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元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飞荣达: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10.80%~129.96%
格隆汇· 2025-10-13 17:55
报告期内,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与技术升级,终端产品对电磁屏蔽及导热散热材料及器件的需求 及用量显著提升,叠加公司重要客户新项目的产品放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份额的增 长。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工艺研发上进行迭代,不断推动对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消费电子领域的 盈利能力稳步上升。此外,公司灵巧手相关业务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 处于送样与测试阶段,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开拓新兴领域市场,深耕产业链上下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定增 长。同时,公司持续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与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加大在前沿领域如服务器液冷散 热、AI智能终端等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紧跟客户需求打造研产销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各应用领域的 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了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格隆汇10月13日丨飞荣达(300602.SZ)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 业收入约46.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9.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7.34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 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3亿元,较 ...
定增市场2025年Q3总结及Q4展望:高热度压折扣,β及α助力收益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3 16:44
市场回顾与收益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竞价定增解禁绝对收益率均值达38.67%,胜率87.5%,创2022年以来新高[4] - 同期竞价项目跑赢沪深300指数约29.63个百分点[4] - 收益主要源于行业贝塔(发行至解禁期间行业平均涨幅13.90%)和个股阿尔法(平均涨幅23.25%)贡献[34] 发行市场动态 - 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定增项目42个,募资773.71亿元;其中竞价项目27个,募资420.53亿元,募足率96.30%创2024年以来新高[10] - 市场参与热度提升,单个竞价项目平均询价机构数25个,平均申报溢价率攀升至10.31%[26] - 高热度压降基准折价率至11.27%,为再融资新规后低位;市价折价率保持14.48%[14] 存量项目与审核趋势 - 截至2025年9月末正常待审竞价项目339个,过会注册项目62个,审核周期缩短至262天[36][37] - 存量项目以电子(14%)、基础化工(8%)等行业为主,62%市值低于100亿元,年内平均涨幅50%[47][50][57] - 存量项目估值处于高位,58%的PE和84%的PB分位值超过近一年50%水平[62] 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 2025年第四季度待解禁项目发行日上证指数点位均值为3340.42点,低于当前市场,95%项目存在浮盈[98] - 预计基准折价率将维持10%左右,但热门项目折扣可能进一步压缩[95] - 主要风险包括定增审核进度不及预期、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及报价环境变化[99]
士兰微:控股股东士兰控股解除质押200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6:40
截至发稿,士兰微市值为555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AI技术滥用调查:明星可被"一键换装","擦边"内容成流量密码,技术防 线为何形同虚设? (记者 王晓波) 每经AI快讯,士兰微(SH 600460,收盘价:33.36元)10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士 兰控股的通知,获悉其原押给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的2000万股士兰微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已于2025 年10月10日解除质押,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成了解除质押登记手续。 士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股份约5.6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81%。本次股份解除质押后, 士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的股份数为862.7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1.53%,占公司总股本的 0.52%。 2025年1至6月份,士兰微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电子元器件占比96.9%,其他业务占比3.1%。 ...
麦捷科技:目前已有部分电感产品供应摩尔线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49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与摩尔线程有业务往来吗?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麦捷科技(300319.SZ)10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有部分电感产品供应所述厂商, 后续将随着合作地深入进一步提升供货份额。 ...
电连技术股价跌5.05%,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39.87万股浮亏损失1306.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21
公司股价与基本面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5.05%至55.90元/股,成交额2.31亿元,换手率1.14%,总市值237.47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连接器32.14%,射频连接器及线缆组件18.52%,电磁兼容件17.75%,软板16.28%,其他15.32% [1] 主要机构持仓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于二季度新进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39.8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3% [2] - 因公司股价下跌,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306.42万元 [2] - 南方中证500ETF最新规模为1134.38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31.05% [2] 相关基金经理 - 南方中证500ETF基金经理为罗文杰,累计任职时间12年178天 [3] - 罗文杰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389.99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53.6% [3]
鸿日达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1552.34万元,融资余额3.2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41
融资方面,鸿日达当日融资买入1552.3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2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8.50%,融资余额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券方面,鸿日达10月10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元; 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资料显示,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青淞路89号,成立日期2003年6月 27日,上市日期2022年9月28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专业从事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业 务收入构成为:连接器64.99%,机构件23.86%,其他11.16%。 10月10日,鸿日达跌0.45%,成交额2.02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鸿日达获融资买入额1552.34万元, 融资偿还2422.31万元,融资净买入-869.97万元。截至10月10日,鸿日达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24亿元。 截至6月30日,鸿日达股东户数8366.00,较上期减少4.67%;人均流通股9383股,较上期增加4.62%。 2025年1月-6月,鸿日达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2.41%;归母 ...
