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三巨头为什么要打外卖大战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05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存在红黄橙三巨头通过上百亿补贴争夺市场份额 [2] - 电商巨头面临流量短缺困境 用户日均停留时长仅1小时左右 远低于社交软件3小时水平 [2] - 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电商和社交领域已饱和 即时零售成为少数蓝海市场 [3] 战略动机与商业模式 - 补贴表面是外卖大战 实质是培养用户习惯 通过高频消费锁定注意力和消费力 [3] - 巨头终极目标是抢占即时零售这个万亿级市场 实现半小时内配送商品 [3] - 烧钱补贴追求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 形成用户-商家正向循环 最终击垮同行 [4]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中国超过1亿人同时使用外卖软件 消费1.9元低价商品 [2] - 年轻消费者需求从3日送达转变为即时享用 正在重塑零售业格局 [3] - 用户对补贴敏感度高 但平台通过生态化服务提升粘性 [3][4] 历史经验与行业特性 - 电商平台无法通过自建社交生态解决流量问题 如阿里来往项目失败 [2] -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网络效应 最终市场将集中至三两个头部玩家 [4] - 即时配送能力可从餐饮延伸至全品类商品 包括口红猫粮电视机等 [3]
美团更希望战争停下来
虎嗅APP· 2025-08-10 11:06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美团市场份额从年初的70%下降至约50%,京东和阿里合计占比已达40%以上,形成5:3:2或3:2.9:1的新格局[6][8] - 整体外卖和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从1亿单增长至2.5亿单,市场蛋糕扩大[10] - 美团面临京东、阿里通过补贴和流量攻势的冲击,15个月内可能面临消费者习惯和商家忠诚度的质变[8] 美团战略调整与挑战 - 公司原计划2025年重点投入AI、无人机和无人配送,但被迫卷入补贴大战,资源分配面临矛盾[12][14] - 配送系统和运营能力虽具优势,但需2-3年窗口期可能被竞争对手追赶[9] - 股价从1月140港元/股跌至8月122.4港元/股,反映市场对其竞争压力的担忧[9] 京东与阿里的竞争策略 - 京东将外卖视为长期投入领域,通过补贴争夺3C品类即时零售市场,形成对美团的反击[15][16] - 阿里以生态思维布局外卖,将其作为淘系电商引流工具,带动88VIP用户日活和复购率提升[18] - 两家公司持续加码消费券和流量投入,补贴力度接近时出现业务员单日12人次拜访商家的激烈场景[6] 行业生态影响 - 骑手收入因平台竞争同比增长50%,但存在补贴退坡后收入下滑的预期[20] - 餐饮商家订单量显著增长(如安徽茶饮店单量增长130%),但对补贴依赖度存忧[20][21] - 07后用户线上消费习惯加速养成,即时零售成为品牌必争渠道[21] 未来竞争趋势 - 战争演变为持久战,核心比拼平台资金储备和持续投入能力[23] - 美团需平衡补贴战与技术创新投入,京东和阿里则需维持战术连贯性[22] - 行业从单纯订单量竞争升级为生态竞争,涉及用户时长、频次等维度[6]
纵览电商之十四:如何看待即时零售的增长空间和盈利路径
长江证券· 2025-08-07 16:32
行业投资评级 - 零售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3] 核心观点 - 即时零售成为继社区拼团、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后的新增长点,互联网电商加速布局该领域 [4][7] - 行业爆发核心原因包括社会化履约设施成熟、平台流量交叉销售效应、消费者便利化需求提升 [8] - 预计行业具备万亿级增长空间,品类将从生鲜延展至全品类,区域将从高线向低线城市渗透 [9][11] 行业复盘 - 即时零售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14-2021年萌芽期、2021-2023年调整期、2023年后扩张期 [39][42] - 2023年后前置仓UE模型跑通,叮咚买菜等平台实现毛利率提升至30%,美团闪电仓数量达3万个 [43][44] - 历史痛点包括线上线下货盘协同难、租金成本高企,当前通过供应链优化和算法升级已解决 [40][41] 增长空间 - 品类维度:生鲜品类2024年GMV达7800亿元(CAGR34%),快消品增幅已超生鲜,3C数码品类因时效性需求增长 [53][55][58] - 区域维度:2023年一线/二线城市占比78%,下沉市场因供给短缺和年轻用户付费意愿强具备潜力 [63][66] - 预计全品类渗透率提升将带动行业规模突破万亿,高频消费场景可拉动平台低频消费 [11][108] 效率提升路径 - 上游优化:叮咚买菜通过区域聚焦、自有品牌(占比35%)、SKU扩容(4000个)使客单价提升37%至71.4元 [75][88] - 中游创新:美团闪电仓模式坪效达83.3元/平方米/天,利润率3-10%,山姆云仓履单成本仅10.55% [92][95] - 配送体系:美团745万骑手支撑1.67亿DAU,顺丰同城单票成本从2018年15.35元降至2020年6.62元 [97][99][106] 投资建议 - 平台型企业:推荐阿里巴巴(9988)、美团(3690),因其具备供给和效率优势 [13][108] - 配送环节:看好顺丰同城,因其单票成本持续优化且骑手规模扩张 [11][99] - 品牌零售商:推荐名创优品(9896),因其优质供给和仓配能力适配即时零售需求 [13][88]
广发证券:长期技术优势以及生态融合决定胜负 美团-W在外卖领域具领先地位
智通财经· 2025-08-07 15:34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要素 - 短期竞争结果取决于基础设施 包括补贴力度 骑手网络 前置仓或接入商家规模等 [1] - 中期竞争取决于技术优势 包括算法调度系统带来的单均履约成本下降 供应链智能化带来的配送效率提升 [1] - 长期竞争取决于生态融合情况 包括用户心智建立 外卖导流至电商的模式成立等 [1] 即时零售业态特征 - 履约链路为线上下单 线下30分钟左右送达 提供小时级或分钟级服务 [1] - 配送范围以覆盖3公里半径为主 采用线上下单与线下门店结合的送货到家履约方式 [1] - 业态更接近线下业态线上化 而非对电商行业的取代 因偏向区域性运营 缺乏全国规模经济 行业格局分散 [1] - 需要玩家在每个市场构建线下基础设施 搭建供给 履约和用户生态 并开展独立运营 [1] - 未来将同时存在全国性玩家和区域性龙头 [1] 主要企业战略布局 - 美团闪购计划2025年成为独立即时零售品牌 凭借高频外卖业务带动低频商品流量 构建完整即时零售矩阵 [2] - 阿里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深度盘活既有生态资源并进行模式创新重构 在流量和供给上具备优势 [2] - 京东将达达私有化并升级京东秒送 上线外卖业务 看重其对电商主业的拉动作用 [2] 企业竞争优势 - 美团自营和平台模式互补 相对没有冲突 在外卖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地位 [1] - 建议密切关注即时零售投入对阿里巴巴和京东核心主业的拉动作用 [1]
广发证券:长期技术优势以及生态融合决定胜负 美团-W(03690)在外卖领域具领先地位
智通财经· 2025-08-07 15:33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短期取决于基础设施如补贴力度、骑手网络、前置仓或接入商家规模 [1] - 中期竞争取决于技术优势如算法调度系统降低单均履约成本、供应链智能化提升配送效率 [1] - 长期竞争取决于生态融合如用户心智建立、外卖导流至电商的模式可行性 [1] 即时零售业态特征 - 履约链路为线上下单后30分钟左右送达,提供小时级或分钟级服务 [1] - 配送范围以3公里半径为主,交付方式为线上下单+线下门店送货到家 [1] - 商业模式分为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业态更接近线下业态线上化而非取代电商 [1] - 行业偏向区域性运营,缺乏全国规模经济,格局分散需独立构建本地基础设施 [1] 主要企业战略布局 - 美团闪购计划2025年成为独立品牌,通过高频外卖业务带动低频商品流量 [2] - 阿里升级"小时达"为淘宝闪购,盘活生态资源并在流量和供给上具备优势 [2] - 京东私有化达达并升级京东秒送,上线外卖业务以拉动电商主业 [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同时存在全国性玩家和区域性龙头 [1] - 美团自营与平台模式互补,在外卖领域长期领先地位被认可 [1] - 需关注即时零售投入对阿里和京东核心主业的拉动作用 [1]
美团Keeta中东提速 阿联酋卡塔尔开城在即
36氪· 2025-08-07 14:35
