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

搜索文档
合作绘出好“丰”景(民营企业“走出去”)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4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1] - 山东、浙江、陕西等地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定制化产品、创新模式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1] - 农业领域民营企业丰富中外合作形式,为全球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 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已在40多个国家建设272个温室大棚 [2] - 在新西兰建成100亩水培蔬菜大棚,斩获新西兰农业科学奖等专业大奖 [2] -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温室项目使西红柿产量提高40% [2] - 针对不同国家气候特性研发定制温室技术,设立20余座"世界温室实验室"模拟全球气候场景 [3] - 寿光已有30余家企业开展农业领域对外业务 [3] 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 - "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具畅销"一带一路"国家 [4] - 实现"小批量"和"定制化"生产,如改进埃塞俄比亚收割机筛选系统、加宽印尼履带收割机履带宽度等 [5] - 通过"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实现多国连线直播,精准对接非洲客商超百人 [5] - 社交媒体账号上线运营辐射非洲和东南亚市场,计划在肯尼亚举办农机培训会 [6]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 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形成完整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 [6] - 推广"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解决当地"卖粮难"问题 [7] - 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农产品,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7] - 为哈萨克斯坦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留学支持计划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8] - 业务辐射中亚多国和俄罗斯市场,成为农业跨国合作示范企业 [6]
智慧“新成员”大展身手服务“三夏”生产 “减损增收”从目标变为现实
央视网· 2025-06-08 16:08
夏收进度与区域分布 - 截至6月7日晚上7时,联合收割机工作重心分布在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山东大部、江苏大部以及陕西中部 [1] - 河北、山东等地持续高温酷暑,利于小麦加快成熟、机收作业加快推进 [1] - 截至6月6日,江苏小麦收获进度超54%,机收率达99% [1] - 预计6月中旬,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等地小麦收获将基本结束 [10] 智慧农机应用 - 江苏2025年夏收中智能化农机和物联网系统大展身手 [1] - 连云港云台农场采用"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25台大型收割机配备自动清选系统,将杂质率控制在0.8%以下 [6] - 徐州市贾汪区依托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收割机按规划路径有序作业,做到不漏割、不重割 [8] - 邳州市组织乡镇提前摸排农机保有量及分布情况,全面实施机械化作业 [10] - 江苏2025年夏收共投入收割机13万台、烘干机3.7万台 [10] 智能监测与精准作业 - 连云港云台农场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土壤墒情、病虫情、气象数据,远程为农机制定最优作业路径 [4] - 东营市东营区使用无人机通过多光谱传感器监测麦穗成熟度,精准捕捉叶绿素含量、水分等关键数据 [13] - 东营区依托智能化监测和收割机精准调控,将收割损失率从传统2%-3%控制在1%以内 [15] 产业链协同与资源利用 - 连云港云台农场组织运输车、打捆机和半挂车协同作业,实现小麦收割到秸秆打包转运全链条 [6] - 秸秆被打包运送到生物再生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充分挖掘经济价值 [6] 区域收割情况 - 山东东营市东营区20多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已收割近5000亩,预计6月底全部收完 [11][15]
甘肃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08 06:25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 兰州兰石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推出全球首套3000马力超深井沙漠快移钻机、HAST炼化反应器和70兆帕撬装加氢站等产品,子公司订单排产已至年底[1]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发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已获批注册5台,在建5台,打破国外垄断[1] - 甘肃省2024年有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53项技术实现国产替代,226项技术国内或国际领先,173项原创成果产业化[2] 企业创新成果显著 - 金川集团通过技术攻关将镍的最低可采工业品位由0.5%降至0.3%,提升贫矿开采效率[3] - 酒泉奥凯种子机械公司自主研发制种玉米去雄机,效率是人工200倍,每亩节约成本200元,已在甘肃、新疆推广[3] - 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463家,同比增长16.2%,13个企业创新联合体攻克89项关键技术[3]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 - 兰州新区引进黄春辉院士团队成立兰州睿尔思新材料科技公司,6个月建成百吨级稀土发光材料生产线[4] - 稀土发光材料可提升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使产量提高10%-20%,单产品产值可达1.5亿元[4] - 甘肃省建立"三项清单"机制,推动353项技术国产替代和173项成果产业化[2][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产业链、政策、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产业,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20
