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春雪食品(605567)6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5.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6日收盘,春雪食品报收于10.0元,上涨1.01% [1] - 当日换手率1.86%,成交量3.72万手,成交额3704.03万元 [1] 资金流向 - 6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5.3万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54.3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80.9万元 [2] 现金管理 - 公司使用12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 - 委托青岛银行进行90天结构性存款理财 [2] - 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预计年化收益率1.20%/2.250%/2.35% [2] - 该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期末货币资金的2.86% [2]
农业银行化解小微科技型企业“成长烦恼”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8 23:11
农业银行小微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深化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融资功能完善、总分相互联动"的产品体系,为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 [1] - 截至4月末累计信贷支持7.6万户小微科技型企业 [1] - 推出全流程线上产品"科捷贷",引入知识产权、创新积分等指标,直连政府数据系统,案例显示为长沙米淇仪器授信500万元 [1] 产业园区金融创新案例 - 农行深圳分行推出"园区·圳享贷",利用园区管理方的缴费记录、专利信息等数据作为授信指标,配合政府担保提供无抵押贷款 [2] - 深圳宏景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该产品获得250万元贷款,解决700万元订单资金缺口 [2] 外贸型科技企业融资方案 - 农行天津保税支行为天津新禾食品设计出口信保融资方案,以应收账款质押+信保担保缓解现金流压力 [3] - 针对企业内销增长需求,后续匹配"科技e贷"产品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 [3] 产品创新特点 - "科捷贷"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审批模式提升效率,案例显示为农业银行首笔同类业务 [1] - "园区·圳享贷"创新将园区运营数据转化为信用资产,案例显示审批基于租金、水电费及纳税材料 [2] 企业融资效果 - 长沙米淇仪器通过贷款解决产能扩张资金链紧张问题 [1] - 深圳宏景动力获得贷款后加速生产交付 [2] - 天津新禾食品同时覆盖出口与内销双线资金需求 [3]
龙大美食:24FY 扭亏为盈,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20250608
华西证券· 2025-06-08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大美食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上次评级也是“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0.22亿元,25Q1营收同比+1.01%,归母净利润同比-85.85% [2] - 公司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24FY各产品收入大多下滑,分渠道经销和直销收入也下滑,但线上渠道有突破 [3] -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成本端、费用端和利润端指标有相应变化 [4][5][6]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应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 [7][8] - 参考最新财报下调25 - 26年营收和EPS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1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去年同期-13.64亿元。24Q4营收29.76亿元,同比-7.37%;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去年同期-8.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去年同期-8.75亿元 [2]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89.60% [2] 分析判断 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 - 24FY鲜冻肉/熟食制品/预制食品/进口贸易/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9.91/2.15/16.87/0.18/0.79亿元,分别同比-6.65%/-10.06%/-14.98%/-98.42%/-76.84%,鲜冻肉业务下滑因调整优化传统业务,养殖业务下滑因淘汰低效老旧产能 [3] - 24FY经销/直销收入分别为87.69/22.21亿元,分别同比-16.84%/-19.93%,公司坚持“固老开新”策略,B端开拓市场,C端深耕新零售等渠道,聚焦西快渠道开发新客户,线上渠道收入1.59亿元,同比+7.64% [3]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分别同比+5.56/+9.53/-1.21pct,24FY毛利率大幅提升,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4%/2.28%/0.07%/0.76%,分别同比-0.20/+0.11/持平/+0.20pct;24Q4分别为0.54%/2.55%/0.08%/0.71%,分别同比-0.57/-0.19/+0.01/+0.07pct;25Q1分别为1.36%/3.05%/0.09%/1.19%,分别同比-0.02/+0.55/持平/+0.40pct,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Q4计提资产/信用资产减值损失0.57/0.18亿元,出售子公司获投资收益0.63亿元,25Q1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32亿元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20%/-1.73%/0.17%,分别同比+11.75/+25.97/-1.03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53%/-4.32%/0.12%,分别同比+9.71/+22.94/-1.07pct,24FY实现扭亏为盈 [6] 