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搜索文档
年中展望 | 星火燎原(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9 13:29
经济转型新阶段 - 2022年起经济进入转型新阶段,地产链条对经济贡献趋势性下行,地产基建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速降至2%以下甚至负增长,非地产基建相关行业保持5%-6%增速[8][14] - 转型压力聚焦终端需求,PPI承压同时CPI更弱,中下游产能利用率(中游73.6%/下游73.5%)低于上游(79%),外贸板块固定资产周转率从3以上降至2.5[14][18][21] - 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房价回调冲击,2025年4月一二三线城市房价较高点回落10-18.7pct,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从10%降至负增长[25][26] 政策框架革新 - 2024年9月政策全面优化,赤字率首次突破3%达4%,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超1.6万亿,强调"在发展中化债"[36][38][39] - 政策着力点转向"以人为本",2025年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新增规模显著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1500亿元支持[133][134] - 传统政策传导机制异化,2021年来房贷利率从5.4%降至3.1%但地产销售仍负增长(-12.9%),现房销售增速40%与期房分化显著[31][32] 产业结构蜕变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升至16.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达10%,高新技术行业贷款增速(28.1%)显著高于整体(11.1%)[43][47][50] - 关税1.0加速产业升级,汽车/手机从进口组装转向核心技术自主,一般贸易顺差占比升至73.1%,对"一带一路"出口占比从28.4%提至36.6%[66][68][84] - 低附加值行业(纺织/家具/玩具)出口占比下降,高附加值(新三样/机械设备/半导体)占比提升,加工贸易顺差占比降至10.4%[77] 服务业发展机遇 - 服务业存在严重供给不足,文体娱/住宿餐饮增加值占GDP比重显著低于国际水平,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超10%[140][142][146] - 服务贸易占GDP仅5.3%,政策聚焦扩大开放,2024年底已与25国互免签证,38国单方面免签,推动数据跨境流动[123][124] - 服务业就业占比偏离趋势线(文体娱差6pct),政策或通过增加优质供给消纳结构性就业压力[165][167][170] 反内卷政策导向 - 2025年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纳入关键任务,重点规范地方政府招商优惠(最高1000万奖励)、企业低价竞争[151][155] - 涉及内卷行业75%民营公司占比超50%,政策通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更强调市场机制与行业自律[159][161] - 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工业产能利用率从77.7%降至75.1%,居民周均工作48.3小时反映劳动强度上升[154]
中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40
市场回暖与出货量增长 - 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1%,结束2023年十年最低点 [1] - 2024年中国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其中12月出货量3452.8万部,同比增22.1% [3] - 2025年1-2月国内市场出货量4690.5万部,同比增长1.9%,2月单月出货量1966.2万部,同比增37.9% [3] 5G手机成为主流 - 2024年中国5G手机出货量2.72亿部,同比增13.4%,占比86.4% [6] - 2025年1-2月5G手机出货量占比86.4%,2月单月占比达91.5% [6] - 2024年新上市5G手机207款,占新机型总量49.2%,2025年1-2月5G新机型占比升至61.2% [7] 国产品牌崛起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69亿部,同比增16.3%,占同期出货量85.6% [10] - 小米2024年出货量1.69亿部,稳居全球前三;华为出货4840万部,同比增35.8%,增速居前十大厂商之首 [12] - 传音出货1.067亿部,同比增15%,首进全球第四;OPPO和vivo分别出货1.036亿部(+3%)和未明确数量(+14%) [13] 技术创新与AI驱动 - 2024年手机新机型数量同比下降4.5%,5G新机型降3.3%,反映技术创新难度加大 [14] - AI手机成为2025年关键趋势,Canalys预测2024-2028年AI手机市场CAGR达63%,2028年占比将达54% [16] - 华为、小米等厂商通过端侧大模型和生态整合布局AI赛道,如小米投入8.1亿构建算力集群,华为鸿蒙系统深度整合AI能力 [18][20] 市场竞争与品牌分化 - vivo成为2024年出货量最大厂商,华为次之,苹果出货量下滑17%,跌幅居前五品牌之首 [21] - 中端市场(2000-3000元)竞争加剧,vivo推出Y300 Pro+等新品,搭配AI大模型和长续航技术,售价1799-2499元 [5] - 高端市场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8个月,小米4000元以上机型销量增37%,vivo、OPPO分别聚焦影像芯片和折叠屏技术 [21] 区域市场与未来预测 - 华东、华南、华北为手机消费主力区域,2025-2032年市场规模预测显示持续增长 [36] - 2025年或成AI手机生态分水岭,厂商竞争围绕"终端入口-算力支撑-场景服务"链条展开 [20] - 行业未来增长点集中于AI技术渗透、5G普及及国产品牌高端化突破 [16][21]
2025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星火燎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8 23:21
转型新阶段特征 - 2022 年起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地产经济贡献趋势下行,地产基建行业增加值增速降至 2%以下,非地产基建行业保持 5% - 6%增速[18] - 终端需求压力大,PPI 和 CPI 表现弱,2025 年中游(73.6%)、下游(73.5%)产能利用率低于上游(79%),外需板块固定资产周转率降至 2.5 左右[23] - 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受报表冲击,居民住房资产占比近六成,房价回调冲击大,企业营收增速降至负增长,地方财政广义支出预算完成度在 95.0%左右[31] 政策革新与产业蜕变 - 2024 年 9 月底政策框架全面优化,赤字率达 4%,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超 1.6 万亿,《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40] - 高技术产业占比“初具规模”,2024 年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比达 16.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例达 10%左右[44] - 2025 年居民信心“筑底”,出行意愿抬升,服务消费供需两旺,人均 GDP 达 1 万美元后服务业消费占比每年提升约 0.6%[49] 关税冲击与产业升级 - 关税 1.0 时期产业升级提速,汽车、手机行业突破,低附加值行业出口占比下降,高附加值占比上升,一般贸易顺差占比升至 73.1%[56][60] - 关税 2.0 对低附加值行业冲击大,高附加值行业“难替代性”强,对美出口规模总占比达 47%,关税冲击弹性在 0.3 倍以下[6][81][95] 下半年关注方向 - 政策更注重高质量发展,2025 年下半年关注“反内卷”“服务业”,“反内卷”站位高、涉及面广、协同性强[7][101][128] - 服务业是经济破局切入点,我国居民消费率低,服务贸易占 GDP 比仅 5.3%,2025 年服务业投资增速回升至 4.1%[118]
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105期):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
搜狐财经· 2025-06-08 11:48
中国顾客体验趋势 - 中国顾客对优质体验的需求显著高于全球,92%因预期良好体验选择品牌(全球70%),87%愿为更好体验支付更高费用(全球46%)[1] - AI客服领域存在高期待与低信任现象:仅18%中国顾客认为AI客服使顾客受益(全球14%),31%认为其更有利于公司(全球39%)[1] - 情感依赖与体验质量强相关:中国体验达标顾客中73%建立情感依赖,未达标者仅5%[1] 中国市场差异化特征 - "愉悦感"是中国顾客体验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公平性",情绪价值重要性凸显[2] - 提升愉悦感的关键要素:交付质量(58%)、清晰沟通(57%)、品牌承诺兑现(56%)[2] - 中国在"掌控感""确定性"等基础原力及个性化、ESG方面表现较弱[2] 行业表现差异 - 手机(62%)和银行(61%)行业情感依赖建立率领先全球,保险(54%)、移动运营商(56%)相对滞后[3] - 中国各行业推荐意愿(NPS)均超全球水平,手机(53%)和银行(58%)表现最佳[3] - 中国顾客首次购买受口碑推荐影响达37%(全球23%),推荐转化顾客更易产生二次传播[3] 未来优化方向 - 品牌需优先优化基础体验(沟通、交付质量),同时强化差异化原力(尊重、归属感)[4] - 中国市场需重点提升"愉悦感"相关的情绪价值供给,增强全渠道体验一致性[4] - AI应用虽当前信任度有限,但优化后可能成为体验升级突破口[4] 宏观经济政策争议 - 学术争议焦点:林毅夫主张投资驱动(技术创新依赖投资),滕泰强调消费驱动(需提高居民收入)[17][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演变:2024年强调"消费投资良性循环",2023年提出"激发潜能消费+有效益投资"[24] - 当前经济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4月CPI(-0.1%)、核心CPI(0.5%)低迷,PPI持续走低反映工业产能过剩[33][34]
