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芯片

搜索文档
湖北做大科创潜力股 政策活水灌溉上市后备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00:22
湖北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 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众多,累计储备"金银种子"企业1355家,计划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全周期成长 [1] - 湖北上市企业集群壮大,新兴产业动能强劲,国产数据库、智能汽车AI芯片、电竞游戏、交互式AI等四个新兴领域的"全国第一股"诞生于湖北 [1] - 湖北已建成"价值发现—规范培育—融资对接—上市护航"全链条服务机制,2021-2023年连续三年新增上市和过审企业达20家/年 [1] - 2024年湖北新增A股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6,境外上市家数为历年最多,境内新增上市公司排名全国第5 [1] 企业上市培育政策与服务 - 湖北省出台《新形势下重塑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构建"数据+产业"精准遴选机制,动态管理后备企业名单 [2] - 针对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制定差异化准入标准,每年动态更新名单实现"优进劣汰" [2] - 提供"阶梯式培育+定制化指导"组合服务,包括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实施"千企股改"行动、资本课堂等 [2] - 湖北省企业上市发展促进会2025年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过去一年通过专题培训、投融资路演等活动推动企业上市 [2]
武汉首提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3000亿耐心资本引领,多项创新举措首试首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33
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武汉市印发《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首次提出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 [1] - 方案部署实施耐心资本培育、科技信贷提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风险补偿分担、科技金融生态优化"五大行动" [2] - 目标到2027年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50家以上,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培育"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00家以上 [2] 耐心资本培育行动 - 武汉整合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业基金,累计参与设立母、子基金111支,直投项目32个,累计出资204.4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投资规模834.75亿元 [4] - 提高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创业投资类基金中出资比例可达50%以上 [4] - 延长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限,最长可达15年 [4] - 用好AIC股权直投试点政策,吸引保险资金参与AIC股权投资 [5] - 推广"拨转股"模式,支持政府投资基金与科研平台合作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5] 科技信贷提质行动 - 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立单独的融资授信和风控制度 [7] - 鼓励金融机构拓展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模式 [7] - 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最高额度1000万元,政府按比例风险补偿 [7] -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放款365.63亿元,服务企业4287家 [9] - 创新"共赢贷"产品,探索"贷款+认股权证"业务 [9]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行动 - 对"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分层培育、动态调整,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10] - 2024年武汉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包括四个新兴产业的"全国第一股" [11] - 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控股型并购贷款比例最高可达80%,期限最长10年 [12] - 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动发行各类科技创新债券 [12] - 武汉市已有12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72亿元,储备110余家意向发债企业 [13] 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汉融通"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累计入驻市场主体38万户,促成融资约4300亿元 [9] - 完善"汉融通"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推出10款以上融资产品 [9]
心智观察所|黑芝麻智能杨宇欣:辅助驾驶底层AI技术仍需解决
观察者网· 2025-06-13 17:54
行业趋势 - 2025年中国车市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升级,电动化未止智能化角逐已开始[1] - 高阶辅助驾驶技术(L2+/L3)正快速下沉至大众市场,摆脱豪华高价标签[1] - 行业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域控及中央计算平台革命性演进[1][5] 公司战略 - 黑芝麻智能提出"智驾平权"愿景,推动辅助驾驶技术向10万级车型渗透[3][4] - 公司通过高性价比芯片+跨域融合技术双路径实现技术普及[4] - 华山系列专注自动驾驶芯片,武当系列专注跨域计算芯片布局[5] 核心技术 - 华山A1000芯片是国内首个全面车规认证的高算力平台,已量产搭载领克/吉利/东风等多款车型[6] - 华山A2000采用自研"九韶"NPU架构,算力利用率比通用GPU高30%,支持复杂AI计算[9] - 武当C1200实现座舱/辅助驾驶/车身控制/网关多域融合,单芯片覆盖核心场景[11] 产品优势 - 芯片设计优化特定场景,能效比显著高于通用GPU[9] - 具备可编程性,支持新算法适配和功能迭代[9] - 低功耗设计保障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9] 市场影响 - 华山A1000成为行业标杆产品,支撑多家车企行泊一体方案落地[6] - 武当系列芯片灵活适配当前及未来电子电气架构需求[11] - 公司产品矩阵为车企规模化部署智驾功能提供硬件基础[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