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璃玻纤
icon
搜索文档
玻璃玻纤板块8月21日跌0.05%,国际复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下跌0.05%,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下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涨幅最高为北玻股份(10.07%),跌幅最大为国际复材(-2.96%)[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2.6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505.9万元[2] 个股价格变动 - 北玻股份收盘价4.59元,涨幅10.07%,成交量188.21万手,成交额8.46亿元[1] - 再升科技收盘价6.41元,涨幅9.95%,成交量212.39万手,成交额13.36亿元[1] - 国际复材收盘价6.23元,跌幅2.96%,成交量159.78万手,成交额10.00亿元[2] - 长海股份收盘价66元(ST状态),跌幅2.44%,成交量16.36万手,成交额2.63亿元[2] 资金流向分布 - 再升科技主力净流入2.61亿元(占成交额19.56%),但游资净流出1.47亿元(-10.97%)[3] - 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入2.39亿元(占成交额28.27%),游资净流出1.36亿元(-16.06%)[3] - 宏和科技主力净流入1744.96万元(占成交额1.21%),游资净流出1513.90万元(-1.05%)[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出1798.26万元(-10.08%),游资净流入767.79万元(4.31%)[3] 成交活跃度 - 再升科技成交额13.36亿元居板块首位,成交量212.39万手[1] - 宏和科技成交额14.41亿元,成交量40.46万手[1][2] - 中国巨石成交额6.21亿元,成交量47.51万手[2] - 中材科技成交额9.78亿元,成交量30.73万手[1][2]
银河证券:反内卷政策通过提高毛利率、产能利用率促进业绩改善 提升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8-21 08:11
反内卷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8月15日期间 反内卷相关板块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钢铁、水泥、玻璃玻纤、工程机械、光伏设备、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等板块涨幅均超过10% 装修建材和电池板块亦跑赢沪深300指数6.76%的涨幅 [1] - 反内卷政策直接驱动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 成为板块指数行情的核心推动力 [1] 交易活跃度变化 - 2025年7月中上旬 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玻纤、装修建材、建筑装饰、工程机械、光伏设备、电池等板块成交额占全A指数成交额比例显著提升 [1] - 7月下旬以来 上述板块成交额占比陆续出现冲高回落态势 [1] 政策影响机制 - 短期内密集出台的反内卷政策推动市场对相关板块业绩改善预期升温 大量资金涌入导致交投活跃度快速攀升 板块估值明显提升 [1] - 中长期反内卷政策通过提高行业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促进业绩改善 从而提升相关板块投资价值 [1]
玻璃玻纤板块8月20日涨0.03%,宏和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微涨0.0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涨1.04%)和深证成指(涨0.8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宏和科技领涨2.79%,再升科技领跌4.74%[1][2] - 板块成交活跃,中国巨石成交额达8.17亿元,国际复材成交量达167.52万手[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宏和科技(36.80元,+2.79%)、凯盛新能(11.45元,+1.96%)、北玻股份(4.17元,+1.96%)[1] - 跌幅显著个股:再升科技(5.83元,-4.74%)、国际复材(6.42元,-2.28%)、中材科技(32.28元,-1.85%)[2] - 权重股表现:中国巨石(13.10元,+0.85%)、旗滨集团(6.25元,+0.32%)[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95亿元,游资净流入5594.46万元,散户净流入2.3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耀皮玻璃(1079.16万元,占比9.86%)、中国巨石(294.32万元,占比0.36%)、三峡新材(172.94万元,占比2.33%)[3] - 主力资金大幅流出个股:九鼎新材(-2729.25万元,占比-12.54%)、北玻股份(-1837.18万元,占比-7.55%)、金晶科技(-1671.10万元,占比-14.13%)[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量前列个股:国际复材(167.52万手)、再升科技(143.63万手)、中国巨石(62.74万手)[1][2] - 成交额超亿元个股共9只,其中中国巨石(8.17亿元)、中材科技(11.50亿元)、国际复材(10.85亿元)位列前三[1][2] - 中小市值个股交易活跃:北玻股份成交2.43亿元,山东玻纤成交2.56亿元[1][2]
长海股份(300196):量价齐升盈利改善,Q2业绩大幅增长