沙特业务扩张 - 美团旗下Keeta在沙特新增11个覆盖城市 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20个城市[3] - 与近7500家商户建立合作 部署超过18,000名骑手[3] - 通过免配送费等策略快速获得约10%市占率 位居市场第三[3] - 带动沙特外卖配送市场2024年GMV增长约23%[3] - 自营零售业务Keemart在利雅得启动 测试供应链能力[4] 中东市场战略 - 提出海湾六国"三年计划" 覆盖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6] - 阿联酋和卡塔尔启动首批商户计划 科威特招聘流程即将完成[6] - 海湾六国人口不足6000万 但人均GDP高 互联网普及率近100%[6] - 市场具备硬件优势:核心城市集中/配送通达性强/高温气候推高需求[7] - 预计2028年GCC在线食品外卖市场达300亿美元 年均增速15%[8] 全球布局进展 - 香港市场市占率达44% 升至第一[10] - Deliveroo退出香港后 主要竞争对手仅剩Foodpanda[10] - 与巴西签署投资协议 计划5年内投入10亿美元[10] - 2023年进入香港为国际化第一站 2024年进入沙特为第二站[1][10]
36氪出海·全球化公司|美团Keeta中东提速,阿联酋卡塔尔开城在即
36氪· 2025-08-07 13:35
沙特业务扩张 - 美团旗下Keeta在沙特新增11个覆盖城市 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国20个城市[3] - 与近7500家商户建立合作关系 部署超过18,000名额外骑手[3] - 通过免配送费和拉新优惠策略 进入沙特不到五个月获得约10%市占率 位居市场第三[3] - 带动沙特外卖配送市场2024年GMV增长约23%[3] 业务多元化发展 - 自营零售业务Keemart在利雅得启动 测试更重的供应链能力[6] - 在建立运力和用户基础后 将更多即时零售业务带到海外[5] 中东市场扩张计划 - 提出中东市场"三年计划" 目标覆盖海湾六国[7] - 阿联酋和卡塔尔启动首批商户计划 科威特招聘流程即将完成[7] - 海湾六国人口不足6000万 但人均GDP高 互联网普及率近100%[9] - 摩根士丹利估算GCC地区在线食品外卖市场2028年达300亿美元 年均增速15%[10] - 公司有望实现20%基准市场份额[10] 全球布局进展 - 香港市场市占率达44% 升至第一[11] - 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 2024年正式引入Keeta业务[11] 市场竞争格局 - 面临Talabat(Delivery Hero旗下)和Careem(Uber旗下)等跨国平台竞争[10] - 沙特头部玩家包括Hungerstation和Jahez[10] - 卡塔尔本土企业Snoonu被Jahez收购超过70%股份[10]
达达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京东即时零售战略再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8:47
公司战略调整 - 京东达达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 由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并直接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2] - 达达集团于2024年6月完成与京东集团的私有化交易并从美股退市 此次更名标志着达达彻底融入京东生态 进入发展新阶段[2] - 京东在2024年5月整合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 对外以新品牌形象"京东秒送"亮相 运力主要来自达达秒送[5]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化 - 京东集团于2024年9月收购沃尔玛持有的达达股份 对达达持股比例增至63.2%[5] - 2025年2月京东集团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对达达发布私有化要约 收购方案对达达集团的估值达5.2亿美元 较达达上市时近35亿美元总市值缩水超85%[5] 业务拓展与生态构建 - 京东于2025年2月官宣外卖业务 该业务位于京东APP首页的京东秒送下的一大门类[5] - 2025年6月18日京东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宣布进军酒旅市场 并从携程、同程、飞猪等平台以三倍薪资挖人[6] - 京东APP首页设置"品质生活"板块作为一级入口 集合餐饮、酒旅、物流、家政、养车等生活业态 细分业务间互相导流(如酒店订单满100返10元外卖券)[7] 高管团队与人才策略 - 达达集团负责人郭庆曾为美团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 在美团外卖早期发展中推动业务快速扩张 并令美团酒店间夜量在2019年首次全年持续超过携程系总和[6] - 郭庆于2024年加入京东集团担任顾问 