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usts
icon
搜索文档
利润同比近腰斩,信托业去年业绩“一升一降”,资产规模创新高至29.56万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05 21:37
信托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末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 [2] - 信托资产规模在2010年为3.04万亿元,2017年跃升至26.25万亿元,2018-2020年回落至20.49万亿元,2024年回升至29.56万亿元 [3] - 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比2024年6月末增加2.56万亿元,增长9.48% [3] - 固有资产规模截至2024年末为9267.2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44%,新增307.83亿元 [2] 经营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4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为940.36亿元,较2023年的863.61亿元增长8.89% [2] - 2024年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较2023年大幅下跌45.52%,减少192.87亿元 [2] - 2024年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为444.47亿元,同比下降6.85%,57家信托公司中仅33.33%实现正增长 [6] - 2024年固有收入总额达187.94亿元,同比下滑32.92% [6] 业务转型与结构优化 - 信托业正从非标融资业务向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并重的模式转型 [2] - 2024年新成立信托产品6.74万只,规模8.32万亿元,其中资产服务信托占比70.17%(4.73万只)和53.84%(4.48万亿元) [7] - 资产服务信托中,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新成立4.53万只(规模1.98万亿元),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849只(规模0.74万亿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1029只(规模1.22万亿元) [7][8] - 资产管理信托2024年新成立1.96万只,规模3.83万亿元 [8] - 公益慈善信托2024年新成立544只,规模8.59亿元 [8]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利润减少可能侵蚀行业长期发展动力,需提高信托业务收益率 [5] - 转型过程中固有资金重新配置至新领域(如REITs),但新业务规模尚未形成气候 [6] - 部分公司因科技投入和人才储备导致管理费用上升,侵蚀利润 [6] - 信托公司需根据资源禀赋错位发展,突出特色业务 [5] 专家观点与行业展望 - 信托业具有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特点,规模增长为提高资产配置效率提供基础 [3] - 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是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过程,需优化信托制度和服务体系 [4] - 三分类新规为行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推动回归本源和重塑竞争优势 [8]
信托业交三分类后首份完整年答卷:资产管理规模逼近30万亿,增速超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5:50
行业资产规模 - 2024年末信托行业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较2023年末增加5.6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8% [1][2] - 行业规模较2024年6月末增长9.48% 环比增加2.56万亿元 [2] - 规模增长源于三分类业务转型及市场需求调整 较2017年前期高点26.25万亿元增长12.61% [2][3] 业务结构变化 - 2024年新成立信托产品6.74万只 规模8.32万亿元 其中资产服务信托占比70.17%和53.84% [4] - 资产服务信托细分领域规模:财富管理服务信托1.98万亿元 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0.74万亿元 行政管理服务信托1.22万亿元 [4] - 资产管理信托新成立1.96万只 规模3.83万亿元 公益慈善信托544只 规模8.59亿元 [5]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行业经营收入940.36亿元 同比增长8.89% [5] - 行业利润230.87亿元 同比减少192.87亿元 大幅下降45.52% [5] - 利润下降主因资产服务信托低收费特性及业务模式转型 [5] 细分业务发展 -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家族信托规模近6500亿元 保险金信托规模2703.97亿元 [6] - 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总规模1.26万亿元 含信贷资产证券化6186.19亿元 企业资产证券化171.86亿元 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6253.41亿元 [6]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规模达24099.78亿元 [6] 监管与制度进展 - 三分类新规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小项 [3] - 北京上海先后启动不动产及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 已出具2笔不动产和6笔股权信托登记证明 [7][8] - 58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11.39万亿元 [7]
中建投信托邀您共度“蛮好的人生”
和讯· 2025-06-03 19:04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提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中建投信托并未对本文本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做出任 何明示或暗示的承诺或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广告 ...
