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抢滩”CVC 智能制造与AI成投资主线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CVC行业发展趋势 - CVC逐渐从巨头专属走向上市公司标配,成为一级市场重要力量,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3639起投资事件中CVC参投369起占比10 9% [1][3] - CVC依托母公司产业深度,具备洞察科技趋势、整合生态资源的独特优势,同时充当集团科技瞭望塔 [3] - CVC构建的共生生态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双向赋能实现共同成长 [3] CVC特点与优势 - CVC基于产业集团战略目标设立,相比传统PE/VC更追求产业协同如技术互补、渠道共享、生态共建 [4] - CVC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以产业资源赋能被投企业,打造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4] - 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热情高涨,多家公司年内发布设立产业基金公告 [4] CVC投资方向与案例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存量506家独角兽企业中367家曾获CVC投资占比72 5%,新晋6家独角兽中5家有CVC参与 [5] - 超半数CVC机构(51%)将智能制造作为核心投资方向,人工智能赛道以35%占比位居第二 [6] - 汇川产投围绕产业上下游投资,包括零部件、传感器、工业软件、新能源汽车及材料等领域 [6] CVC投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联想创投被投企业钛方科技产品应用于联想笔记本电脑,实现电子消费产业首次规模化量产 [5] - 小米战略投资部复盘发现紧密围绕战略的项目回报良好,强调CVC应成为初创企业产业化赋能者 [5] - 部分CVC试水产业资本+创业公司模式,通过开放应用场景与人形机器人企业深度合作 [7] 行业热点与落地应用 - 具身智能赛道投资热度高涨,优质标的稀缺导致头部公司估值处于高位 [7] - 工业具身智能研发成为新方向,如直接让工程机械智能化而非开发人形机器人操作 [7] - 投资人更关注技术实际落地表现,强调AI和机器人需在产业中有明确应用点并创造客户价值 [7]
86%上榜企业在海外设置分支机构,超40%计划布局日韩、欧洲丨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重磅发布
创业邦· 2025-07-04 19:01
榜单概述 - 2025中国企业全球化新势力100强榜单分为「引领型」(40家)和「成长型」(60家)两个组别,评选依据包括运营数据、财务数据、本土化布局及全球市场影响力等维度 [1] - 引领型企业2024年海外营收均不低于1000万美金,成长型企业已在海外市场实现营收并具备全球化战略部署能力 [1][12] - 榜单评选采用调研回访+专家评委评审模式,由10家投资机构专家参与评审 [42] 企业分布与特征 地域分布 - 上海和广东企业数量并列最多(各26家),长三角地区企业占比过半(51家),其中上海26家、江苏14家、浙江9家 [27] - 北京企业16家,人工智能赛道占比最高(7家) [27] 行业分布 - 智能制造(27家)和人工智能(24家)企业数量领先,消费品(13家)、生物科技(8家)、汽车和新能源(各7家)次之 [31] - 引领型企业中智能制造占比最高(12家),成长型企业中人工智能占比最高(18家) [31] - 人工智能领域聚焦大模型、Agent、数字人等技术,智能制造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载体 [32] 全球化布局动态 时间与模式 - 24家为「Day One Global」企业(成立与海外布局间隔≤3个月),其中引领型占比42.5%(17家) [16] - 62家企业(近2/3)在2021年及之后启动海外布局,24家成立于2021年后 [15] 分支机构与团队 - 86%企业已在海外设分支机构,其中52家设1-3个分支机构,7家超10个(引领型占6家) [19] - 93%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已组建本土化运营团队(80家) [22] 生产基地与市场规划 - 13家已在海外建生产基地,20家正在筹备中,18家无需求(以软件企业为主) [24] - 当前主要布局区域:北美(63%)、欧洲(60%)、东南亚(56%),未来计划拓展日韩(46%)和欧洲(44%) [39][40] 企业名单(部分代表) 引领型企业 - **智能制造**:极智嘉科技(全球最大仓储AMR机器人方案商)、高仙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思谋科技(工业智能体) [6][7][10] - **人工智能**:APUS(AI生活赋能)、擎朗智能(全球最大服务机器人企业)、硅基智能(数字人全球化) [5][7][10] - **新能源**:GSL ENERGY(全球储能解决方案)、昆宇电源(BNEF Tier1储能厂商) [5][7] 成长型企业 - **人工智能**:零一万物(AI2.0大语言模型)、爱诗科技(6000万用户AI视频平台) [9][10] - **消费品**:MORROR ART(创新音箱)、Nitetronic(全球止鼾枕第一品牌) [8][9] - **生物科技**:剂泰科技(AI纳米递送)、诺令生物(肺动脉高压治疗) [10][11]
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
大众日报· 2025-07-04 10:19
山东省属企业工业经济亮点 - 山东省属企业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引领 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 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发展格局 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1] - 潍柴雷沃作为中国农机装备标杆企业 依托山东重工全产业链资源优势 形成国内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产品体系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农机集群 [1] - 潍(坊)临(沂)日(照)智能农机装备集群2023年产值达1650亿元 占全国农机行业25% 产业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1] - 