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无人驾驶深度之一:无人物流专题:万事具备,爆发元年
东吴证券· 2025-06-10 2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人物流万事具备,2025年为爆发元年,政策、技术、经济性三大要素已备齐,产业链聚焦车企主导的“整车销售 + 运营服务”模式,主流车企卖车与运营双轮驱动,看好九识和新石器双龙头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rt1 万事具备,爆发元年 无人物流空间广阔 - 无人物流借助L4技术实现货物运输,多应用于支线运输,公里数3 - 100km,路线固定,可替代210万辆轻型商用车 [4][10] - 城配物流场景多样,无人物流率先落地电商快递,因其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格局集中 [11][16] - 2024年国内物流车销量275万辆,无人物流第一阶段聚焦微客、轻客、微卡,渗透率30%对应45万辆/年,第二阶段向轻卡渗透,渗透率20%对应15万辆/年,中期空间60万辆/年,远期100 - 150万辆 [20] 政策支持,路权审批加快发放 - 路权归地方政府,牌照发放提速,全国200多个城市已开放路权审批,流程从申请到测试周期缩短至3 - 6个月 [4] 技术成熟,可靠性高 - 限定ODD和低速场景下,L4自动驾驶趋于成熟,龙头事故率低至1.5次/万公里,且从高精地图向轻图方案演变,可规模化降本 [4][23] - 主流车企规模化部署验证技术可行,技术可靠性关键指标显著优化,如九识1万公里事故率约1.5次,新石器自动驾驶200km接管一次 [26][27] 经济性凸显,成本优势明显 - 无人物流车企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包括路权审批、硬件销售和软件服务,还提供金融服务方案 [33] - 无人物流车载货优势明显,解决司机短缺问题,单件成本下降至8分,较传统微面低60% +,整车成本与传统电动物流车差距缩小至2万元/辆 [37][38] 国内引领,海外试点,需求爆发 - 国内无人物流车需求加速释放,车企订单爆发式增长,如九识2025年目标1万台 +,新石器2025年冲刺1.5万台 [40][41] - 海外无人物流起步,中国企业开始渗透,但拿路权流程长,仍需突破适配 [42] - 预计2025年无人物流销量超3万辆,渗透率突破1.2%,2026年有望突破10万辆,同比增207%,渗透率达3.4%,2030年销量有望达60万辆 [4][44] Part2 聚焦无人物流车企,运营服务利润空间大 产业链:无人物流车企为核心,兼具软硬件 - 产业链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整车、下游服务,车企主导“整车销售 + 运营服务”模式,运营服务利润空间大 [4][47] - 预计2030年行业市场空间运营服务413.4亿 > 整车244.6亿 > 激光雷达38.9亿 > 线控制动25.6亿 > 芯片23.4亿 [51] - 行业竞争集中于路权、自动驾驶系统、商业模式创新,九识和新石器预计2025年占行业80% + 份额 [57] - 规模化对成本摊销显著,销量达5万辆时,单车利润4.3万元/辆,净利率40% + [58] - 无人物流车企及相关合作标的受益,如文远知行、金龙汽车等 [60][61] Part3:主流车企卖车 + 运营双轮驱动,势头强劲 车企:卖车 + 运营双轮驱动,势头强劲 - 主流无人物流车企自动驾驶技术深厚、增长势头强劲,如九识、新石器、白犀牛、毫末等 [63] - 九识智能产品矩阵丰富,新车E6售价1.98万元,业务覆盖国内外,计划2025年底赴港上市 [67][72] - 新石器业务增长迅速,路权覆盖广泛,已覆盖200多个城市,出海有突破,2025年目标1.5万台,三年目标10万台 [76][78] - 白犀牛依托顺丰体系,输出场景化方案,计划2025年在50城部署2000台无人车 [82] - 毫末智行双业务线,构建技术场景闭环,计划2025年赴港上市 [83]
市场份额下滑+估值偏高 高盛下调Mobileye(MBLY.US)评级至“中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6:44
评级调整与目标价 - 高盛将Mobileye Global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维持12个月目标价17美元不变 [1] - 下调评级反映竞争格局变化及估值偏高问题 [1] 股价表现与市场环境 - 自2022年11月获"买入"评级后,Mobileye股价下跌38%,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52% [1] - 股价疲软主因市场份额下滑、设计合约数量不及预期及汽车行业整体疲弱 [1] 技术优势与市场接受度 - Mobileye视觉识别与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仍被认可 [1] - 采用其ADAS/AV技术的企业数量(尤其中国市场)低于预期 [1] 竞争格局 - 竞争对手包括车企自研项目及其他芯片/系统提供商 [2] - 部分车企考虑从特斯拉或Waymo获取L4技术授权 [2] - Mobileye预计仍是自动驾驶市场重要参与者(如大众汽车、优步/Lyft合作)但参与度趋缓 [2] ADAS市场地位 - Mobileye在ADAS市场占有率超50%,覆盖多数车企L1/L2项目 [3] - 高级别ADAS/自动驾驶项目中,部分车企转向自研或竞品技术(福特、通用、本田、日产) [3] 产品订单与商业化进展 - 2024年Q2财报透露年底前或获更多SuperVision/L3 Chauffeur设计合约 [4] - 当前最新中标仍为2024年1月与大众汽车合作,5家车企处于尽调阶段 [4] - 新订单时间或晚于预期,行业周期导致放量延迟至2028年 [4]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地区营收占比从2023年31%降至2024年26% [4] - 下滑主因关税、库存调整及份额流失(如吉利极氪转向英伟达方案) [4] - 面临地平线等本土芯片商竞争 [4]
国证国际:首予佑驾创新(02431)目标价31.4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5:3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致力于用持续迭代的创新技术与规模化量产经验为智能汽车全方位赋能 [1]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全栈自研的公司 按L0至L2+解决方案收入计在中国新兴科技公司中排名第四 [1] - 公司是中国内地唯一获采埃孚集团授予"2023年供应商创新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也是中国首批帮助整车厂车型获得欧盟DDAW认证的DMS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采取渐进式发展策略 从L0级辅助驾驶系统起步 构建覆盖L0至L2+级解决方案产品矩阵 计划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交付 [1] - 基于算法开发、软件工程及硬件设计优势 战略布局三大业务线: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车路协同 [2] - 坚持量产反哺研发策略 完成技术迭代-量产验证-数据积累的正向循环 区别于同业追求高阶自动驾驶快速落地 [2] 客户与量产成果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奇瑞、东风、吉利、长安和比亚迪等整车厂 [1] - 截至2024年底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对22家整车厂的67款车型实现量产 智驾解决方案销量超过90万套 [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与9家整车厂就30款车型进行量产 [2]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0.3亿元/15.0亿元/21.0亿元 同比增长56.6%/46.4%/40.0% [1] - 优秀的产品梯队和客户矩阵有望展现极强业绩弹性 [1] 发展愿景 - 目标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者 [2]
特斯拉首批Model Y车队投入测试,自动驾驶网约车业务进入最后冲刺
环球网· 2025-06-10 12:01
据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与Waymo等公司存在显著差异。特斯拉依赖基于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而 Waymo则采用激光雷达与雷达融合的传感器组合。马斯克曾多次强调,特斯拉的"通用化"自动驾驶方案更具成本 优势,预计车辆成本可控制在3万美元以下。然而,这一策略也引发了行业争议,部分专家质疑纯视觉方案在极端 天气或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 目前,奥斯汀已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高地。除特斯拉外,Waymo、亚马逊旗下Zoox及初创公司Avride等 企业均在此布局。其中,Waymo已与优步合作推出商业化服务,并计划将车队规模扩大至数百辆。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可追溯至2024年10月发布的Cybercab概念车。该车型取消方向盘与踏板,采用全自 动驾驶技术,计划于2026年投入量产。(青山) 此次测试采用专为奥斯汀特定地理围栏区域优化的软件,并依赖"大量远程操控"支持。特斯拉方面表示,测试车 辆已在无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完成复杂路况验证,包括自动变道、环岛绕行及施工路段避障等场景,且截至目前 未发生任何事故。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强调,特斯拉将优先在"最安全"的特定区域部署服务,并承诺"除非对车辆 表现高度自信, ...
