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2026年度行业趋势洞察报告:聚焦高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32
量子计算 - 行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首批量子计算公司已发布财报,商用范围持续扩大,但个人量子计算机尚未实现 [4] - 谷歌Willow芯片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5分钟内完成超算需10²⁵年任务,错误率随晶格规模扩大以2.14倍降低 [4][42] - 量子纠错跨过关键门槛,逻辑量子比特错误率随物理量子比特增加而下降,但距离真正容错仍有差距 [4][43] - 技术路线分为人造量子比特(谷歌、IBM等采用超导技术)和天然量子比特(IonQ等基于原子/光子),前者扩展性强但需屏蔽宇宙射线,后者错误率低但扩展难度大 [5][6][81] - IBM计划2025年交付量子超算商用产品,IonQ市值约65亿美元并与阿斯利康合作药物研发,Rigetti开发类似CUDA的量子平台 [6][92][96]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被《时代周刊》评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花旗预测2050年市场规模达7万亿美元 [7] - 国内企业宇树科技完成产品迭代,智元机器人2024年预计发货300台,复旦大学"光华一号"聚焦养老护理 [8] - AI提升机器人感知决策能力,供应链成熟使部件成本大幅下降,开源生态活跃(如青龙机器人、ReKep框架),国内外政策支持(重庆产业基金、杭州5年规划),老龄化催生替代需求 [8] - 核心应用包括工业(比亚迪工厂使用Walker S1搬运)、极端环境(抢险救灾)、民生(家政、养老、导盲) [9] AI基础科学应用 - 2024年诺奖物理奖授予Hopfield和Hinton(机器学习基础),化学奖授予DeepMind的AlphaFold团队(蛋白质结构预测),标志AI成为新基础学科 [10] - AlphaFold改变科研范式,结构生物学不再依赖冷冻电镜,新药研发打破"10年10亿1千人"传统模式,几十人团队即可完成 [11][12] - 发展依赖高质量数据库(如蛋白质数据库)和开放竞争平台(如CASP竞赛),数据共享为核心支撑 [13] 区块链3.0 - 阶段特征为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NFT(数字标识)应用落地,市场趋于理性 [14] - 技术进展包括交易速度提升(DPoS算法缩至几秒确认)、跨链能力增强(如Cosmos中继链)、隐私保护升级(零知识证明)、与传统系统融合 [14] - 应用场景覆盖金融(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物联网(设备认证)、医疗(数据共享、药品溯源)、政务(电子证照、资源监管) [14] - 中国区块链市场年均增速54.6%,2029年规模预计达431亿美元 [14] 卫星互联网 - SpaceX星链已发射7000多颗卫星,服务100多个国家,用户超400万;中国低轨卫星刚起步(如"千帆星座"2024年一箭18星),2030年计划1.5万颗卫星 [15] - 低轨卫星最大容量仅6万颗,全球申报超10万颗,资源争夺遵循"先申先得"原则 [16] - 技术趋势包括低轨卫星建设加速(低时延、大容量)、高通量卫星(HTS)普及(容量为传统几十倍)、空天地一体化协同 [16] 自动驾驶 - 2025年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成为标配,城市NOA逐步普及,竞争白热化 [17] - 技术突破包括端到端模型(从传感器直接控制,比模块化更高效)和V2X(车联网)补盲 [17] - 百度萝卜快跑累计订单超800万单,全无人驾驶占比80%;特斯拉FSD V12累计行驶20亿英里;Momenta采用"数据飞轮"双路线 [17] - 2025年底城市NOA的BOM成本或降至5000元,20万以下车型可搭载 [18] 专业无人机 - 2022年中国无人机市场1065亿元(民用979亿、军用86亿),2023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64亿美元,2032年预计达164亿美元 [19] - 美国(MQ-9"死神")、以色列("苍鹭")、中国("彩虹""翼龙")为仅有的三个具备完整产业链国家,中国军贸市场份额17% [19] - 应用场景包括军用(察打一体、侦察)和民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测绘),2023年工业级无人机占比65.3% [20] - 未来方向为微型化、隐形化、智能化、系统化、高速长航时化 [21] 低空经济 - 核心领域为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5059.5亿元,2026年有望破万亿 [22] - 无人机消费级普及(便携、易操作),工业级爆发(物流、植保、巡检),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破2000亿元 [23] - eVTOL进展包括亿航获全球首张TC证,峰飞航空试航深圳-珠海航线(3小时缩至20分钟),初期聚焦货运/应急,逐步推广载人 [24] AI情感陪伴与数字健康 - 字节AI玩具炒至300元,全球AI玩具市场2030年预计达351.1亿美元;00后AI聊天时长增300%,65%为情感陪伴类 [26] - AI满足年轻人压力倾诉(如DeepMind)和老年人陪伴需求,填补情感真空 [26] - AI健康应用包括辅助诊断(如灵犀医学大模型)、个性化医疗、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健康监测(智能手表、看护机器人) [27] - AI定位为"高年资助手",补充分诊和病历分析,医生负责人文关怀与最终决策 [27] AI教育变革 - 民办高校缺生源(如广东白云学院1477人放弃入学),美国73所高校倒闭,大学生就业率仅55.5%,硕博就业率较大专低12.2% [28] - AI放大名师效应(1人服务百万学生),教育向就业导向转型,职业教育替代传统学历教育,教学内容脱节问题待解 [28] AI操作系统 - 未来操作系统端云协同(参考ChromeOS),轻量化、开源,支持IoT设备,融合区块链(安全)和AI(社交化能力),适配量子计算 [29] 微短剧爆发 - 2024年微短剧规模504.4亿元,首超电影票房(470亿),用户5.76亿人,中老年占比近50% [30] - 爆发原因为节奏快(15秒反转)、成本低(周期短、回报快)、情绪价值高(解压),2024年出海流水预计4亿美元 [30] - 问题包括内容同质化、投流成本高、诱导消费;未来方向为精品化(腾讯辰星计划)、跨界融合(文旅、普法)、AI降本增效 [30] 芯片生态 - 芯片竞争核心为生态,生态依赖应用,应用依赖人口基数;案例如高通基带专利绑定、苹果App Store生态 [31] - 美国2025年全面禁售高端显卡和闭源大模型,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围堵,倒逼中国自主发展,内需市场成为优势 [31]
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高增,AI延续高景气,积极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
天风证券· 2025-08-17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千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倍,反映AI应用规模快速扩张 [1][12] - 国内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量达400P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140倍),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1][13]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拉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增长 [2][15] - 2025年可能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中美AI在推理端持续突破 [3][29] - 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已完成8批次组网发射 [25][26]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 光模块/光器件领域重点推荐中际旭创(目标价238.05元)、新易盛(233.20元)、天孚通信(107.87元) [5][11] - 交换机/服务器PCB推荐沪电股份(55.35元)、中兴通讯(35.21元),2025年PE分别为31.63倍和18.24倍 [5][11] - AIDC&散热领域英维克(63.82元)和润泽科技(52.42元)获重点推荐,2025年PE分别为75.08倍和33.39倍 [5][11] - 华为发布UCM推理加速技术,实现推理上下文窗口10倍扩展,首Token时延降低90% [21][22] 海风海缆&智能驾驶 - 海缆龙头中天科技(15.19元)在沙特投资8000万美元设立子公司,完善全球化布局 [27][28] - 亨通光电(18.14元)和中天科技2025年预测PE分别为12.87倍和13.32倍,估值具备吸引力 [6][11] - 智能驾驶领域建议关注车载模组企业广和通(28.34元)、移远通信等 [6][34]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 重点推荐华测导航(36.29元)和海格通信,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核心标的 [7][35] - 低轨卫星加速发展,建议关注铖昌科技、臻镭科技等射频芯片企业 [7][35]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GW星座计划覆盖全球6G通信 [25][26]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7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服务器产量受AI需求带动大幅增长 [17] - 1-7月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计算机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18] - 通信板块本周上涨7.11%,跑赢沪深300指数4.74个百分点,光模块个股新易盛周涨幅27.94% [36][38]
意向投资金额超百亿 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简阳
搜狐财经· 2025-08-15 20:22
产业引聚大会签约项目 - 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简阳 协议总投资额超百亿元 [3] - 项目涵盖高端制造、临空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 将推动简阳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4] - 简阳市发布产业引聚体系 包含"政策+基金+平台"三大工具和"场景应用+投资机会+供需能力"三张清单 [3] 国星宇航卫星互联网项目 - 国星宇航作为成都市卫星互联网和卫星应用产业链链主企业 已形成AI卫星造、管、用全生命周期能力 [4] - 公司去年成功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 验证在轨运行AI技术可行性 [4] - 简阳基地将打造太空计算应用场景中心 聚焦卫星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4] - 