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

搜索文档
污水排放标准细化,水生态治理赛道再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为环保产业创造新增长点,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10][22] -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 [23][35]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行业确定性与成长性强,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等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 - 方案目标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10][11] - 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到2027年多项治理目标有相应提升 [12][14] - 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泄放措施、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到2027年相关工作有进展 [16] - 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包括推进水生生物保护恢复、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到2027年多项生态指标有改善 [17][18] - 全面推进保护与建设,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民行动 [20][21]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制订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方法,适用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修订 [23] - 基本原则包括全面防控、分类管理、科学可行、依法合规 [24][26][27] - 技术路线参照相关规则开展工作,包括确定适用范围、控制项目等内容 [28] - 对园区基本情况、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水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确定标准分类和适用范围、监测要求 [29][31][34]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推荐高能环境,其业务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订单加速释放,在手优质项目多 [36] - 推荐惠城环保,其切入重大危废项目,废塑料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36][37] - 推荐洪城环境,业务成长空间大,多业务驱动业绩增长,2024年高分红,配置价值凸显 [37]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为0.54%跑赢大盘和创业板 [3][38] - 环保子板块中监测、水处理等有不同涨幅,A 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为神雾节能、惠城环保、安车检测,跌幅前三为汉威科技、宝馨科技、卓越新能 [3] 行业要闻回顾 - 重庆市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49] - 重庆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生态治理体系等目标 [49] - 江西省公示第一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企业名单,拟认定 A 级企业 3 家等 [49] 重点公告汇总 - 皖天然气、恒盛能源等多家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涉及金额从 7000 万元到 1.94 亿元不等 [50][51][53] - 贵州燃气股东权益变动,持股比例由 20.25%减至 20.00% [50] - 三达膜董事等减持股份,维尔利等公司提供担保或进行关联交易等 [51][52] - 东珠生态签订老挝土地整理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暂估签约合同价 35 亿元 [52] - 索通发展与阿联酋公司合作建设阳极生产基地,一期产能 30 万吨/年 [53] - 新天然气、久吾高科部分股票解除限售,威派格控股股东质押股份 [54]
新华视点|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发展画卷
新华社· 2025-05-24 15:27
武夷山市生态保护模式 - 创新"高空瞭望+无人机巡飞+智能河道巡查"的"空天地"一体化保护体系,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1] - 高空瞭望云台覆盖半径3公里区域,具备异常温度与烟雾火情AI自动识别功能,夏季在洋庄乡大安村安装调试 [1] - 针对山火高发地带及农户集中区域,每周进行3次以上无人机巡飞,今年以来发现并制止13起野外违规用火事件 [4] 重庆市秀山生态转型 - 曾因"一锰独大"产业结构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2021年实施锰产业退出、治理、转型"三步走"计划 [6] - 当年淘汰退出29家锰矿开采企业和19家电解锰企业 [6] - 溶溪镇转型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万亩银花中药材、千亩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瓜蒌种植及万头生猪养殖的产业布局 [9] 甘肃省武威市治沙与光伏产业 - 沙化土地占比46.7%,依托太阳能资源优势集中布局光伏产业,重点开发凉州区北部和古浪县南部 [12]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自主研发网膜沙障铺设机、手扶式麦草沙障压沙机等设备,提升防沙治沙效率 [15]
中国碳中和(01372.HK)与中农海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盐硷地治理示范专案
格隆汇· 2025-05-23 08:26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中国碳中和与中农海稻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盐硷地生态治理、耐盐硷作物种植、碳汇资产开发、产业化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1][2] - 中农海稻为耐盐硷作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海水稻等耐盐硷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多个环节 [1] - 中农海稻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突出,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1] 合作具体内容 - 双方拟定分阶段实施计划,2025年率先启动国内盐硷地改良核心区100万亩种植工程 [2] - 中长期规划国内外推进盐硷地综合利用与碳汇修复工程总规模达2亿亩 [2] - 双方将共同推动农业领域碳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各级政府与相关企业建立碳中和管理队伍 [2] - 合作内容包括股权合作、生态治理业务合作,中国碳中和有望战略投资中农海稻 [2]
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5-22 05:56
