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生产和供应

搜索文档
扬杰科技拟22亿元现金收购 标的溢价280%去年IPO折戟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0:57
收购交易概述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人民币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贝特电子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构成关联交易 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1]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贝特电子2025-2027年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承诺不低于5.55亿元 [1] 标的公司估值与财务表现 - 贝特电子股东权益评估价值22.2亿元 较母公司账面权益增值16.21亿元 增值率270.46% 较合并报表归母权益增值16.4亿元 增值率282.89% [2] - 2024年标的公司营业收入8.37亿元 净利润1.48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18亿元 净利润4113.37万元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标的公司总资产10.24亿元 所有者权益5.9亿元 归母权益5.8亿元 [2] 交易方案变更背景 - 公司原计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贝特电子并募集配套资金 于2025年7月终止该方案 改为纯现金收购方式 [2][3] - 贝特电子曾申请创业板IPO 于2024年8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3][4] 收购方财务实力分析 - 扬杰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55亿元 同比增长20.58% 归母净利润6.01亿元 同比增长41.55% [4][5]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57亿元 同比增长43.43% 货币资金余额45.66亿元 有息负债总额27.46亿元 [5]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公司总资产155.34亿元 归母净资产91.14亿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3% [5]
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7 06:23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3] 能源投资发展态势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 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0% [4]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过20% 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 [4] - 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2024年新型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4] 新能源建设成就 - 风光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占新增电力装机80% [7] - 风光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9.7%提升至2024年18.6% 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比近25% [7]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1.3亿千瓦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35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4亿千瓦 [7] 全球市场地位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7] - 2024年风光合计装机规模占全球47% 新增装机占全球63% [7] -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充电运营服务商民营企业占比超80% [5]
【图解】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2:38
工业增加值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环比增长0.38% [1] 三大门类增加值表现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1]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 [1][2] 经济类型增加值表现 - 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2]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2]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2] - 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 [2] 行业增加值表现 - 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保持同比增长 [2][3]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2% [3]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1% [3] - 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6% [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0.1% [3] - 纺织业增长1.7% [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2% [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6% [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6% [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8% [3]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 [3] -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7%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2%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2% [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 [4] - 汽车制造业增长8.5% [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623种产品中有33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4] - 钢材产量12295万吨 同比增长6.4% [4] - 水泥产量14557万吨 同比下降5.6% [4]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81万吨 同比增长2.2% [4] - 乙烯产量312万吨 同比增长9.1% [4] - 汽车产量251.0万辆 同比增长8.4% [5] - 新能源汽车产量117.6万辆 同比增长17.1% [5] - 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1% [5] - 原油加工量6306万吨 同比增长8.9% [5]
贵州省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新华财经· 2025-08-07 22:10
贵州省上半年工业整体表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1] -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8%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7%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8% [1] 六大产业基地总体表现 - 基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1] - 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 [1] 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 [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3.2%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 [1]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 [1] - 新能源电池产能累计达53GWh [1] - 汽车产量达9.7万辆 同比增长265.6% [1] - 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1] 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6% [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6.1% [1] 算力保障基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3%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 [2] - 通过"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在有色、化工、酱酒领域取得进展 [2] 白酒生产基地 -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15.9万千升 [2]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2] 产业备份基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 [2] - 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增长20.7% [2]
国内最大新能源公司之一 千亿市值龙头今日申购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07:07
