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发展专题交流活动举办
中证网· 2025-09-08 10:41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赋能绿色化转型 加快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在绿色体系构建 节能减碳技术装备推广 数字基础设施能效标杆引领等方面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1] - 辽宁省聚焦高端化发展 智能化转型 绿色化提升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效能 以低碳循环推动产业转型 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融合应用[2] 平台建设与技术创新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点建设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赋能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与零碳化升级[2] - 辽宁省发布资源循环产业大脑平台 以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数字化整合为抓手 以提升资源效率为目标 推动产业循环利用迈入智慧管理新阶段[3] - 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 致力于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通道 构建深度融合 资源互补的育人机制[3] 产业生态与合作机制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电信集团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工业可信碳数据空间创新发展伙伴计划 合作构建可信管控 资源交互 价值创造的工业碳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合作机制和基础设施[2] - 发布《工业数字化碳管理服务商》名单 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选 旨在打造一批标杆服务商 为企业提供精准对标 高效协同的合作指南[3] 能力建设与标准发展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以建设可信碳数据空间为重点 持续打造高质量中国本土碳因子数据库 强化碳认证能力并推进国际互认 推进碳足迹管理与碳交易市场 绿色低碳城市等重要领域联动[2]
北京市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9:04
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 - 到2027年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 建设5G行业专网总数不少于50个 培育综合性及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 [1] 基础设施建设部署 - 优先在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域和企业密集区域开展工业5G网络建设 推动重点企业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和应用创新 [1] - 鼓励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数字化改造 加大工业算力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标识解析基础设施 推动云网算控一体演进 [1] 技术创新升级方向 - 支持头部企业开展工业5G网络增强特性应用验证 推动工业无线(5G)和工业以太网(TSN)等技术规模化应用 布局6G预研 [2] - 加强5G RedCap核心元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推广 探索时间敏感网络(TSN)与新型工业网络产品融合攻关 [2] - 支持研究机构和工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究 建设中试创新服务载体开展产品测试验证 [2] 行业融合应用规划 - 结合重点行业需求实现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加速工厂5G-A升级部署 推动5G工厂评测认证以提升建设质量 [2] - 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工业垂类大模型 加强跨领域融合 以工业智能体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带动工业数据集和大模型创新迭代 [2] 生态体系优化措施 -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法规和机制建设 鼓励企业构建多层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3] - 制定企业培育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强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试点区域辐射引领作用 [3] - 构建动态储备+精准对接+示范引领全链条推进机制 遴选潜力企业入库并强化产业链供需对接能力 [3]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完善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培育体系 强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支撑 [3] - 建立区推荐市统筹机制助力企业完成5G+工业互联网建设 发挥产学研转化能动性培育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3] - 推动国际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强化出海能力 推进国内外检测认证对接互认 支持跨国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研究 [3]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聚焦“人工智能+”-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08:22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6日在沈阳开幕 持续至9月8日 主题为"数启新章智造新质" [1] - 政商学研企等领域嘉宾齐聚 共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1] - 工业互联网供需两侧头部企业云集沈阳工业博物馆 展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1] 行业趋势 - 工业互联网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载体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将持续释放巨大倍增效应 [1] - 需抓住历史机遇期 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1] - 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赋值赋智作用 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1] 投资机会 - 人工智能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有望催动更多产业蓬勃发展 [1] - 人工智能领域有望带来更多行业投资机会 [1] - 结合政策指引和产业逻辑 可重点关注算力基础设施 AI应用 端侧设备等领域 [1]
海外需求爆发,订单暴增220%!储能电芯遭“疯抢”;“深空经济”概念出炉,全球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7:06