2025年第21周: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6-04 17:13
电商全球化与数字化营销 - 2012至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增长5.7倍达14.2万亿元,数字营销预期增长率19% [2] - 社交电商崛起,钛动科技等平台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 - 消费需求从"量"转向"质",企业出海核心能力聚焦数字化营销 [2] 手机厂商出海策略 - 2025年中国手机行业进入成熟期,华为回归加剧竞争,荣耀、OPPO、小米加速布局欧洲及东南亚中高端市场 [3] - 传音非洲成功案例显示本地化策略重要性,中国厂商从产品出海转向模式出海 [3] - 需应对政策、专利及供应链挑战,生态建设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3] 茶咖品牌全球化扩张 - 瑞幸、沪上阿姨等品牌加速美国布局,沪上阿姨港交所上市首日涨68.5% [6] - 产品创新注重健康化,推出马黛茶等新品,外卖渠道成增长点 [6] - 星巴克中国与瑞幸营收增长显著,库迪因供应链问题影响销售 [6] 中欧经贸新机遇 - 欧洲市场消费升级,80%消费者愿为可持续商品支付溢价,需求聚焦高品质与环保认证 [7] - 建议中国企业拓展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家电领域,适应文化差异 [7] - 中欧同步取消交往限制推动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7] 中美关税战影响 - 美方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中方暂停24%关税90天,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前受损严重 [8] - 消费电子抗压较强,企业转向区域化布局及跨境电商渠道 [8] - "逆全球化"促使战略调整,全球化2.0阶段需韧性创新 [8] 品牌全球化升级 - 中国品牌从"制造溢价"转向"品牌溢价",安克和小米借助亚马逊平台提升广告回报率 [9] - AI技术降低创意门槛,亚马逊广告助力抢占用户心智 [9] - 2025年Q1中国货物贸易显示强劲增长 [9] 无人驾驶科技竞赛 - 萝卜快跑与Waymo为全球唯二规模化落地企业,萝卜快跑依托中国复杂路况技术积累及成本优势 [11] - 萝卜快跑布局香港、中东及欧洲,2025年或成行业关键节点 [11] - Robotaxi可降低运力成本并解决各国独特出行难题 [11] 家电出海高端化趋势 - 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9.5%,格力下滑 [12] - 海尔卡萨帝表现突出,TCL和海信聚焦"高端+大屏"海外战略 [12] - 智能化与品牌化成为未来核心驱动力 [12] 智能清洁机器人市场 -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210.1亿美元,年均增长23.7% [13] - 美国关税壁垒高,东盟享关税优势,需应对多国法规挑战 [13] - 国内厂商成本控制强,但需提升多模态传感及云端AI技术 [13] 茶饮品牌出海现状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95家,奈雪的茶高端定位布局东南亚 [14][15] - 2028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将超1.1万亿美元,东南亚为主要增长点 [14] - 供应链管理及文化适配能力决定竞争胜负 [15] 头部品牌动态 - 长安汽车4月新能源销量增长46.7%,计划2025年新能源目标100万辆 [16] - 汾酒启动国际化战略1.0,以清香文化连接全球消费者 [17] - 华为数字金融服务全球5600家客户,推出"融海计划"升级合作模式 [18][19] - 茅台2024年海外营收增长19.27%,目标2035年成为国际化价值创造型企业 [21] - TikTok Shop欧洲市场规模预计达3.96万亿美元,社交电商收入267亿美元 [22] AI与IP产业全球化 - 昆仑万维2025年Q1海外收入占比94%,AI生态覆盖短剧、游戏等场景 [25] - 中国IP企业需提升叙事深度与全球化能力,泡泡玛特接近"万代模式" [24] - 万代南梦宫"IP轴心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参考 [24]
嘲讽小米?余承东:不要断章取义!雷军删除引用“莫言”名言
搜狐财经· 2025-06-02 08:26
