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化工

搜索文档
青岛海湾化学撤回上交所主板IPO!原本计划募资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45
IPO终止情况 - 海湾化学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主动撤回上交所主板IPO申请 导致审核终止 [1][4] - 公司原计划发行不超过25,344.9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15%) 拟募资30亿元用于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等4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上交所于2023年2月28日受理申请 根据审核规则第63条终止审核 [4]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9年9月 前身为国营青岛化工厂 注册资本1.44亿元 [6] - 主营业务为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高分子新材料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6] - 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 与英力士、KBR等跨国企业合作 构建综合一体化产业体系 [7] 产能与行业地位 - 现有产能:85万吨/年乙烯法PVC(国内第一)、50万吨/年苯乙烯、20万吨/年聚苯乙烯、55.5万吨/年烧碱、16万吨/年偏硅酸钠 [7][8] - 在建项目包括24万吨/年双酚A、环氧氯丙烷(一期22.5万吨)、15万吨/年环氧树脂、40万吨/年乙烯氧氯化氯乙烯扩建项目 [7] - 主要产品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乙烯法PVC产能国内领先 [8]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青岛海湾集团持股62% 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资委(通过青岛国投100%控股海湾集团) [9] - 其他股东包括青岛海湾省主投资中心(13.09%)、国新双百壹号基金(8%)、青岛国际投资(5%)等 [9] 财务表现 - 2019-2022H1营收分别为70.38亿、60.53亿、130.28亿、69.62亿元 同期净利润4.85亿、3.01亿、20.76亿、10.06亿元 [10] - 2019-2022H1现金分红金额达7.41亿、5.08亿、4.81亿、15.77亿元 其中2022年上半年分红额超过当期净利润 [10]
背靠青岛国资的海湾化学,IPO遭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6-23 20:34
背靠青岛国资,IPO之路一波三折 海湾化学成立于1999年9月,注册资本10.37亿元,注册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由青岛海湾集团全资控股,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资委。 公开报道显示,其前身为青岛化工厂、海晶化工,始建于1947年,后与青岛碱业、东岳泡花碱两家企业整合重组,公司建有年产45.5万吨离子膜烧碱、80 万吨氯乙烯、8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苯乙烯、12万吨偏硅酸钠装置。 回顾海湾化学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6月20日,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因海湾化学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至此,海湾化学的主板IPO之路按下了暂停键。 青岛上市企业观察第593期 撰文/施敏 审校/冯亚楠 作为中国石油和化工500强企业,海湾化学主营业务涵盖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高分子新材料以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乙 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烧碱,同时利用部分自产烧碱生产偏硅酸钠,实现对无机化学品业务的延伸。 图片来源:海湾化学官网 据悉,海湾 ...
海湾化学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30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22 15:47
上市审核终止 - 上交所终止对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1] - 海湾化学和中信证券分别提交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3] - 撤回申请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规定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高分子新材料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烧碱及偏硅酸钠 [3] - 控股股东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2% [3] - 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资委,通过青岛国投和海湾集团实施控制 [3] 原定发行计划 - 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44.9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15% [4] - 原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 [4]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环氧氯丙烷项目(15亿元)、环氧树脂项目(8亿元)、氯乙烯扩建项目(4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 [4][6] 募投项目详情 - 3×7.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项目总投资20.4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 [6] - 15万吨/年环氧树脂项目总投资14.9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 [6] - 40万吨/年乙烯氧氯化氯乙烯扩建项目总投资7.5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亿元 [6] - 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 [6]
青岛海湾化学IPO退档,原计划募资30亿元,多次大额分红
搜狐财经· 2025-06-22 00:24
IPO进程终止 - 海湾化学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申请撤销上市申请文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其IPO审核 [1] - 公司原计划募资30亿元 于2023年1月预披露招股书 2月平移递交招股书 [3] - 2023年7月收到第一轮问询函但未回复 期间因财务资料过期多次被中止审核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 前身为国营青岛化工厂 注册资本1.44亿元 [3] - 主要股东包括海湾集团(62%) 青岛海湾留丰投资中心(13.09%) 国新双百基金(8%) 青岛国投(5%) Bright Sunshine(5%) [4] - 2021年混改后股权结构为海湾集团62% 外部投资者13% 青岛国投5% 员工持股平台20% [5]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氯碱化工 有机化工原料 高分子新材料及无机硅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5] -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法PVC 苯乙烯 聚苯乙烯 烧碱 偏硅酸钠 [5] - 2019-2022H1营收分别为70.38亿 60.53亿 130.28亿 69.6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85亿 3.01亿 20.76亿 10.06亿元 [5][6] - 2022年预计营收124.45-144.10亿元(-4.47%至+10.61%) 归母净利润10.83-12.54亿元(-47.85%至-39.62%) [7] 财务指标与分红 - 2022H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63% 2021年达61.27% [6]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0.35%降至2022H1的0.29% [6] - 2019-2022H1现金分红分别为7.41亿 5.08亿 4.81亿 15.77亿元 其中2022H1分红金额超过同期净利润 [6] 历史股东变动 - 中国华融曾持股38.23% 2017年以2.41亿元估值退出 海湾集团持股增至100% [4][5] - 2002年中国华融以债权出资1.69亿元入股海晶化工(海湾化学前身) [4]