高盛“无人驾驶”深度报告:中国市场增速将远超美国,2030年Robotaxi车队将达50万辆,14倍于美国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1:53
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 - 中国科技公司正以更快的硬件降本速度和政策支持改写全球自动驾驶竞争规则 [1] - 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道路上Robotaxi数量将是美国的14倍以上 [1] - 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已从概念走向商业化 投资者关注焦点转向增长速度和市场规模 [1] 中美Robotaxi市场规模对比 - 中国Robotaxi市场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120亿美元 2035年达47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96% [2] - 美国Robotaxi市场预计从2025年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0亿美元 增速仅为中国的1/6 [2] - 中国2030年Robotaxi车队规模预计达50万辆 美国同期仅3.5万辆 [2] - 中国2035年Robotaxi渗透率预计达25% 车队规模190万辆 [2] 成本优势分析 - 中国AV车辆当前成本约4.4万美元 预计2030年降至3.5万美元 2035年降至3.2万美元 [3] - 百度Apollo Go第六代AV成本仅2.9万美元 较第五代降低60% [3] - 小马智行第七代车辆建议零售价1.7万至3.3万美元 [3] - 美国AV车辆成本预计从2025年8.5万美元降至2030年5万美元 [3] 技术商业化进展 - 百度5代到6代车型摄像头数量从29个减至13个 集成4个激光雷达 [4] - 北京上海等10余城市已开展商业化试点 地方政府通过路权开放和测试牌照加速技术验证 [4] - 中国Robotaxi渗透率预计从2025年0.1%提升至2035年25% [4] - 中国在商业化部署方面展现出比美国更强的规模化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4]
华尔街聚焦自动驾驶,2030年北美Robotaxi市场或达70亿美元
环球网· 2025-06-10 11:15
北美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 - 北美自动驾驶汽车已正式步入商业化阶段 投资者关注点应从技术可行性转向增长速度与市场规模 [1] - 美国共享出行市场将由目前580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超3360亿美元 Robotaxi预计占据70亿美元份额 相当于总预订量8% [3] - 2025年北美Robotaxi市场约3亿美元 占网约车市场总量不足1% 但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接近90% [3] 竞争格局与参与者动态 - Waymo以超1500辆车队规模领跑 业务覆盖多地都市区 每周完成超25万次付费乘车 计划2026年底扩展至七个美国城市 [3] - 特斯拉本周将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 与Waymo正面交锋 其差异化规模和技术能力是长期盈利关键 [3] - 传统网约车平台Uber/Lyft或转向轻资产模式 Uber已与18家自动驾驶技术商合作 Lyft也牵手多家企业 [3] 自动驾驶规模化扩张驱动因素 - 到2025年底美国将有超1800辆商用自动驾驶汽车 2030年达3.5万辆 [3] - 自动驾驶汽车每英里驾驶成本持续下滑 为超大规模扩张奠定经济基础 [3] 8级重型卡车市场潜力 - 自动驾驶卡车在8级车队中占比小 但降低成本和延长运营时间的潜力巨大 [4] - 到2030年将有2.5万辆自动驾驶卡车上路 占据180亿美元货运市场 约占卡车总里程3% [4]
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成为洛杉矶骚乱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快讯· 2025-06-10 09:25
事件概述 - 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洛杉矶抗议活动中成为示威者攻击目标 被涂鸦和焚烧 [1] - 示威者通过破坏Waymo车辆来扰乱交通并抗议移民执法行动 [1] 公司应对措施 - Waymo已限制自动驾驶汽车活动范围 避免前往洛杉矶市中心 [1] - 车队将继续为洛杉矶其他地区提供服务 [1] 产品技术参数 - 洛杉矶运营的Waymo出租车为捷豹I-PACE电动汽车 起售价7 3万美元 [1] - 车辆配备摄像头 雷达 激光雷达及复杂计算机系统 [1] - 2024年该车型总成本估计在15万至20万美元之间 [1]
高盛“无人驾驶”深度报告:北美Robotaxi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下一步是大规模扩展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09:23
当街头巷尾还在讨论无人驾驶汽车何时到来时,华尔街已经开始计算这个市场的真金白银。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分析师团队6月9日研报显示,北美自动驾驶汽车已正式跨入商业化阶段,预计到2030年将在美国共享出行市场中占据70亿美元份 额。这一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投资者关注焦点应从"技术是否可行"转向"增长速度有多快、市场规模有多大"。 以Mark Delaney为首的高盛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明确表示:"目前美国道路上已有超过1500辆Waymo Robotaxi在运营,特斯拉希望在6月于奥斯汀开始商业 化Robotaxi运营。" 市场爆发在即:2030年规模70亿美元 高盛预测显示,美国共享出行市场将从目前的580亿美元规模激增至2030年的超过3360亿美元。在这一巨大增量中,Robotaxi预计将占据约70亿美元份 额,相当于总共享出行预订量的8%。而2025年北美Robotaxi市场约3亿美元,占580亿美元网约车市场总量不足1%。 尽管这一比例看似温和,但其增长轨迹令人瞩目:从2025年预计的3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90%。Delaney预测: 随着Waymo的推广,加上包括特斯拉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19
