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就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监管新规征求意见
仪器信息网· 2025-07-17 12:42
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旨在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管 规范行为 健全诚信体系 释放从严监管信号 [2] - 《办法》聚焦检验检测行业"人"这一核心要素 推动责任落实到人 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2] - 将首先在部分地区市场监管系统所属检验检测机构试行 推动形成"机构主责 制度约束 信用管理 违法惩治"闭环监管体系 [3] 从业人员主体责任规定 - 从业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 遵循客观独立 公平公正 诚实信用原则 恪守职业道德 履行社会责任 [2] - 从业人员需严格按照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确保过程科学 准确 可追溯 [2] - 检验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需对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负责 依法承担民事 行政和刑事责任 [2] 从业人员资质要求 - 从业人员专业背景 工作经历 技术能力需符合检验检测工作需要 并与机构建立劳动关系 [3] -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授权签字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需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3] - 关键岗位人员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 能有效承担技术或质量管理工作 [3] 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能力考核 备案管理 信用评价等制度 [3] - 对从业人员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建立信用档案 强化信用评价激励约束机制 [3] - 指导检验检测机构落实对从业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 [3]
7月17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17 12:13
亚信安全 - 股东南京亚信乐信等10家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03万股,占总股本的3%,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8日至11月7日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营业务为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1] 尚纬股份 - 拟向控股股东福华化学发行不超过1.81亿股股票,募资不超过11.44亿元,用于数智化升级、营销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主营业务为高端特种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3] 安克创新 - 正在研究论证在香港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以扩大全球化战略布局,尚未确定具体方案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3] - 所属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 [4] 中航西飞 - 董事长吴志鹏因工作变动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4]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主营业务为军用大中型飞机整机及航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 [4]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5] 天赐材料 - 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楚能新能源签订协议,2025年至2030年供应不少于55万吨电解液系列产品 [5] - 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7] 广生堂 - 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但短期内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8] - 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主营业务为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9]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9] 超卓航科 - 股东航证科创拟减持不超过89.6万股(1%)及179.21万股(2%),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至11月6日 [9]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主营业务为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 [10] - 所属行业为国防军工–航空装备Ⅱ–航空装备Ⅲ [11] 太极集团 - 拟以8000万–1.2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28.03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减资 [11] - 公司成立于1979年11月,主营业务为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 [12] - 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13] 西部材料 - 拟1.25亿元参与控股子公司西诺稀贵定增,后者计划发行1730万股募资1.4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3]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主营业务为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合金加工材的研发、生产 [13] - 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小金属–其他小金属 [14] 山推股份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14]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主营业务为建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设备的研发、制造 [14]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整机 [15] *ST花王 - 拟以6.66亿元收购安徽尼威动力55.5%股权,进军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燃油箱系统领域 [15] - 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主营业务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 [16] - 所属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园林工程 [17] 泰林生物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青岛高得拟减持不超过181.95万股(1.5%),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起3个月内 [17]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主营业务为生命科学领域微生物检测与污染控制产品研发 [17]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18] 汇成真空 - 股东深圳南山架桥拟减持不超过300万股(3%),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至11月6日 [18] - 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主营业务为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 [19]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20] 科思股份 - 实控人之一周久京拟减持不超过1427.06万股(3%),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起3个月内 [20] - 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主营业务为日用化学品原料的研发、生产 [21] - 所属行业为美容护理–化妆品–化妆品制造及其他 [22] 中宠股份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通怡春晓19号基金拟减持不超过456万股(1.5%),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至11月6日 [22] - 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主营业务为宠物食品的研发、生产 [23] - 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饲料–宠物食品 [24] 山高环能 - 拟向山东高速产业投资定增募资不超过7.18亿元,发行后控股股东变更为高速产投 [24] - 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主营业务为餐厨有机废弃物处理及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 [25] - 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电能综合服务 [26] 中熔电气 - 拟投资1.14亿元建设赛诺克新能源科技园项目,预计2027年年底竣工 [26] - 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主营业务为熔断器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 [26] - 所属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6] 凯盛新材 - 股东华邦健康拟询价转让2000万股(4.75%),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且6个月内不得转让 [26]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 [26]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原料–其他化学原料 [27] 信测标准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高磊拟减持不超过677.92万股(3%),减持时间为2025年8月8日至11月7日 [27]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主营业务为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等服务 [27] - 所属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28] 楚环科技 - 拟出资999万元(占比33.3%)参与设立合伙企业,投资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 [28] - 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主营业务为废气恶臭治理设备的研发、销售 [28] - 所属行业为环保–环保设备Ⅱ–环保设备Ⅲ [29] 山科智能 - 实际控制人及相关股东拟转让19.7%股份,交易完成后长江航天将成为控股股东 [29]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主营业务为智能远传水表及水务管网系统的研发、生产 [30]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30]
精智达股东2个月减持套现7306万 2023年上市超募3.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1:42
股东减持情况 - 源创力清源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7,094,65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5%,均为IPO前取得股份,已于2024年7月18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 - 减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940,118股(占总股本1%),实际减持939,607股(占总股本1%),减持价格区间71.38至83.30元/股,减持总金额73,060,503.64元 [2][3][4] - 减持完成后,当前持股数量降至6,155,048股,持股比例降至6.55% [5]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票23,502,939股,发行价46.77元/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5] - 募集资金总额109,923.25万元,净额98,656.46万元,超原计划38,656.46万元,主要用于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研发、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5] - 发行费用总额11,266.79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8,360.32万元 [5] - 保荐人子公司中信建投投资跟投940,118股(占发行量4%),金额43,969,318.86元,限售期24个月 [6]
