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9月启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9 16:21
今年以来,广东全省各地持续深入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7月中旬,提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 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据了解,从今年9月中下旬至年底,广东将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 招聘活动,持续吸纳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组织逾万家用人单位 百校联动,广泛覆盖。活动方式上,由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的8个重点城市专场深化为N城联动秋季招 聘的逾100所重点高校专场;活动地域覆盖范围上,由N城联动春季招聘的8个重点城市扩大为全国21个 省(直辖市),覆盖面更加广泛;活动时间上,由N城联动春季招聘的集中在1个月,深化为N城联动秋 季招聘的贯穿整个高等院校秋季学期。 优集岗位,靶向对接。每场招聘活动都将聚焦每个高校优势专业精准提供招聘岗位,突出供需匹配。招 聘岗位将重点针对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未 来产业,发动中国500强榜单头部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技术企业 现场参聘。岗位中将包括一批3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上年薪的优质岗位。 一网统揽,高效便捷。线上线下联动,"粤就业"小程序、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将开设"百万英才 ...
英伟达推出“Thor”,谁赚了?
钛媒体APP· 2025-08-29 15:57
文 | 机器最前线 2025年8月25日,英伟达新发布的宣传片中,黄仁勋手持Jetson Thor,将其称为 "送给所有机器人的礼 物"。 这份"礼物"足够重磅——基于Blackwell架构的它,让实时人机对话成为可能。 当天,英伟达正式推出专为物理AI和人形机器人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Thor,包含开发者套件Jetson AGX Thor和量产模组Jetson T5000。消息一经发布,即刻引爆全球市场。 那么,被黄仁勋誉为"机器人新大脑"的Jetson Thor,究竟为何物? Jetson Thor 凭什么被称为"最强大脑" Jetson Thor 是英伟达基于其Blackwell架构打造的一款高性能系统级芯片,它不是单纯的芯片,而是一个 包含了芯片、开发套件和软件栈的完整计算平台。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台高度集成、性能强悍的微型超级计算机,专门用来给各种机器人、自动驾驶车辆 等需要与物理世界智能交互的设备提供"大脑"。 英伟达将其定位为机器人开发不可或缺的一环,与用于训练AI模型的DGX系统、用于仿真测试的 Omniverse平台共同构成一个闭环,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周期与风险。 从性能角度看,Tho ...
美的集团管理层:机器人研发思路“以应用出发为主”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5:51
公司战略部署 - 机器人战略分为三大板块: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 [1] - 部署思路以应用出发为主 方向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场景再到家用场景 [1] - 工厂已应用轮足式机器人及库卡机械臂等产品 下一代新产品构型为超人形机器人 [1] 技术研发与能力 - 2017年收购库卡机器人 具备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作的全链条研发能力 [2] - 超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预计明年面向公众 [2] - 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达40多个 远超工业机械臂的6关节或移动机器人的2-3关节 设计生产应用存在巨大挑战 [2] 全球化与产业协同 - 库卡拥有16000名全球员工 其中海外员工约12000名 具备全球化生态体系和服务网络 [2] - 库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经验沉淀深厚 可助力公司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2] - 全球化体系将支持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全球化落地 [2]
越疆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5: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1% [1] 技术研发进展 - 在运动控制、安全防护、开发环境及人机交互四大核心领域持续进步 [1] - 推出力控一体化架构的智能力控协作机器人CRAF,提升力控感知能力至前所未有的柔顺性与精准度 [1] - 研制中国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通过1800公里超远程低延时操控技术实现精细作业 [1] 战略规划与市场布局 - 采用"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升级+具身智能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2] - 加大对具身模型研发投入,通过做多国内市场与做深海外渠道形成双增长引擎 [2] - 凭借技术、产品和场景实践优势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多元场景落地 [2]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5:48
公司发展 - DI机器人作为外骨骼机器人治疗解决方案权威提供商 在康复机器人原创研发领域成果卓著[1] - 公司2024年初处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阶段 通过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浦新贷"产品高效解决资金难题[1] - 公司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凭借系列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备受关注[1] 行业支持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通过"京益求精"科技金融服务方案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1] - 银行依托"5+7+X"浦科产品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根据企业特点匹配金融产品[1] - 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融资、融智、融享一体化服务 包括财务、跨境金融、产业链融合等综合服务[1] 未来规划 - 浦发银行将围绕"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1] - 持续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新模式 深度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1] - 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1]
站在AI革命中心:这位基金经理是如何把握中国科技价值重估的?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5:35
当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中国科技资产正迎来一场深刻的价值重估。从底层模型研发到 多元化场景落地,中国科技企业不仅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也在重新定义科技产业的投资框架。 在此背景下,以汇添富基金经理马翔为代表的科技投资舵手,凭借深厚的产业洞察与卓越的选股能力, 为投资者捕捉时代红利提供了重要路径。截至8月18日,马翔管理的代表产品汇添富科技创新A (007355)近一年涨幅达88.59%,超越业绩比较基准47.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马翔所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014279),近一年涨幅高达 216.91%(基准涨幅69.71%)!(数据来源:汇添富科技创新和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业绩经托管行复 核,基准来自汇添富基金,数据截止2025/8/18)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近期,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具体来看,8月13日,上证指数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随后在8月18 日,进一步站稳3700点整数关口,创下自2015年8月下旬以来的新高,市场情绪持续提振。 在本轮上涨行情中,中国科技企业凭借其高成长性与高弹性特征,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整体表现 突出。 该轮由AI驱动的市场行情 ...