项目将助力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产业化应用场景落地 支撑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4] 东海航空临空经济项目 - 东海航空将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天府基地 打造辐射西南连接全球的战略支点 [5] - 计划重点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亚洲重点城市航线网络 [5] - 将在简阳部署航空维修、培训、航天研学、飞机租赁等航空链条产业 [5] 简阳市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目前简阳市已签约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22个 [6] - 44个项目已开工 33个项目建成投产 [6]
中美星链明争暗斗
36氪· 2025-08-14 12:21
卫星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 - SpaceX星链计划已部署超7600颗卫星,目标总数4.2万颗,2024年营收预计82亿美元,估值达4000亿美元 [1][11] - 中国星网集团主导的GW星座规划12992颗卫星,分GW-A59(6080颗/500km轨道)和GW-A2(6912颗/1145km轨道)两个子星座 [5][6] - 中国在轨通信卫星总数突破800颗,占全球24%,形成"央国企+地方政府+民营资本"多主体参与的产业格局 [4][5] 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2024年8月中国一周内完成两次发射:长征十二号发射GW星座第七批组网卫星,捷龙三号发射吉利星座11颗卫星(在轨总数达41颗) [4] - 千帆星座已完成90颗卫星发射,远期目标1.4万颗;吉利星座计划未来两个月增至64颗,实现全球非极地通信覆盖 [6][8] - 中国计划2030年前每年发射超1800颗卫星,2025-2030年累计发射超1万颗,形成"百箭千星"常态化部署能力 [9] 卫星制造与发射能力 - 国家队中卫星创新院具备年产300颗卫星能力,航天五院累计发射24颗小卫星;民营企业如时空道宇将汽车产线改造为卫星产线,年产500颗且周期压缩至28天 [20][21] - 长征十二乙、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正在研发,将支持高密度发射需求 [21] - 2024年全球卫星制造市场规模预计244.93亿美元,2029年将达389.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3%) [20] 商业应用场景 - 矿业领域已发射"矿大南湖号"等专用卫星,开物星空计划2025年发射20-25颗构建矿联网,中国遥感技术在非洲矿产勘探中应用 [14] - 远洋航运部署低轨卫星后通信成本降40%,安全事件减30%,时空道宇与阿曼合作服务数万渔船 [15][16] - 中国卫通运营17颗商用卫星,覆盖全球95%航线,非洲新增4条卫星专线,海外市场拓展至东南亚 [2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时空道宇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ADISB,与摩洛哥Soremar合作推进交通能源应用,计划覆盖中东、拉美等地区 [18] - 吉利星座将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中国遥感卫星技术输出至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国家 [14][18] - 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轨道需7年内完成部署,中美均在加速抢占太空资源 [8][9]
卫星产业ETF(159218)盘中第5日揽金!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16
卫星产业ETF市场表现 - 卫星产业ETF(159218)下跌1.92% 成交额超1300万元 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 [1] - 盘中交投持续升温 资金逢低布局意图明显 [1]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1] - 垣信卫星启动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招标 预计建设逐步提速 [1] - 海南商发一号和二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 计划新增三号和四号工位以满足高频次、大运力、低成本发射需求 [1]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2025年下半年多款大运力民营液体火箭将首飞 包括朱雀三号和天龙三号 [1] -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已启动IPO辅导 [1]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加速 [1] ETF申购赎回信息 - 最小申赎单位份额为150万份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2] - T日预估现金差额16615.9170元 T-1日单位申赎资产1789308.9170元 [2] - 近5日净流入单位达万元级别 [2]
