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

搜索文档
中青宝2024:困境突围,多板块协同谋发展
搜狐网· 2025-04-28 17:15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1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274.18万元,同比减亏4.19%,扣非净利润亏损5254.83万元,同比减亏22.95% [1] - 游戏、云服务、数字孪生与文旅三大业务板块综合发力,公司正努力摆脱业绩困境 [1] 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规模达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 [2]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1037.3EFLOPS,较2024年增长43%,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2] -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应用逐渐落地,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3]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游客对沉浸式、互动式文旅体验需求强烈 [3] 游戏业务 - 公司对《抗战》《亮剑》《最后一炮》等经典红色端游持续优化升级,吸引老玩家回归 [4] - 推出红色手游新品如《抗战英雄传2》微信小游戏,2024年持续贡献良好收益 [4] - 幻想类塔防游戏《守住那座塔》和棋牌类游戏《老友福建麻将》等新游戏完成测试正式运营 [4] 云服务业务 - 深圳观澜云数据中心、成都智算云数据中心、乐山未来城云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全面投用,收入稳步增长 [5] - 公司加大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的市场拓展力度,寻求云增值业务机会 [5] - 签署为期五年的《算力资源服务合同》,提供算力服务,稳固行业地位 [6] 数字孪生与文旅业务 - 《龙腾九洲》项目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收入、毛利均上涨明显 [8] - 公司聚焦To B场景搭建服务,加强与各细分垂直企业的合作 [8] - 通过强化IP塑造、开发长城文化文创纪念品等,扩大项目覆盖区域 [8] 未来展望 - 游戏业务有望通过新游戏上线、出海步伐加快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9] - 云服务业务将持续受益于IDC需求增长和AI算力市场爆发 [9] - 数字孪生与文旅业务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更高的营收增长 [9] - 公司有望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业绩提升 [10]
谷歌第一季度业绩展望:好大于坏——评级升级至强力买入
美股研究社· 2025-04-22 18:02
长按即可参与 七巨头如今已不再那么辉煌。但这正是谷歌 ( NASDAQ: GOOG )未来潜力更大的原因。 谷歌将于本周四盘后 公布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分析师预计其营收为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247.1亿美元,即每 股2.01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36.6亿美元或每股1.89美元。在公布财报之前,分析师将谷歌的评级上调至强力买入,因为投资者 会意识到,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有一个安全的避风港,那就是谷歌。 根据数据,PEG 比率也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目前为 1.13,而行业中值为 1.16,5 年平均值为 1.45。 分析师对该股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主要是因为其搜索引擎和不断增长的云业务,但最重要的是 YouTube,这主要得益于 YouTube Shorts 日益增长的参与度。与 TikTok 和 Meta等竞争对手相比,这种参与度应该会转化为更高的短视频市场份额。这两 家公司都更有能力从 Pinterest和 Snapchat 等竞争对手那里抢占数字广告需求。 在6月底谷歌 股价为每股194美元,此后股价已下跌逾20%,目前股价为每股150美元,表现逊于同期下跌12%的标准普尔500指 ...