A股收评 | 创指涨超2%创3年新高 两则公告引爆固态电池 宁德时代(300750.SZ)涨超10%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2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高位震荡 沪指涨0.37% 深成指涨0.99% 创业板指涨2.23%创三年多新高并突破2900点 [1] - 工业富联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半导体板块集体回调 寒武纪跌超6% 中芯国际跌近4% 华为产业链及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固态电池板块 - 板块指数上涨2.29%至1228.91点 宁德时代涨超10% 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捷邦科技20cm涨停 [1][3][4] - 先导智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19%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456.29% [1][3] -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发展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预计在eVTOL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爆发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显著 先导智能获5.6亿元 杭可科技获5781.9万元 捷邦科技获4839.7万元 [4] 机器人概念板块 - 嵘泰股份/捷昌驱动涨停 工业富联获主力净流入19.7亿元 [1][6]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5] 消费零售板块 - 白酒板块指数上涨2.56%至48851.14点 会稽山涨停 金徽酒涨超7% [1][7][8] - 中央汇金逆势增持鹏华酒ETF1.21亿份 太平洋证券认为行业底部特征明显等待拐点 [7] - 舍得酒业获主力净流入1.7亿元 酒鬼酒获2.0亿元 [8]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赛道轮动是显著特征 建议关注通信/计算机/半导体/新能源等景气赛道 [9] - 东方证券:预计市场在3700-3750点有强支撑 将宽幅震荡回归慢牛 [2][10] - 银河证券:建议关注低位轮动补涨方向如港股/军工/非银/有色等 [11] - 摩根士丹利:A股过热迹象零星闪现 预计短期波动加剧 需企业盈利和政策落实支撑 [12]
云深处科技与当虹科技签约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联合推出远程操控系列机器人产品等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5:03
公司合作动态 - 云深处科技与当虹科技于8月29日签署机器人业务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 [1] - 合作将结合云深处科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优势与当虹科技的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技术优势 [1] - 双方计划联合研发和销售针对应急、消防等场景的四足机器人 并推出远程操控系列机器人产品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云深处科技部分系列机器狗产品将在特定行业应用方案中标配使用当虹科技的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1] - 当虹科技的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和大模型双备案 [2] - 云深处科技自主研发的绝影、山猫等系列机器人已应用于电站巡检、工厂管廊巡检、应急救援、消防侦查等场景 [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云深处科技是杭州六小龙企业之一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研发 [1] - 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自主巡检变电站的企业 参与亚运会地下管廊服务和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 [1] - 当虹科技业务覆盖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等多个方向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被定位为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重要起点 旨在推动更多标杆项目落地 [2] - 当虹科技的远程操控技术为机器人行业打开新的应用空间 [2] - 合作将助力具身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2]
易实精密(836221):25H1主要业务板块全线增长 空悬业务持续突破 外延并购布局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4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 同比增长6.57%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增长3.45%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增长5.31% [1] - 25Q2实现营收0.86亿元 同比增长11.98% 环比增长7.10% 归母净利润0.18亿元 同比增长3.64% 环比增长19.06% 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 同比增长5.97% 环比增长20.15% [1]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32.63% 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32.80% 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业务全线增长 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汽车通用零部件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06%/28.27%/7.49% 营收占比分别为41.86%/26.10%/22.91% [1]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01% 主要因销售定制模具和加工业务收入减少 [1] - 传统燃油车和通用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1] 空悬领域突破 - 以扣压环和支撑环为切入点 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为孔辉汽车独家供货商 大陆汽车项目已批量供货 [2] - 上半年新客户保隆科技迅速上量 拓普集团测试进展顺利 多个客户实现小批供货 [2] - 与孔辉汽车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控制器及减震器金属零件 预期提升单车价值量 [2] 技术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二代焊接环产线已在多车型量产应用 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产量 [2] - 与欧洲共同研发的第三代全自动焊接环产线已于上半年成功验收 预计今年实现量产 具备精准送料、追溯打码、折弯焊接等全工序自动化能力 [2] 并购与产业布局 - 2025年6月拟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0万/3200万/3600万元 [3] - 通亦和精冲工艺可大幅降低减速器制造成本 优化齿面接触应力 提升精度及抗疲劳寿命 [3] - 正与精密零部件厂家合作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 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亿/4.97亿/6.09亿元 同比增速25.45%/23.29%/22.51%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亿/0.81亿/1.01亿元 同比增速20.85%/23.35%/25.61% [3] - EPS预计分别为0.56/0.69/0.87元 [3]
东方电热2025半年报扫描:加速布局机器人赛道,电子皮肤打开成长空间
财富在线· 2025-08-29 14: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0亿元 归母净利润9100.26万元 [1] - 二季度经营环比改善显著 新能源装备业务短期承压但核心板块逆势增长 [1] 家用电器业务 - 实现营收7.17亿元 同比增长14.08% [1] - 深化与格力 美的 海尔合作 开拓LG 三星等海外家电龙头企业客户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营收达3.05亿元 同比增长61.02% 净利润同比增89.47% [1] - 产品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 计划开发厚膜加热器和智能座舱产品以提升单车价值量 [1] 新能源装备业务 - 熔盐储能电加热器作为国内首例6kV商业化产品 市场份额居行业头部 [2] - 与西安热工院签订近亿元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开发合同 [2] 预镀镍材料业务 - 实现营收9406.59万元 同比增长22.61% [2] - 批量供货国际知名圆柱电池企业 国产替代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与上海织识战略合作开发座椅压力感知系统及机器人电子皮肤 已完成量产准备 [2] - 下半年推进温控系统研发 目标打入具身智能本体厂商供应链 [2] - 全球人形机器人对柔性触觉传感器需求规模预计达152.5万平方米 市场规模274亿元(2030年) [2] 战略发展模式 - 构建传统业务升级与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模式 [3] - 机器人业务契合国家战略 有望成为未来三年最重要增长引擎 [3] -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驱动下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