外汇储备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 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 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1] - 美元指数下跌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推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 [1] - 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为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支撑 [1] 储能行业 - 海外储能市场订单激增 100Ah电芯订单排期至2026年2月 产线满产难以承接新需求 产品供不应求 [2] - 欧洲2025年上半年新增储能装机12GWh 同比增长210% 其中户用储能占比超60% 德国意大利户储渗透率突破25% [2]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出口量达85GWh 同比增长280%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75% 全球小储电芯出货量21.6GWh [3] 深空经济 - 深空经济概念首次提出 预计2040年全球规模达万亿美元 中科宇航认为未来1-5年将完成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组网 [3]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92亿元暴增至2024年31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为全球增速5倍 [4] - 文昌太原海南商业发射场形成三线并行格局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4] 工业互联网 - 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9849.5亿元 同比增长13.9% 预计2025年突破1.2万亿元 2030年超4万亿元 [5] - 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大模型技术助推产业智能化升级 [5] -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双向赋能效应持续增强 [5] 股东减持 - 武商集团大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249.71万股 [6] - 华康洁净股东阳光人寿拟减持不超过323.30万股(占总股本3%) [6] - 尚纬股份股东李广元计划减持不超过1865万股(占总股本3%) [6] - 江天化学股东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拟减持不超过433.08万股(占总股本3%) [6] - 深水规院股东深圳水规院投资拟减持不超过669.24万股(占总股本3%) [6] - 优利德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23.49万股(占总股本2%) [7] - 绿盟科技股东雷岩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305.66万股(占总股本1.63%) [7] - 卓易信息实控人谢乾拟减持不超过363.43万股(占总股本3%) [7] - 科捷智能股东顺丰投资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80.85万股(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61.70万股(2%) [7] 股东增持 - 苏州银行董事长崔庆军等13名高管拟合计增持不少于420万元公司股份 [8]
人工智能+ 职教何为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38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系统部署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1] - 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产业升级、消费提质、民生改善与治理现代化[1]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2] 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影响 - 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将经历结构性变革 技术创新被列为首要驱动力[2] - 企业对人工智能开发技能需求提升214% 数据分析技能提升189% 手动灵活性等技能重要性下降37%[2] - 全球一半雇主正在瞄准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机会并计划调整业务方向[2] 职业教育体系变革需求 - 职业教育需加快构建与智能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1] - 需实现从"教技术"到"强能力"的转变 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人机协作能力[3] - 教育部发布《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提出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 夯实基础能力 培育高阶思维 提升未来素养[4] 人工智能素养标准建设 -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提出人工智能素养新要求[4] - 制定涵盖通识素养、专业技能、行业能力三核心部分的分层递进标准 贯穿安全伦理教育[5] - 开发基于动态能力图谱的人工智能素养评价系统 针对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开发梯度化测评工具[6] 专业与课程体系升级 - 职业院校需布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农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方向[7] - 推动现有专业智能化改造 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工具应用、伦理规范纳入课程体系[7] - 开发人工智能+模块化课程 开设通识课程和专项技能微证书项目[7] 教学模式创新 - 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8] -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 构建沉浸式、交互式、个性化实训场景[8] - 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评测工具和虚拟协作平台 提供精准化学习支持[8] 教师能力建设 - 教育部开展教师校长人工智能专项培训[9] - 将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分为普及层、深化层和研发层三个层次[9] - 采用分层培训+产教融合策略 构建校企协同的双师型团队[9] 基础设施与治理体系 - 发布《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规范》对智慧环境、人工智能基座、数智治理提出明确标准[10] -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10] - 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和人工智能内容审核机制[10]
乘“数”而上 驾“云”蝶变——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侧记
搜狐财经· 2025-09-08 06:21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幕 主题为"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 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命题 [2][3] - 开幕式举行重大项目签约 工业软件创新联盟启动 高质量数据集共建等环节 [4] - 大会传递前沿技术与先进理念 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4]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 企业通过自建算法团队优化生图算法 例如基于美国SD和DeepSeek开源模型开发纺织品花型设计应用 [6] - 人工智能助力解决工业领域IT与OT割裂问题 实现数据整合与深度融合 [6] - 模型工具应用使方案交付成本较两年前降低50% 同时降低研发门槛和产品定制成本 [6] - 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 人工智能发展从技术能力驱动转向需求应用驱动 [7] 基础设施与技术服务 - 铁塔公司向中高点位物联网传感器迈进 融合位置+感知+计算能力与AI技术 形成空天地一体感知监测能力和边缘算力服务 [7] - 为自然资源 环保 农业农村等部门提供森林防火 耕地保护 渔业监管等智慧服务及行业应用产品 [7] 平台与生态建设 - 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整合42万家企业资源 拥有200万名工程师用户 周点击量超5000万次 [9] - 平台目前服务沈阳企业1400余家 计划向辽宁全域扩展服务范围 [9] - 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打破不会转 不敢转 不能转的困境 [9] 区域合作与产业布局 - 辽宁省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沈阳市政府与京东 西门子交通 百度智能云等企业签约 [10] - 大连市政府与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浪潮集团 新华三技术等签署合作协议 [10] - 浪潮集团在辽宁落地3家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为制造业及产业集群提供定向服务 [10] 转型路径与人才培养 - 工业数字化转型需尊重发展规律 结合生产工艺逐步迭代 避免推翻重构 [11] - 辽宁科教资源雄厚 工业门类齐全 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支持 [8] - 企业通过大会获得系统化集成化新知 汇聚创新合力推动行业共识 [8]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覆盖四十一个工业大类
