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

搜索文档
广东:广州市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更大力度放宽购车限制性措施、增加购车指标;深圳市优化小汽车常规增量指标摇号规则,加强“久摇不中”人群购车需求保障。
快讯· 2025-06-24 17:06
汽车行业政策调整 - 广州市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 [1] - 广州市更大力度放宽购车限制性措施 [1] - 广州市增加购车指标 [1] - 深圳市优化小汽车常规增量指标摇号规则 [1] - 深圳市加强"久摇不中"人群购车需求保障 [1]
把淡季过出甜滋味(评论员观察) ——直击2025经济新现象②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41
行业供需动态平衡 - 大巴租赁市场存在明显季节性波动 冬春淡季司机因接单少退出 5月旺季出现"好车难求"[1] - 文旅 运输 住宿 餐饮等行业普遍面临淡旺季问题 旺季价格高服务差抑制需求释放 淡季设施闲置人力浪费[1] - 供需矛盾是淡旺季核心成因 需推动供给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而非被动"熬撑忍"[1] 逆周期经营策略 - 万德体育抓住体育消费新场景政策红利 前两月国内市场营业额同比增长超20%[2] - 崇礼区夏季推出山地骑行 音乐节等产品 2024夏季游客量超冰雪季 5月后旅游持续火爆[2] - 突破传统促销思维 运用逆周期策略可让淡季"不淡" 甚至实现"四季火"[2] 供给端创新实践 - 珠海桂山岛通过环境整治 景观提升 驻岛规划师制度 实现6 92平方公里小岛淡季不淡 旺季提前[3] - 2024年前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同比增34 1% 5月单月增28 2% 政策刺激使车市淡季不淡[3] - 财政政策定向调节 消费政策直接兑现 就业淡季培训等政府举措可有效熨平周期波动[3] 跨周期发展路径 - 捕捉上升趋势提前布局 可在周期中获得稳定收益 摆脱"一季养三季"困境[4]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 使"靠天吃饭"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4]
有购车者接到通知“11点后优惠失效”!“高息高返”将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6-23 23:59
汽车金融政策变动 - 广东地区奔驰4S店紧急通知金融优惠政策("高息高返"业务)将于当晚11点失效 消费者需当日完成下单登记方可享受优惠 [1] - "高息高返"业务模式下 银行与经销商将部分贷款利润以佣金形式返还 经销商再通过车价补贴降低购车总价 销售通常鼓励客户选择贷款方式 [1] - 以50万元奔驰车为例 贷款38万元两年期年化利率5% 相比车厂金融方案节省约7000元成本 但若两年后未还清贷款则后续利息成本增加 [1] - 车厂金融公司提供三年期低息贷款 但整体成本仍比"高息高返"方案高7000元 相比全款购车可享2.5万元优惠 [1] 政策叫停影响 - 上海奔驰经销商确认"高息高返"业务已停办 广州奥迪经销商仅剩一家银行可选且次日截止 北京雷克萨斯经销商表示贷款优惠难度增加 [2] - 多地监管部门叫停业务后 汽车金融优惠政策在各地陆续退场 终端车价即将上涨 [2] - 政策叫停主因包括消费者普遍两年内提前还款导致银行无法覆盖补贴成本甚至亏损 以及监管部门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业务管控 [3]
“高息高返”退场倒计时,有购车者接到通知“11点后优惠失效”
第一财经· 2025-06-23 23:30
汽车金融政策变动 - 奔驰4S店紧急通知金融优惠政策将在6月23日晚11点后失效 消费者需当天完成下单登记才能享受优惠 [1][2] - 金融优惠政策指"高息高返"业务 银行将部分贷款利润以佣金返还经销商 经销商再以车价补贴方式返还购车人 [1] - 以50多万元奔驰车为例 贷款38万元两年期年化利率5% 相比奔驰金融方案节省约7000元购车成本 [2] 不同贷款方案比较 - "高息高返"方案前提是两年内还清贷款 否则后续利息成本将增加 [2] - 车厂自有金融公司提供三年期低息贷款 但整体成本仍比"高息高返"贵7000元左右 [2] - 相比全款购车 选择车厂金融贷款仍能享受约2.5万元优惠 [2] 政策叫停影响 - 多地监管部门叫停"高息高返"业务 截至6月23日晚多家4S店已取消或即将取消该政策 [2][3] - 上海奔驰经销商确认"高息高返"已停做 广州奥迪经销商表示次日是最后一天且银行选择受限 北京雷克萨斯经销商称贷款优惠困难 [3] - 政策叫停主因包括消费者提前还款导致银行亏损 以及监管部门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管控 [3] 市场反应 - 政策叫停十分紧急 部分消费者临时接到通知 能赶到现场的可以完成面签 无法及时办理的只能放弃优惠 [2] - 伴随金融优惠取消 汽车终端价格即将迎来上涨 [3]
黄光裕不肯下桌
创业家· 2025-06-23 18:01
黄光裕与国美的复兴之路 - 黄光裕出狱后提出"18个月复兴国美"计划,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6][7][37] - 国美股价曾从1港元跃升至2.5港元,显示市场对其回归的期待[17][18] - 黄光裕采取激进策略追赶错过的风口,包括电商、直播、元宇宙等[19][38] 线上业务拓展 - 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经营范围扩展至全商品范畴并重点押注家装[22] - "真快乐"APP日活仅300万,双十一直播仅1500人观看[31][34] - 国美购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27][28] - 2023年"真快乐"APP改回国美APP,线上战略宣告失败[43] 线下业务转型 - 国美零售营收从2017年787.5亿暴跌至2023年9.22亿[48][49] - 