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西安】前5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陕西日报· 2025-06-24 07:15
工业生产 - 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 [1] - 汽车产量增长3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7%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85.5%,充电桩增长63.1%,锂离子电池增长20.5%,太阳能电池增长41.2% [1]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2.7倍,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长6.2倍 [1] 固定资产投资 - 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6% [2] - 工业投资增长18.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4%,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2] - 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30.8%,占工业投资比重40.2%,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2] - 民间投资增长11.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1%,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投资增长19.9%,教育投资增长1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2% [2] - 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1.1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6.2% [2] 消费市场 - 西安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45.37亿元,同比增长2.2%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6.4%,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86.4%,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4% [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44.4%,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8.2% [2] -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1倍,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82.6% [2] 对外贸易 - 西安市进出口总值1909.65亿元,同比增长11.5% [3] - 出口1335.67亿元,增长16.2% [3] -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33.6%,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7.8%,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3]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1%,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倍 [3]
汇聚共识合力 迎挑战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4
世界经济挑战 - 全球经济面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层出不穷,全球化遭遇严重逆流 [2]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深度冲击 [2]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增速被下调 [2] - 202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1%,为连续第二年下降 [2] - 南北发展鸿沟凸显,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高企、通胀飙升等多重困境 [3] - 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但技术标准、数据治理等领域的竞争博弈加剧 [3] 中国经济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高于预期 [4] - 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创历史新高 [4] - 中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4] - 2024年1月至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 [5] - 中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为全球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5] - 跨国公司如霍尼韦尔在中国设立多个研发中心,中国研发团队为全球业务增长提供动力 [6] 全球合作与创新 -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未来10年是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全球合作 [7] - 夏季达沃斯论坛设立五大议题,包括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产业变革等 [7] - 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创新和新的增长模式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 [7] - 经济全球化带来技术进步、市场繁荣与人民福祉的提升 [8] - 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格局是经济复苏的根本出路 [8]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和制造业保持扩张 价格指数创四年来最大涨幅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00:06
美国制造业6月继续保持稳定扩张步伐,但价格压力显著上升,两项关键通胀指标攀升至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 平,反映出企业正将包括进口关税在内的更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周一,美国最新公布的PMI数据显示(调查数据收集的时间是6月12日至20日):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与5月持平,高于预期的51,为2月以来最高水平。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 动扩张。 美国6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53.1,低于前值53.7,高于预期的52.9,创两个月新低。 美国6月Markit综合PMI初值52.8,低于前值53,高于预期52.1,创两个月新低。 通胀压力加剧,尤其是在制造业 通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面临显著的价格上涨,其中制造业尤为明显。 "虽然6月的商业活动和新订单继续增长,但在商品和服务出口下降的背景下,增长已显得疲弱。" 由于关税因素,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大幅上升5.4点至70。销售价格指数上升至64.5,均达到2022年7月以来的最高 水平,显示制造商正在将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下游。 约三分之二的制造商将原材料成本上涨归因于关税,而超过一半的制造商则将销售价格上涨归因于关税。 然而,服务业价格 ...