量化策略|四月决断:市场风格与财报前瞻分析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8 08:20
市场整体走势 - 3月中旬以来A股进入震荡调整期,估值驱动行情暂告段落,红利、低估值风格表现回暖,后续市场走势需依赖一季报企业盈利兑现支撑 [1] - 成长股行情分为估值催化与业绩提升两阶段,本轮行情中证1000指数PE_TTM从2024年9月的30倍提升至43倍,2025年1月从34倍回升至40倍,但万得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同比持续下行,业绩支撑不足 [2] 港股与AH溢价 - 2024年初以来AH溢价趋势性回落,3月回落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高股息资产2024年初以来AH溢价率回落明显,科技板块2024年11月以来降幅更显著,南下资金推动相关行业AH溢价下行 [3]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地产链及上游资源行业承压,玻璃、水泥价格跌幅边际收窄,盈利困境反转初显 [4] - 中游制造中出口链维持较高景气,建筑设备、家电、汽车等表现突出 [4] - 半导体、计算机受益于技术革新和AI算力需求,锂电产业价格压力缓和但业绩拐点未确认 [5] - 消费板块呈现"量增价稳"特点,春节效应下景气稳健但价格制约业绩弹性 [5] 科技板块投资方向 - 电子和通信年报业绩占优,元器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净利增速中位数分别达35%、23%、20% [6] - 2024Q4元器件龙头沪电股份资本开支同比+193.8%,研发费用+34.3%,营收+51.6%,合同负债+27.6%,但股价反应负面 [6] - 消费电子、元器件和云服务一季报预期上调公司占比达44%、38%、33%,PPI与分析师预期显示可能超预期 [6] 研究结论 - 市场回归基本面验证阶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可选消费及科技行业景气稳健,锂电池、玻璃等赛道现底部改善迹象 [7] - TMT板块中消费电子、云服务和元器件为分析师预期改善重点方向 [7]
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以下 5 家公司值得积极买入
美股研究社· 2025-03-12 17:47
编译 | 华尔街大事件 最近我们看到市场出现了一些极端波动。例如,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一个月内下跌了 11%,这 是过去 10 年来如此短时间内跌幅最大的一次。 然而,现在还不是对投资感到自满的时候。现在是积极投资的时候。如果市场继续崩盘,分析 师将增持以下 5 家公司。 Nu Holdings ( NU ) NU盈利非常强劲。股票抛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 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普遍疲软 作者 | MMMT Wealth 2. 巴西雷亚尔疲软,导致其盈利看起来比实际情况糟糕得多。 请注意,这些原因实际上并不包括 NU 作为一家企业。如果你将美国环境与 NU 的基本面分 开,那么在当今的价格下,这将成为一次极好的机会。NU 目前的市销率为 3.3 倍,尽管其增 长率高于 UPST 和 SOFI,但仍低于 UPST、COIN 和 SOFI 等所有竞争对手。 NU 是一家极具颠覆性的公司,因为拉美地区的金融科技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消费者 仍蜂拥而至,成为极具粘性的客户,因为 ARPAC(每位活跃客户的平均收入)同比增长了 23%。 Lemonade ( LMND ) Lemonade颠覆了一个尚未被完全颠覆的巨 ...
120亿美元!OpenAI入股Coreweave,并签五年服务器合约
硬AI· 2025-03-11 20:35
点击 上方 硬AI 关注我们 OpenAI与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达成了一项价值近1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并计划入股该公司。CoreWeave将为 OpenAI提供计算能力。OpenAI还将获得CoreWeave在IPO时价值3.5亿美元的股权。 硬·AI 作者 |张雅琦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协议为期五年,CoreWeave将为OpenAI提供计算能力,用于训练和运行其人工智 能模型。 华尔街见闻上周曾提及 ,CoreWeave原计划在下月进行首次IPO,估值或超过350亿美元;然而,其最 大客户微软已撤回了部分合作承诺,原因是CoreWeave在交付方面存在问题,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这对 CoreWeave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 OpenAI的新合同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可能使其支出超过微软。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去年微软占 CoreWeave收入的62%。微软已同意到2030年在CoreWeave的服务上花费100亿美元。 01 OpenAI战略入股 押注CoreWeave未来 除了巨额合同,作为协议的一部分,OpenAI还将获得CoreWeave在IPO时价值3.5亿美元的股权。 CoreWeave成立 ...