潍柴雷沃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投产 具备年产10万台100马力以上动力换挡及CVT拖拉机产能 每4分钟下线一台高端智能拖拉机 [1] 智能矿山建设进展 - 山东能源和山东黄金与华为合作 加快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智能矿山建设中的应用 [2] - 山东能源联合华为研发井下新一代工业生产环网("切片网络") 李楼煤业成为国内首个"全业务切片"矿井 [2] - "切片网络"解决方案已在山东能源多个矿区推广 并被纳入国家能源局技术规范 有望成为智能矿山建设标配 [2] 智能制造软件发展 - 浪潮海岳MOM深度整合领域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技术 构建覆盖车间制造全业务链的智能管理系统 [3] - 浪潮海岳MOM已广泛应用于船舶、基建装备、输变电等重点制造行业 打造多个智能制造典范 [3] - IDC报告显示 在生产与运营软件市场 浪潮数字企业稳居国产厂商第一 [3]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厂”入校园 “课”进车间
科技日报· 2025-07-04 09:10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 - 山科职院与合作伙伴研发的新一代机器视觉光学筛选机实现0.01毫米高精度在线自动检测与识别,检测速度达每分钟300件[1] - 近三年山科职院获得136项发明专利,技术服务经费5860万元,拉动经济效益1.17亿元[1] - 新一代机器视觉光学筛选机为合作企业山东迭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超3000万元收益[2] 产教融合模式与成效 - 山科职院通过"校中厂"模式让学生深度参与服装生产全流程,优秀服装样板直接用于企业生产[5] - 与潍柴集团、一汽-大众等企业共建14个产业学院和670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1+1+N"校企合作模式[6] - 近三年助力29家企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同开发63门定制化课程,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30项[6]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 山科职院团队将新能源汽车技术跨界应用于农机领域,8个月内完成专用智能电控平台研发,使合作企业产品利润率提升30%[2] - 毕业生团队在潍柴动力数字化车间完成涡轮增压器支架建模,精度误差小于0.02毫米[2][4] - 教师将智能检测系统研发案例融入《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开发"检测流程设计"等实训项目[6] 基础设施与未来规划 - 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共同投入5.8亿元建设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和国家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 - 校内搭建4条智能生产线和海尔卡奥斯互联网平台,4.3万平方米的国家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即将投用[6][7] - 计划未来三年推动80%专业群与链主企业共建命运共同体[5]
为振兴发展引来更多金融“活水”
辽宁日报· 2025-07-04 09:04
2025创投辽宁发展大会概况 - 2025创投辽宁发展大会于7月2日至3日在沈阳举行,主题为"科技向新 资本向实 产业向强",吸引了国内170多家投资机构参与 [1] - 大会聚焦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创投机构实地考察企业生产场景并洽谈合作 [1] - 辽宁的科技资源优势成为吸引全国创投资本的关键因素,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 创投平台与企业融资 - 辽宁通过创投大会为企业搭建股权融资快速交流平台,效果远超企业自主寻找投资渠道 [2] - 康元医疗科技等企业面临前期研发成本高的问题,创投平台解决了融资难题 [2] - "创投辽宁"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累计发布千余家次企业融资需求,助力20多家企业获得5.9亿元股权融资 [4] - 通过平台推动25只新基金落地辽宁,认缴规模超75亿元,37家企业获得投资机构主动问询 [4] 投资机构观点与案例 - 北京顺为资本肯定辽宁营商环境,2023年在沈阳投资项目手续办理顺利 [3] - 苏州丰源有成创业投资关注辽宁企业产业积淀和务实估值,2023年首次在沈阳投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3] - 深圳松禾资本建议辽宁传统产业利用人工智能升级,并强调"耐心资本"对科技型创新企业的重要性 [5] - 松禾资本在鞍山投资的企业持股20多年,体现长期投资理念 [5] 辽宁政策与产业生态 - 辽宁2024年9月推出创投支持政策,包括最高1000万元/年的机构激励和10万元/年的人才奖励 [4] - 辽宁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多点支撑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 大会路演专场热度高涨,新能源和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获投资机构重点关注 [4] 产投融合前景 - 辽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关键、产业升级为方向,为产投融合奠定基础 [3] - 创投生态完善被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辽宁正打造"创投友好型"发展环境 [5] - 与会机构普遍认为构建创业投资为核心的创新资金供给体系将实现多赢局面 [5]
南京:高能级平台引领科技创新“打头阵”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22:05