华为和小米在手机行业已经成为"欢喜冤家",在汽车行业也陷入唇枪舌剑。余承东在公开场合嘲讽友商质量不行,只靠营销打败华为,外界普遍怀疑其内含 小米。随着雷军等小米高管回应,闹出错误引用"莫言名言"笑话后,余承东也作出回应,承认自己"胡说八道"希望大家不要断章取义。 再来回顾事情经过,在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公开嘲讽友商。余承东表示,有厂商质量按照华为标准根本不能 出厂,更不能交给消费者,质量差到让自己一头汗。还有的厂商质量、智驾能力、体验不如自己的产品。但凭借强大的品牌力、营销等手段一款车就卖爆, 只做了一款车,销量就比自己还要好。自己做出方方面面都比友商更好汽车,但就是卖不过对方,甚至不如对方零头。 余承东没有点名说的是哪一个厂家,外界分析语境分析可能是小米,毕竟余承东强调"这家企业只做了一款车就卖爆了"。在当前国内市场,只发布一款汽车 且成为爆款的只有小米,没有第二家厂商。面对疑似来自余承东的嘲讽,雷军、卢伟冰、王化等高管接连回应,闹出错误引用名言的笑话。 首先是卢伟冰的回应,认为小米SU7卖爆和小米YU7获得关注,本身体验出了其强大的影响力。质量好不好,网友说了算 ...
余承东疑似讽刺小米汽车,雷军回应: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搜狐财经· 2025-06-01 11:45
华为与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竞争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公开吐槽某汽车公司产品质量和智驾能力差,但依靠强大品牌和营销能力实现高销量,暗示指向小米汽车 [3][5] - 余承东强调华为汽车在质量、智驾能力、体验和性能方面都更优秀,但销量远不及竞争对手 [3] - 余承东认为某些汽车产品质量不符合华为严苛标准,呼吁行业不要过分追求低成本,应提升质量 [5] 小米汽车的销售表现 - 小米SU7在2025年第21周以0.68万辆销量位居新势力车型周销量榜首,远超华为合作品牌问界M8(0.37万辆)和问界M9(0.31万辆) [6] - 2025年5月小米SU7交付28000辆,雷军表示这只是产能限制下的销量,并非市场需求极限 [7] - 小米正在准备SU7的大规模量产,预计7月实现,并预计该车型将继续保持爆款态势 [7] 双方高管的公开回应 - 雷军引用莫言名言"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回应余承东的言论 [1][7] - 雷军强调小米汽车的成功,并表示希望用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品牌 [12] - 华为粉丝认为余承东并未点名小米,是小米自己对号入座 [9][10] 行业竞争态势 - 小米SU7仅用一年时间销量和热度已可比肩蔚小理等新势力头部企业 [12] - 华为与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双方粉丝展开激烈争论 [9][12] - 小米汽车的成功被视为互联网时代营销能力的典型案例 [3]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 AI+数据驱动下,探寻消费领域的边界与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5-28 16:18
数据与AI驱动的消费范式变革 - 经济正经历巨大转变,数据成为转变的"原料",AI则是"发动机"与"工具",二者驱动各领域消费方式发生范式级变革 [3] - 媒体消费创新已超越传统融媒体形式,DeepSeek等大模型的出现引发对消费基本范式改变的深入思考 [3] - 科学研究领域AI带来革命性变化,但人工智能工具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3] 未来消费方向 -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推动行业与数字化融合 [3] - 新兴产业要推进"人工智能+",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实现从单纯购车消费向智能网联消费的转变 [3] - 手机领域需实现人工智能代际革命,智能机器人进入家庭将满足特定场景需求,带来消费新变化 [3] 数字空间需求与数据要素市场 - 释放数字空间需求的关键在于国家对数据要素的激活与统一大市场建设 [5] -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能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开发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价值,推动数据消费新模式的形成 [5] - 未来企业形态将改变,"单人企业"借助智能代理成为发展方向 [5] 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 - 数智技术驱动的新消费场景应具备连接性、参与性和智能性三个特征 [5] - 在数据要素市场逐步完善、智能化工具不断发展的当下,应积极创造新需求与新消费 [5] 2025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 - 论坛以"创新消费力 统一大市场"为主题,首次采用"主论坛+专题论坛"模式 [7] - 同步设置"未来旅游""酒业文化""餐饮产业"三场专题论坛,聚焦旅游业、酒业、餐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7] - 重磅发布6份深蓝智库年度报告,涵盖消费金融、人形机器人、文化出海等热点领域 [7]
怎样通过公司公告挖投资机会?这5个公告得盯紧!