财通证券· 2025-08-20 16:2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5.06/5.83亿元 对应PE为17x/13x/12x [2][8] 核心财务数据 - 1H2025营收14.56亿元同增18.96%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增42.30% [8] - 2Q2025营收6.92亿元同增7.75% 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增28.42% 中期分红比率23.23% 股息率0.82% [8] - 2025E营业收入32.15亿元(同增20.8%) 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增48.5%) EPS 1.00元 [7][8] 行业与经营分析 -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2Q2025无碱玻纤粗纱均价4367元/吨同增5% 月均产量68万吨同增17% [8] - 利润率显著改善:2Q2025毛利率26.77%(+2.84pct) 净利率13.20%(+2.13pct) 主要受益价格提升和规模效应 [8] - 下游需求分化:风电/光伏/新能源车领域高增长(风电装机+98.9% 光伏+107.1%) 但建筑领域持续低迷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ROE预测:8.32%/9.62%/10.28% PB分别为1.39x/1.29x/1.20x [7] - 现金流表现: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7.71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3亿元 [9] - 运营效率提升:2025E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1天(-4天) 存货周转天数43天(-4天) [9]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股价涨幅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最高超额收益达93% [4] - 当前股价16.66元 对应2025E PEG 0.3 显示估值具备吸引力 [7][9]
玻璃玻纤板块8月19日跌1.56%,国际复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16:33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1.56%,领跌个股为国际复材(下跌6.28%)[1] - 上证指数下跌0.02%至3727.29点,深证成指下跌0.12%至11821.63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35亿元,游资净流入6843.19万元,散户净流入4.66亿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再升科技涨幅最高达6.25%,收盘价6.12元,成交额13.90亿元[1] - 凯盛新能上涨2.28%,宏和科技上涨0.85%,三峡新材上涨0.63%[1] - 国际复材跌幅最深达6.28%,九鼎新材下跌5.50%,山东玻纤下跌4.69%[2] 资金流向特征 - 中材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085.17万元(占比2.86%),但遭散户资金净流出6106.16万元[3] - 旗滨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2227.60万元(占比12.72%),散户资金净流入1259.13万元[3] - 山东玻纤主力净流出3701.49万元(占比9.44%),散户净流入3311.90万元(占比8.45%)[3]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285.31万手居首,成交额19.23亿元[2] - 中国巨石成交量88.65万手,成交额11.65亿元[2] - 宏和科技成交额21.64亿元,中材科技成交额14.29亿元[1][2]
A股收评:三大指数小幅调整,北证指数涨1.27%续创新高,机器人、发电机概念走高
格隆汇· 2025-08-19 15:08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冲高回落 沪指跌0.02%报3727点 深证成指跌0.12% 创业板指跌0.17% 北证50指数涨1.27%续创历史新高 [1] - 全天成交额2.64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685亿元 全市场超2900股上涨 [1] 行业板块表现 涨幅居前板块 - 机器人及减速器板块走强 夏厦精密、领益制造及拓普集团等多股涨停 [1] - 发电机概念走高 全柴动力、泰豪科技等多股涨停 [1] - CPO概念继续活跃 剑桥科技涨停 [1] - 白酒股拉升 酒鬼酒涨停 [1] - 减肥药、汽车一体化压铸及装修装饰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软饮料板块涨幅3.23% 通信设备板块涨幅1.77% 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1.38% [2] 跌幅居前板块 - 保险股走低 中国人寿领跌 [1] - PEEK材料板块走弱 新瀚新材跌超7% [1] - 玻璃玻纤板块走势低迷 力诺药包跌超10% [1] - 电子化学品、船舶制造及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向 - 林木板块资金净流入1.99% 多元金融板块5日涨幅1.93% [2] - 零售板块5日涨幅1.289% [2]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 两市成交额2.76万亿
长江商报· 2025-08-19 07:41