德福科技:与超颖电子在汽车电子和储存PCB领域里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格隆汇· 2025-10-13 09:08
格隆汇10月13日丨有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向德福科技(301511.SZ)提问:请问董秘,作为同是九江的公 司,即将登陆主板的超颖电子和公司在汽车电子和储存PCB上面有供应合作关系吗? 德福科技(301511.SZ)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超颖电子在以上领域里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多 款产品批量出货,感谢您的关注。 ...
IPO周报:鸿星科技撤单,关联方和关联交易被反复问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19:25
根据QY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前十大石英晶体元器件厂商合计市场份额66.40%,其中鸿星科技 2023年石英晶体元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08%,排名全球第九位。 招股书显示,鸿星科技呈现出典型的家族企业特征,实际控制人为林氏家族。其中,林洪河、林瑞堂、 林毓馨、林毓湘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87.9172%,林张玉珍为实际控制人的 一致行动人。这些人员中,林洪河与林毓馨、林毓湘为父女,与林瑞堂为父子,与林张玉珍为夫妻。 目前,林洪河担任公司董事长,林毓湘担任公司董事,林毓馨担任子公司鸿星国际、鸿星企业、 HOSONICGLOBAL董事,林瑞堂也曾经担任过公司董事。 早在1979年,林洪河在中国台湾地区创立了台湾鸿星。早期,台湾鸿星曾从事石英晶振的研发及生产业 务,自1993年起,林洪河将产业逐步转移至大陆,创办了鸿星科技的前身鸿星有限。 2022年以来,鸿星科技的业绩步入下行区间,当年营业收入为65142.46万元,归属净利润为19432.25万 元,同比分别下滑22.00%、4.64%;2023年营业收入再度下滑16.87%,净利润下滑31.60%,2024年才有 所回升。 ...
黑五大洗盘与4月有何异同?短中长期的3个重要转机推演!
格隆汇APP· 2025-10-11 19:55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所有华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性下跌,但市场恐慌程度低于4月,因投资者对两国博弈逻辑的认知已发生根本转变[2][3] - 经过半年博弈,双方对抗从科技领域升级至资源领域,攻守态势发生逆转,中国通过稀土管制等主动出牌,赢得谈判主动权[4][5][9][18] - 与4月相比,此次博弈在对抗级别、市场位置、市场预期和攻守态势上存在四大本质不同,决定了不会重演恐慌式崩盘[13][14][15][17][18] - 通过5种情景推演后续走向,并锁定APEC峰会等4个关键观察节点,以拆解短中长期市场机会[19][20][21] 市场影响与反应 - 特朗普加征关税消息引发全球市场恐慌:S&P500指数当日跌幅达3.5%,6小时内蒸发2.5万亿美元市值;加密货币行业24小时爆仓规模超191亿美元,162万人爆仓,两项数据均创该领域合约交易10年历史之最[3] - 市场恐慌程度远低于4月:4月VIX恐慌指数一度飙升至60,此次仅升至22;A50指数跌幅也不足4月7日的六成[3] - 当前市场位置处于高位调整:美股“七姐妹”估值31倍(低于前期高点33.7倍),A股科技与消费龙头估值20倍,此次下跌更多是获利了结与情绪调整,而非基本面恶化[15] 博弈策略与底牌 - 中国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破局:政策明确2025年国产算力占比需达70%,同步加快科技独角兽上市节奏;10月9日连发6项公告,将稀土全产业链纳入出口管制,甚至对含0.1%中国稀土的海外制品实施长臂管辖[5][9][10] - 美国策略为设限提速与政府下场绑定产业: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半导体企业、16家电子元器件公司列入清单;要求全球使用美、荷、日技术的晶圆厂对华出口设备必须申请许可证;政府直接注资英特尔120亿美元,收购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20%股权[6] - 