德法拖后腿,欧元区6月服务业PMI创今年新低,制造业PMI深陷收缩
华尔街见闻· 2025-06-23 17:38
欧元区经济表现 - 欧元区综合PMI从5月的52 2降至6月的50 8 触及五个月低点 仅略高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50 0 [1] - 服务业PMI降至51 3 创今年以来新低 制造业PMI为46 5 延续多个月收缩态势 [3] - 服务业新订单增长放缓 企业信心降至今年以来最低点 [5] - 制造业新订单继续下滑 企业对未来12个月生产前景信心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8] 主要国家经济数据 - 德国6月综合PMI降至49 8 跌破扩张与收缩分界线 较5月的52 4大幅下滑 [9] - 法国6月综合PMI降至45 7 为近四个月新低 服务业和制造业均深陷衰退区间 [10] - 德国服务业增长显著放缓 制造业活动进一步陷入衰退 [9] - 法国服务业PMI降至47 0 制造业PMI降至44 5 [10] 经济前景与政策影响 - 欧元区经济面临更大挑战 可能给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路径带来不确定性 [4] - 欧洲央行进行一年内第八次降息 但官员倾向7月暂停降息 部分认为降息周期或已结束 [4] - 制造业持续低迷和服务业活动放缓 可能使欧元区经济在今年后期面临更大压力 [12] - 欧元区5月通胀率已降至欧洲央行2%目标以下 央行降息空间有限 [12]
总结与展望 | 行业:稳市场政策持续发力,筑底态势逐步显现(2025H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3 16:22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5月环比增长0.6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点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月达203171亿元(同比+5%),5月单月环比增长0.93%,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1] - 前5月出口总额106682亿元(同比+7.2%),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1] - 城镇调查失业率5月降至5.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 金融政策与数据 - 5月末M1同比+2.3%(近半年新高),M2同比+7.9%,M1-M2剪刀差连续半年低于7个百分点 [2] - 5月LPR同步下调10个基点,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预计年省购房利息超200亿元 [4] - 前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4%(增速较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 [2] 房地产市场动态 交易与价格 - 1-5月新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9%/3.8%,待售面积连续3个月减少(5月环比减715万㎡) [3] - 29城5月开盘去化率41%(同比+15pcts),一线城市成交量保持同环比正增 [3] - 70城新房价格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一线城市同比-1.7%(降幅收窄0.4pcts),二线-3.5%(收窄0.4pcts) [6] - 杭州/合肥/长沙等二线城市新房价格连续环比上涨超3个月 [6] 供给侧调整 - 前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4亿元(同比-10.7%),土地成交建面2.1亿㎡(仅为新房成交量58%) [12] - 专项债宅地收储超9500公顷,预计为行业广义库存消化周期减负至少5个月 [12] - 拟收储规模达4700亿元,推动行业去库存超3.5亿㎡ [1] 政策与未来展望 - 中央一揽子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约1万亿元),50省市快速响应利率优惠 [4] - 20城入选财政支持城市更新名单,将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抓手 [4] - 预计下半年行业将延续"价在量先"筑底走势,核心城市或率先企稳 [16][19] - 高品质纯新盘带动需求但供应有限,政策或加强存量用地处置(如修改控规适应高品质住宅需求) [17][18]
受库存过剩、不确定性飙升等多重因素影响 法国6月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双走弱
快讯· 2025-06-23 15:25
法国6月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 - 法国6月民间部门活动进一步萎缩 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双走弱 [1] - 6月制造业PMI和综合PMI均低于预期 [1] 制造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 制造业受客户库存过剩 市场环境挑战和订单推迟的影响 [1] - 新订单连续第13个月下降 工厂订单经历2月以来最大降幅 [1] 影响商业活动的关键因素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如关税不确定性和中东局势升级抑制商业前景 [1] - 国内商品需求减弱 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竞争压力 [1] 经济学家观点 - 汉堡商业银行经济学家指出前景阴云密布 新订单下降反映需求疲软 [1] - 全球竞争和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抑制行业复苏预期 [1]
高盛刘劲津:中国民企复兴!Pro 10 堪比 Mag 7!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23 12:10
中国民营企业市场表现 - 自2020年末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市值蒸发近4万亿美元占上市企业总市值的60% [1] - 民营企业板块表现落后国有企业板块56个百分点(含股息)但近期正重新获得市场关注 [1] - 民营企业利润和ROE自2022年低谷分别提升22%和12个百分点行业整合推动利润率进一步正常化 [2] 政策与监管环境 - 高层政策制定者已明确认可私营部门重要性首部民营企业相关法律于2023年4月落地 [2][3] - 专有指标显示针对民营经济的监管周期趋于缓和当前环境处于宽松态势 [2][3] 增长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和技术突破重塑增长叙事民营企业占据创新技术优势 [2][3] - 民营企业主导中国"走向全球"战略尤其在"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拓展业务 [2][6] - 消费服务与医疗保健板块受关注医疗保健估值回落但研发能力保持强劲 [6][7] 估值与市场集中度 - 民营企业估值较历史区间及国有企业存在折价市盈率16倍(美国"七巨头"为29倍) [4][5] - 中国头部10家企业市值集中度17%显著低于美国的30%具备提升潜力 [4] - 高盛筛选的"中国卓越十企"预计2017-2027年盈利年增长率17%未来两年维持13%增速 [4][5] 重点企业及行业趋势 - "中国卓越十企"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等覆盖AI/科技、出海、新型消费主题 [2] - 龙头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和资本支出巩固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集中 [4][6] - 香港IPO市场活跃约60家A股公司筹备赴港上市科技板块敞口较高 [7] 盈利与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在宏观挑战下仍能实现两位数盈利增长行业整合加速利好龙头 [4][6] - 双重上市的A股公司因国内政策刺激表现优于港股同类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