搜狐财经· 2025-05-28 12:48
公司公告重要性 - 公司公告是公司向投资者传递运营信息的重要渠道,包含业绩、新项目、管理层变动等关键信息,直接影响股价走势 [1] - 提前从公告中捕捉关键信息有助于发现潜在投资机会 [1] 业绩公告 - 业绩公告包含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关键数据,反映公司业务发展状况 [1] - 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表明公司业务发展良好,可能推动股价上涨 [1] - 业绩大幅下滑则可能引发股价下跌,需重点关注 [1]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预示公司业务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如收购新公司或剥离非核心业务 [2] - 传统行业公司收购科技公司可能带来业务转型和股价上涨机会 [4] 股权变动公告 - 股权变动公告反映股东结构变化,大股东增持通常释放积极信号,可能提振股价 [4] - 大股东减持可能暗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需谨慎分析 [4] - 新大股东入主可能为公司带来新资源和管理理念,影响未来发展 [4] 分红派息公告 - 分红派息公告表明公司盈利状况良好,愿意与股东分享成果 [6] - 稳定分红政策可提供现金流,反映公司经营稳健性 [6] 项目投资公告 - 项目投资公告显示公司对新项目的投资计划,可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6] - 新能源公司投资新电池生产基地可能提升产能和业绩,推动股价上涨 [6]
发现报告:传音控股机构调研纪要-20250527
发现报告· 2025-05-27 18: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手机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数码配件行业、家用电器行业 [3] - 公司: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新兴市场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旗下有多个知名品牌,发展路径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合,重视新兴市场需求,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2020年获多项殊荣 [3] - 2020年手机整体出货量1.74亿部,全球市场占有率10.6%,排名第四,智能机占有率4.7%,排名第七;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多地智能机市场占有率领先 [3][4] - 旗下三大手机品牌在“2021年度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百强榜中排名靠前 [4] 技术研发 - 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战略,在中国多地建立研发中心,2020年末有研发人员1915人,在多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3][4] - 2020年在影像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多项奖项,主导的国际标准获ITU - T正式立项 [4] 移动互联业务 - 贯彻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协同发展战略,旗下手机搭载深度定制的传音OS,已成为非洲等主要新兴市场的重要操作系统 [5] - 通过洞察本地化需求,形成高流量应用产品矩阵,自主研发多项技术,围绕传音OS开发多个应用程序 [10][11] 财务情况 - 2024年营收687.15亿元,同比增加10.31%,归母净利润55.49亿元,同比增加0.22%;2025年一季度营收130.04亿元,同比减少25.45%,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减少69.87% [10] - 2025年一季度受市场竞争和供应链成本影响,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减少 [12][16][17] 未来发展 - 新兴市场智能机渗透率低,功能机换智能机是市场增长重要因素,公司销售集中在新兴市场,将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 [12][13] - 未来推进手机业务稳健拓展,强化中高端产品突破,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产品价值点,深化AIoT智能生态布局,拓展移动互联内容生态 [13] - 深耕非洲市场是长期战略,“手机 + 移动互联网服务 + 家电、数码配件”商业生态模式已初步成型,强化竞争优势 [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7月16日至2025年1月6日,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张祺等相关增持主体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57,458股,增持金额1,268.67万元 [11] - 公司毛利率受竞争格局、成本变化、公司策略等因素综合影响,未来会根据情况动态调整,保持财务健康的毛利率水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