后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全面负责即时零售配送[6] 行业竞争格局 - 互联网平台竞争已突破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界限 试图构建涵盖多种服务的商业生态系统 形成围绕生态的竞争[8] - 京东直面美团(外卖+酒旅)、阿里(淘宝闪购+饿了么+飞猪)的竞争 通过延伸多场景消费链强化生态闭环[7] - 外卖平台将演变成更加复杂、多元的线上线下综合体 在商品服务种类上可能涵盖更多领域 在服务模式上更注重线上线下融合[8] 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 京东CEO许冉表示外卖是即时零售场景下用户高频业务之一 投入即时零售包括外卖业务可丰富消费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并产生巨大协同价值[5] -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称京东做外卖的逻辑是服务背后的生鲜供应链 采用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5] - 京东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未来将向餐饮供应链、酒店供应链以及美容、医美、医院等更多细分领域扩张[7]
淘宝×饿了么×1688合体出“供应链采购中心”,中小商家采购直接“开上帝视角”?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59
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的刘老实。 即时零售是否真正进入"黄金时代",正倒逼行业向供应链要答案。当消费者愈发习惯"线上下单、分钟级收货",前置仓及上翻的超市、便利店、夫妻老婆 店等商家却在选品、成本、货源稳定性上面临重重挑战。 基于此,日前阿里集团宣布,整合淘宝闪购、饿了么、1688三大平台,推出面向即时零售生态的"供应链采购中心",以生态级协同破局行业痛点,也为零 售业供应链变革写下新注脚。 即时零售的增长势能已无需赘言。据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即时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年度增长超20%。从暴雨天的应急雨衣,到深夜便利店 的网红零食,"即时性"需求正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前端履约的火爆,却与后端供应链的滞后形成鲜明反差。多数即时零售商家面临三重困境:选品难——泛品类批发难以匹配"即时场景化"需求,比如 差旅人群对一次性床品的需求,往往找不到针对性好货盘;成本高——中小商家采购量小,在B2B平台议价能力弱,只能接受偏高的采购价;信任弱—— 食品、个护等商品对资质要求高,小商家难辨供应商资质真伪,货源稳定性缺乏保障。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阿里启动了一场生态级的供应链整合实验。淘宝闪购( ...
从东哥同款啤酒到风油精软糖,京东七鲜如何打造爆款自有品牌商品矩阵?
搜狐财经· 2025-08-04 19:26
公司自有品牌战略 - 京东七鲜自有品牌商品覆盖乳品、酒水饮料、粮油调味、杂货干粮、面点、休闲零食、纸品、冰品等多个品类[3] - 推出东哥同款皮尔森原浆啤酒、虎联名风油精软糖、整颗荔枝预调鸡尾酒等多款创新商品[3][5] - 9.9元1L装100%椰子水、29.9元箱装4.0沙漠有机纯牛奶、19.9元22L装皮尔森超爽啤酒体现高性价比定位[1]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风油精软糖凭借独特清凉口感登上微博热搜 获明星嘉宾公开推荐[3] - 产品研发基于年轻消费者对新奇体验和提神功能的需求洞察[5] - 多款商品上市后迅速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爆款 引发年轻消费群体打卡热潮[3][5] 供应链与品质管控 - 依托京东强大供应链支撑实现品质保证与亲民价格的双重优势[1][5] - 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 涵盖原材料产地溯源、生产工艺标准、批批第三方检测和专属冷链配送[5] - 重点关注产品复购率和用户口碑而非单纯SKU数量增长[5] 行业竞争态势 - 即时零售企业发力自有品牌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7] - 需在产品创新和品质把控方面深度投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