研选行业丨贯穿产业链的小而美“刚需”赛道:14%年增速+ 210亿美元市场!四大龙头抢占Labless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7-17 10:18
有色金属行业 - 全球锡矿品位下降且成本中枢上移,供给端增量有限,矿山挺价意愿及能力上升 [3] - 宏观环境改善叠加海内外货币宽松,锡价中枢或持续抬升,资产价格迎来分母端利好 [3][7] - 国泰海通证券推荐布局手握优质资源的龙头企业,涉及三家上市公司(代码隐去) [3] 第三方检测行业 - 行业年增速达14%,市场规模达210亿美元,受益于下游集成电路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张 [8] - 半导体工艺进步推动检测需求增长,第三方实验室凭借专业性和效率抢占Labless红利 [8][9] - 四大龙头标的被重点推荐(代码隐去),覆盖半导体产业链全环节检测需求 [8][9]
对话汽车检测行业专家:智能驾驶L2国标出台的影响解读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汽车检测行业 - 公司:中汽中心、中国汽研、上汽检、招商车研、襄阳达安、长春所、宝马、奥迪等 [15][16][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规模与检测情况 - 中国汽车强制性检测市场规模约为 80 - 100 亿元,每年约 3000 个车型需检测,市场规模约 90 亿元,车型检测费用约 300 万元/个 [1][4][5] - 非强制性检验市场是强制性检验的 1.5 倍左右,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增量明显,传统领域下滑 [1][6] - 随着排放标准升级和电动化转型,单车检测价值量提升,市场规模保持稳定 [1] - L2 国标带来的增量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可达数十亿元,考虑 OTA 升级和研发性测试,总体体量将超强制性检测部分 [12] - 强制性检测市场规模保守估计约三四十亿元,加上 L2 级别研发性测试,整体市场空间可能接近百亿元 [13] L2 级别驾驶辅助系统国标 - 国标《驾驶辅助汽车技术要求和技术规范》旨在提升 L2 功能安全性,测试项目涵盖变道、人机交互及各种复杂场景,参考欧盟 UNECE R171 标准 [1][7][9] - 适用于乘用车(M 类),包括部分皮卡车型,合资品牌也需符合新标准 [1][10] - 是中国智能网联历史上第一个针对所有 L2 功能进行完整测试项覆盖的强制性标准,内容多达 130 多页 [1][11] - 对试验场和测试场提出更高要求,一套完整智驾系统单车费用预计约两三百万元 [2][12] - 新车需在 13 个月内通过法规,已上市车型需在 25 个月内完成检测,存量老车型检测量会显著增加 [2][14] 检测机构情况 - 中汽中心和中国汽研是头部检测机构,合计占据约 60% - 70%的市场份额 [2][16] - L2 国标落地后,自动驾驶测试对实验能力和场景搭建能力要求较高,大规模实验场资源稀缺且有价值 [2][16] - 目前主要扩产的机构包括天津、重庆所和招商车研,但更多服务于内部需求,尚未有显著动作 [17] 产能与应对措施 - L2 国标实施后可能出现产能紧张情况,因全国大型智能网联测试场相对较少,且各企业多方案并行加剧测试需求 [19] - 一些企业已开始采取预措施,但处于标准立项阶段,许多企业意见较大,更多是评估自身功能后决定开发策略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汽车强制性检测必须由国家认可的具备 CNAS 和 CMA 资质的机构进行,研发性测试可由企业内部或第三方完成 [2][3] - 传统检测车型根据配置、性能、排放标准等判定,相同内容无需重复检测 [4] - 改款车型变化不大只需小范围公告拓展检测,涉及关键部件更换视为新型号需相应检测 [5] - 企业无法将研发测试完全交给第三方机构,需自行整改后重新测试才能获强制性检测认证 [22] - 2019 - 2020 年国 V 切换到国 VI 标准时,检测项目增加,检测机构和企业工作量增大 [23] - 国 VII 标准由环保部门牵头研究,预计最快 2027 年出台,进展缓慢会推迟 [24]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9:00
业务布局 - 业务突破传统建筑检测领域局限,涵盖新能源、双碳等诸多领域,形成多元化格局,业务从江苏本地延伸至全国乃至海外,在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设区域公司或办事处 [2] 汽车检测领域 - 通过收购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入汽车检测领域,冠标检测获江淮、吉利等车企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扩充在通用、大众等车企认可能力范围,上半年业务经营状况良好,将依托新资质提升经营业绩 [2] 并购扩张规划 - 采用“区域渗透+赛道扩张+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理性筛选实现精准并购,优先选择区域龙头、高增长赛道及资质稀缺标的,抢占水利、汽车等赛道,补充专项资质和业务能力,通过“总部赋能+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输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共享客户资源,保留核心团队稳定性 [2] 信息披露情况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2]
检测服务行业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总结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检验检测行业 [1] - **公司**:华策检测、广电计量、苏氏试验、盛科纳米 [5][7][9][1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检验检测分类特点**:根据测试对象和方法,检验检测分为物理类和化学类;物理类检测对设备投入和建设周期要求高,整体壁垒、盈利能力更强;化学类检测对设备依赖度低、人工占比高、流程更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周期和金额更低 [1][2][3][6] - **代表性赛道情况**:低空经济是政策驱动型赛道,国内头部企业多有布局,其检测与汽车检测有技术共同性;半导体行业检测受国产替代和产业链分工趋势影响,增速较快 [3][4] - **部分公司业绩情况** - 华策检测:国内最大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核心业务为生命科学与食品环境检测,今年 Q1 收入增长 5% - 10%、利润增长 10% [7][9] - 广电计量:去年净利润增长 77%,涉及核心下游行业景气度高,内部降本增效,今年有望维持两位数增长 [9][10] - 苏氏试验:去年受特殊行业打击,今年特殊行业需求和订单量修复,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两位数增长 [10] - 盛科纳米:2024 年营收 4.2 亿,增速放缓,因晶圆厂新产线推进调整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行业看点:期待内需刺激政策,关注地方政府化债政策加速回款,关注高增速赛道刺激政策落地 [11] - 推荐标的:建议关注华策检测、广电计量、苏氏试验 [11]