关闭86%门店,保留核心门店并探索新零售模式[52] - 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54] - 计划3年内开设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56] 新能源汽车布局 - 2025年开设4.5万平方米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60] - 以低于传统4S店60%运营成本吸引车企入驻[60] - 已入驻小米、问界等新势力和宝马等传统品牌[62] - 打造集直播、换电、试驾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迪士尼"[61] 管理挑战与资金压力 - 黄光裕与元老团队理念冲突,新人因管理模式离职[76][78] - 2022年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81] - 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但未退出,继续推进新项目[84][85] - 公司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激烈竞争[57]
黄光裕不肯下桌
凤凰网财经· 2025-06-22 20:36
核心观点 - 黄光裕出狱后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复兴国美,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线上转型"真快乐"APP失败后转向线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新业务 [5][23][28][38] - 公司战略从"18个月复兴计划"调整为"1+1+1"战略,反映出对执行困难的重新评估 [26][27] - 线下零售业务急剧萎缩,营收从2017年787.5亿降至2023年9.22亿,关店86% [31][32][34] 业务转型尝试 线上业务 - 2021年将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转型全品类电商平台并重点布局家装行业 [16] - 投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 [19] - 直播业务升级为Channel F频道,但双十一直播间仅1500人观看,日活仅300万 [21][22][23] - 2023年将APP名称改回国美,宣告线上转型失败 [28] 线下业务 - 2023年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 [35] - 计划3年内开设超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 [35] - 2024年4月开设4.5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体验馆,目标打造"新能源Costco",已入驻小米、问界等品牌 [38] 财务状况 - 2017-2023年线下零售营收从787.5亿暴跌至9.22亿 [31][32] - 转型期间四年累计净亏损388亿,超过黄光裕入狱期间的亏损规模 [5][24] - 2022年出现员工集体讨薪事件,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股票 [54][57] 管理挑战 - 战略执行存在团队断层,老员工难以理解新战略,新员工不适应传统管理模式 [49][50][51] - 黄光裕保持激进投资风格,但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碾压性竞争 [36]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最新转型方向,但行业竞争激烈且需重资产投入 [38][39]
买法拉利3年提不了车,店家:想退款先帮卖车
盐财经· 2025-06-21 17:50
核心观点 - 武汉骏东汽车销售公司因资金链问题导致多名法拉利"准车主"无法提车且无法退款 [2][3][4] - 门店资金被母公司抽走 目前拖欠至少5位车主退款 并建议车主通过发律师函施压 [5][11][12] - 母公司运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多家"骏"字系销售公司存在类似交付及退款问题 部分公司已被强制执行或列入欠税名单 [14][17][18] 事件细节 消费者遭遇 - 赵先生2022年7月支付45万元预订购400万元法拉利 2024年3月签订退款协议后仍未收到款项 [4] - 长沙李先生缴纳订金后未获车辆配额 2023年6月赴武汉催款无果 [5] - 门店要求车主协助销售车辆(单价500万元)以换取退款 被车主拒绝 [7][9] 门店经营状况 - 武汉骏东门店账户资金被母公司抽走 当前车辆滞销导致资金无法回笼 [7] - 门店拖欠员工工资 负责人称需每日应对追债 已收到律师函但母公司未明确解决方案 [11] - 官方账号仍在宣传法拉利296等车型销售 [10] 关联企业风险 - 运天(中国)为周大福集团子公司 旗下23家"骏"字系公司涉及法拉利/玛莎拉蒂经销 [14][17] - 杭州骏才2024年3月被强制执行4次 成都两家公司被强制执行2次 三地公司累计10次列入欠税名单 [17] - 社交平台多起投诉指向"骏"字系门店无法交车或退款 [18]