陕国投A: 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46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23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的通知,并于2025年召开会议 [1] - 会议应出席董事10名,实际出席10名,全体董事均亲自出席会议,全体监事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1] - 会议由董事长姚卫东主持,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董事会聘任徐海宝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自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1] - 董事会聘任王亚宁为公司风险总监,其任职资格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核准,任期自核准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1] - 两项人事任命表决结果均为全票通过(同意10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2] - 会议通过《合规管理办法》,明确合规管理架构、职责及报告程序,提升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能力 [2] - 会议修订《固有债权类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细化分类建议、初分方法及认定制度规则 [2] - 会议听取《2024年度预期信用损失法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报告》及《监管提示意见落实进展情况报告》 [2] 高管人员背景 - 徐海宝:1985年生,经济学硕士,历任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创新业务二部副总经理等职,现任副总裁 [4] - 王亚宁:1974年生,经济学学士,历任公司投资管理部业务经理、风险管理总部总经理等职,现任风险总监 [5] - 两人均未持有公司股份,无违法违规记录,符合任职资格要求 [5][6]
“准75后”王欣掌舵平安信托,原董事长“转战”平安银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6:45
高管变动 - 中国平安党委任命王欣为平安信托党委委员、书记,待资格获批后将出任董事长 [2] - 王欣出生于1974年,拥有20年金融从业经验,此前担任平安资管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管理执行官等职 [2] - 王欣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深圳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多家分行,2020年加入平安资管 [2] - 前任方蔚豪已转任平安银行副行长,方蔚豪1973年出生,2012年加入中国平安,业务创新能力强 [2] 平安信托业绩 - 2024年平安信托营业收入141.48亿元,同比下降2.78%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81亿元,同比增长5.75% [3] - 净利润34.21亿元,同比下降19.6%,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44.3% [3] - 资产管理规模达9930亿元,同比增长49.88%,逼近万亿关口 [3] 风险事件 - 2024年4月平安信托"福宁615号信托计划"等地产业务相关产品出现延期兑付问题 [3] - 延期兑付由房地产低迷和项目去化受阻导致,引发市场对其地产投资风险的担忧 [3] - 公司表示信托资产与固有资产风险隔离,延期不会影响正常经营 [3] - 分析认为部分产品延期不意味着公司出现系统性风险或"爆雷" [3]
姚卫东:27年坚守金融战线的信托“老兵”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
陕西日报· 2025-05-28 05:18
公司业绩与行业地位 - 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27%,在信托行业整体承压的形势下保持上升势头 [1] - 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从不足千亿元上升到最高时期超4500亿元 [2] - 2024年公司在全国信托公司中排名第6位,在中西部排名第1位 [3] 公司发展历程 - 2005年公司因历史负债面临摘牌风险,通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化解生存危机 [1] - 2014年公司成为陕西省"董事会自主选聘经营层"和"差异化薪酬"两项改革试点单位 [2] - 2022年公司启动"重塑再造陕国投"工程并取得实效 [3] 公司业务与贡献 - "十二五"以来公司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5000亿元,累计为陕西经济建设投融资4000亿元,引资入陕超600亿元 [3] - 公司成功规避30多个经营风险,建立涵盖12大类98项风险指标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 行业背景 - 信托行业整体承压、转型艰难,面临传统非标业务压降带来的营收下滑、风险易发高发等问题 [1][3] - 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后,行业面临转型挑战 [2]
2025【优金融奖】评选启航,推动金融市场稳健前行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30
全球经济与金融趋势 - 全球经济波动显著加剧 国际贸易秩序处于重构阶段 金融体系有望迎来深层次重构 [2] - 科技革命重塑金融竞争格局 AI技术广泛渗透 推动金融体系进入技术更新迭代关键周期 [2] - 国内经济处于重要调整阶段 需防范新兴产业投资过热或产能过剩 警惕新旧动能断档风险 [2] 中国金融政策与改革 - 金融政策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核心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2] -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推动股债融资协调发展 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强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供给 实现金融服务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 [2] 2025【优金融奖】评选概述 - 评选覆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期货、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银行理财等行业 [3] - 通过大数据硬指标筛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结合 