TMT行业年度预测:生成式AI带来关键转折
红杉汇· 2025-03-05 17:04
生成式AI与智能手机市场 -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5%提升至7%,其中端侧生成式AI功能手机出货份额将超30% [3] - 中国厂商已实现生成式AI在实时翻译、文档处理、影像修图等场景应用,未来将拓展个性化助手、多任务处理等创新功能 [4] -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将升级对话式搜索,实现本地信息汇总与去中介化检索,代理式AI将改变数字交互模式 [4] 代理式AI发展 - 2025年25%部署生成式AI的企业将试点代理式AI,2027年比例增至50%,重点应用于软件开发、客户支持、网络安全等领域 [5] - 中国互联网巨头布局智能体战略,2025年或成"智能体年",落地场景包括客户服务、合规分析、研发创新等 [6] 数据中心能源挑战 - 2025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2%,中国占比达4.1%,用电量突破4000亿千瓦时 [7][8] - 需通过清洁能源、算法能效优化、"东数西算"工程应对电力需求激增,中国计划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8] 流媒体行业变革 - 2025年SVOD"堆叠"现象减少,用户转向聚合服务,美国用户平均订阅数从4个下降,欧洲高于2个 [9] - DTC模式面临技术能力与文化转型挑战,分销商仍为核心供应链角色 [10] 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 - 2025年好莱坞仅投入3%制作预算用于生成式AI内容创作,但7%运营支出用于合同管理、营销等环节 [12] - 独立创作者与社交媒体积极应用生成式AI,可能催生新媒介形式冲击传统制片公司 [12] 电信市场整合 - 2025年欧洲和亚洲无线电信市场加速整合,小型运营商因增长乏力面临并购 [14] 云服务FinOps策略 - 2025年全球云支出达8250亿美元,FinOps策略可节省210亿美元,企业迁移公有云或显著增加支出 [15] - FinOps需从成本削减转向战略资产定位,建立云单位经济效益模型匹配业务价值 [16] 电信B/OSS现代化 - 2025年B/OSS全球收入达700亿美元,云解决方案和SaaS年增长率分别为22%和18% [18][19] - 现代化升级驱动因素包括5G、光纤及AI业务拓展,需支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新计费模式 [19] 生成式AI部署模式 - 2025年50%企业将增设本地AI基础设施,61%高成熟度企业增加自身硬件投入,混合云部署成趋势 [21] 5G独立组网进展 - 2025年新增5G SA网络不足20个,占比维持12%,运营商需分阶段投资并开发行业定制解决方案 [22][23]
麦肯锡重磅报告:中美竞技的18个关键产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3-03 00:13
文章核心观点 - 未来15年,18个关键领域将创造29万 - 48万亿美元收入和2万亿 - 6万亿美元利润,对全球GDP增长总量贡献率达18% - 34%,中国在部分领域具备发挥优势的机会和潜力 [1][4] 未来18个潜在“竞技场”概况 - 预计到2040年,18个竞技场将创造29万 - 48万亿美元收入,贡献1/3的全球GDP增长 [4] - 过去20余年,12个竞技场展现成长力,2005年12个行业经济利润占全球总额不足10%,2019年占比飙升至49% [5] - 未来18个竞技场将是竞争、创新和价值创造中心,可能掀起“创造性破坏”浪潮 [7] 竞技场定义及特点 - 竞技场指高增长、高活力领域,能占据全球经济增量大份额,市场变化快,新玩家可能颠覆旧秩序 [10] - 2005 - 2020年,12个竞技场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0%,市值增速达16%,远超非竞技场行业;营收和市值洗牌率均值分别达49%和66%,比非竞技场行业高17和19个百分点 [11] - 12个竞技场行业崛起受益于数字化浪潮,新兴领域2005 - 2020年复合增速达13% - 33% [14] 当前12个竞技场特征 - 高利润:2005年12个行业经济利润占全球总额不足10%,2020年升至49%,消费电子等领域领先;2020年疫情时资本回报率达28%,其他行业仅12% [17][18] - 高投资:2005年美国企业研发支出62%流向竞技场及相关行业,2020年增至65%,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创新投资份额最大 [19] - 新生力量:2020年12个竞技场总市值33%来自2005年“局外”公司 [20] - 巨头摇篮:截至2020年,竞技场行业总市值74%由市值超500亿美元巨头掌控,半数来自超2000亿美元超级巨头,非竞技场行业比例低 [21] - 高集中度:2020年云服务等5个行业头部十家企业至少占行业市值和营收90%以上,消费互联网领域内部竞争激烈 [22] - 全球化突出:竞技场企业平均50%营收来自本土以外,68%企业海外营收占比超20%,软件行业典型 [23] 未来18个竞技场分类 持续竞技场 - 包括电子商务、电动汽车、云服务和半导体四大行业,处于市场渗透率S型曲线快速增长中期,将在创新与数字化浪潮推动下扩张 [25][26] - 各行业有不同增长动能、竞争要素和关键变量,如电子商务新兴模式、发达和新兴市场机会等 [27] 分拆竞技场 - 包括AI软件和服务、数字广告和流媒体三大行业,消费互联网等行业进入S型曲线尾部,这三个细分行业将通过技术跃迁或模式重构爆发式增长 [28][29] - 各行业有不同增长动能、竞争要素和关键变量,如数字广告用户基数扩张、技术迭代等 [30] 新兴竞技场 - 包括共享自动驾驶车辆等11个行业,具备高增长和高活力潜能,处于S型曲线早期至中期阶段;还有清洁氢等“准新兴竞技场” [31] - 18个行业未来15年收入或增长至29万 - 48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8% - 11%,占全球GDP份额从2022年的4%增长至2040年的10% - 16% [31] 中国优势 - 当今12大竞技场中,中国在工业电子领域占绝大部分市场资本份额,在消费互联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3][34] - 未来18个竞技场中,中国在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具备发挥优势的机会和潜力 [34] - 2024年全球新增4.5万条生成式AI专利信息,2.7万条来自中国,占比61.5%;DeepSeek带动AI算力效率出现拐点;中芯国际跃升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跃居世界第三,全球制造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中中国企业占比56% [35]