行业概况 -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的总称,按用途可分为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等10大类 [2] - 农业机械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环节,中游为整机制造与组装环节,下游为农业应用需求方 [4] - 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20年的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万千瓦左右,行业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1][6] 政策支持 - 2024年政策重点推动农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包括《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等文件 [6] - 2024年7月国家统筹3000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提高农机报废补贴标准(如采棉机补贴由3万元提至6万元) [8]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智慧农业发展,智能装备补贴上限提升至40% [19] 市场现状 - 2024年农机补贴消费规模665.78亿元,较2023年下降19.26%,销量270.77万台套下降9.31% [10] - 动力机械与收获机械是补贴消费主力,2024年分别占比36.57%和31.19% [11] - 动力机械2024年补贴销售额243.47亿元,收获机械207.65亿元 [11]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五大农机巨头主导 [13] - 国内一拖股份、潍柴雷沃等龙头在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领域占据主导 [13] - 中联重科2024年农业机械销售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22.29%,占总营收10.22% [15] - 林海股份2024年农业机械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42.93% [17] 发展趋势 - 智能化转型加速: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装备作业效率提升60%,人工成本降低75% [19] - 绿色化突破:新能源农机如氢燃料电池拖拉机续航突破8小时,电动微耕机丘陵山区渗透率28% [20] - 国际化布局:沃得农机、中联重科等企业加速拓展东南亚、非洲市场 [22]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跟着麦客看“三夏”
河南日报· 2025-06-05 07:34
农业机械化转型 - 传统麦客正从"候鸟式"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节点,镰刀被大型收割机取代[2][4] - "河南农机云"平台已上线12.4万台农机(含7.1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和信息化作业监测[8][16] - 农机作业方式从"人算"转向"云算",农户可通过平台像叫网约车一样发布需求,农机手可实时接单避免空跑[7][8] 农机技术升级 - 现代收割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能自动规划最优路径并智能避开障碍物,作业损失率低于1%[9][11] - 收割机割台采用尼龙齿条降低麦穗破坏,脱粒结构改为纵轴流设计加长滚筒,显著提升脱粒效率[9] - 河南省今年新增6545台联合收割机申请购置,通过补贴政策推动高效低损农机普及[10][15] 服务体系建设 - 全省建立832个区域农机服务中心、742支应急作业服务队和2561个粮食烘干点(日烘干能力6.59亿斤)[16] - 在高速收费站等关键节点设立400余个跨区接待服务站,提供作业信息、维修网点和物资补给服务[13][14][16] - 三级政府开通212部值班电话,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机收时间、天气预警等关键信息[13][16] 生产效率提升 - 单台收割机日作业量可达百余亩,仪表盘数据监控取代传统人工劳作模式[14][15] - 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超20万台,通过直播培训覆盖40万人次提升操作规范性[11][15] - 农机手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油费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7][12]
新技术新机械显担当 农业龙头企业助力夏收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6
从20年前接触第一台农机起,到如今驾驶、操纵新能源收割机,张永波见证了农机的持续迭代升 级,"如今,农机越来越智能了,作业越来越高效了,体验感越来越好了"。 我国有四大小麦主产区,分别是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北和黄淮海麦区、西北麦区。"国家精 准农业应用项目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从5月15日西南麦区正式开镰收获,到5月26日全国小 麦大面积机收的开展,小麦机械化收获的重心逐步由四川、湖北,向河南、安徽和江苏转移。 麦浪滚滚,机声隆隆。眼下,正值"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农忙之时,在河南省遂平县的万亩麦田 里,一队中联重科"谷王"收割机正忙碌地作业。在轰鸣声中,金黄的麦穗被"吞"入机械。随后,麦粒如 溪流般从卸粮筒倾泻而出。 在今年的收割机队伍中,几台标注"超级电混"的混合动力收割机作为新力量现身。"如今,农业机械也 加速新能源化。这款混合动力收割机能够智能调节动力输出,在效率更高的同时,油耗比传统机型节省 30%。"农机手张永波介绍说。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6月2日17时,全国已收获夏粮小麦面积1.48亿亩,收获进度达42.52%,同比快 约0.6个百分点。 这离不开新技术、新机械的助力。上 ...
