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杭州1—10月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每日商报· 2025-11-20 13:32
商报讯(记者 徐菁菁 通讯员 李叶彩 方志) 11月19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10月杭州经济运行 情况。总体来看,1—10月杭州经济运行呈现"稳、进、新、优"的良好态势,在政策红利的持续推动 下,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著,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工业增长稳健,新动能成核心引擎 作为稳增长"压舱石",工业经济表现亮眼。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7亿元,同比增长 6.2%。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 别增长34.7%、13.3%和5.2%,形成三大重点行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新兴服务业加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3.3%,较 规上服务业增速分别高出4.4和 3.9个百分点,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消费市场扩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 消费是市场经济增长的"最终拉动力",在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1—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7737亿元,同比增长4.8%。消费结构呈现显著升级特征,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激增50.8% 和37.1%;新 ...
1至9月成都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新华财经· 2025-11-19 20:58
新华财经成都11月19日电(记者袁波)记者19日从成都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至9月,成都市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前9个月,成都市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其中,增长较快的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 业分别增长17.0%、12.9%。新兴产品中,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表、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 247.1%、238.0%、54.4%、39.0%。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分行业看,成都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1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 长。体量前十的大类行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增速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8.5%、20.2%、14.1%。 1至9月,成都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增长较快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9.8%、29.2%。 ...
前10月江西省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搜狐财经· 2025-11-19 08:42
原标题:新兴动能加速累积服务消费保持活跃 工业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我省锚定工业强省战略目标,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工业 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在稳增长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1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7%,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均实现两位数 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 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光电子器件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新兴动能加速累积。我省拿 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至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 额1378.0亿元,同比增长7.6%。 我省积极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体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增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消费品市场延续 平稳发展态势。1至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01.3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0.1个百分点;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服务消费保持活跃,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 额同比分别增长10.0%、10.7%;满足居民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需求的新兴 ...
肇庆前三季GDP增长4.6%,先进制造业增速近三成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0:28
总体经济表现 - 全市生产总值达2121.48亿元,同比增长4.6% [2] - 经济呈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动能加速崛起的稳健增长态势 [2] 农业发展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12.26亿元,同比增长5.5% [3]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11.5%的高速增长,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与专业化经营水平提升 [3]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4]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9%,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速高达27.3% [4] - 汽车制造业增长17.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21.79亿元,同比增长2.7% [5]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大幅增长74.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3.0% [5]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8.2% [5] 金融与物价 - 9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2% [6]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 [6]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 -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8个百分点,显示市场逐步趋稳 [8]
积极发挥票据功能作用,助力“十五五”制造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11-14 21:23
制造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目标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命脉,其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1][2] - 根据"十五五"规划建议(2026—2030年),中国将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2] - 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与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1] 票据市场服务制造业的现状 - 2024年全国累计开具承兑汇票3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为11.7万亿元,连续多年呈现提升趋势[3] - 2024年制造业票据签发背书量占比持续超过30%,位居行业第二,全国贴现额为31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为8.9万亿元,占比29%[2][3] - 2024年6月全市场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10.7万家,占全部签发企业93.2%,签票发生额2.4万亿元,占全部签票企业69.8%[3] 票据作为融资工具的优势 - 票据具有支付结算和扩张信用的融资功能,电子票据最长期限达到一年,并可自主约定到期期限,与中小制造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十分契合[4] - 相对于银行贷款,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完善,通过企业网银签发、流转非常便捷,融资成本显著低于同期限的贷款成本[4][6] - 票据的到期兑付具有自偿性特征,依托于上下游的真实贸易背景,银行可灵活调整、控制信用敞口比例[4] 票据在特定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 票据是支持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汽车制造等前十二大制造业子行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其期限、票面金额可灵活匹配企业回款周期[7] - 适度使用承兑汇票作为贸易结算方式,可以减少对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占用,扩张商业信用以实现高质量发展[7] - 制造业企业可利用"票据池"或"资产池"服务,把流动性较差的票据转换成银行承兑的票据,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产的流动性[6] 应收账款票据化与供应链金融 - 