并行科技: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关于并行科技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之三
2023-04-04 21:22
业绩相关 - 2020 - 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260334015亿元、2.2009993489亿元、3.1277699845亿元,占比均为100%[108] - 并行超算云服务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9,825.37万元、17,212.55万元及26,714.98万元[68] - 超算云系统集成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37.64万元、1578.78万元及2082.70万元[69] - 超算软件及技术服务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1853.01万元、2230.70万元及1612.63万元[69] - 超算会议及其他服务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544.32万元、987.87万元及867.40万元[69] - 公司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0,099,934.89元、312,776,998.45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2.11%[101] - 2022年度,公司增值税即征即退补贴金额为572109.68元[152] - 2022年度,公司进项税加计抵减补贴金额为548474.01元[152] 用户数据 - 公司官网宣传为超19万名用户提供服务,2021年末累计注册用户数36,059个[52] 未来展望 - 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后预计市值不低于4亿元[101] - 除待取得北交所和证监会相关批复外,公司符合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实质条件[17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19 - 2022年公司新增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专利期限均为20年[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新增3项已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利期限均为50年[1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无 股权及诉讼相关 - 陈健给予黄新平142.2222万股权益,部分转换为投资出资份额,部分期权因黄新平离职终止[11][12] - 黄新平起诉要求确认822.222股股份代持并办理登记,2023年3月30日一审法院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22][49] - 鼎健投资曾以黄新平为被告提起退伙纠纷诉讼,2023年3月30日提交撤诉申请书,暂未收到准予撤诉裁定[26] - 陈健诉黄新平、弘健投资合伙企业纠纷案,请求转让黄新平持有的弘健投资20%份额,转让对价59.06万元,2023年3月30日陈健提交撤诉申请[50][165] - 截至2023年3月30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健、贺玲合计控制发行人17736832股股份,持股比例37.96%[49] - 员工股票期权数量占发行人股本总额比例为1.76%,尚未完成回购的持股平台份额占比为0.64%[50] 财务及资产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936880.93元、合同负债377358.50元[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专用设备原值367704553.05元,账面价值252010809.62元;运输设备原值896647.86元,账面价值50367.52元;办公及电子设备原值10918986.55元,账面价值2502588.55元[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661414.15元,前五大合计804296.12元[1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付款余额为851974.06元,前五大合计316262.20元[149] 合同及合作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署7份金额超1000万元的重大采购合同,均已履行完毕[1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与客户签署的金额超500万元重大销售合同中,与清华大学的合同金额达1742.52万元[142] 人员及制度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行人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人数357人,比例69.40%;第三方代缴148人,比例29.60%;未缴纳5人,比例1.00%[169] - 公司建立多项风险控制制度并能有效执行[78] - 公司技术服务团队提供7x24小时技术服务[80] - 公司与各类超算中心建立稳定合作关系[80] 公司治理相关 - 新期间内,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6次监事会,会议召开等符合规定[151] - 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大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1/2以上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通过[182] - 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决议需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担保事项还需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