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Wall Street Analysts See TJX (TJX) as a Buy: Should You Invest?
ZACKS· 2025-05-05 22:35
华尔街分析师对TJX的评级分析 - TJX当前平均经纪商推荐评级(ABR)为1.17(1-5分制,1为强力买入),基于23家经纪公司的实际推荐计算得出,接近强力买入级别 [2] - 23份推荐中有21份为强力买入,占比达91.3% [2] 经纪商推荐评级的局限性 - 研究表明经纪商推荐难以为投资者筛选出最具上涨潜力的股票 [5] - 经纪公司利益冲突导致分析师存在明显乐观偏见,每1份"强力卖出"推荐对应5份"强力买入"推荐 [6] - 推荐评级与散户投资者利益不一致,对股价未来走势预测价值有限 [7] Zacks评级体系特点 - 采用盈利预测修正量化模型,分为1-5级(强力买入至强力卖出),实证显示与短期股价变动强相关 [8][11] - 与ABR不同,Zacks Rank以整数形式呈现且保持各等级比例平衡 [9][11] - 能快速反映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比ABR更具时效性 [12] TJX投资价值评估 - 当前年度Zacks共识盈利预测过去一个月维持4.43美元不变 [13] - 盈利预测稳定性显示公司近期表现可能与大盘同步 [13] - 综合盈利预测相关因素,TJX获Zacks Rank 3(持有)评级 [14]
沃尔玛、来伊份、万辰集团等31家零售企业发布全年财报/预告,仅10家营收增长!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4 08:3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但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1][2] - 31家零售上市企业中仅10家实现营收增长,13家利润增长,全球化企业表现优于传统企业[4][19] - 传统零售业态承压,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电商渗透率攀升、即时消费需求爆发、低价折扣业态崛起重塑行业格局[5][31] 综合零售企业表现 - **沃尔玛**:全年营收6481亿美元(+6%),净利润155.11亿美元(+32.8%),全球电商销售额300亿美元(+23%),中国区电商渗透率48%[7][19] - **名创优品**:总营收170亿元(+22.8%),海外营收占比近40%(+41.9%),毛利率44.9%(+3.7pct)[13][19] - **苏宁易购**:营收567.91亿元(-9.32%),净利润6.12亿元(+114.93%),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0.25亿元,资产负债率90.63%[8][9] - **百联股份**:营收276.75亿元(-9.32%),净利润15.67亿元(+292.73%),但扣非净利润仅1.11亿元(-42.88%)[10][11] - **国美零售**:营收4.74亿元(-26.76%),净亏损116.29亿元,毛利率下降11.28pct[15][19] 超市业态表现 - **联华超市**:营收197.1亿元(-9.7%),净亏损收窄至3.4-3.8亿元(2023年亏损7.91亿元)[21] - **红旗连锁**:营收101.23亿元(-0.09%),净利润5.21亿元,抖音直播销售额超10亿元[22] - **步步高**:净利润12.1亿元(+164.16%),引入胖东来模式后试点店日均销售额增长10倍[27] - 行业趋势:传统超市营收普遍下滑,会员店增速超20%,折扣零食店渗透率超30%[31] 零食店业态表现 - **万辰集团**:营收323.29亿元(+247.86%),净利润2.94亿元(+453.95%),量贩零食业务占比98.33%,门店总数达14196家[33][37] - **来伊份**:预计净亏损8600万元(同比下滑251%),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35][38] - 行业分化:量贩零食高速增长,传统品牌良品铺子、来伊份面临盈利压力[37][38] 核心趋势总结 - 全球化布局与模式创新成为增长关键,如沃尔玛全渠道、名创优品海外扩张[7][13][19] - 传统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步步高裸价采购)、业态融合(红旗连锁私域运营)寻求转型[22][27][41] - 新兴业态冲击显著:量贩零食、会员店、即时零售等细分赛道增速超20%[31][33][43]
