量女性和老年人,并非仅限于极客或科技爱好者 [5] - 公司线上、线下渠道订单合计已达30万台,但实际交付数量远未达到此规模 [5] - 公司对产品的终极定位是替代普通视光产品,而非短暂的科技玩具,目标是将产品形态做到与普通眼镜无限接近 [6]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智能眼镜需在有限载体内集成芯片、电池、计算、存储、拍摄等模块,消费者普遍能接受的重量在30克至50克之间 [3] - 公司将操作系统视为核心竞争力,认为其是掌握用户体验和功耗的关键,能实现硬件能力的极致发挥 [3] - 公司采用配备不同规格鼻托及较宽镜腿阻尼设计来适配全球用户面部结构差异 [2] - 针对高功耗组件(如摄像头)的能耗问题,公司致力于实现每毫安时的精准利用 [2] 量产与供应链合作 - 公司在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资源进行突破,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以降低产品价格 [9] - 全球此前尚无代工厂商对搭载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实现过量产,AI眼镜加工精度远超手机,需联合开发新设备、工艺和流程 [9] - 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蓝思科技共同攻坚克难,注重合作伙伴的长期陪跑能力和前端研发协作能力 [9][10] 技术路线与生态建设 - 公司选择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认为其一旦从0到1跑通,从1到100的量产将变得容易 [8] - 公司乐见技术路线之争,认为这有助于教育市场和打开市场认知度 [8] - 生态平台建设被视为除产品和操作系统研发外最重要、最核心的资产,公司做了很多兼容努力以吸引开发者 [10] 成本控制与市场扩张 - 在“不可能三角”(舒适、实用、时尚)中,追求轻薄需进行定制化设计并采用极限材料,中国企业对挑战此难点更具能力 [7] - 若能将AI眼镜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便可快速扩大用户规模,催生基于庞大用户基数的生态系统繁荣 [7] 未来愿景与发展方向 - 未来的AI眼镜将呈现高度拟人化特征,更接近家人或秘书的角色,提供伴随式服务,功能将转向情感化与个性化 [11] - 当AI眼镜核心功能被市场广泛认可时,市场渗透率将自然加速,可能孕育出“超级App” [11]
国产AI眼镜退货率超三成,Meta能触发iPhone时刻吗?
36氪· 2025-10-10 07:24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Meta在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三款不同定位的AI眼镜,并宣布开放开发者平台,其首款“AI+AR”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和消费级落地重要样本 [1] - Meta Ray-Ban Display在右侧镜片内侧装配了彩色显示屏,可通过Meta AI实现消息查看、视频通话、实时字幕翻译、路线导航等视觉功能 [8] - 新产品配备了神经腕带Meta Neural Band,可使用手势与显示屏交互,视觉功能可支持AR导航将路线箭头投射在路面、消息弹窗悬浮眼前、会议发言自动转写并投射等办公场景 [8] 市场动态与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京东平台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激增约3倍,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新品问世 [5]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 [5] - 行业面临高退货率问题,京东、天猫等平台AI眼镜退货率约为30%,抖音平台高达40%至50%,核心退货原因为功能实用性不足 [6] 行业前景与产品定位 - 行业观点认为智能眼镜将替代绝大部分手机,成为搜索所有数据的工具,并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透明的镜像世界” [3] - AI眼镜的核心价值被定位为在“全天候佩戴+视觉和听觉感知”基础上,实现“数据沉淀+辅助决策”的深度服务,例如根据用户偏好推荐产品或成为私人决策助手 [10] - 当前AI眼镜功能大多是对现有设备的补充或微创新,仍缺乏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核心功能 [10] 隐私安全与合规挑战 - AI眼镜的摄像头偷录是最被诟病的应用场景之一,测试发现通过遮挡提示灯等方式可能实现隐蔽拍摄 [11] - 法律专家指出AI眼镜在数据隐私、告知与同意、知识产权、产品责任和算法伦理五方面存在风险 [16] - 建议厂商将摄录提醒做成无法被禁用的“强提示”,如图案或声音,并设置特定手势让外界可要求停止录制,同时建议建立算法审查机制和提供一键关闭个性化功能的开关 [18] 竞争格局与厂商动态 - 国内外大厂密集发布智能眼镜计划,如亚马逊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消费级AR眼镜,阿里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夸克AI眼镜并宣布年内正式发布 [5] - 行业关于规范AI使用、避免隐私侵犯等问题尚在讨论探索阶段,目前体量较小,只能预判风险并边发展边解决 [13]