7月M2同比增长8.8%;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启幕|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8:43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8月13日全线收涨,沪指突破去年10月高点创近4年新高,收盘报3683.46点(+0.48%),深成指涨1.76%至11551.36点,创业板指大涨3.62%至2496.5点,两市成交额达2.15万亿元,较前日放量2694亿元并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上方 [2] - 板块方面有色金属、PEEK材料、CPO、光刻机领涨,煤炭、银行、港口、物流表现疲软 [2]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同步上行,道琼斯指数涨1.04%至44922.27点,标普500涨0.32%,纳斯达克涨0.14% [2][5] - 欧洲三大股指集体收高,英国富时100涨0.19%,法国CAC40涨0.66%,德国DAX涨0.67% [3] - 国际油价小幅回落,WTI原油跌0.82%至62.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0.74%至65.63美元/桶 [3][4] 产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17日在北京举行,吸引全球16国280支队伍参赛,聚焦机器人运动能力与场景落地,产业链中灵巧手、关节模组、传感器等环节技术方案加速迭代 [6]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88次飞行,GW星座发射频率从1-2月间隔缩短至3-5天,标志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期 [7]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加强,两部门拟规范驾驶辅助系统命名与宣传,禁止暗示自动驾驶功能,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过度宣传专项检查 [8] - 苹果计划推出AI桌面机器人产品,采用可移动机械臂设计,预计2027年发布,2025年将先行推出智能家居显示屏 [11] 政策与经济数据 - 湖北天门市推出生育激励政策,二孩家庭最高可获28.71万元补贴(含购房补贴6万元),三孩家庭最高可获35.59万元(含购房补贴12万元) [6] - 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4.88万亿元),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11][12]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90亿元,8月票房已超3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位列前三 [10] 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水泥行业受淡季影响价格下行,预计8月下旬需求回升将带动价格止跌 [13] -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市场将转向业绩驱动,建议关注光伏、稀土、锂等"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以及医药、科技等高景气板块 [13][14] 公司公告 - 宁德时代宣布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0.07元 [15] - 佰维存储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减持不超过2%股份 [15] - 正帆科技拟11.2亿元收购汉京半导体62.23%股权 [15] - 腾讯控股Q2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 [15] 资金动向 - 电子元件、证券、汽车零部件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40亿元、24.98亿元、24.31亿元 [15] - 半导体、银行、酿酒行业遭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金额分别为-26.46亿元、-19.91亿元、-18.59亿元 [15] - 个股方面东方财富获主力净流入17.83亿元居首,华胜天成遭净流出13.54亿元最多 [16]
2025年第32周计算机行业周报:无惧波动,持续看好AI应用货币化加速趋势-20250812
长江证券· 2025-08-12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8] 核心观点 - 计算机板块上周小幅下跌0.41%,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位,两市成交额占比为9.22% [2][5] - 建议重点关注:1)AI基础设施;2)出海应用(视频、Coding、解决方案等);3)场景化落地(教育/税务/医疗等垂直一体化公司) [2][7] - OpenAI发布GPT-5,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将加速商业化落地,海外AI应用货币化趋势显著(OpenAI年化收入达120-130亿美元,年底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7][59] 行业动态 计算机板块表现 - 上证综指上周上涨2.11%,报收3635.13点;计算机板块震荡后回调,整体下跌0.41% [5][16] - 航天卫星及并购重组题材活跃,涨幅前列个股包括佳缘科技(+63.29%)、航天智装(+40.07%)等 [18][19] 脑机接口产业 - 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 [21][22] - 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为32亿元,预计2027年达55.8亿元(CAGR 