经济日报· 2025-09-08 06:12
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与政策导向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 聚焦典型场景落地 产业生态共建与跨境协同协作 主题为"数启新章智造新质" [1] - 工业互联网已打造IT CT OT DT"4T融合"技术产业体系 融合应用拓展至国民经济全部41个工业大类 [1] - 工信部将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持续优化体系架构 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1] 技术融合与创新趋势 - 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2] - 提出"三云一网 数智驱动"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思路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3] - 工业互联网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在更广范围 更深程度 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2] 5G工厂建设与产业应用 - 全国5G工厂名录项目数达1260个 呈现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齐头并进态势 [2] - 5G工厂建设实现行业分布全面化 企业广泛参与 典型场景普及深化 质量效益价值凸显 [2] - 《擦亮5G工厂中国品牌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报告显示供需合作持续深入 国际影响提升 [2] 行业发展报告与体系演进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5)》从全球趋势 政策措施 产业发展等5方面总结发展态势 [2] - 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技术基础 应用场景 现实需求发生深刻变化 [3] - 报告系统归纳政策持续发力 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数智赋能加速推进 产业生态日益繁荣的现状 [2]
赋能赋值赋智作用凸显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5:26
大会核心主题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命题 展示工业互联网领域重要发展成果 [1] - 大会主题为"数启新章智造新质"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体现历史与新质交融 [5]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鼓励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和组织架构 [2] - 工信部部长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 [3] 技术融合与产业效应 - 工业互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沉淀基础 场景数字化条件和算力等数字底座 [2] - 人工智能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2] - 双向赋能效应持续增强 工业互联网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载体 [1][2] 区域发展实践 - 辽宁凭借科教资源和场景资源 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辽宁推动特色纺织产业大脑建设 以"大算力 大数据 大模型"为核心驱动打造智能平台 [3] - 产业大脑覆盖政府治理 产业协同与企业服务 推动纺织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 [3] 企业应用案例 - 中国联通基于元景大模型能力体系 搭建装备制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与语料库 [5] - 新松机器人开发智能类人双臂平台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交互技术实现自主规划执行 [5] - 华泰股份"瞬捷云链造纸产业大模型"通过国家认定 实现对造纸全链条核心节点的精准建模 [7] - 春风动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全球研发在线协同能力 推进私有模型构建覆盖各业务领域 [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新松机器人本体 底层控制系统自主开发 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 [6] - 具身智能系统赋予机器人感知环境 理解自然语言和多模态感知能力 [6] - 平台化设计易于定制化改造和持续升级迭代 适配生活服务和工业制造多种环境 [6]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4:51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 工业互联网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载体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将持续释放巨大倍增效应[1] - 工业互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沉淀基础 场景数字化条件和算力等数字底座[2] - 人工智能深刻影响工业互联网发展 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2] 政策支持与发展成效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鼓励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和组织架构[2] -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 政策体系持续健全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生态建设日益壮大[1] - 工信部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2] 区域应用案例 - 辽宁凭借丰富科教资源和场景资源 突破关键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3] - 辽宁推动特色纺织产业大脑建设 以"大算力 大数据 大模型"为核心驱动[3] - 特色纺织产业链呈现完整上下游链条 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3] 企业技术实践 - 中国联通基于元景大模型能力体系 搭建装备制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与语料库[4] - 新松机器人开发智能类人双臂平台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交互技术实现自主作业[4] - 新松机器人本体和底层控制系统为自主开发 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5] 上市公司布局 - 华泰股份通过产业大脑建设推动数据化升级 "瞬捷云链造纸产业大模型"通过国家认定评测[5] - 华泰大模型对造纸全产业链进行精准建模 构建多维度算法体系实现智能洞察[6] - 春风动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全球研发在线协同能力 推进私有模型构建覆盖各业务领域[6]
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感受“聪明的机器”
新华社· 2025-09-07 16:42
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 - 中国联通展示机器人机械臂操作[1] - 国网电力实时显示电碳表碳排放数据[1] - 新松公司"松羿"机器人实现快速穿梭功能[1] - 沈阳飞图画笔公司AI设计平台可根据关键词数秒生成多款设计方案[2] - 新松公司8月发布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人形机器人 可完成视觉识别定位 自主路径规划和双臂协同操作[2][5]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中国铁塔基于210万座通信塔和100万座机房资源构建大型物联网平台[4] - 铁塔公司利用无人机配置AI算法实现森林防火和矿山盗采监测[4] - 新民市应用空地一体化全域监管平台成功提前处置火情[4] 工业互联网发展前景 - 工业互联网从抽象技术概念转化为解决生产痛点 提升制造效能的实际应用[1] - 具身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性能工业交换机等设备通过工业互联赋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4] - 从工业4.0向工业5.0迈进过程中 智能机器提供海量数据用于分析决策 显著提升工业运行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