治理“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经济日报· 2025-06-21 06:05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分析 - 零公里二手车指已完成车辆登记手续但实际行驶里程几乎为零的新车,业内最初称为"包牌包税车",价格比正常新车偏低 [1] - 该现象根源是车企对销量的过度追求,属于行业"内卷式"竞争下的畸形销售套路 [1] - 一辆15万元的新车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渠道仅需9万元出头即可购买 [1] 行业库存与销售压力 - 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达345万辆,较2024年5月增加16万辆,库存持续高位 [2] - 经销商为缓解库存压力会将滞销新车提前上牌转为二手车低价出售,以加快资金回笼 [2] - 部分车企通过销售返利、金融贴息等政策迫使经销商超额采购车辆,例如4S店月销售能力100辆却被迫采购120-150辆 [2] 车企营销策略与市场影响 - 少数车企在新车下线后直接办理上牌手续,将未售出车辆计入销量数据营造热销假象 [2] - 销量榜排名直接影响品牌资本市场关注度和营销势能,排名靠后品牌易被舆论唱衰甚至传出"退市"风险 [2] - 该模式压缩车企利润空间甚至加剧亏损,同时导致消费者丧失首任车主权益和转售贬值 [3] 市场秩序与监管需求 - 零公里二手车扰乱新车与二手车交易秩序,破坏真实供需关系并造成市场数据失真 [1][3] - 失真的销售数据会误导车企资源配置决策,加剧行业内卷并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需加强二手车注册监管并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严控上牌即转售行为 [3]
浩物股份: 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关于四川浩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四川浩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18日14时在成都市武侯区泰达时代中心召开 [1]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深交所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系统为股东提供网络投票平台 [4] - 出席现场会议的股东及授权代表共4名 代表股份163,219,138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31.2205% [5] - 参与网络投票股东87名 代表股份1,153,675股 占比0.2207% [5] 会议审议议案 - 董事会提交审议议案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7项 [2] - 监事会提交审议议案包括《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6项 [3] - 十届四次董事会新增审议《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等4项议案 [3] 表决结果 - 全部议案通过率均超99% 其中《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获164,191,813股同意 占比99.9999% [8] - 中小股东表决中《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915,975股同意 占比79.38% 弃权35,800股 [9] - 独立董事章新蓉 牛明 易阳向大会提交2024年度述职报告 [10] 法律程序合规性 - 会议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 提前通过深交所指定媒体披露通知及议案 [2][3] - 表决程序经律师见证 采用记名投票 计票过程由律师 股东代表与监事共同监督 [11] - 出席人员资格经核查有效 包括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代表 [6]
下半年必看!黄金、港股是关键,这些资产别错过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7:33
广东经贸合作招商会 - 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在广州举行 会上15个产业承接地市进行"揭榜招商" 展示资源禀赋 产业特色 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 [1] - 该招商会带来超3000亿投资 广东通过"硬要素"和"软环境"多方面吸引投资 [1] 可持续披露准则发展 -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林启云表示将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 2027年基本准则 气候准则及鉴证准则将出台 [1] - 目标是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 相关体制机制更加顺畅 [1] 法拉利交付纠纷 - 武汉多名法拉利"准车主"反映2022-2023年在武汉骏东汽车销售公司订车后未按时交付 2024年签订退款协议但至今未收到退款 [1] TikTok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将TikTok"不卖就禁用"法案执行宽限期再延长90天 [1] 2025年下半年资产展望 - 2025年上半年黄金连续两年领跑资产涨幅 美国股债汇经历三杀 非美资产显著跑赢美元资产 [2] - 建议关注黄金和港股等资产 商品 债券 股票等大类资产将面临范式重构 [2] AI领域发展 - 2025年上半年AI领域出现多项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带来行业变革 [2]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 - 海天味业成功登陆港交所 每股37港元 总市值达2160.7亿港元 [2] - H股融资申购倍数达698.57倍 超额认购超过930倍 融资申购额约4000亿港元 [2] - 成为港股年内募资第一的消费类IPO 超越蜜雪冰城 是今年第6家"A+H"上市公司 [2] 稳定币市场动态 -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上市后股价最高飙升至138.57美元 较发行价31美元涨幅达347% [4] - 特朗普家族试水稳定币生意 中美两国在稳定币立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