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金融赋能 助力瞪羚企业腾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9:41
瞪羚企业的发展与价值 - 瞪羚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其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处于高成长期 [1] - 河北某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触控显示终端、交互智能平板及线上教学评价系统的研发 [1] - 该公司凭借创新能力,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河北省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1] 瞪羚企业面临的挑战 - 瞪羚企业常因研发周期长、轻资产运营模式遭遇融资困境 [2] - 2020年该教育科技公司在技术开发关键期出现资金短缺难题 [2] 兴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期,主动提供信贷支持,5年累计融资4320万元 [2]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辖属遵化支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丰富金融产品合作种类,展现"与时间做朋友"的金融定力 [2] -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兴业银行的资金支持缓解了压力,加速了研发进程,节约了财务成本 [2] 兴业银行的战略目标 -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是兴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后续将加大合作范围,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以实际行动为瞪羚民营企业赋能,助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2]
网龙(00777)再获国家级荣誉 入选工信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领军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08:35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公示》,成为"未来信息"领域唯一入选的福建企业 [1][3] - 公司的"元宇宙智能教育平台"和"会展元宇宙平台"项目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未来产业典型应用场景 [1][5] - 公司在联合国总部高级别专家组会议上分享"AI+教育"模式探索与经验,获得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10]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未来产业瞭望站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4] - 福建省出台《福建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5] 技术实力与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VR/AR、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构建了内容资源、工具方案、平台渠道三足鼎立的业务体系 [4] - 教育元宇宙平台已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亿用户、200余万间教室 [4] - "元宇宙智能教育平台"整合教育数字人、虚拟实验室等组件,已在全国上百所学校开展示范应用 [7] - "会展元宇宙平台"集成多项前沿技术,已研发推广"元宇宙+会议"等多个应用产品 [8] 产品与应用场景 - "元宇宙智能教育平台"实现中小学物理、生物、化学等教材内所有标准实验的VR资源开发 [7] - "会展元宇宙平台"具备3D数字人捏脸换装、仿真引擎等技术,支持跨次元交流 [8] - 与福建省广电集团合作搭建"元宇宙虚拟演播空间",为2022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打造元宇宙会场 [8] 战略方向与愿景 - 公司将"AI+教育"置于核心战略地位,通过教育元宇宙平台为全球提供可负担的优质教育资源 [10] - 提出"按需学习"新理念,助力实现全球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10] - 将元宇宙技术融入组织管理、党建、会展、文旅等场景,打造可落地的元宇宙应用 [10]
新股消息 | 卓越睿新数码三次递表港交所 2024年营收8.48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06:46
公司概况 - 卓越睿新数码是中国高校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教、学、练、考、评、管等全流程服务 [3] - 公司已开发超过31,000门数字化课程,涵盖教育部12个学科门类及92个专业 [3] - 627门课程获评国家级金课,在行业前五大参与者中排名第一 [3] 市场地位 -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前五大公司总份额12.6%,公司以3.4%份额排名第二 [3] - 在数字化教学内容制作细分市场以6.2%份额排名第一 [3] - 业务覆盖95个城市,设立247个客户服务支持中心 [4] 产品服务 - 主营业务分为数字化教学内容服务及产品和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及产品 [4] - 2020年推出虚拟仿真开发,2023年新增知识图谱开发功能 [4] - 数字化教学环境产品包括云LMS和数字化课堂解决方案 [4]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4亿元增长至2024年8.48亿元,复合增长率45.6% [4][6]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911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1.05亿元 [4][6] - 毛利率从2022年44.1%提升至2024年61.9% [6]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24.5%降至2024年14.9% [6] 行业特征 -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市场高度分散,头部企业集中度低 [3] - 目标客户包括大学及高职院校两类高等教育机构 [3]
网龙(00777)EDA战略走向国际舞台,AI+双轮驱动网龙直指千亿市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8:44