市场表现 - 沪指报3728.03点,涨0.85%,创近十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报11835.57点,涨1.73%,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 [1] - 创业板指报2606.20点,涨0.84%,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 [1] -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96亿元,成交额再创年内新高 [1] 行业板块表现 - 船舶制造、消费电子、玻璃玻纤、小金属、电源设备、软件开发、文化传媒、通信设备、电机、电子元件、电子化学品板块涨幅居前 [1] - 仅煤炭行业、贵金属、化肥行业逆市下跌 [1] 机构观点 -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更需要一轮"慢牛",市场持续回暖使机构优势显现,与本轮"慢牛""健康牛"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 [1] - 巨丰投顾表示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 [1]
国际复材股价大幅拉升 盘中振幅接近19%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33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18日收盘价7.0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3元 涨幅9.87% [1] - 当日开盘价6.64元 最高价7.50元 最低价6.30元 振幅18.81% [1] - 成交量413.87万手 成交金额27.58亿元 [1] 盘中交易特征 - 早盘9点40分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2% [1] - 11点00分出现快速回调 5分钟内跌幅超2%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9亿元 占流通市值2.53%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7132.18万元 占流通市值0.72%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 [1] - 所属板块包括玻璃玻纤和重庆板块 [1]
玻璃玻纤板块8月18日涨3.3%,再升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1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3.3%,领涨个股为再升科技(涨9.92%)和国际复材(涨9.87%)[1] - 上证指数上涨0.85%至3728.03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1835.57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最高涨幅近10%,5只个股下跌,最大跌幅为九鼎新材-2.68%[1][2] 个股交易数据 - 再升科技成交量75.93万手,成交额4.31亿元,居板块活跃度前列[1] - 中国巨石成交量107.74万手,成交额14.47亿元,为板块成交额最高个股[1][2] - 国际复材成交量413.87万手,成交额27.58亿元,创板块最高成交纪录[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13亿元,游资净流入1.92亿元,散户净流入1.21亿元[2] - 再升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102.9万元,占比14.15%,居资金追捧首位[3] - 山东玻纤主力净流入2869.95万元(占比4.77%),长海股份主力净流入2260.47万元(占比3.87%)[3] - 南玻A主力资金净流出868.46万元(占比-10.44%),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出981.6万元(占比-5.8%)[3]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两市成交额超2.7万亿!券商最新策略也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3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 [1]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8091亿元 较上日放量5363亿元 成交额创年内新高 [1] - 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1] - 沪指涨0.85% 深成指涨1.73% 创业板指涨2.84% [3] 板块表现 - 券商和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冲高 指南针和同花顺续创历史新高 [3] - 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 强瑞技术等20余股涨停 [3] - 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 北方稀土等涨停 [3] - 液冷服务器、影视、CPO、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3] 热门行业与概念 - 船舶制造今日涨幅4.33% 海兰信涨2.40元(+11.58%) [4] - 消费电子今日涨幅4.03% 影石创新无具体涨幅数据 [4] - 小金属今日涨幅3.48% 铝科新材涨44.88元(+20.00%) [4] - 玻璃玻纤今日涨幅3.47% 戈碧迦涨11.13元(+30.00%) [4] - 电源设备今日涨幅3.35% 科泰申源涨7.14元(+20.01%) [4] - 软件开发今日涨幅3.26% 中科海讯涨9.09元(+19.99%) [4] 券商策略观点 - 银河证券指出市场量能迈上新台阶 两融余额持续增长 投资者加速入场 资金面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4] - 财信证券认为市场处于"量价齐升"震荡上行趋势 中报密集披露期可能加大市场分化 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