西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 云南省森林覆盖率55.25%,森林蓄积量21.44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1] - 云南省有机产品获证数2700多张,居全国第二位 [1] - 成渝地区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建设超1300万亩 [1] -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63%,绿色经济占比46%,3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全国推广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 [2] - 国务院支持贵州探索生态产品总值纳入绩效考核,实施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 [2] - 探索建立西南地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生态保护标准互认、产业政策协同 [3] - 构建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价值核算、市场交易等制度保障体系 [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依托水电、光伏、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3] - 推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生态资源富集地区集聚 [3] - 通过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政策引导形成"生态资源—绿色技术—产业集群"转化链 [3] 科技支撑与生态修复 -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干热河谷植被退化等难题研发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4] - 建立符合西南特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推进GEP与GDP双考核制度 [4]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速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成果转化 [4] 利益共享机制创新 - 探索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分红力度 [4] - 引导农户通过林地托管、碳汇交易等参与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 [4] - 推行环保行为积分奖励制,将垃圾分类等转化为公共服务权益 [4]
"两重"建设加力提速 全国超14万公里城市"生命线"焕新升级
央视新闻· 2025-05-20 09:20
眼下,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今年沿江高铁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168亿元,加速串联起长三 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同时,优化沿江铁路运输组织,加强运输资源配置,不断强化路网韧 性。 在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两重"建设已支持长江沿线城市实施1.3万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 项目,同时建立健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推进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长江大 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在生态安全方面,已支持实施"三北"地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 4000万亩,"三北"工程建设、管护、巩固提升等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 从去年开始,我国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 设。"两重"建设启动一年以来,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大庆市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王晓玉:目前(大庆市)27个在建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 计10月底前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2025年的24个项目近期陆续开工,力争年底前完工。 今年,当地还在燃气管网改造中投入了智能化装备。这个燃气生产指挥中心刚刚引入了智能调压柜,在 原调节压力的基础上,增设数据 ...
一体化示范区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苏州日报· 2025-05-17 08:39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 - 发布第五批制度创新经验 包括跨省域综合性协同立法 行政执法跨省域"类案参照" 跨省域警务协作 跨省域功能区开发建设管理 清单式项目化压茬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5项内容 [1] - 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共同制定《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 重点聚焦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制定授权性规范和支持性 鼓励性条款 为示范区深化改革预留空间 [1] - 通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办法》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域趋同 在不违反上位法的前提下压缩行政裁量权弹性空间 促进青浦 吴江 嘉善三地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标准趋同 [1] 跨省域协作机制建设 - 成立一体化示范区警务合作中心 推动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治理协同联动 为跨省域毗邻地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2] - 在两省一市交界处约35 8平方公里范围打造水乡客厅 形成一张蓝图管全域 一个平台管实施 一个主体管开发 一套标准管品质 一体化治理促发展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2]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实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项目"储备—实施—评估—更新"全周期管理 发布五批次"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63个项目 涉及卫生健康 医疗保障 教育 文化旅游等9个领域 [2] 制度创新成果汇总 - 5年来累计推出154项制度创新成果 聚焦规划管理 生态保护 土地管理 项目管理 要素流动 财税分享 信用管理 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 共同富裕 碳达峰碳中和等"8+N"重点领域 [3] - 截至目前共有57项制度创新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3]
蓝天绿意绘新城——十二师生态治理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4:59
近日,晨光穿透薄雾,为五一农场二连设施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披上金色薄纱。棚内玫瑰、三角梅与郁 金香竞相争艳,种植户张建利轻触电子屏,醇基燃料供暖系统即刻切换至恒温模式。"以前守着煤炉子 添火,烟熏得睁不开眼,如今可省心多了!"他轻拍银色燃料罐,笑意舒展。 这片曾被煤烟笼罩的土地,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两年前,温室烟囱喷吐灰白煤烟,种植户裹 着棉衣穿梭棚间,每隔2小时便需添煤保温。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的高位推动下,兵团第 十二师各级党组织主动作为,靠前指挥,率先在"乌—昌—石"区域完成居民和农业散煤清零,用实际行 动诠释了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荣誉。 变革不止于方寸温室。沿着头屯河谷河岸行走,曾经星罗棋布的燃煤小锅炉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 是天然气管道在地下蜿蜒伸展。作为乌鲁木齐"西大门",十二师6个团场嵌入"乌—昌—石"区域。2023 年4月,十二师启动实施"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与乌鲁木齐市"同城同策同标准"推进 清洁替代。截至当年10月,完成1961户家庭与1141座温室燃煤设施清零,全域迈入"无煤时代"。 在一〇四团城市综合治理工程(EOD项目)建设现场,钻机正轰鸣作响,这个 ...