20%) [23][26]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潜在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 [25] 卫星互联网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GW星座建设进入高密度组网阶段 [28][32] - 中国星网计划2035年完成1.3万颗卫星部署,当前发射量不足规划总量1% [32] - 低轨卫星资源竞争激烈(全球申报数量超7万颗),预计带动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元 [33]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多台产品(含50家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1-2万美元区间 [44][47]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半 [47] AI应用进展 - GPT-5发布亮点:编程能力提升(单轮提示词完成开发)、幻觉率降低45%、支持个性化设定 [51][54] - GPT-5 API价格下降(输入1.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10美元/百万token),推动商业化加速 [60] - 海外大模型ARR高增长:OpenAI+Anthropic合计ARR年底有望达290亿美元,2026年或达600-1000亿美元 [59]
商业航天深度: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天地一体化通信可期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1] - 主要公司:SpaceX(Starlink)、中国电信(天翼云)、中科图测控、蓝箭、星网、中国卫通、中国卫星[1][8][16][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 -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从2023年初步布局进入2025年批量生产阶段 上游卫星制造扩产成熟 重点关注发射场排期、火箭产能及下游应用落地[1][3] - 地方政府出台密集产业政策 规划建设2-3个上万颗卫星的星座 为国家战略安全及6G基础设施奠定基础[1][4] - 商业航天产业核心价值量来自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 造星和火箭为成本项 降本压力大[3][23] **2 全球成功案例与商业模式** - SpaceX的Starlink实现商业模式闭环 通过火箭重复回收控制成本 猎鹰9号单位边际成本降至1,500万美元 民用标准版卫星造价约50万美元/颗[1][13][15] - Starlink2023年营收87亿美元 其中Starlink业务贡献41.78亿美元 通过天线终端(航空终端达15万美元)及订阅费变现[15] **3 中国商业航天特点** - 高轨领域发展完善(如中国卫通天通系列) 低轨通信卫星建设加速 高、中、低轨融合发展是趋势[6][16] - 国家队主导(星网)与民营企业(蓝箭)并存 星网优先满足国家安全需求 蓝箭在液氧甲烷火箭技术取得进展[17][25] - 测控环节生态逐步完善 中科图测控为首家上市公司[8][21] **4 下游应用场景** - 移动终端(手机直连)、高端制造业、机载/船载通信、低空经济 华为新机型成为商业航天催化剂[7][12] - 机载通信为当前最大市场 民航客户付费意愿高[22] **5 技术发展与挑战** - 火箭技术:液氧甲烷为方向 2025年下半年密集进行重复回收试验(天龙3、朱雀3等)[25] - 卫星载荷价值量占比60% 是上游关注重点[19] - 商业火箭资金与容错能力是主要挑战 国家队技术输出为主[18] 其他重要内容 **宏观政策与安全考量** -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 国家推动建设 与军事政治安全密切相关[9][11] - 美国SpaceX的"Starshield"计划配合军方需求 凸显地缘政治意义[11] **数据与时间节点** - 2025年下半年文昌新增发射工位 2027-2028年规划千颗级低轨卫星发射[20] - SpaceX猎鹰9号火箭回收后发射成本降至1,500万美元/次 "Starship"有望将低轨发射成本降至百美元/公斤量级[13][14] **细分领域机会** - 材料端创新(如3D打印)、算力星座(解决低时延)、导航(华测导航)及遥感(中科图形)赛道融合[26][27] - 佳云科技收购胜邦安全 布局卫星互联网加密业务[28] **短期催化因素** - 93阅兵、国庆等节点推动板块热度 华为新机型测试带动手机直连概念[2][12][31] **产业链参与者** - 造星环节:国家队(五院、八八院)与商业公司(长光卫星、银河航天)[24] - 运营主体:中国电信、中国卫通(高轨)、商业公司(低轨)[24][35]
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
德邦证券· 2025-08-11 18:09
核心观点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发射期,三大卫星规划加速推进,星网与垣信双主线驱动产业链需求[5] - 可回收火箭和发射场地工位逐步落地,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下半年火箭、DTC应用将迎来催化[5] - 海外Starlink已实现商业闭环,为我国提供发展路径参考,其第三代卫星将大幅提升容量[5] 投资策略 卫星互联网建设 - 中国星网GW星座10天内完成3次发射,发射间隔缩短至10天内三次,进入密集发射阶段[5] - 垣信卫星采购7次火箭发射服务,将发射94颗卫星,招标金额13.36亿元[5] - 蓝箭鸿擎完成B轮融资引入中国信科,拥有1万颗低轨卫星规划[5] 基础设施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完成动力系统试车,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发射工位通过验收[5] - 