光电集成技术发展 - 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成立7年为3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薄膜铌酸锂+X"异质集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 - 南京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光电子芯片"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光电科学成果转化[1] - 南京市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4%转化超万项成果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50亿元[1] 6G技术原始创新 - 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6G网络具备感知功能可实现精准定位[4] - 实验室2018年成立以来累计发布近30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每秒180亿亿次2024年南京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第五创新指数科技集群全球第九[4]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南京布局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破解转化率低难题[6] -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问天1"类脑计算机实现5亿神经元仿真应用于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领域[6] - 2024年南京358家新型研发机构申请专利超2.2万件关联企业营收748.9亿元[8]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南京玻纤院中试平台服务68家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2.3亿元增长62%[8] - 江宁药谷概念验证中心助力传奇生物CAR-T疗法获FDA批准[8] - 埃斯顿自动化中试平台将机器人装配周期从48小时压缩至20分钟产品直通率提升至99.5%[8] 政策与市场协同 - 南京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学院[9] - 高校院所技术输出成交额从2020年89.88亿元增至2024年115.05亿元[9]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南京设立生物医药与信息通信分中心[9]
联想创投、腾讯投资参投数量最多,超八成CVC押注智造与AI丨创业邦2025企业创投100强发布
创业邦· 2025-07-03 21:55
全球创投市场趋势 - 2025年全球创投市场在地缘摩擦中深度调整 资本向高潜力领域加速集中 人工智能领域单笔融资突破400亿美元(OpenAI)但整体交易活跃度持续收缩 [2] - 企业创投(CVC)成为重塑全球商业生态的核心力量 依托母公司产业链资源与技术积淀 构建"资本+产业"双重赋能引擎 在创新技术量产化中扮演枢纽角色 [2] - 政策推动新型工业化催化CVC加速产业链升级 培育硬科技领军企业 DeepSeek-R1打破AI垄断 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显示产业资本与科技浪潮深度融合 [2] CVC榜单研究方法 - 评选基于CVC投资活跃度 投资和退出业绩 投后赋能和生态系统建设等综合实力和产业影响力维度 历时3个月完成报名 访谈和综合评审 [3] - 100家活跃CVC机构入选榜单 以客观真实数据和多维度视角呈现CVC群体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动态 [3] CVC募资与投资特征 - 仅20%的CVC完全使用母公司自有资金 80%采用基金模式 超七成对外募资占比40%-80% 国家级引导基金是首选LP 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 国央企也是重要资金来源 [5] - 近50%的CVC采用战略和财务投资结合模式 35%偏战略层投资 超90%的CVC从立项到交割周期控制在6个月内 单笔投资额3000-5000万占比近50% 仅10%超8000万 [5] - 2025年榜单新增29家CVC机构 包括茅台基金 金舵投资 芯联资本等 上榜CVC主要由上市公司背景民企主导 集中在广东 北京 上海 浙江 [5] CVC机构排名 - 腾讯投资 阿里巴巴 小米集团 尚颀资本 联想创投位列前五 比亚迪投资 中芯聚源 蚂蚁集团 北汽产投 恒旭资本进入前十 [9][10] - 百度集团 招商局创投 宁德时代 广汽资本 中车国创位居11-20名 哈勃投资 高通创投等进入前20 [10] - 国家电投产业基金 茅台基金 金舵投资 创维投资 字节跳动等机构位列21-50名 [12][13] CVC背景与行业分布 - 87家上榜CVC隶属上市公司 13家源于非上市母公司 民企背景占主导(63家) 国央企背景28家 外企9% 国央企占比相较去年小幅上升 [22] - 母公司行业高度集中于智能制造(17家) 汽车交通(12家)及能源电力领域 代表性机构包括中芯聚源 博世创投 比亚迪投资等 [22] CVC地域分布与投资活动 - 广东(23家) 北京(22家) 上海(14家) 浙江(10家)合计占比69% 安徽 福建 湖北 山东形成次级梯队 多数CVC与母公司同城布局 [25] - 2024年上榜机构共发生817起投资事件 平均每家8起 39%机构投资1-5起 32%投资5-10起 腾讯投资和联想创投事件数量最多 [25] CVC投资赛道与区域偏好 - 超半数CVC(51%)聚焦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以35%占比第二 企业服务(25%) 新材料(20%) 医疗健康(17%) 能源电力(16%)为次要方向 [29] - 区域投资高度集中 北京与广东各占44% 江苏(41%) 上海(40%) 浙江(32%)体现长三角集群优势 [29]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发展 - 2018年创业邦联合高通 腾讯 联想等企业发起企业创投联盟 2024年升级为"企业创新创投联盟" 强化大企业内部投资与创新联动 [34] - 联盟推动大企业间创新合作和产业生态建设 通过需求发布 资源对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34]
“数智融合 协同赋能” 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7-03 21:14