1700万套农机具助力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6-04 03:35
芒种将至,"三夏"大忙。眼下,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麦收由南向北加速推进。根据农 业农村部数据,今年"三夏"全国将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 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参与跨区作业的超20万台。当前,各地麦收进展怎样?一起走进田间 地头看看。 已收获1亿多亩小麦 "三夏"即夏收、夏种和夏管,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其中,夏收粮油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 一季,冬小麦是主要作物。 农业专家介绍,冬小麦率先在西南麦区开镰,随后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陆续进入收 获季。其中,黄淮海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是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麦区,其 冬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七成多、产量占近八成。 河南是小麦种植第一大省,生产了全国近1/4的小麦。时下,河南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 期,各地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坡于村,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收获的麦子在田间直接装车运 走。"这季麦子熟得早,比以往大概提前了10天。"坡于村种粮大户王富平这几天一直奔忙在自家的5000 亩麦田里,盯着麦收进展, ...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22周:“格物: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发布,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复苏
光大证券· 2025-06-03 1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年,万台级量产带动产业链放量,数据采集和训练解决数据匮乏难题,推动其向更泛化实用阶段发展 [6] -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后续随着政策托底,设备利用率有望回升,需求得到边际修复 [13] - 光伏电池片产能加速出清,政策推动光伏组件涨价,技术突破和价格调整有望推动市场回归健康竞争环境 [19] - 低空经济在物流领域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发展有望全面提速,带动产业链发展和拉动居民消费 [22] 各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5月29日,国地中心发布“致知”具身应用开发平台,“格物 - 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开发平台融合Openloong框架,推动开发范式转变,加速应用落地 [3] - 5月29日,上海傲意推出四大创新产品,涵盖机器人灵巧手和智能仿生手两大产品线 [4] - 5月28日,合肥零次方推出轮式人形机器人Zerith - H1,预计2025年年内上市 [4] - 5月28日,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6月将发售RDK S100机器人开发套件 [5] - 5月26日,具身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计划年底发布情感机器人“爱湫EMO1” [5]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丝杠量产与降本、谐波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动捕与训练相关企业 [6] 机床&刀具 - 2025年4月,日本机床订单金额同比增长7.7%,环比下降13.8%,其中内需订单下降,外需订单增长,对华订单同比上升27.9% [7] - 2025年1 - 4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6.8% [7] 农业机械 - 2025年4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环比和同比均下降,6个一级指数除农机补贴指数外全部落入不景气区间 [8] - 2025年5月20日,全国小麦和玉米收购价格环比上涨 [8] - 2025年1 - 4月,我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有不同变化,累计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增长 [8][9] - 看好农业机械需求长期提升,补贴政策倾斜,行业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一拖股份 [9] 机械出海 - 4月中美互提关税,后电子产品获豁免,5月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美方承诺取消部分关税 [10][11] - 美国补库方面,关税下调使衰退风险下降,预计美联储短期不降息,4月中国出口电动工具和OPE金额同比增长,建议关注相关工具类企业 [12] - “一带一路”方面,铜矿需求带动矿山机械出海,4月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20.9%,建议关注相关矿山设备企业 [12] 工程机械 - 2025年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7.6%,国内和出口销量均增长,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维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工程机械龙头 [13] - 2025年4月,叉车出口销量维持增长趋势,电动化、国际化是增量来源,建议关注相关叉车企业 [13]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和中国中车订单情况良好,2025年1 - 4月铁路投资同比增长,五一和端午假期铁路客流增长 [14][15] - 轨交设备行业将受益于铁路投资、客流复苏和动车组需求增长等,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5] 半导体设备 - 对等关税实施后,关键设备国产替代将加速,大基金三期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6][17] 新能源设备 - 5月多家新能源企业有项目进展,包括迈为股份募资、隆基绿能项目变更等 [18][19] - 光伏电池片产能出清,政策推动组件涨价,建议关注相关光伏企业 [19] 低空经济及EVTOL - 5月国家邮政局发布文件推动邮政业低空经济发展,辽宁和广东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 [20][21] - 低空经济发展有望提速,带动产业链和拉动消费,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2] 重点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5月PMI指数环比上涨(49.5%),4月全部工业品PPI指数同比 - 2.7% [26][35] - 2025年1 - 4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 + 8.8%,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 + 16.8% [26][30] - 2025年4月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同比 + 51.5%,日本机床对华订单同比 + 28% [26][32] 工程机械 - 基建投资有所反弹,2025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8% [26][42] - 2025年4月挖掘机销量、国内销量、出口销量及开工小时数有相应变化 [26][46][53][56] - 2025年4月美国CPI同比 + 2.3%,中国CPI同比 - 0.1% [26][58] 锂电设备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当月值122.6万辆,同比 + 44% [26][62] - 2025年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当月54.1GWh,同比 + 52.8% [26][64]
农机上丘陵,“农民专家”也行(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31 06:16
农机改造行业 - 潼南地区山地丘陵地形导致传统农机适用性差 催生农机改造需求[3] - 农民专家陈伟团队成功开发四合一旋耕机 集成旋耕 起垄 打穴 施肥功能[2][3] - 改造后农机效率显著提升 日作业面积从5亩增至50亩 费用降低50%[4] 农机技术改进 - 起垄犁采用废铁皮和铆钉焊接 成本仅600元 可加装至旋耕机实现多功能[3] - 打穴装置采用双排错位尖角滚轮设计 单次可完成10个穴 效率翻倍且防卡土[3] - 施肥系统加装电机控制 通过调节滑片实现出肥量精准控制[3] 市场应用效果 - 改造农机已在潼南3万亩白菜和长白萝卜田推广应用[4] - 合作社农机订单持续增长 显示市场需求旺盛[4] - 团队开展农机使用培训 提升农户操作技能[4][5] 行业发展前景 - 丘陵山区占全国耕地面积1/3 存在巨大农机改造市场空间[5] - 需要专业农机企业开发适配山地的小微农机产品[5] - 农机改造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5]
农机作业版图延伸 机械化重塑农业生产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5-30 15:22
5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6000多亩麦田内,15台大马力收割机同步启动,2025年安徽省 小麦开镰暨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也随之正式启动。当天,现场还展示了无人机收割、机器打捆、旋 耕作业、机械化插秧等现代农机装备和农艺结合演示。霍邱县是粮食大县,小麦种植面积近170万亩, 本次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预计10天左右基本完成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达到99.9%以上。 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75%,三大主粮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基本实现 了"机器换人"。与此同时,新型高效蔬菜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取得一系列成果。近一个月来,北京 市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举行,丘陵山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 交流活动在重庆市江津区举办,露地蔬菜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与加工观摩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召开,现代果园全程机械化观摩交流田间日活动在北京昌平举办…… 日前,40多台套新型高效蔬菜智能农机装备在江苏省太仓鹿杨蔬果生产专业合作社集中亮相。番茄采收 机械臂可以通过柔性夹爪,配合上近红外光谱检测,实现成熟度分级采收,并能将损伤率控制在较低水 平;叶菜有序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