美国农业焦虑凸显:2024年中国购买的美国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52%,但自4月中国加征125%关税后,今年1-8月美对华大豆出口骤降至1680万吨,仅为去年同期的76%,导致美国大豆库存积压达890万吨,价格较去年下跌23%[7][13] 关键观察节点 - 10月31日-11月1日APEC峰会:是否会晤、能否就稀土和大豆达成阶段性共识,是短期市场情绪的定海神针[20] - 11月1日美国关税生效日:若关税如期落地,需关注是否针对特定行业豁免;若暂缓,则释放缓和信号[20] - 12月1日中国稀土管制全面实施:观察对海外半导体、军工企业的实际影响,是否出现美国企业申请许可的案例[20] - 11月中旬美国大豆库存数据:若库存继续攀升,特朗普的农业压力将加大,可能倒逼其在谈判中让步[20] 情景推演与市场策略 - 基准情景(概率40%):APEC会晤举行,双方暂缓加税/管制,承诺继续谈判;市场影响为美股反弹1.5-2%,A股稀土、半导体板块震荡企稳;应对策略为逢低布局国产替代主线,规避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企业[21][22] - 乐观情景(概率25%):美国取消部分大豆关税,中国放宽稀土民用领域出口;市场影响为美股农业股、A股稀土股领涨,风险偏好回升;应对策略为增配大豆产业链、稀土永磁[21][22] - 悲观情景(概率15%):关税如期落地,稀土管制加码,APEC会晤取消;市场影响为标普500跌至6200点(支撑位),A股半导体板块回调5-8%;应对策略为增配黄金、红利ETF等防御资产[21][22] - 超预期情景(概率10%):双方达成“稀土换大豆”协议,科技封锁局部松绑;市场影响为全球股市普涨,半导体、农业板块掀涨停潮;应对策略为全面布局国产科技、农业安全主线[21][22] - 僵持情景(概率10%):谈判无进展,关税与管制均落地,但未进一步升级;市场影响为市场区间震荡,成交量萎缩;应对策略为保持观望,等待明确信号后再入场[21][22] 投资机会拆解 - 短期(1周内)机会:情绪驱动,聚焦反制与防御,核心方向包括稀土反制、光刻机、信创、半导体、农业安全、顺周期与红利股;需关注GJD、机构表态、港美股夜盘表现、两市成交量(若跌破2万亿需警惕)、两融余额变化等指标[23] - 中期(1-2周,至APEC会晤)机会:业绩为王与十五五规划,布局超跌反弹,核心方向包括Q3业绩大增的AI算力标的、十五五规划“新质力”相关板块(如核聚变、量子科技等)、超跌错杀的机器人和消费电子龙头;关键信号为重大会议政策表述、双方谈判团队是否释放缓和言论、美国大豆协会是否发布对华出口利好消息[24] - 长期(1-3个月,谈判稳定后)机会:回归主线,把握AI科技革命趋势,核心方向包括AI算力基建、机器人、半导体设备、新能源出口、端侧AI、AI应用等;逻辑支撑为无论贸易谈判结果如何,科技自主、资源安全仍是长期战略,美国AI产业和高端制造也离不开中国稀土支撑[25]
风华高科以系统重构驱动智能制造,推动数字化变革
经济网· 2025-10-11 16:19
风华高科深入践行FAITH经营理念,围绕公司数字化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持续提升公司高 水平制造能力,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系统贯通筑底座,数据赋能提效能 风华高科搭建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规划布局WMS(仓库管理系 统)、WCS(仓库控制系统)。通过四大系统的结合,推动数据从"静态存储"转向"动态赋能",实现各 环节效能显著提升。 搭建MES系统。实现生产管控智能升级。2025年全面上线的MES系统,推动生产环节达成"质效双 升"。如通过向关键设备自动下发工艺参数,实现设备自动运行;同时固化生产过程SOP(标准作业程 序),对关键设备实施在线管控,构建"质量智能管控闭环",彻底杜绝人工漏检风险,使人工统计与管 控效率提升约20%。 搭建ERP平台。深化资源管理集约优化。ERP系统推行"集中销售与收款""集中采购与付款"模式, 实现资源高效调度。在BOM与工艺路线优化方面成效显著:BOM(物料清单)数量精简,效率提升9.7 倍;工艺路线优化,效率提升12.4倍。系统还实现了加严检验与周期检验的自动化,全面规范质量管控 流程,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规划布局W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