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州茉莉花茶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一线调研】从“看行业”到“看转型”:银行重构农企信贷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23:52
天马科技鳗鱼产业链布局 - 公司从饲料生产扩展至鳗鱼全产业链,形成"以鳗业为核心,以食品为新蓝海,以饲料为主基石"的战略定位,建有福建福清白鸽山、广东台山两大万亩产业基地及多地工厂化养殖基地 [3] - 自主研发鳗鲡开口饵料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科技元素体现在养殖模式创新和饲料研发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8.54亿元(同比降16.34%),扣非净利润985.3万元(同比增106.71%);2025年Q1营收14.96亿元(同比增9.88%),扣非净利润1596万元(同比增228.95%) [4] 金融机构对天马科技的支持 - 农行福建省分行授信从农业贷款扩大至4.17亿元,2024年签署1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一年将提供10亿元信用额度支持四大板块协同发展 [2][4] 春伦集团茶产业科技转型 - 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茉莉花茶产业升级,设立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拥有12项国家专利,与高校合作攻关标准化生产 [5] - 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茶园",传感器优化种植流程使产能提升30%以上,通过国际认证推行绿色制造并研发茶衍生品 [5] - "三茶"统筹策略包括:茶科技(大数据平台、电商直播)、茶文化(非遗工艺传承、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茶产业(带动10万亩茶园,农户收入占比85%) [6] 金融机构对春伦集团的支持 - 广发银行福州分行2周内发放1000万元"科技贷",累计贷款达3000万元,支持企业"产学研展商"一体化综合体建设 [6] - 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综合体项目,集成茶研中心、电商基地等,预计2025年底投产后年增产值15% [6]
茉莉花茶香满城--福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复兴之路
福建省福州市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 莉花茶均为福州市出产。但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受多重因素影响,福州茉莉花茶在市场上一度 被"边缘化"--茉莉花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生产效益持续下滑。最低谷时,茉莉花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600 多公顷减少到不足3400公顷,茉莉花茶企业从1000多家锐减到20多家。 面对行业发展断崖式下滑,福州市政府发起复兴茉莉花茶"保卫战"。 鲜花"保卫战""闽江边口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一首福州民 谣,道出闽江之滨、乌龙江畔是茉莉花的传统种植区域。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冲积平原土壤 肥沃,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福州茉莉花的花期得以延长,花蕾尤为硕大。因而,以福州本地茉莉花为 原料制成的茉莉花茶,有着独特的"冰糖甜"口感。 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建,大量土地被征用,加上种植茉莉花效益不高,花农的种植积极性锐减,原有的 茉莉花种植基地大部分消失。但是,更大的压力来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红袍、普洱茶等茶类异军 突起,跨国茶企进入国内市场。此外,自身品质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导致福州茉莉花茶 ...
“茶鱼饭后”的金融账:信贷探索有效风险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3:57
天马科技集团就成长自这片土地。近年来,天马科技集团以鳗鱼产业为核心,立足特种水产业,同时深 耕畜牧业、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开拓食品新领域。在自身创业与多方支持下,天马科技 集团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 "我们从事海洋经济、特别是鳗鱼行业30多年。特别是,全程参与、见证中国的特种水产饲料业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拥有了今天这样的企业影响力。"在水产饲料生产车间,天马科技集团 产业办主任黄加龙对记者介绍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 福清、福州报道 六月的福清热情似火。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马科技集团)的智慧养殖基地,大量鳗 鱼苗正在这里被悉心养殖和培育。 福建福清市是中国鳗鱼之乡,港湾水域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仅鳗鱼年养殖量就高达1.5万多吨。近年 来,福清市的鳗鱼产业已经从养殖延伸到了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加速形成鳗鱼产业集群,鳗鱼产品 热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无独有偶。在福州市,深耕茶产业30余年的福建春伦集团也正将产业布局由单一化推向系列化、多元 化。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春伦集团)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 ...
凤凰单丛第四!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品牌影响力排名 - 凤凰单丛茶以926的影响力指数位列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四名,较2024年排名第五有所提升 [2][3] - 安溪铁观音以946.8指数位居榜首,信阳毛尖(945)和福鼎白茶(942.3)分列二三位 [4] - 榜单尾部品牌如福州茉莉花茶影响力指数仅136.5,与头部品牌差距显著 [4] 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区的88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6] - 评估体系包含产业发展、市场情况、品牌建设等六大维度 [7] -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编制 [5] 地域与品类特征 - 豫闽粤皖四省在茶叶品牌影响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11] - 乌龙茶与黑茶采取"小而精"策略,安溪铁观音与凤凰单丛形成"闽粤乌龙走廊" [12][13] - 绿茶品牌呈现"头部独大、尾部乏力"的断层现象 [12] - 广东茶品类中除凤凰单丛外,东源仙湖茶、鹤山红茶、大沙茶也进入榜单 [13][14] 品类竞争力分析 - 乌龙茶头部效应显著(946.8),平均影响力指数774.4居首 [16] - 黑茶平均影响力指数780.75仅次于乌龙茶 [16] - 红茶头部品牌影响力925.5,但平均指数仅685.3 [16] - 综合类茶品牌全面弱势,平均影响力指数683.3垫底 [16] 行业发展趋势 - 茶叶品牌呈现资源向头部集中、消费认知固化、新品牌壁垒高企三大结构性趋势 [17] - 头部品牌需强化价值引领,中部品牌可深耕细分市场,尾部品牌需敏捷创新破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