论坛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首届"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专题论坛于7月3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办 [1] - 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及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联合承办 [1] - 论坛以"数智融合,协同赋能"为主题,在京津冀联合办及三地经信和数据部门的共同支持下举办 [1] 参与方与内容 - 论坛汇聚京津冀各类合作示范单位,算力、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领域企业、园区、协会共同参与 [1] - 北京亦庄智能城市研究院介绍了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数算模用一体化业务布局 [1] - 天津武清高村数智创新园介绍了通武廊推动云、网、算、用、数基础设施龙头项目建设情况 [1] - 廊坊市数据局副局长王硕围绕先进算力产业链条和算力服务做推介 [1] - 北方算网公司介绍了京津冀蒙5ms区域算力网 [1] - 张家口数政局介绍了京津冀枢纽节点算力服务 [1] 联盟与倡议 -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牵头,三地数字经济领域相关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行业倡议 [2] - 发起组建"数字京津冀协同共建服务联盟",聚焦产业链生态协同、场景应用示范、数字园区协作等维度 [2] - 联盟首个联合项目"京津冀数字经济园区伙伴计划"正式启动,首批23家园区加入伙伴计划 [2] - 联盟将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园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结对组成算力伙伴、数据伙伴、技术伙伴和应用伙伴 [2] 服务平台 -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发布"京津冀产业协同综合服务平台" [2] - 平台汇聚展示"六链五群"发展基础、园区平台分布、惠企政策等内容 [2] - 平台成为行业了解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思路、供需机会、前沿趋势的重要平台 [2]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环球网· 2025-07-03 16:26
扩岗政策创新 - 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 [1] - 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就业补贴、扩岗补助、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稳岗扩岗 [1] - 深挖国有企业和基层就业空间 全力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早落实去向 [1] 国有企业与基层就业计划 - 实施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挖掘岗位需求 [3] - 合理增加"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实施规模 [3] - 内蒙古实施社区民生志愿服务计划招聘5000人 [3] 地方性扩岗政策 - 山西按照"活动补助+成效补助"模式对校园招聘给予补贴 [3] - 吉林、福建、湖南、贵州等地采取"挂钩联系+重点服务"方式 与就业资源薄弱高校结对提供岗位资源 [4] 区域性就业市场建设 - 上海市联动苏浙皖三省举办"长三角2025届毕业生就业冲刺招聘会" 汇聚四地企业岗位资源超4000个 [5] - 招聘会涵盖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长三角优势产业 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岗位 [5] - 特别设置"浦东实习见习专区" 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实习见习岗位 [9] 企业招聘需求与反馈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在机器人研发和技术交付方向有需求 提供应届毕业生就业和实习机会 [8] - 应聘学生反映招聘企业岗位覆盖面广 展区标识明确便于针对性投递简历 [6] 长三角就业协同机制 - 成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 完善"长三角高校毕业生供需云平台"建设 [11] - 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实现三省一市就业招聘信息即时发布 [11] - 2025年上海高校预计毕业生总量为24.6万 当前就业进展总体平稳 [8]
浙江宁波奉化区:打造区域发展“数字名片”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09:48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夏 凡 通讯员 景士杰 2024年,宁波市奉化区数字经济促进会正式成立。这一区级社会团体致力于整合信息化、智能化资源和 企业力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促进资源共享、凝聚 创新合力。目前,其已集结区内近百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数字经济领域企 业。 近年来,奉化重点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招引培育,新增联河光子、申贝电器等入库企业,全区数 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达125家。今年1月至4月,奉化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62.5亿元,同比增 长11.5%;增加值11.4亿元,增速达14.4%。 在创非凡iloboke足球赛场地,看似"蠢萌"的机器人化身"绿茵健将",在赛场上灵活地寻找角度传球、踢 球,精准完成各项操作任务。"我们聚焦传球速度优化,经过赛前一个多月对运动算法的持续调试,使 机器人能精准识别位置并高速传递。"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参赛选手谢杨惠说。 机器人任务挑战赛目标射击项目的比赛区域,分别设置了固定靶、旋转靶和移动靶。"目标射击项目聚 焦机器人对多类型目标靶的识别与射击精度,要求机器人根据语音识别结果完成任务点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