湖北坚决扛牢生态大省政治责任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5-07 09:35
美丽湖北战略行动方案 - 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旨在通过生态环境优化支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 [6] - 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2027年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湖北段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Ⅱ类及以上,洪湖水质稳定Ⅳ类),2030年全面改善,2035年高标准建成美丽湖北 [8] - 方案突出三大方向:支点建设"生态环境优渥"内核、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举措、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定位 [9] 六大核心行动 - 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湖库治理/排污口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化工企业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 [13] -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行动:水环境实施"控源-截污-活水-修复",大气实施"固定源-移动源-面源-外源"四源齐控,土壤实施"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 [13] - 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14] - "美丽"系列建设行动:涵盖绿色低碳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河湖梯次建设 [15]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行动:建设碳市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环境权益交易三大高地 [15] -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行动:健全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科技/执法/人才队伍建设 [16] 生态环境优渥内涵 -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拥有长江最长干线径流,承担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当前生态质量指数持续保持一类,长江/汉江/清江干流及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Ⅱ类 [18] - 该省已实现长江水清岸绿、江豚麋鹿回归的生态成效,未来将通过更高标准推动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 [19] - 具体措施包括:打好四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能源/制度三大体系,创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20][21][22]
赤峰市2025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全面打响
内蒙古日报· 2025-04-28 11:26
4月27日上午,赤峰市2025年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在克什克腾旗全面打响。 在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萨岭河项目区,连绵起伏的沙漠上,黄柳方格沙障一望无际。 治沙工人拿铁锹、插黄柳、栽柠条,筑牢"阻沙网",扎紧"防沙衣"。 赤峰市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全部分布在克什克腾旗,总面积866万亩,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的 11.1%,主要分布在全旗11个苏木乡镇。自两大沙地歼灭战全面启动以来,克什克腾旗坚持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的原则,累计投资5.42亿元、实施7个生态工程,治理沙化土地89万亩。 "我们将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防沙治沙,全力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 固。"克什克腾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百川说。 萨岭河项目区位于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天太永村萨岭河西岸,总治理面积达1万亩。"我们将采取工 程固沙+灌木造林+人工种草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治理,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联农带农治沙模 式,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到治沙工作中来,在完成治沙任务的同时促进群众增收。"红山子乡党委书记魏 湘霖说。 今年,克什克腾旗计划投入7.8亿元,通过加强科学防沙治沙、大力培育特色林草产业、拓宽多元 化治沙投入 ...
上城: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杭州日报· 2025-04-22 10:10
据悉,目前,采荷街道正积极推进"生态荷湾"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计划通过生态连廊串联全域 水系,构建"五分钟生态生活圈"。未来,街道将继续增设水下摄像、湖面监控等,加强水质监测,增强 市民获得感,打造"水生态直播间"。采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水清岸绿,还要让 居民推窗见绿、出门遇鸟、环湖体验,真正享受生态改善带来的福祉。" 记者了解到,属目,是擅长潜水的水鸟,常以鱼虾为食,受惊时会迅速潜入水中,春季求 偶期会表演"炸花"舞蹈(张开羽毛抖动),被称为"爱情鸟"。"现在生态环境好了,不仅来'做客', 还有鸳鸯也来了。"王先生说,他已连续一周记录到一对鸳鸯在此活动,"十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水塘, 如今成了家门口的'生态会客厅'。" 它们的现身犹如一枚生态试金石,悄然叩开了观察采荷生态变迁的窗口。近年来,采荷街道持续推 进小微水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通过清淤疏浚、生态浮岛建设、水生植被恢复等 综合治理措施,把辖区内的荷塘及河道水质提升到了Ⅳ类及以上。同时,周边增设了生态缓冲带以减少 人为干扰,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理想环境。 "我们街道的生态修复项目入选了国际气候组织C40'绿色繁荣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