股市表现 - 6月9日市场全天震荡走高,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涨0.43%,深成指涨0.65%,创业板指涨1.07% [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9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44亿元 [3]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创新药、足球概念、稀土永磁、可控核聚变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等少数板块下跌 [3] 零售业创新 - 商务部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共38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南京、苏州成功入选 [4] 外贸与老字号活动 - 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第三场省级活动与2025年江苏省老字号"三进三促"活动暨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同时举办,吸引近300家外贸企业和280余家老字号企业参展 [4] 农业产量 - 睢宁小麦单产提升丰产片典型田块平均亩产达806.2公斤,刷新全省稻茬小麦单产纪录 [4] 外贸数据 -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月进出口3.81万亿元,增长2.7%,出口2.28万亿元,增长6.3% [6] - 前5个月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其中对美国出口1.27万亿元,下降8.7%,自美国进口4475.1亿元,下降6.3% [6] 经济指标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4% [6]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7075.26万人次,减少垫付469.92亿元 [6] 美联储与全球经济 - 花旗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1月和3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今年将降息75个基点,即在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6] 日本大米价格 - 日本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98.4%,创下自197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6] 科技与汽车行业 - 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端侧模型的精简以及芯片算力的升级将进一步助推AI手机向中端价位段渗透 [6] - 本田中国5月汽车销量为55,108辆,同比下降16.8% [6] - 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暂停其在洛杉矶市中心的服务,此前在抗议活动期间有数辆汽车起火 [6]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文远知行(WRD.O):Robotaxi领航出海,平台化战略加速全球化商业兑现
华鑫证券· 2025-06-09 2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文远知行作为全球少数实现 L4 Robotaxi 商业化落地的厂商之一,2025 年在商业拓展、技术降本与生态合作方面持续推进,正加速从“技术验证期”迈向“场景规模化复制期”,预计未来随着合作方加速赋能,将在全球 Robotaxi 商业化浪潮中占据重要一席,建议投资者中长期关注其技术兑现与出海进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 年 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72.4 百万元(约合 1,00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8%,其中 Robotaxi 业务收入达人民币 16.1 百万元,占总收入 22.3%,较 2024 年同期的 11.9%占比大幅提升 [4] - 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46.7%,得益于 Robotaxi 与清扫机器人在国际市场销售扩大;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2.7%,因 ADAS 定制研发项目于 2024 年下半年陆续结束,但智能数据服务与技术运营支持服务快速增长 [4] - Q1 毛利率为 35%,其中产品毛利率 49.9%,服务毛利率为 32.8%,得益于 Robotaxi 业务扩张带来的结构性优化,公司维持较健康的盈利水平 [4] - Q1 归属股东净亏损为人民币 385.1 百万元,同比减少 17.7%;Non - IFRS 调整后净亏损同比扩大至 294.6 百万元,主要系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5] 技术平台 - 全线产品基于统一平台“WeRide One”研发,包括 Robotaxi、Robobus、Robovan、Robosweeper 及 ADAS 系统,实现硬件模块 90%以上共用,显著降低系统集成成本与后期维护复杂度 [5][6] - Robotaxi 成本结构持续优化,传感器成本较五年前下降超 70%,预计下一代 Robotaxi 在 2025 年下半年上线,整体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20–30% [6] - 携手吉利远程开发适配中东高温环境的新一代 Robotaxi——GXR,配备 WeRide Sensor Suite 5.6 与冗余制动系统,未来将搭载 NVIDIA DRIVE Thor 平台,算力将达到 2000 TOPS 以上 [6] - 公司在超过 2,000 天的公开道路运营中,未出现因自动驾驶系统失效导致的事故 [6] 战略合作 - 与 Uber 深化全球战略合作,未来五年拓展至 15 座国际城市,并获得其 1 亿美元追加股权投资,合作模式为“文远提供技术 + 车辆,Uber 负责运营 + 用户”,有望快速复制阿布扎比模式至全球更多核心城市 [7] - 本地化生态加速推进,在中东启动迪拜 RTA 合作计划并获无安全员测试许可;在中国实现广州中心城区 8 条运营线路,打造中国首个 24 小时 Robotaxi 网络;在欧洲 2025 年 3 月获得法国 L4 级 Robobus 营运许可证,是目前唯一获得中美欧新五国全部运营资质的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