制造业企业账期普遍偏长,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例高,导致短期流动性紧张,商业汇票具有法律体系完善、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的优势[8] - 供应链票据平台依托ECDS系统,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等功能,为票据标准化做铺垫[9] - 金融机构可提高对优质核心制造业企业的授信敞口,研究针对供应链票据融资的服务方案,提高普及程度和流转效率[9] 绿色票据与政策支持 - 绿色票据属于绿色金融的一部分,可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央行、商业银行可加大对其承兑、贴现、再贴现的支持力度[10][11] - 再贴现是央行调节信贷结构的工具之一,可考虑扩大操作规模并调整利率,优先选择制造业企业的票据作为操作前提[14] - 商业银行可适度降低承兑保证金比例,减免手续费,政府担保机构可提高风险容忍度,以支持制造业企业[12] 科技赋能与效率提升 -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提供个性化数字票据解决方案,打破地域限制,降低企业交易成本[15] - 商业银行可开发票据秒贴系统,提高放款效率,优化制造业企业用票体验,让贴现利率向同期限货币市场利率靠拢[13][15] - 数字票据可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商业信用生态,推动社会信用良性发展[15] 风险管控与信用建设 - 金融机构需坚持审慎经营理念,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16] - 授信审批部门需做好制造业企业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的票据评级工作,重点考察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16] - 可建立制造业企业白名单数据库,确定授信额度并实时监控,利用人行征信系统排摸企业在他行授信使用情况[16]
通达电气:何俊华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0万股,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16:50
公司股东减持 - 股东何俊华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0万股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0.028%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于2025年11月13日实施完毕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96.0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3.98% [1]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12.74元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总市值为45亿元 [1]
通达电气:毛祥波累计减持公司股票约21万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7:45
公司股东减持 - 公司股东毛祥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票约21万股 [1] - 本次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6% [1] - 减持计划已于2025年11月5日实施完毕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该业务占比96.02%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3.98% [1] 公司市值信息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约为46亿元 [1]
前三季度坪山区GDP同比增长6.5% 汽车制造业贡献突出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1:11
地区生产总值(GDP)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074.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 [2] - 第二产业增加值779.95亿元,同比增长8.5%,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 - 第三产业增加值293.14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下降4.9%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其中制造业增长9.9% [2]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表现突出,同比增长21.5%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6% [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31.1%,其中工业投资大幅下降52.4% [3] -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101.6%,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激增190.6%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216.9% [3]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63亿元,同比增长9.1% [3]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均呈倍数增长 [3]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8.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 [3]
刚刚,武汉2025年前三季度GDP公布
长江日报· 2025-10-29 16:2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537.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3]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增加值达10098.62亿元,同比增长6.0% [4] - 第二产业增加值5068.39亿元,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370.81亿元,增长3.7% [4] 产业发展与结构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2% [1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7% [13]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大幅增长70.4%和45.4% [13]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金融业增长7.0% [15] - 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收增长57.5% [15]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5% [17] - 工业投资增长12.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5% [17]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 [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9.74亿元,同比增长5.5% [1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8.6% [20] 贸易与金融 - 进出口总额3369.6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1.4% [22] -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864.83亿元,贷款余额52618.04亿元,均同比增长5.1% [22] 居民收入与消费价格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7元,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81缩小至1.79 [24]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7.7%,衣着价格上涨2.9% [24]
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平稳运行
四川日报· 2025-10-22 08:2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93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6.4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7.1亿元,同比增长6.0% [1] - 全省经济平稳运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1][4] 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稳中向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4%,水果产量同比增长6.1%,茶叶产量同比增长5.2% [1] - 生猪出栏4567.1万头,同比增长1.2%;水产品产量139.6万吨,同比增长5.2% [1]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2]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9.9% [2] 重点行业与产品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1% [2] -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2% [2]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59.4%,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48.1%,汽车同比增长38.7% [2] 投资与消费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6%,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1% [3] -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0.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4] -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3% [4] 企业类型与景气度 -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6.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8% [2] - 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为103.9,处于景气区间,其中生产指数为103.4,销售指数为104.5 [4]