3C设备周观点:Meta AR眼镜销售火爆,苹果或全力转向开发AI眼镜:机械设备-20251008
华福证券· 2025-10-08 16:3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市场反应火爆,线下零售店几乎全部售罄,11月前试戴预约几乎排满,公司正努力补货并将本月销售点数量增加一倍[1] - 苹果或搁置开发低成本Vision Pro头显计划,优先开发能与Meta竞争的AI眼镜,第一款智能眼镜或不配备显示屏,计划2025年预览、2027年发布,带屏版本加速进度[2] - 智能眼镜芯片成本未来三年内将显著下降,性能大幅优化,预计2025年全球AI带拍摄眼镜销量达1450万台(中国150万台),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超50%,2029年销量或达6000万副[3] 建议关注领域及公司 - 折叠屏铰链:精研科技、东睦股份、统联精密、宜安科技、领益智造、科森科技等[3] - 面板设备、柔性盖板贴合设备:联得装备、华兴源创、精测电子、深科达、易天股份等[3] - 液冷微泵、散热:艾为电子、日丰股份、智动力、飞荣达、中石科技、苏州天脉等[3] - 自动化组装设备: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快克智能等[3] - 自动化检测设备:燕麦科技、杰普特、强瑞技术、天准科技、科瑞技术、荣旗科技等[3] - 3D打印应用:华曙高科、铂力特等[3]
智能眼镜正在从“新奇玩具”变成“日常工具”
经济观察网· 2025-10-03 13:55
市场定义与现状 - 智能眼镜市场需区分AI眼镜和AR眼镜:AI眼镜核心是“听”和“说”,通过摄像头、麦克风和AI大模型理解世界,以语音交互为主;AR眼镜核心是“看”,通过屏幕在用户眼前显示信息,将虚拟内容叠加于现实世界[3] - 全球AI眼镜出货量在2025年预计年增长率达158%,总量达到510万台;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万台[4] - 市场存在矛盾点:一方面研究机构预测乐观且科技巨头纷纷入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和价格仍存疑虑[4]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策略 - TCL电子孵化的雷鸟创新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39%的市场份额取得全球AR眼镜出货量第一的位置[5] - 公司产品布局覆盖不带屏幕的AI功能眼镜、技术更复杂的“AI+AR”融合型眼镜[6] - 公司采用分市场策略,产品组合由三条产品线构成:主打“大屏娱乐”的Air系列、主打AI拍摄的V3系列、以及承载“下一代智能终端”目标的X系列[15][16][17] 核心产品与技术方案 - Air系列产品定位为“个人专属的巨幕显示器”,专注于通过眼镜投射虚拟大屏,连接手机、电脑或游戏机用于观影和游戏[8] - Air系列采用“MicroOLED+BirdBath”光学方案,技术相对成熟,能提供接近大屏电视的画质;并应用“相位消除技术”和“轻语模式”提升音频私密性[11] - 通过联合国内供应链打造第5代和第5.5代MicroOLED屏幕,在保证画质提升的同时控制成本,使Air系列主力产品价格进入1200元至1700元区间[12] - X系列如X3 Pro搭载自研“萤火光引擎”和“RayNeo光波导”技术,入眼亮度峰值达6000尼特,整机重量控制在76克,以解决户外阳光下“看不清”的问题[17] 应用生态与合作伙伴 - 为解决应用生态匮乏问题,公司选择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合作,将成熟服务嫁接至智能眼镜硬件形态[19] - 具体合作包括:与高德地图合作实现步行导航提示显示[19];与蚂蚁集团合作支持“看一下支付”功能[20];与Bang & Olufsen合作提升音频表现[21] - 底层技术合作包括:与阿里云“通义”系列大模型达成战略合作提供AI支持;与高通合作芯片层面[21] - RayNeoOS 2.0系统内置“安卓虚拟机”,可直接运行主流手机APP如抖音、B站、腾讯会议等30余款应用,在原生AR应用不足的当下快速丰富内容生态[21] 发展路径与行业逻辑 - AR眼镜发展进入“TPMF”(技术、产品和市场契合度)阶段,Air系列在“大屏观影及游戏”场景下实现了三者的对齐[8][9] - 公司发展路径并非等待划时代的“iPhone时刻”,而是先以市场能接受的“配件”站稳脚跟,再逐步搭建硬件能力和构建应用服务生态[22] - 当前阶段,一个好用的“配件”是消费者愿意付费的;行业长期目标是从“配件”演进为独立的“智能终端”[13]
光峰科技:与恒玄科技等开发的AR眼镜有望在年底推出
巨潮资讯· 2025-09-29 22:02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核心AR眼镜品牌厂商,完成了与国内外一流主流AR眼镜C端品牌客户的光机对接 [1] - 公司与恒玄科技、海南天智丰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高性价比、强性能AR眼镜的开发及落地量产,AR眼镜整机有望在年底推出 [1] - 公司完成与专业AR眼镜品牌客户的AR眼镜方案对接,正在全力积极推进AR眼镜业务 [1] 行业市场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87万台,同比增长达222% [1] - 2025年第二季度RayBanMeta智能眼镜销量为72万台,去年同期为25万台 [1] - 在Meta新款AI眼镜发布的带动下,今年第四季度AI眼镜出货量或将显著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