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州茉莉花茶
icon
搜索文档
福州名特优农产品惊艳厦门 产销会 “双遗”茉莉花茶引领消费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9-18 17:49
展会概况 - 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于9月15日至1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福州市以"有福之州·绿色臻品"为主题组织农业品牌企业参展 通过文化展示 现场品鉴和产业对接等形式推介特色农产品 [1] 茉莉花茶展示 - 福州茉莉花茶凭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身份成为展会焦点 [3] - 闽榕茶业 春伦集团 东来茶业 鼎寿茶业等品牌企业设置沉浸式品鉴专区 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和现冲现品吸引客商体验 [3] - 福州展团共有18项产品荣获"最受欢迎产品奖" 包括春伦 闽榕 鼎寿 东来 麒麟山等多款茉莉花茶产品 [5] 其他农产品表现 - 福州特色食品展区吸引大量采购商驻足 包括亿达食品的海蜇皮和海带 海文铭的即食佛跳墙 仙芝楼的灵芝系列健康产品以及金苗种业的鲜食玉米 [6] - 卢峰绿茶 大世界橄榄饮料 文华与杉村鲜鸡蛋 顺煌秀珍菇等特色农产品同获"最受欢迎产品奖" 体现产品多样性和高品质 [5] 商业成果 - 福州企业参与多场产销对接活动 与全国采购商 供应链企业开展精准洽谈 现场零售额亮眼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6] - 参展有效提升"福农优品"品牌影响力 为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平台 [6] 战略意义 - 参展是福州市推动"三茶"统筹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8] - 通过国家级平台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果 展现将茶产业打造成特色优势产业 重振"世界茶港"辉煌的决心 [8]
北京茶博会(秋季)启幕,双节前打造茶品消费盛宴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27
展会规模与定位 - 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 设置1300余个标准展位 吸引700余家海内外茶企及十余个核心产区政府展团参展 [3] - 以原产地直供+多元品牌矩阵为核心 涵盖六大茶类及全产业链产品 打造沉浸式茶产业交流平台 [3] - 通过品牌推介和金融赋能举措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3] 参展商与产品特色 - 福州茉莉花茶以窨次足香气浓滋味醇获重点推介 安徽六安瓜片展团带来核心产区特级茶品 [6] - 紫阳富硒茶展团主打天然富硒概念 中国台湾展团展示东方美人茶冻顶乌龙茶及手工茶具 [6] - 冰岛印象利川红茶奖丰老白茶等700余家优质茶企齐聚 提供多元选择 [6] 创新技术与文化体验 - 机器人茶艺师可按照程序泡制多款茶 受到茶客关注 [6] - 茶周边展区展示宜兴紫砂银壶建盏等茶具 迂墨品牌推出香云纱禅意服饰搭配香道茶道配件 [10] - 个性茶点多种样式吸引茶客赏鉴 [8] 消费趋势与市场表现 - 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前 选购茶礼成为观众主要需求 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内涵的茶品受青睐 [10] - 参展茶企推出中秋专属茶礼品鉴体验等活动 有效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10] - 为双节消费市场注入茶行业活力 [10]
【金融一线调研】从“看行业”到“看转型”:银行重构农企信贷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23:52
天马科技鳗鱼产业链布局 - 公司从饲料生产扩展至鳗鱼全产业链,形成"以鳗业为核心,以食品为新蓝海,以饲料为主基石"的战略定位,建有福建福清白鸽山、广东台山两大万亩产业基地及多地工厂化养殖基地 [3] - 自主研发鳗鲡开口饵料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科技元素体现在养殖模式创新和饲料研发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8.54亿元(同比降16.34%),扣非净利润985.3万元(同比增106.71%);2025年Q1营收14.96亿元(同比增9.88%),扣非净利润1596万元(同比增228.95%) [4] 金融机构对天马科技的支持 - 农行福建省分行授信从农业贷款扩大至4.17亿元,2024年签署1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一年将提供10亿元信用额度支持四大板块协同发展 [2][4] 春伦集团茶产业科技转型 - 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茉莉花茶产业升级,设立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拥有12项国家专利,与高校合作攻关标准化生产 [5] - 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茶园",传感器优化种植流程使产能提升30%以上,通过国际认证推行绿色制造并研发茶衍生品 [5] - "三茶"统筹策略包括:茶科技(大数据平台、电商直播)、茶文化(非遗工艺传承、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茶产业(带动10万亩茶园,农户收入占比85%) [6] 金融机构对春伦集团的支持 - 广发银行福州分行2周内发放1000万元"科技贷",累计贷款达3000万元,支持企业"产学研展商"一体化综合体建设 [6] - 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综合体项目,集成茶研中心、电商基地等,预计2025年底投产后年增产值15% [6]
茉莉花茶香满城--福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复兴之路