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 24FY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收入端承压但利润端扭亏为盈 [7] - 公司预计未来预制食品板块头部企业规模在50亿左右,公司在大B渠道深耕多年,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 [8]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预测至117.30/126.56亿元,新增27年营收预测为137.17亿元;下调25 - 26年EPS预测至0.10/0.14元,新增27年EPS预测为0.18元,对应6月6日收盘价6.01元/股,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18|10,990|11,730|12,656|13,717| |YoY(%)|-17.4%|-17.5%|6.7%|7.9%|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8|22|104|151|195| |YoY(%)|-2140.9%|101.4%|382.9%|44.5%|29.3%| |毛利率(%)|-1.6%|4.0%|4.8%|5.1%|5.4%| |每股收益(元)|-1.43|0.02|0.10|0.14|0.18| |ROE|-103.8%|1.4%|6.5%|8.6%|10.0%| |市盈率|-4.20|300.50|62.12|42.98|33.25|[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报告列出了2024A - 2027E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包括营收、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项目及相应的增长率、利润率、周转率、偿债能力等指标 [13]
机构论后市丨预计指数整体维持震荡;关注银行等偏防守板块
第一财经· 2025-06-08 17:58
港股流动性改善与A股波动 - 港股流动性持续改善 若随海外市场波动将是增仓机会 [1] - A股小微盘和题材普遍高位 4-5月极致演绎后可能出现波动 [1] - 抵御宏观扰动依赖AI等高景气产业 北美AI应用端现积极变化 中国市场将跟进 [1] 中小风格占优与行业布局 - 中小风格占优 A股涨幅中位数达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 [2] - 市值因子显著 市值越小表现越好 [2] - 重点布局传统产能出清 新消费崛起 高景气领域 推荐汽车 有色金属 国防军工 商贸零售 美容护理 化学制药 [2] 指数震荡与消费动能 - 内外因素交织 指数整体将维持震荡 [3] - 消费仍是经济修复重要动能 扩内需为政策重点 关注家居用品 食品加工 专业服务 休闲食品 [3] 短期防守与板块选择 - 短期以稳应变 关注银行等偏防守板块 [4] - 微盘股指数 成交占比 IM贴水呈"三高"局面 短期仍强但波动风险加大 [4] - 等待科技 医药 服务消费 新消费调整后更具性价比布局机会 [4]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本周累计涨1.13% 深成指涨1.42% 创业板指涨2.32% [1][2][3][4]
龙大美食(002726):24FY扭亏为盈,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华西证券· 2025-06-08 17: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大美食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为-15.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 [2] - 公司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24FY鲜冻肉等各产品收入均下滑,经销/直销收入也下滑,但线上渠道有突破 [3] - 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FY实现扭亏为盈 [4][5][6] - 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未来应关注其在食品板块的发展,预制食品板块有望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 [7][8] - 参考最新财报,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和EPS预测,新增27年预测,对应6月6日收盘价,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4FY公司实现营收109.90亿元,同比-17.49%;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去年同期为-15.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去年同期为-13.64亿元。24Q4公司实现营收29.76亿元,同比-7.37%;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去年同期为-8.8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去年同期为-8.75亿元 [2] - 25Q1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85.85%;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89.60% [2] 分析判断 主动控制屠宰业务规模,渠道端“固老开新” - 24FY鲜冻肉/熟食制品/预制食品/进口贸易/其他主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89.91/2.15/16.87/0.18/0.79亿元,分别同比-6.65%/-10.06%/-14.98%/-98.42%/-76.84%,鲜冻肉业务下滑因调整优化传统业务、缩减产能利用率低及亏损严重的工厂,养殖业务下滑因淘汰低效老旧养殖产能 [3] - 24FY经销/直销收入分别为87.69/22.21亿元,分别同比-16.84%/-19.93%,公司坚持“固老开新”策略,B端以大客户为核心开拓市场,C端深耕新零售等渠道,聚焦西快渠道开发新客户,线上渠道收入1.59亿元,同比+7.64% [3] 24FY扭亏为盈,25Q1利润率环比改善 - 成本端:24FY/24Q4/25Q1毛利率分别为3.98%/1.68%/4.91%,分别同比+5.56/+9.53/-1.21pct,24FY毛利率大幅提升,25Q1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 [4] - 费用端:24FY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4%/2.28%/0.07%/0.76%,分别同比-0.20/+0.11/持平/+0.20pct;24Q4分别为0.54%/2.55%/0.08%/0.71%,分别同比-0.57/-0.19/+0.01/+0.07pct;25Q1分别为1.36%/3.05%/0.09%/1.19%,分别同比-0.02/+0.55/持平/+0.40pct,24FY及25Q1销售费用收缩,25Q1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24Q4计提资产/信用资产减值损失0.57/0.18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获投资收益0.63亿元,25Q1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32亿元 [5] - 利润端:24FY/24Q4/25Q1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20%/-1.73%/0.17%,分别同比+11.75/+25.97/-1.03pct;24FY/24Q4/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0.53%/-4.32%/0.12%,分别同比+9.71/+22.94/-1.07pct,24FY实现扭亏为盈 [6] 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关注预制食品板块发展 - 24FY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业务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收入端承压但利润端扭亏为盈 [7] - 公司预计未来预制食品板块头部企业规模在50亿左右,公司在努力向该目标发展,有望以大B渠道为基础向中小B端与C端突破,提升规模与利润率水平 [8]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5 - 26年营收为119.06/133.01亿元的预测至117.30/126.56亿元,新增27年营收为137.17亿元的预测;下调25 - 26年EPS为0.19/0.29元的预测至0.10/0.14元,新增27年EPS为0.18元的预测,对应6月6日收盘价6.01元/股,PE分别为62/43/33倍,维持“增持”评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18|10,990|11,730|12,656|13,717| |YoY(%)|-17.4%|-17.5%|6.7%|7.9%|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38|22|104|151|195| |YoY(%)|-2140.9%|101.4%|382.9%|44.5%|29.3%| |毛利率(%)|-1.6%|4.0%|4.8%|5.1%|5.4%| |每股收益(元)|-1.43|0.02|0.10|0.14|0.18| |ROE|-103.8%|1.4%|6.5%|8.6%|10.0%| |市盈率|-4.20|300.50|62.12|42.98|33.2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报表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90|11,730|12,656|13,717| |营业成本(百万元)|10,552|11,162|12,008|12,975|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1|20|22|24| |销售费用(百万元)|103|123|132|138| |管理费用(百万元)|250|211|228|247| |财务费用(百万元)|83|72|68|65| |研发费用(百万元)|8|11|10|11|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27|-2|0|-1| |投资收益(百万元)|65|1|1|1| |营业利润(百万元)|3|145|210|271| |利润总额(百万元)|4|145|210|271| |所得税(百万元)|-3|6|8|11| |净利润(百万元)|7|139|201|26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2|104|151|195| |货币资金(百万元)|970|1,375|1,682|2,162| |预付款项(百万元)|31|50|44|53| |存货(百万元)|994|935|1,069|1,121|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531|501|576|605|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2,527|2,861|3,371|3,94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2,370|2,573|2,929|3,164| |无形资产(百万元)|126|114|103|92|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3,353|3,266|3,148|2,996| |资产合计(百万元)|5,879|6,127|6,519|6,937| |短期借款(百万元)|1,630|1,687|1,737|1,791|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796|768|866|914|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462|506|530|565|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2,888|2,961|3,133|3,271| |长期借款(百万元)|272|292|312|332| |其他长期负债(百万元)|1,058|1,072|1,072|1,072|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330|1,365|1,385|1,405| |负债合计(百万元)|4,218|4,326|4,518|4,675| |股本(百万元)|1,079|1,079|1,079|1,07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58|193|243|308|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1,661|1,800|2,002|2,262|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5,879|6,127|6,519|6,937|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17.5%|6.7%|7.9%|8.4%| |成长能力 - 净利润增长率(%)|101.4%|382.9%|44.5%|29.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4.0%|4.8%|5.1%|5.4%|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0.2%|0.9%|1.2%|1.4%| |盈利能力 - 总资产收益率ROA(%)|0.4%|1.7%|2.3%|2.8%| |盈利能力 - 净资产收益率ROE(%)|1.4%|6.5%|8.6%|10.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0.87|0.97|1.08|1.2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52|0.63|0.72|0.85| |偿债能力 - 现金比率|0.34|0.46|0.54|0.6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71.7%|70.6%|69.3%|67.4%| |经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1.80|1.95|2.00|2.0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02|0.10|0.14|0.1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39|1.49|1.63|1.81|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36|0.49|0.44|0.59| |每股指标 - 每股股利(元)|0.00|0.00|0.00|0.00| |估值分析 - PE|300.50|62.12|42.98|33.25| |估值分析 - PB|5.69|4.03|3.69|3.32| [10][14]
