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等

搜索文档
【数说经济】加速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8-22 06:36
服务消费市场现状与表现 - 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 各地文旅消费活动举办约3.9万场次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2] - 2024年1-7月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 服务消费发展瓶颈 - 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深度体验产品不足 养老护理服务稀缺 优质家政服务供不应求[3] - 服务领域存在标准化程度低 专业人才匮乏 品牌信任度不高等问题[3] - 服务消费具有无形性即时性特点 消费者对服务质量预判困难 部分领域价格门槛较高[3] 供给品质提升措施 - 推动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鼓励企业创新服务模式 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4] - 财政部等多部门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服务行业推出贷款贴息政策[4] - 政策着力点应聚焦提升服务能力 优化消费环境 创新服务场景等长期价值创造[4] 市场壁垒破除与政策支持 - 深化服务业"放管服"改革 破除新服务模式发展壁垒[4] - 在养老医疗教育文化领域探索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 激发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服务[4] - 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提出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将其作为政策发力重点[5] 消费环境优化机制 - 强化服务领域市场监管 健全服务标准体系 规范预付式消费模式[5] - 完善信用体系使优质服务提供者获得市场回报 营造安全透明消费环境[5]
补贴战打不起来的⽇本,沉淀了怎样的消费服务资产?
虎嗅· 2025-07-30 07:05
日本消费服务行业特征 - 头部品牌成为细分行业代名词 稳定增长或创最佳业绩 现金奶牛特征明显 [2] - 品牌覆盖牛肉饭 寿司 乌冬面 理发 干洗 搬家 老人儿童照护等多个生活场景 [3] - 成功要素包括专注细分场景 极致标准化流程 高密度门店布局 情绪化体验营造 [4] - 典型品牌包括吉野家 寿司郎 QB House White Express等 [3][6][7] 日本品牌运营策略 - 选址集中于车站出口和主干道转角 吉野家1254家门店全部分布在关键位置 [6][9] - 价格体系全国一致 无议价空间 年度调价消费者接受度高 [8][15] - 服务流程高度标准化 QB House剪发仅需3步 培训周期≤2周 [8][10] - SKU极简化 供应链冗余小 备货损耗接近零 [16] - 数字化作为效率外挂 聚焦提升门店体验而非替代 [12][16] 中日市场对比 - 中国以规模竞速为先 日本以黄金地段锁定为先 [13][14] - 中国价格波动大 日本构建无议价区间 [15] - 中国靠爆品迭代 日本信奉SKU极简 [16] - 中国数字化主战场在线上 日本仍以线下体验为核心 [16] - 中国市场多样性高 难以实现全国同价同品 [18][19] 日本市场基本面 - 人口连续14年负增长 65岁以上占比29 3% [20] - 私人消费占GDP53% 家庭消费总规模306兆日元 [21] - 通胀率2 5%-3 0% 最低时薪逐年提高 [22][23] - 外国游客3687万人 消费8 1兆日元 [25] - 电商渗透率仅9% 线下门店主导决策 [26] 日本品牌国际化 - 本土深耕型:高频刚需+地段护城河+标准化流程 [29] - 出海扩张型:标准化产品/体验输出 [29] - 国际化挑战包括文化适配不足 产品导向思维过重 [31][32] - 成功案例寿司郎通过体验设计跨越文化障碍 [36][37] - 部分品牌如金子眼镜店通过极致体验建立高价信任 [40][41] 投资机会判断 - 可复制模型评估:盈利靠流量红利还是系统效率 [47][48] - 中国数字化工具可加速日本品牌扩张 [50][51] - 新兴方向包括自助型业态 男性医美 高龄照护 家政服务等 [55]
大连市:7大方面、27项具体举措提振消费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3:18
大连市提振消费政策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7大方面27条举措全面提升消费能力、优化供给、创新场景,打造"能消费、愿消费、乐消费"氛围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零增速超全国平均、举办1200+场消费活动、500+场体育赛事、400+场会展、20+场演唱会、10%以上游客及旅游收入增长、40亿+以旧换新销售增量 [1] - 重点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冰雪旅游小镇、开发"滑雪+温泉+旅游"线路、举办10+场冰雪主题活动 [3] 促进居民增收减负 - 实施就业支持计划,落实扩岗补助/社保补贴政策,推进20项保用工行动,强化"直播带岗"人岗匹配 [2] - 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2] - 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2] 提质惠民服务消费 - 发展"一老一小"消费,扩大餐饮/家政消费,支持文旅融合/体育赛事/演唱会/邮轮/冰雪/入境消费 [2] - 申报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引进冰雪龙头品牌,培育安波/铭湖等冰雪温泉康养目的地 [3] - 鼓励庄河/瓦房店等地区发展"冰雪+"经济,完善冰雪装备服装全产业链 [3] 更新升级大宗消费 - 加大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3] - 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满足住房消费需求 [3] 提升消费品质 - 建立首发经济绿色通道,奖励品牌首店/首发首秀活动,吸引品牌商设立区域总部 [4] - 评定20+个"大连优品",支持新型消费发展 [1][3] 优化消费环境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保障休假权益,减少消费限制 [3] - 加强跨部门政策协同,评估调整抑制性存量政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