海外高频 | 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回落,欧央行降息25BP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09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美国经济受贸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转弱,“衰退交易”升温,虽当前衰退概率低但需关注财政、股市、通胀风险,同时介绍海外大类资产表现、重要事件及经济数据,如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回落、欧央行降息25BP等[44][47]。 每周报告精选 欧洲经济的“困局”与“破局”——从俄乌之“变”谈起 - 短期欧洲经济压力来自俄乌局势、工业困境和美国关税风险,俄乌多方诉求不同欧洲难掌话语权,工业走弱持续且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的国家经济表现差,美国威胁对欧盟征25%关税[3] - 中长期欧洲经济困局在于产业竞争力下降,能源危机和货币紧缩抑制工业,且长期研发投资不足[4] - 若俄乌缓和,信心改善和能源价格回落可传导经济,国防开支增加或提振经济,但乌克兰重建和移民影响短期不大[5] “俄乌局势”的宏观传导图谱 - 近期特朗普就俄乌停战发声,停火概率升温,部分欧股板块与天然气已在定价缓和,权益市场乌克兰停战和重建指数上涨,商品市场欧洲天然气和布伦特原油价格调整[7][8] - 2022年俄乌冲突通过商品供给缺口、经济基本面冲击和避险情绪冲击市场,能源、农产品、基本金属价格飙涨,影响欧洲市场盈利能力与风险偏好[9] - 本轮“缓和”商品供给释放有分化,能源、农产品、基本金属和黄金情况不同,且通过基本面、情绪面、资金面影响市场,乌克兰重建和欧洲国防增支也有不同程度影响[10][11] 海外大类资产&基本面&重要事件 大类资产 - 当周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下跌、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下跌、欧元区行业走势分化,恒生指数全线上涨且行业多数上涨[13][14][15] - 当周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美元指数下跌,其他货币兑美元多数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兑日元贬值[16][17][18] - 当周大宗商品走势分化,原油、焦煤、螺纹钢下跌,贵金属、有色多数上涨[20][22] 特朗普2.0 - 特朗普豁免加拿大、墨西哥部分关税,USMCA涵盖产品关税豁免至4月2日,50%墨西哥产品和38%加拿大产品符合规定,美国还上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并计划实施对等关税[23] - 马斯克裁员减支数据有争议,公务员裁员9.5万人,若全年裁员28万人非农平均每月减少2.3万、失业率或升0.18个点[25] 美联储 - 本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因关税及通胀影响不确定,官员倾向按兵不动持“观望”态度,鲍威尔称就业稳健、美国经济形势良好[27] 欧央行 - 3月欧央行降息25BP符合预期,三大关键利率同步下调,首次删除“限制性”表述,预测能源价格推高通胀、出口等因素拖累增长,拉加德强调“逐次会议决策”[29][30][31] 产出 - 2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为50.3低于预期,打破复苏趋势,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回落,价格指数上升显示通胀压力可能增强[33] 就业 - 2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15.1万人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4.1%,劳动参与率回落,数据使部分悲观预测落空,10Y美债利率上行[34] 失业金 - 截至3月1日当周,美国失业金初申领人数22.1万人低于预期,显示就业市场稳定、韧性较强[37] 全球宏观日历 关注美国2月CPI[38] 热点思考:美国经济:滞胀还是衰退? 现象 - 2024年11月以来美国经济走弱引发“衰退交易”,1月前受“软指标”拖累,1月后“硬指标”弱化带动10Y美债利率下行,微观上零售商下修业绩指引反映消费动能不足[44] 辨析 - 近期美国经济走弱受特朗普关税、极寒天气和季节性扰动,消费者信心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关,1月消费回落或受天气和关税影响[44] - 天气因素致2月就业数据弱,裁员影响未完全体现,美联储GDPNOW模型下修经济预测主因黄金进口激增但GDP不受影响[45] 展望 - 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尚低,“衰退交易”可持续性待考,天气和季节性扰动消失、美债利率回落或提振经济,但制造业面临关税考验[45] - 需关注政府裁员、财政紧缩、股市与消费负向循环、通胀等风险,“买断式”裁员或滞后体现,滞胀风险可能强化[46]