公司战略合作 - 网龙创始人刘德建博士受邀参加联合国"为最不发达国家建立STEM教育在线大学"高级别会议 提出依托"AI+教育"模式发展"按需学习"创新工具 [1] - 网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领域包括智慧教室 AI课件共建 微认证开发 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1] - 公司通过AI数字人技术进行主旨演讲 并生成8分钟会议总结视频 其AI技术展示获得国际认可 [1] AI+教育布局 - 网龙将推出EDA教育元宇宙平台 提供3E高质量教学内容和沉浸式学习环境 目标吸引千万级活跃用户 [2] - EDA平台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学习社区 用户参与贡献可转化为数字权益 采用数字资产+成就勋章双轨激励系统 [3] - 子公司Mynd.ai旗下普罗米休斯(Promethean)为全球安装量最大的课堂科技品牌 有望发展为AI+教育入口平台 [4] - 投资的AR企业Rokid发布AI眼镜 实现课堂教学毫米级定位 开创"元宇宙+职业培训"新范式 [4] AI+游戏布局 - 公司早于ChatGPT浪潮前就将神经网络算法植入游戏NPC行为树和教育内容生成系统 [3] - 计划围绕智能NPC开发开放世界MMO游戏 并研发AI生成游戏 单个游戏生产环节效率提升30-60% [3] - AI生产中心为游戏业务带来降本增效和体验增强双重收益 推动研发人员向"AI专家化"转型 [3] 资本市场表现 - 机构投资者开始以AI独角兽估值模型重估网龙 当前15倍动态市盈率较港股科技板块中位值折价超40% [4] - 公司上市18年连续高额分红 2024年股息率近9% 形成估值安全垫 [4] - AI+游戏战略利润增长叠加EDA平台生态价值释放 整体市值有望向千亿目标迈进 [4] 技术优势 - AI生产中心具备生成数字人演讲 自动制作会议视频等能力 已获国际机构认证 [1][3] - 公司在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分别开发17173com和91无线两大高活跃社区 具备平台运营经验 [2] - "双轮驱动"战略结合游戏产业数字孪生基础设施与教育科技认知革命载体两大趋势 [2]
教育早餐荟 | 北京本科志愿填报6月27日开启;一起教育科技一季度净亏损收窄
北京商报· 2025-06-13 10:13
教育科技行业动态 - 一起教育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2167万元 美国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净亏损2240万元 同比收窄47.5% [4] - 佳发教育与华为联合发布教育智能体应用基座方案 构建覆盖"考、教、管、评、学、研"全场景的垂类教育智能体应用平台 [5] 教育政策与资源 -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 将打造国家级科学教育思想库 与深圳零一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重点开展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等领域合作 [2] - 北京朝阳区面向毕业生推出38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包含整套、单间合租、宿舍床位等多种类型 [3]
更好发挥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政策 - 意见是2020年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升级版 旨在巩固已有成果并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 试点实施近5年已形成全国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和典型经验 新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深圳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1] 四大核心改革举措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 深度融合 [2] - 要素赋能实体经济:健全金融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新兴产业支持体制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2] - 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推动货物贸易升级 服务贸易创新 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2] - 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民生保障 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深化司法改革 [2] 开放型经济具体措施 -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重点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开放平台 [2] - 构建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机制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3] - 完善外资工作机制 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3] 省级支持与科技领域部署 - 广东省2021年以来已下放117项省级行政职权至深圳 近期拟再下放20项 [4] - 科技部将支持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4]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跟踪试点实施问题 优化改革路径 [4]
发改委详解新一轮深圳综改试点,三大突出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 2025-06-12 13:0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作为2020年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 [2][4] - 目标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四链融合、拓展粤港澳合作、建设创新型城市等方面先行先试 [2] - 2020-2024年深圳GDP从2.78万亿元增至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 [4]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510.8亿元增至2023年2236.6亿元,年均增长13.9% [4] - 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4] 四大重点改革举措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加强产学研协同 [5] - 