精智达20250426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金志达,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测试与检测设备研发和制造的公司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增长与突破** - 2024 年年报显示半导体业务年增速接近 200%,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83% [1] - 2024 年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24%左右,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超 30%,较 2023 年增长 18 个百分点 [8] - 2024 年半导体业务收入接近 2.5 亿,同比增长两倍,毛利率达 32.6%,同比增加 6 个百分点 [9] 2. **研发成果与投入** - 2024 年研发投入增长 50%,技术团队突破 400 人 [3] - 两条产品线推出多款新产品,核心设备、核心芯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3] - 自主研发的测试平台在 DRAM 各环节全面投入使用 [3] 3. **战略规划与布局** - 走向全站点系统化,从单一技术攻坚迈向跨领域生态协同,坚定不移投入自主研发 [4] - 2025 年完善 DRAM 测试设备能力,推动关键测试机验证,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地位 [17] - 拓展先进封装领域设备研发,加强 HBA 领域及先进封装相关技术研究 [18] - 开展 NetFlash 测试机制研发,推动 SoC 测试设备研发 [19] 4. **市场与客户** - 半导体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 DRAM 领军企业及相关厂商,显示领域覆盖中国前四大面板厂及海外 Meta 等 [7] - 2024 年新签订单约 10 亿,半导体占 50%;2025 年订单至少 13 亿,半导体占 60% [21] 5. **毛利率分析与展望** - 2024 年显示业务毛利率下降 6.5 个百分点,半导体业务毛利率增长 5.5 个百分点 [23] - 2025 年 Q1 毛利率约 20%多,因产品结构所致;集团毛利率至少提升 7 个百分点,达 40%左右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员工激励计划**:2025 年春节后发布员工激励计划,对 2025 - 2027 年业务收入及半导体业务收入提出要求 [21] 2. **研发基地建设**:2024 年底在南京成立子公司,2025 年宣布在南京建设先进封装研发生产基地 [13] 3. **核心部件国产化**:老化修复核心部件前期依赖进口,因地缘政治因素,从 2023 年开始加大研发,建立国内供应链 [33] 4. **SOC 测试机研发**:SOC 测试机处于样机研发阶段,结合 DRAM 测试机技术积累与内外部研发积累推进 [30] 5. **业务发展优先级**:2025 年核心任务是推动测试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业务,优先发展 CP 和高速 FT 业务,布局先进封装相关设备 [35]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08:44
业务布局 - 城市生命线业务通过子公司常安公司开展,涵盖多安全工程领域,已在多地落地,获客户认可 [2] - 汽车检测领域服务由子公司冠标检测实施,获多家车企准入资质,上半年经营良好 [2] 海外拓展 - 初期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本地化运营团队提供服务打开市场 [2] - 中期在欧美市场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资质互认 [2] - 长期目标是形成全球检测服务网络,打造跨国技术服务机构 [2] 并购方向 - 并购地方实验室,获区域资质、资源和网络,实现全国化布局并拓展周边国际市场 [2] - 收购相关企业,抢占高增长赛道,补充专项资质和业务能力 [2] - 并购获取行业和国际认证资质,构建技术壁垒 [2] 未来增长点 - 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新兴领域 [2] - 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和国际化布局深化支撑业绩增长 [2] -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提升效率和质量 [3] - 全球化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 [3] - 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推动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3]
五亿多份检验检测报告,为质量“把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检验检测行业营收达4875.97亿元,同比增长4.41% [1] - 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53057家,全年出具报告5.53亿份 [1] -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数量1067.01万台套,同比增长3.87%,资产原值5701.70亿元,同比增长8.01% [2] 行业结构变化 -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机构数量增长2.05%,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等传统领域机构数量下降0.44% [1] - 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6025家,占比11.36%,为全国企业平均占比的14.95倍 [2] - 机构总量与小微机构占比首次下降,反映行业集聚度提高 [2][3] 监管与市场规范 - 2024年查处违法机构3615家,撤销、注销214家机构资质,罚没款3571万元 [1] - 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为2300多万辆机动车免予安全技术检验,通过手机APP预约车检服务1100多万次 [1] - 行业逐步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势头 [2][3] 技术创新与国际拓展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攻克关键技术,研制国内首套个体防护装备检验检测系统,服务30余家国内外企业 [3] - 加入国际合格评定组织的机构485家,获得境外资质的机构205家,开展境外业务的机构434家,23家机构在境外设立48家分支机构 [4] - 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启动"一带一路"国际食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