立体化传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 [3] - 评选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原则 确保公正性与社会价值 获奖企业将出席荣誉盛典 [3] 评选范围与奖项设置 - 评选细分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信托、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 [3][4] - 综合类奖项涵盖年度银行、年度证券公司、年度基金公司、年度金融科技公司等 [3][4] - 服务类奖项包括年度科技金融机构、年度数字金融机构、年度绿色金融机构等 [4] 评选维度 - 政策响应:积极响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 [4] - 行业领先:在营收、利润、资产回报率等指标方面具备行业领先水平 [4] - 创新赋能:利用金融科技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 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4] - 实体支持:发展普惠金融 助力民营与小微企业发展 [4] 参选方式 - 企业可通过申报链接进行自主申报 [5]
合规与展业如何“齐步走”
金融时报· 2025-05-22 09:45
消费金融行业概况 - 消费金融是金融机构为居民日常消费提供的金融服务 当前各机构积极发展该业务以提振消费 [1] - 202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要求完善普惠金融体系 [1] 信托公司参与消费金融的动因与模式 - 信托公司凭借制度灵活性和多元资金渠道 可覆盖银行难以触达的中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 [2] - 主要业务模式包括:助贷模式(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流贷模式(作为资金供给方)、资产证券化模式(ABS) [2] - 重庆信托2024年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开展ABS业务 规模达30亿元 [2] 行业规模与公司实践 - 2023年23家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存续规模4536.67亿元 [3] - 华鑫信托截至2024年底累计授信个人客户4.2亿人 小微企业客户超420万家 [3] - 天津信托2024年推动普惠放款信托新模式 扩大客户储备并拓展直销渠道 [3] 消费者投诉与监管动态 - 国民信托2024年收到消费金融投诉9897例 中信信托有效投诉290件(含普惠金融164件) [4] - 厦门信托161件投诉主要涉及个人消费贷款 西藏信托33件投诉已全部办结 [4] -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强化助贷业务管理要求 适用于信托普惠业务 [4] 科技赋能与风险管理 - 行业建议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加强全周期风控系统建设 [5] - 部分公司强调需建立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闭环风险管理体系 [5]
击穿百万元门槛!年复合增长率超67%,保险金信托普惠化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5-16 15:42
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现状 - 保险金信托门槛将从100万-300万元降至100万元以下 首次打破业内百万元初始门槛 [2]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全市场财富服务信托规模达1 1万亿元 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4200亿元 较2023年增长60% 占比提升至38% [2] - 2021年末保险金信托存续规模747 93亿元 2024年规模暴增3 7倍 年复合增长率超67% [2] 市场驱动因素 - 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 传统财富管理工具无法满足人身保障及财产保全、传承、增值的综合需求 [3] - 监管政策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良机 保险、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布局力度 [4] - 平安信托保险金信托客户平均年龄48岁 91%选择养老生活金分配方式 显示养老需求旺盛 [4] 行业竞争格局 - 超40家信托公司与50余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金信托业务 [7] - 平安信托2024年一季度新增规模254亿元 新增设立单数超7200笔 管理规模突破1700亿元 [8] - 昆仑信托与百年人寿签约 探索"保险+信托"综合服务模式 中信信托、中融信托等均布局该业务 [8] 未来增长潜力 -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保险金信托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 [8] - 保险金信托具有普惠化性质 低门槛优势可覆盖下沉市场庞大客户体量 [4][5] 业务发展挑战 - 服务周期长达数十年 中后期理赔分配环节对运营管理和科技系统要求极高 [10] - 行业缺乏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机构 操作风险与服务效率矛盾随规模扩张凸显 [10] - 法律层面缺乏专门法规 商业层面短期盈利困难 专业层面人才储备不足 [10]
甘肃辖区创新“金融+健康”跨界宣教 打造“三维防护网”助力防非反诈
证券日报网· 2025-05-15 22:27
此次活动采用"健步走+知识通关"模式,环湖步道沿途设置证券、银行、保险、期货、信托等17个金融 机构特色展位,重点聚焦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主题,通过模拟荐股骗局、拆解假冒金融机构话术、剖析伪 金融中介套路等情景互动,让参与者身临其境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陷阱。在公安机关与基层治理单位的展 位上,工作人员聚焦当前高发经济犯罪领域,运用案例剖析、风险预警、防范指南等多种形式深化群众 认知,有效提升公众风险识别能力。参与者手持定制打卡地图,每完成相应站点的知识挑战即可获得一 枚刻有甘肃人文景观的印章。参与者仿佛手持通关文牒,完成各类"识破非法集资陷阱""破解股市黑嘴 迷局""揭穿养老理财骗术"等情景挑战,让金融安全知识沿着千年丝路文脉流淌入心。 活动现场打造的沉浸式学习空间形成了立体防护网:知识普及区变身"金融术语解码站",通过互动展板 破解各金融行业的专业概念;风险警示区架设"行业照妖镜",集中呈现证券"非法荐股"、银行"非法中 介"、保险"代理退保"等不同领域典型非法案例;咨询答疑区设立"纠纷化解指南针(300803)",现场 演示"调解-仲裁-诉讼"三级维权路径,特别公示甘肃辖区调解机构,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