推进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5] -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优化货物贸易 [5] - 健全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民生保障 [5]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部署 - 将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 [7] - 围绕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集聚资源 [7] - 推动产业加力提速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7] 制度型开放创新 -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和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 [6] - 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创新 [6] - 深化国际船舶配套制度改革,便利港澳台船员社保经办 [6] - 2023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城市首位 [7] 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 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负面清单制度 [5] - 对清单外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10年以上长期使用权 [5] - 从赋权考核转化三方面解决成果转化难题 [5] 改革实施机制 - 采用清单化台账式管理细化任务分工 [8] - 建立"落地方案+操作规范+应用场景+评估体系"全链条落实体系 [8] - 通过规则先行和配套监管协同推进改革 [8]
AI 重塑教育:2025 四维图鉴
36氪· 2025-06-12 08:30
AI赋能教育行业核心观点 - AI已深度融入教育全环节,推动教育公平化、个性化及高效化发展 [1] - 2025年中国AI+教育市场规模超700亿元,2030年预计达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 [17] - AI技术重构教育产业链,形成"技术+内容+硬件"生态融合模式 [14] 需求演进 - 传统素养体系转向AI时代数字素养体系,强调批判思维、人机协作等能力 [2] - 中国教育部2022版新课标将AI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626所高校开设AI本科专业 [4][5] - AI技术显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降低家庭教育成本 [6] 场景创新 - 校内教育实现全流程智能化:AI教案生成、人机双师教学、智能阅卷等 [8][9] - 智能测评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点,错题本自动推荐学习资源 [12] - 校外AI学习机构构建个性化知识图谱,AI口语老师提供发音矫正 [13] 生态融合 - 产业链上游由大模型和云服务厂商主导,中游整合系统与内容,下游覆盖G/B/C端 [14] - AI赋能研发环节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生产环节AIGC优化内容制作 [16] - 营销环节AI构建客户画像,交付环节支持智能辅导与远程教学 [16] 市场爆发 - 校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率超99%,未来增长来自技术升级 [19] - K12和素质教育AI渗透率最高,早幼教受智能硬件催化快速发展 [22] - 职业教育和中老年教育AI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 [23]
奇瑞集团设并购基金
深圳商报· 2025-06-12 07:08
交易概述 - 鸿合科技公告奇瑞集团旗下合肥瑞丞私募基金拟协议收购公司股份 交易对价金额约15 75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瑞丞基金将取得5915 9978万股及对应表决权 占总股本25% 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1] - 公司6月11日复牌后涨停 [1] 交易背景与目的 - 监管部门明确提出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1] - 瑞丞基金基于对公司主营业务及内在价值的认可 看好所处行业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1] - 私募股权基金入主上市公司可优化业务结构 通过多元化交易结构设计实现后续退出 注入优质资产可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鸿合科技主营业务聚焦教育科技行业 提供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 智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1] 收购方背景 - 瑞丞基金控股股东为奇瑞资本 奇瑞控股集团与奇瑞汽车合计持有奇瑞资本100%股权 [2] - 瑞丞基金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 [2]
奇瑞集团设并购基金 斥资近16亿元收购鸿合科技股份
深圳商报· 2025-06-12 06:47
交易概述 - 奇瑞集团旗下合肥瑞丞私募基金拟协议收购鸿合科技股份 交易对价金额约15 75亿元 [2] - 鸿合科技6月11日复牌后涨停 [2] - 交易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交易对手方主要从事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 [2] 股权变动细节 - 瑞丞基金将取得5915 9978万股及对应表决权 占总股本25% [2] - 瑞丞基金将成为间接控股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 公司业务背景 - 鸿合科技主营业务聚焦教育科技行业 提供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 智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2] 交易动机 - 监管部门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2] - 瑞丞基金认可公司主营业务及内在价值 看好行业与公司发展前景 [2] 交易方背景 - 瑞丞基金控股股东为奇瑞资本 奇瑞控股集团与奇瑞汽车合计持有奇瑞资本100%股权 [2] - 瑞丞基金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 [2] 行业观点 - 私募股权基金入主上市公司是双赢 私募基金具有产业链资源和整合能力 能优化上市公司业务结构 [3] - 上市公司易主后注入优质资产可提升盈利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