华为Mate X6手机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5] 海外经验借鉴 - Starlink在轨卫星8046颗,V2 mini达655颗,活跃用户超600万,提供100Mbps下载速度[5] - SpaceX计划2026年发射第三代卫星,单星下行容量超1TB/s,是二代卫星的10倍以上[5] - T-Mobile与Starlink合作推出卫星通信服务,其他运营商用户月费10美元[5] 行业要闻 卫星发射进展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实现"九天三发"高密度组网[16] - 海南商发120小时内完成两次发射,具备高密度发射能力[16] 区域发展规划 - 海南计划到2027年文昌航天城产业集群营收达100亿元,建设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17] - 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引进商业航天企业布局总装总测能力[17] 技术生态建设 - 华为宣布CANN全面开源开放,加速昇腾生态完善,对标英伟达CUDA生态[18] - OpenAI发布首个开源模型GPT-OSS,gpt-oss-120b拥有1170亿参数,可免费商用[19][20] 市场表现 板块走势 -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1.41%,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21] - 射频及天线指数、卫星导航指数、低空经济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为8.74%、7.08%、4.78%[21] 个股表现 - 周涨幅前十:日海智能(49.15%)、硕贝德(42.08%)、北纬科技(33.62%)等[22] - 周跌幅前十:新亚电子(-10.61%)、天孚通信(-6.75%)、有方科技(-4.72%)等[22] 重点关注组合 短期关注 - 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链条:航天环宇、盟升电子、天银机电、佳缘科技等[25] 长期关注 -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5] - 主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25] - 光模块: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等[25]
GPT-5重磅发布,坚定看好AI和卫星产业链
天风证券· 2025-08-11 13:52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GPT-5模型发布,在准确性、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方面全面突破,面向免费、Plus和Pro订阅用户推出 [1][15]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7次飞行,距离上次发射仅间隔五天 [2][17] - 海外算力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开启,看好AI行业及AIDC产业链 [3][19] - 中长期建议关注"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包括光模块、液冷、国产服务器等方向 [4][20]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 光模块&光器件重点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建议关注光迅科技、剑桥科技等 [5][23] - 交换机服务器PCB重点推荐沪电股份、中兴通讯等,建议关注盛科通信、锐捷网络等 [5][23] - 低估值高分红标的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5][23] - AIDC&散热推荐英维克、润泽科技等,建议关注申菱环境、高澜股份等 [5][23] - AIGC应用/端侧算力推荐移远通信、广和通等,建议关注彩讯股份、梦网科技等 [5][23] 海风海缆&智能驾驶 - 海风海缆重点推荐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东方电缆 [6][24] - 出海复苏&头部集中推荐华测导航、威胜信息等,建议关注和而泰、移远通信 [6][24] - 智能驾驶建议关注模组&终端、传感器、连接器等方向 [6][24]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 低轨卫星加速发展,重点推荐华测导航、海格通信,建议关注铖昌科技、臻镭科技等 [7][25] 行业动态 - ChatGPT周活跃用户将突破7亿,同比增长超4倍,付费企业用户达500万 [12] - 谷歌推出AI世界模型Genie 3,可实现与逼真现实世界模拟互动 [13] - OpenAI推出两款开源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性能接近商业模型 [14] - 我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4组卫星,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6次飞行 [18] 板块表现 - 本周通信板块上涨1.41%,跑赢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 [26] - 通信设备制造上涨1.50%,增值服务上涨3.80%,电信运营上涨0.48% [26] - 个股方面,日海智能、北纬科技、澄天伟业涨幅居前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