海湾化学上交所主板IPO“终止” 聚氯乙烯产能位居国内乙烯法第一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9:58
公司IPO动态 -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 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以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烧碱及偏硅酸钠 [1] - 已建成产能:85万吨/年乙烯法PVC(国内乙烯法第一)、50万吨/年苯乙烯、20万吨/年聚苯乙烯、55.5万吨/年烧碱、16万吨/年偏硅酸钠 [2] 技术合作与产业布局 - 与英力士、氯工程、西方化学等国际企业合作引进先进工艺技术 [1] - 在建/拟建项目包括24万吨/年双酚A、3×7.5万吨/年环氧氯丙烷(一期)、15万吨/年环氧树脂、40万吨/年乙烯氧氯化氯乙烯扩建 [2] 行业地位 - 乙烯法PVC产能国内第一 聚氯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产品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 财务表现 - 2019-2022H1营业收入:70.38亿元、60.53亿元、130.28亿元、69.62亿元 [2][3] - 同期净利润:4.85亿元、3.01亿元、20.76亿元、10.06亿元 [2][3]
英 力 特: 中信建投证券关于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2024年度、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更新稿)
证券之星· 2025-06-12 21:15
公司基本情况 - 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12日,注册地址为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钢电路,注册资本为303,486,737元人民币 [5] - 公司于1996年1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635,股票简称英力特 [5]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石及其系列延伸产品、聚氯乙烯、烧碱及其系列延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及销售 [6] - 公司产品PVC五型树脂是大连商品交易所PVC期货免检商品,在氯碱行业内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 [47] 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0,011.75万元,营业利润为-8,427.60万元,净利润为-8,223.50万元 [9]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4,611.52万元,营业利润为-49,842.54万元,净利润为-50,256.03万元 [9]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4,719.60万元,营业利润为-59,609.56万元,净利润为-66,776.87万元 [9]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7,505.57万元,营业利润为-46,483.21万元,净利润为-38,886.92万元 [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66,184.15万元,负债合计164,021.8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1.62% [9] 募投项目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30万吨电石技改工程项目、热电分公司储灰场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氯碱和树脂分公司污水零排技改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6] - 年产30万吨电石技改工程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5,000.00万元,热电分公司储灰场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0,000.00万元,氯碱和树脂分公司污水零排技改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5,000.00万元 [33] - 本次发行拟募集70,000.00万元,其中20,460.98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者视同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 [33]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属氯碱化工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行业景气度和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34] - 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氯碱行业绿色化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有效推动了我国氯碱产业转型升级 [34] - 公司主要产品聚氯乙烯、烧碱等系基础化工产品,其价格对供需关系、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 [35]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电煤、兰炭、原盐、白灰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5] 发行方案 - 本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英力特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 [27]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的30%,即不超过91,046,021股 [31] -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 [28] - 英力特集团认购的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自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他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自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31]
英 力 特: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会后事项承诺函
证券之星· 2025-06-12 21: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及2025年1-3月持续亏损,主要因PVC及E-PVC价格低位运行,但亏损幅度同比收窄[2][3] - 公司年产30万吨电石技改项目投产带动产业链效能提升,叠加原料成本下降,经营状况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3] - 亏损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及募投项目推进,本次发行仍符合监管条件[5][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0.01亿元(同比-2.32%),营业成本43.62亿元(同比-1.43%),营业毛利-3.61亿元(同比扩大9.68%)[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亏17.75%),扣非净利润-8.50亿元(同比增亏21.17%)[2][3]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减亏24.74%),扣非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减亏29.82%)[2] 业务运营 - 主营业务为电石/PVC/烧碱等化工产品及电力热力生产销售,采用"年统领、月执行"采购模式[4] - PVC销售采用"一单一议"定价,烧碱采用框架合同,经销直销结合并设异地库提货[4] - 生产线可灵活调整三型/五型PVC生产,客户群体稳定[4] 募投项目 - 拟募资不超过7亿元用于:30万吨电石技改工程(3.5亿)、光伏发电(1.5亿)、污水零排技改(1亿)、补流(1亿)[5] - 电石技改项目已投产,助力重塑产业链并提升盈利能力[3][5] 合规性说明 - 2023年财报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现任董监高无行政处罚记录[6] - 控股股东及公司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不涉及立案调查[6] - 审计机构立信所虽受行政处罚,但签字注会未涉违规案件[10][11]