热点思考 | 美国经济:滞胀还是衰退?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09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自2024年11月特朗普胜选以来,贸易不确定性、寒冬天气等因素使美国经济转弱,“衰退交易”升温;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尚低,但需关注财政、股市、通胀等风险[1][6]。 现象:美国经济放缓的宏观与微观“事实” 宏观层面 - 2024年11月以来美国经济指标走弱引发“衰退交易”,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2024年11月初40左右降至2025年3月初 -10上下;2025年1月前受“软指标”拖累,1月后“硬指标”走弱致经济预期恶化[6]。 - 2025年1月以来10Y美债利率回落近50BP,经济预期弱化是主因,带动通胀预期下修、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7]。 微观层面 - 沃尔玛2024年营收表现强劲,但基于不确定性下修2025财年营收增速指引至3 - 4%,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居民收入分层加剧,低收入消费者更谨慎[11]。 - 亚马逊四季度在线商店销售额同比增7.1%,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前瞻指引低于市场预期[11]。 辨析:美国经济放缓的可信度与持续性 消费方面 - 2024年11月以来居民消费者信心走弱,或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但对未来消费走弱指导意义有限[17]。 - 2025年1月消费“硬指标”走弱,因消费意愿下降,非收入拖累,天气、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美股波动抑制消费意愿[18][19]。 就业方面 - 寒冬天气冲击2月私人部门就业,休闲酒店业、零售贸易业就业减少;马斯克裁员影响未完全体现,未来或持续体现[21]。 - 2月失业率升至4.1%,劳动参与率降至62.4%,就业市场转弱[22]。 GDP预测方面 - 2月28日美联储GDPNOW模型将2025Q1经济增速预测由2.3%下修至 -1.5%,主因黄金进口激增,但GDP不受影响[2]。 地产销售方面 - 自2024年末以来地产销售持续较弱,受前期高利率及天气影响,美债利率回落或使销售改善[27][28]。 展望:美国经济会走向“衰退”吗 衰退概率 - 截止2025年1月底,NBER判断“衰退”参考的6项指标未持续回撤,基于4个指标构建的经济衰退概率接近零;失业率上行是衰退必要条件,但若无外生冲击可能是“假衰”,“衰退交易”可持续性存疑[29][30]。 经济提振因素 - 10Y美债利率回落或刺激美国投资项,但制造业面临关税考验[31]。 - 天气、季节性扰动消失后,居民消费、就业、地产销售可能回补[31]。 风险因素 - “买断式”裁员或在非农统计中滞后体现,关注地方政府就业,若全年裁员28万人,非农每月或减2.3万,失业率或升0.18个点[32][33]。 - 若2025年财年后期财政力度大幅削减,可能拖累经济[34]。 - 美股市场和居民消费若进入负反馈循环,经济可能出现重大风险[35]。 - 关税的通胀效应或强化滞胀风险,使美联储面临两难抉择[36]。
刘强东和于东来相遇于这个时代,可能并非偶然
商业洞察· 2025-03-07 17:02
企业家背景与管理哲学 - 刘强东和于东来均出身贫困家庭,90年代从街边小店起步创业,经历商业打击后成功转型[4][10][12] - 两人均强调"对员工好"的管理理念,刘强东称员工为"兄弟",于东来主张"把员工当人看"[4][7] - 采用儒家家长式管理,将企业视为命运共同体,管理范畴扩展到员工生活领域[7][8][19] 企业发展历程 - 于东来1995年创立"望月楼胖子店",1998年开设首家分店,同年刘强东创立"京东多媒体"[10][12] - 两家企业均以"货真价实"为立身之本,在假货横行的市场环境中建立口碑[12] - 非典期间京东转型线上,1999年胖东来引入量贩业态,分别奠定线上线下业务基础[12][13] 员工福利政策 - 京东为外卖骑手全额缴纳社保(含个人部分),2018年五险一金支出达60亿元[3][16] - 胖东来员工平均月薪7600元(许昌平均4812元),计划实现一线员工每日工作5小时、年休假2个月[3][20] - 永辉调改案例显示胖东来人效达6000元/人,是永辉非调改店的3倍[16][17] 商业战略差异 - 胖东来坚持区域化经营,2025年才计划进入郑州市场,强调"非规模"发展[20] - 京东持续扩张业务版图,从电商延伸至即时零售和外卖领域,抵御美团竞争[20] - 两家企业分别代表线下商超和线上零售的典型发展路径,近年尝试相互渗透但成效有限[14][20] 行业影响 - 提升基层员工福利成为商业文明进步标志,人力成本投入转化为客户体验提升[6][16] - 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政策受关注,企业人力规模与业务规模形成正向循环[17] - 传统零售业面临薪酬体系改革压力,胖东来模式证明高福利可带来高人效[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