公司概况 - 华电新能系中国华电集团旗下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1] - 主要资产覆盖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国内最大新能源公司之一[3] - 截至2024年底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6861.71万千瓦(风电3202.4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59.26万千瓦)[3] 发行信息 - 主板申购代码600930SH,发行价335元/股,总市值1145亿元[2] - 发行市盈率1556倍,低于行业市盈率1784倍[2] - 可比公司动态市盈率:龙原电力1481、三峡能源2009、节能风电2403[2] 业务表现 风力发电 - 上网电量持续增长:2022年43511亿千瓦时→2024年56911亿千瓦时[3] - 利用小时数接近全国均值:2024年2112小时(全国2127小时)[3][4] 太阳能发电 - 上网电量三年翻两番:2022年8027亿千瓦时→2024年30271亿千瓦时[3] - 利用小时数超行业水平:2024年1266小时(全国1211小时),因布局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光照优势区[3][4] 财务数据 - 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款持续增加:2022年25147亿元→2024年42146亿元[4] - 募集资金投向:风光大基地项目2954亿元(占比3672%)、负荷中心项目16484亿元(2049%)、电力系统协同项目15081亿元(1875%)[2]
惠天热电拟出资7.34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加速推进全胜热电项目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10
公司投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73423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沈阳全胜热电有限公司"以加快全胜热电项目建设 [1] - 全胜热电项目拟新建两台35万千瓦等级的热电联产燃煤机组 主要供热区域为沈阳市西部地区的铁西热网供热区域 [2] - 项目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工 争取2027年供暖季前投产 [2] 公司业务现状 - 公司主要为城市居民及非居民用户提供供热及工程服务 属于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1] - 2024年公司供热面积(在网面积)9170万平方米 服务热用户100余万户 在当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 - 自2016年以来公司连续9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2019年以来除2023年外其余年份净利润均为负 [1] 项目预期效益 - 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实际供暖面积达2436.40万平方米 实现集中供热 [2] - 机组年运行小时约2900小时 年发电量约2030GWh [2] - 项目投产后可提供950MW/h供热能力 提高公司热电联产供热比重约33% [2] - 每个采暖期可减少区域内供热用煤约69万吨 可有效降低供热成本 [3] 战略发展 - 2023年沈阳润电热力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 公司开启全面改革 [2] - 发展热电联产成为公司经营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 - 2023年冬公司投资约10亿元建设长距离回输供热管线工程 [2] 行业专家观点 - 热电联产拥有能源利用效率高 经济性好 环保效益显著 供热稳定性高等优点 [3] - 项目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要求 能够减少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3] - 项目未来投产后可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 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3]
华能中电等公司取得基于负载均衡安全管理方法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6-13 13:43
专利授权信息 - 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郑州信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安全管理方法"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6074251B,申请日期为2022年12月 [1] 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5年,位于威海市,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 - 注册资本25324万人民币 [1] - 参与招投标项目797次,拥有专利信息35条,行政许可2个 [1]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4年,位于青岛市,主营业务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8000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337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16条,专利信息539条,行政许可15个 [1]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08年,位于济南市,主营业务为商务服务业 [2] - 注册资本424146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1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525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784条,行政许可38个 [2] 郑州信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7年,位于郑州市,主营业务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 - 注册资本11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条,专利信息46条,行政许可4个 [2]
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86.78%,财务费用激增96.52%
新浪财经· 2025-05-01 03:28
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大幅下滑、财务费用激增,面临多种风险,需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23] 营收与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1.83%,得益于新能源发电和配售电收入增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营收同比减少9.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营收同比增长333.5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8.70万元,同比下降86.78%,主要因2023年资产收储处置收益致基数大,本期无大额此类损益且固定资产折旧增加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8.53万元,同比下降86.50%,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减弱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86.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下降85.71%,影响投资者收益预期 [5][6]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031.83万元,同比减少9.92%,系销售业务费及销售人员薪酬减少,可能影响市场拓展 [7][8] - 管理费用为6794.61万元,同比增加22.78%,因折旧摊销费增加,需关注管理效率 [7][9] - 财务费用为6474.05万元,同比增加96.52%,因利息支出增加,需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成本 [7][10] - 研发费用为4150.13万元,同比减少10.38%,可能影响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7][11]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4150.13万元,全部为费用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8%,表明重视技术创新 [12] - 公司研发人员142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0.92%,年龄结构合理但学历结构有待优化 [13]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亿元,同比增长78.28%,因新能源业务发电和配售电销售收到现金增加,经营造血能力增强 [14][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2亿元,因购建固定资产现金支出增加,需关注投资回报率和资金流动性 [14][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421.88万元,因借款额减少及分红,借款减少为控制债务风险,分红是对股东回报 [14][17] 风险情况 - 照明行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和采购集中等风险,电力行业面临新能源业务区域集中、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滞后和弃风弃光限电等风险 [18] - 公司还面临控制权稳定性、物流不稳定等多方面风险,需加强风险管理 [19] 管理层报酬情况 - 董事长兼总经理丁闵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6.63万元 [20][21] - 副总经理张锐、刘余、魏一骥、徐燕、华亮亮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42.45万元、64.43万元、63.64万元、26.93万元、29.97万元 [22] - 财务总监钱浩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30.75万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