金川集团发挥链主作用—— 链动上下游协同共赢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1
产业链协同与成本优势 - 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电池生产成本比沿海地区低12%左右,主要得益于本地供应商门对门供货,原材料如铜箔、镍带、正极材料大部分来自金川集团 [1] - 金川集团作为甘肃省4个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链上100多家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协同联动提升产业链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1] 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 - 金川集团永昌铜业40万吨/年智能铜电解项目实现不锈钢阴极板国产化,技术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打破进口依赖 [2] - 通过联合酒钢集团、兰石集团、兰州理工大学等产业链相关方协同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久性不锈钢阴极板 [2] - 2023年建成甘肃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4N5无氧铜、6N5高纯镍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满足重离子加速器、芯片制备需求 [3] 高端材料与产能扩张 - 金川集团与兰石集团合作的1万吨镍基合金项目采用"轻资产+高品质+低成本"模式,达产后将年产高温耐蚀合金、纯镍等产品1万吨 [3] - 镍合金公司"手撕镍"厚度达0.05毫米(行业主流0.077毫米)、宽度350毫米(行业50-100毫米),每吨价格比普通电解镍高10万元 [6] - 铜箔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月产能900吨,产品应用于锂电池、5G基站等领域 [7] 资源循环与产业集群 -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2023年一季度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27.3% [4] - 甘肃佰利联化学项目年消纳金川集团副产硫酸150万吨、废电石渣100万吨,2023年第一阶段达产,2024年前4月精制合成金红石产量72864吨(同比+11.52%) [4] - 金川集团40%铜、60%钴、33%铂族金属转化为深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值占比超50% [7] 产业链延伸与布局 - 构建"金川熔炼—兰石锻造—酒钢轧制"协同生产模式,推动大卷重纯镍带研发,打破进口依赖 [6] - 铜产品已形成7大类近20种,覆盖采矿选矿到高端深加工完整产业链 [7] - 未来重点完善镍铜钴产业链闭环,深耕新能源电池领域,强化纵向延伸与横向协同 [7]
华塑股份: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09 21:20
发行概况 - 本次发行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数量87,336,244股,募集资金总额199,999,998.76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96,924,966.30元 [7][9] - 发行价格为2.29元/股,定价基准日为董事会决议公告日,按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确定 [7]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淮矿集团,获配股份限售期36个月,淮矿集团原有股份18个月内不转让 [3][9] 股权结构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3,594,738,056股,淮矿集团持股比例从82.22%微增至82.29%,安徽省国资委仍为实际控制人 [17] - 新增股份登记完成后,公司前十名股东中淮矿集团持股2,958,139,670股(含限售股87,336,244股) [17]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PVC和烧碱为核心的氯碱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构建"矿-煤-电-氯碱化工-三废利用"一体化循环经济体系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6,566.82万元,净利润-5,542.75万元,综合毛利率12.49%,资产负债率42.04% [18][19]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73,636.64万元、556,322.72万元、511,438.37万元,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至亏损42,876.02万元 [18] 发行程序 - 发行获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证监许可〔2025〕798号) [6] - 2025年5月19日完成缴款,5月23日验资报告确认募集资金到账,6月6日完成股份登记 [9][16] 行业特征 - 公司非流动资产占比达88.48%,符合化工行业重资产特性 [19] - 近年盈利能力受PVC价格下行及资产减值影响,但通过降本增效措施积极应对 [21]
宜宾市江安县:以“绿”为底向“新”发力 推动县域经济能级跃迁
四川日报· 2025-06-08 07:21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江安县围绕加快建设市域副中心目标,构建"两核一带一线"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绿色和创新推动县域经济能级跃迁 [4] -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小微园区建设为核心抓手,重点培育留耕、四面山、红桥等5个特色小微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6户,年产值达6亿元 [6] - 各乡镇累计新签约项目50余个,预计带动就业2500余人,并计划实施"链式招商"升级行动,锁定广东东莞、浙江义乌等重点地区 [7] 镇域经济与小微园区 - 留耕镇小微产业园吸引21家企业聚集,带动50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就业 [6] - 红桥镇依托"红桥猪儿粑"等特色品牌,吸引九大碗等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一期标准化厂房预计年底投产 [6] - 通过东莞专场招商推介会吸引5家企业签约落户小微园区,总投资约1.1亿元,聚焦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7] 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宜宾新宇酒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酿酒车间窖池和制曲车间环境,保障生产稳定性和产品高品质 [8] - 宜宾德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纳米磷酸铁锂项目即将试生产,单条生产线日产40吨,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8] - 江安县为70余家企业提供免费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为28户企业定制转型方案,实施18个"智改数转"项目,带动技改总投资超20亿元 [9] 绿色化工与循环经济 - 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5%,烧碱、聚氯乙烯、水泥等产品耗水量达行业先进水平 [11] - 江安经开区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绿色化工等新兴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1家,拥有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省级绿色工厂 [11] - 编制《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形成产业配套、物料循环、废渣利用等循环经济链条 [1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长江江安段水域鱼类种群数量稳步回升,珍稀鱼类重现踪迹,濒危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种群扩大 [12] - 通过"群管+专管"和跨区域协同检查等机制提升水域治理效能,织密生态保护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