两岸经贸盛会彰显融合发展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0
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海交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园"为主题,汇聚60余家台湾工商团体、30余家各地台协会及千名台商台胞参会 [1] - 同期举办全球招商大会签约8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约合200亿美元) [1] - 活动逐步成为两岸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贸易投资平台 [1] 福马同城化进展 - 马祖馆首次组织企业参展,马祖酒厂计划年底新厂投产后产能提升3倍,重点开拓大陆市场 [2] - 福州市发布第二批福马"同城生活圈"政策,涉及贸易、同等待遇、人文交流等领域 [2] - 福州马祖产业合作园区已招引15个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产业 [3] 两岸农业合作成果 - 福建省1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参展,展示两岸农业技术融合成果 [3] - 平潭台农成功培育"闽台1号"黄金百香果,兼具台湾品种优势与本地适应性 [4] - 清流台创园建成亚洲最大国兰组培中心,年培育能力超600万株,创新技术使切芽成功率从10%提升至80% [4] - 上杭台农引入台湾生物技术生产麝香猫咖啡,计划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产业融合 [5] 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案例 - 台湾老字号翁财记拓展预制菜业务,成为首批入选"福建老字号"的台湾品牌,与京东达成合作协议 [6] - 奋安铝业与台湾清华大学合作突破铝合金强度技术瓶颈,将产品强度从450兆帕提升至580兆帕 [7] - 两岸企业通过技术互补实现产业升级,未来可共同开拓东南亚市场 [7]
订单量骤减、生产线停摆…美国关税政策重创韩国中小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07 16:09
韩国经济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大,许多涉及出口的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1] - 韩国5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3%,为四个月来首次下滑,十大出口品目中7项产品出口额缩水,包括汽车、钢铁、石油制品、机械等 [9] 中小企业经营困境 - 81%受访中小企业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已对经营造成严重影响,表现为订单被推迟、取消或延迟付款 [7] - 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面临裁员降薪、关门停业等困境,或紧急调整生产布局 [7] 具体企业案例 - 韩国某食品企业对美出口额占比超八成,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订单中断,涉及金额超1亿韩元(约53万元人民币) [3] - 该企业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美国客户采购趋于谨慎,人工成本等固定费用持续增加,大半生产线停摆,库存积压 [5] - 企业尝试开辟新销路,但需从零开始投入产品包装设计、宣传册制作、翻译等环节,负担较重 [7] - 韩国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因美国关税影响,需对生产体系与供应链进行多元化调整 [9]
中原粮仓“链”接世界餐桌——“打赢这一战 底气从何来”系列观察之七
河南日报· 2025-06-07 08:43
粮食产量与产业链 - 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每年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以上,是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1] - 依托"大粮仓"优势,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1] - 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等为重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1] 小麦产业链发展 - 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0万亩,有机小麦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 [3] - 延津县小麦年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10万吨 [4] - 延津面食制品已覆盖大型商超1000余家,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54.7亿元,2025年1月至4月线上线下收入13.39亿元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河南着力做强品牌矩阵,打造豫农优品公共品牌,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食品品牌成为行业旗舰 [6] - 永城市培育出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企业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7] - 河南认定绿色食品254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3个、有机农产品24个,打造国家级农业品牌46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1279个 [8] 产业升级与增值 - 河南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 延津县初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下游关联的小麦产业化集群 [3] - 预计到2027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小麦产业链规模达到2500亿元 [5] 农民增收与合作社模式 - 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近3万亩地,带动农民1300余户,累计带动社员及农民增收1150余万元 [11] - 通过实施土地托管及入股合作,合作社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11] - 农民通过土地托管每年每亩增收200元到300元,同时还能务工增加收入 [11]