行业发展历程 - 福州茉莉花茶曾是国家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莉花茶均为福州出产 [1] - 20世纪末21世纪初行业陷入低谷,茉莉花种植面积从6600多公顷减少到不足3400公顷,企业从1000多家锐减到20多家 [1] - 2024年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46.84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4] 政府扶持措施 - 市级财政投入超8000万元扶持茉莉花与茶产业发展 [2] - 实行分级保护种植基地,对仓山区帝封江湿地等区域实行一级保护,对长乐区鹤上镇等区域实行二级保护 [2] - 出台《福州茉莉花茶保护规定》,新增闽侯县侯官村等种植区域 [2] 标准化与品牌建设 - 制定《茉莉花茶》(GB/T22292-2017)和《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4779-2017)国家标准 [3] - 2021年"福州茉莉花茶"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中国清单 [3] - 推出知识产权数字人"茉莉仙子2.0"作为地理标志矩阵代言人 [4] 产业创新与跨界融合 - 2024年国内十大新茶饮品牌超三成产品以茉莉花茶为基底,福州供应量达4万吨 [5] - 春伦集团2024年新茶饮市场产值达2亿元,为茶颜悦色等品牌供应原料 [6] - 茉莉花茶创新菜品进入法国500多家餐厅和超市,包括米其林餐厅的扇贝浇淋菜品 [6] - 推出"地标宴"融合茉莉花茶与闽菜技艺,在螺洲古镇举办首场活动 [7] 产品特性与竞争优势 - 福州茉莉花具有独特"冰糖甜"口感,因当地昼夜温差延长花期使花蕾硕大 [1] - 茉莉花茶香气穿透力强,被公认为水果茶、奶咖等创新品类的"黄金搭档" [6] - 电商渠道销售额占全国1/4,ITEAMO空间等新式茶饮场景成为网红打卡点 [5][6]
“茶鱼饭后”的金融账:信贷探索有效风险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3:57
天马科技集团 - 公司以鳗鱼产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食品供应链平台,拥有八大产业集群、两个万亩养殖基地和四大食品生产基地,鳗鱼年生产加工能力超万吨[4] - 公司实现鳗鱼工厂化、智慧化、规范化养殖,采用地热泵、空气能设备、渔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及数字化管理,实现养殖全程可溯源、成本可控、效益可预期[5] - 公司打破日本、韩国技术垄断,2008年成功研发玻璃鳗配合饲料,目前鳗鱼产业规模为世界最大[4] - 公司带动周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后基地租金从1000元/亩增至2200元/亩,通过"四位一体"服务体系联农惠农[7] - 全球鳗鱼年消费量约20万吨,中国生产日本80%的消费量,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消费认知持续提升[5] 春伦集团 - 公司深耕茉莉花茶产业30余年,拥有800亩生态旅游观光园、7000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及3.5万亩有机茶园基地[9] - 公司推动"三茶"融合发展:茶科技方面搭建大数据平台、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茶文化方面传承国家级非遗工艺;茶产业方面带动10万亩茶园标准化种植[9] - 公司拥有3.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及自动化生产线,产品从单一化走向系列化,茉莉茶奶成为社交媒体爆款[11] - 公司通过传感器优化种植流程,提升产能30%以上,推行无尘化生产并研发茶衍生品延伸产业链[13] 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向天马科技集团提供信用额度支持,并通过"抵押+信用"模式解决养殖户担保难题[8] - 广发银行为春伦集团定制无抵押授信模式,2周内发放1000万元科技贷,累计提供3000万元贷款[15][16] - 广发银行借助风险补偿机制推出专项产品,已服务79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投放11.38亿元[16] 产业集群 - 福清市鳗鱼年养殖量达1.5万吨,形成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集群,产品热销东南亚及欧美[1] - 鳗鱼产业采用"政府引导+龙头主导+科技创新+农民参与"模式,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7] - 茶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规模化种植,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9][16]
凤凰单丛第四!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5-30 20:31
品牌影响力排名 - 凤凰单丛茶以926的影响力指数位列2025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四名,较2024年排名第五有所提升 [2][3] - 安溪铁观音以946.8指数位居榜首,信阳毛尖(945)和福鼎白茶(942.3)分列二三位 [4] - 榜单尾部品牌如福州茉莉花茶影响力指数仅136.5,与头部品牌差距显著 [4] 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区的88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6] - 评估体系包含产业发展、市场情况、品牌建设等六大维度 [7] -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专业研究机构编制 [5] 地域与品类特征 - 豫闽粤皖四省在茶叶品牌影响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11] - 乌龙茶与黑茶采取"小而精"策略,安溪铁观音与凤凰单丛形成"闽粤乌龙走廊" [12][13] - 绿茶品牌呈现"头部独大、尾部乏力"的断层现象 [12] - 广东茶品类中除凤凰单丛外,东源仙湖茶、鹤山红茶、大沙茶也进入榜单 [13][14] 品类竞争力分析 - 乌龙茶头部效应显著(946.8),平均影响力指数774.4居首 [16] - 黑茶平均影响力指数780.75仅次于乌龙茶 [16] - 红茶头部品牌影响力925.5,但平均指数仅685.3 [16] - 综合类茶品牌全面弱势,平均影响力指数683.3垫底 [16] 行业发展趋势 - 茶叶品牌呈现资源向头部集中、消费认知固化、新品牌壁垒高企三大结构性趋势 [17] - 头部品牌需强化价值引领,中部品牌可深耕细分市场,尾部品牌需敏捷创新破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