克明食品: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调整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06 20:37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调整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主要针对第二、三个行权期,新增归母净利润指标以替代部分营业收入考核要求 [6][10][11] - 调整后第二个行权期考核目标为: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2025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或 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 [10] - 调整后第三个行权期考核目标为: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2026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或 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长率不低于160% [11] 调整背景与原因 - 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环境变化导致2024年原定业绩目标未达成,需注销当期未达标期权 [6] - 原考核指标可能因行业需求放缓导致负激励效应,不利于核心团队稳定性与股东利益 [6] - 调整基于2025年一季度实际业绩及行业趋势,旨在平衡战略目标与可实现性 [6][7] 激励计划执行细节 - 已向176名激励对象授予196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经两次调整后为6.93元/份 [5][6] - 考核体系包含公司层面、业务单元层面及个人层面三重指标,业务单元系数根据实际业绩完成率(P≥100%为1,P<80%为0)确定 [8][9][11] - 个人行权数量=计划可行权数量×业务单元系数(Y)×个人系数(Z),个人系数按考核等级(优秀1.0、良好0.8、合格0.6、不合格0)差异化设定 [9][12] 公司治理程序 - 调整议案经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6][13] - 前期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及公示程序,涉及激励对象名单、授予数量及行权条件等多轮调整 [4][5][6] - 法律意见书确认调整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3][14] 行业经营动态 - 公司采取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高端产品、巩固经典产品优势等策略应对行业需求放缓 [6] - 调整反映食品行业面临宏观经济压力,需通过柔性考核机制保持团队积极性 [6][7] - 归母净利润指标的引入显示公司更加注重盈利质量而非单纯规模增长 [10][11]
克明食品: 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06 20:37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拟实施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调动管理层及核心骨干积极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激励计划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配套《考核管理办法》确保实施 [1] 考核目的与原则 - 考核目的为量化激励计划目标,促进科学化绩效管理,确保业绩指标实现,同时为激励计划执行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1] - 考核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原则,结合公司业绩、业务单元业绩及个人绩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2] 考核范围与对象 - 考核适用于参与激励计划的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大股东及其关联方 [2] - 激励对象需在授予期权时及考核期内与公司或子公司存在聘用/劳动关系 [2] 考核机构与执行 - 董事会负责制定修订考核办法,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领导审核考核工作,人力资源部具体实施,财务部等提供数据支持 [2] 考核指标与标准 公司层面业绩目标 - 第一个行权期(2024年):以2023年营收为基数,2024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0% [2] - 第二个行权期(2025年):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2024-202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2)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60% [2] - 第三个行权期(2026年):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2024-2026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2)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长率不低于160% [3] 业务单元与个人考核 - 业务单元考核指标包括营收、销量、毛利、净利润、费用率、ROA等财务指标,或重点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等非财务指标 [3] - 业务单元系数(Y)根据业绩完成率(P)确定:P≥100%时Y=1,P<80%时Y=0 [3] - 个人考核结果分优秀(系数1 0)、良好(0 8)、合格(0 6)、不合格(0)四档,影响实际行权数量 [4] 考核结果应用 - 公司层面未达标则当期全部期权不得行权并注销 [4] - 公司达标后,个人实际行权数量=计划可行权数量×业务单元系数(Y)×个人系数(Z) [4] - 考核结果作为行权依据,业务单元及个人可申诉复核,最终结果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定 [5] 考核数据管理 - 人力资源部需归档保存考核记录,业务单元及个人绩效记录不得涂改,修改需负责人签字 [5] - 考核结果保密存档,激励计划结束后5年统一销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